“至於秦淮河以北的北曲,則大多為下三流人物逗留之地,非南曲的姑娘們所為。”
“這麽說,董小宛屬於南曲世家?”
“對。大人若得小宛,保管你終生難忘。隻是常言道入鄉隨俗,大人還是略作準備,待奴婢親去她家迎請,好事自成。”
“好吧。”向迎天下定決心今夜小宛非他莫屬,因為明天他就要打道回府了。
留都城的大小官員都想巴結欽差大臣,大多希望藉機行賄。所以很快就備了一份豐厚的彩禮,由李香君和柳如是前去說媒。
當蒙著頭蓋的董小宛被李香君牽上畫舫時,已是夜色低垂,華燈高挑了。畫舫上專門布置了新房。四周掛滿飄逸的紅色窗緯,地上鋪著厚厚的紅色地毯,再加上粗大的紅燭的照耀,艙中像烈火一樣紅,仿佛夏日黃昏堆積在天邊的紅霞被全部貯存在這裏。地毯之上鋪了一張闊大的涼蓆,這就是新床了。董小宛在一陣鞭炮和鑼鼓聲中懷著莫名的哀愁心情被寇白門和卞玉京扶著進入了血紅的內艙。她一生的真正起點在秦淮河悄悄湧起的霧嵐上搖晃不停。
寇白門和卞玉京將她牽上涼蓆,幫她脫去所有的衣裝。董小宛鮮活的裸體在燭光中閃著桔黃的誘人光焰。寇白門和卞玉京也是秦淮河上有名的美人,她倆幾乎同時感到董小宛是秦淮河上最完美的女人。她們壓抑不住羨慕之情。
董小宛自己卻羞愧得緊低著頭,想著即將到來的時刻,心裏莫名地恐慌,但內心又在興奮、期盼。靈和肉正在各自的立場上發生分裂和變形。她聽說過那痛心的一刺。
寇白門和卞玉京吻了她的麵頰,將一條白毛巾擱在她的大腿上便雙雙告退。當狀元郎跨進艙來時,董小宛就閉上了眼睛,她嗅到艙中飄滿洋槐花的香味……
那天夜裏,董小宛喊痛。秦淮河聽到她的叫喊卻無動於衷,河水像往日一樣帶著輕輕的嘩嘩聲從她身下流過。這條河聽慣了太多女人的呻吟,它不在乎承受更多處女的血。它本身就是一位塗著胭脂的妖冶魔女。燈影綽約,漿聲憂怨,夜色霧一般寧靜。
——
第三章 柳敬亭與吳應熊在一個月白風清的秋天的後半夜,三輛大車載著董小宛全家及其全部家當悄悄地穿進釣魚巷,停在一座帶著閣樓和花園的大宅前。大腳單媽打開院門,人們便開始朝裏搬東西。
幾匹拉車的馬感覺背上的壓力越來越輕,愉快地噴了幾個響鼻,蹄子輕快地叩著石板路麵。長長的深巷中飄溢著菊花的味道,露水打濕的樓台像植物一樣低垂著頭。
一切安排停當,天也快亮了,董小宛卻沒有睡意。連續幾個月的繁忙應客生活,已使她習慣晚上歡笑而白天睡覺的習慣。這樣的生活雖然掙了很多銀子,卻也令人厭倦,這也是她為什麽要搬到釣魚巷居住的真正原因。她以為這樣就能避開狎客的無聊臉嘴,但是她卻沒料到狎客就像蒼蠅搜尋爛肉一樣能夠準確地找到妓女的隱身之處。
董小宛坐在閣樓的窗戶邊,拔下銀釵,任盤起的長髮瀑布般飛泄而下。那枚銀釵使她想起了向迎天,這是他留下的唯一贈物,她曾私下裏幻想過狀元郎會娶她呢。向迎天回京時,曾專門前來告辭。她看到向迎天在馬上回頭看了自己三次,當時她內心在呼喊:“娘呀,哪哪哪你看他回頭望我呢!”
多奇妙的人生啊,僅僅是一夜之間,向迎天就像剝皮一樣剝落了籠罩在她身上的神秘,使她像誕生時那樣能夠赤裸裸地麵對生活。幸福,或是厄運?女人在這時往往弄不清楚。
一個被當今狀元染指的女人自然不是平凡的女人。董小宛就像一個奇蹟,立刻使留都炸開了鍋,街頭巷尾流傳著她的美麗傳說。有錢的世家子弟都渴望有幸和她同歡。她的名氣也就傳出秦淮河很遠很遠的地方。她的居所門前,每天車水馬龍,浮華不可一世。但浮華也是一種負擔,董小宛已經無法忍受自己的浪蕩生活。
董小宛搬進釣魚巷的第三天,三位要好的姐妹首先前來拜訪,她們是李香君、寇白門、卞玉京。那天,秋高氣爽,四個女人便坐在院子中嬉戲,忽然有人提議大家來聯句。李香君說:“就以菊花為題。”卞玉京首先搶著說:“我出第一聯。”
眾人相互望望都說可以。
“月白照畫樓,黃花遍九州。”卞玉京剛念出這一句,便被寇白門一把扯得坐下來:“玉京妹妹想騙人,這是前幾天侯朝宗念的句子。”李香君聽說侯朝宗名字,羞得滿麵通紅。小宛見狀,不知何故,便瞧了她幾眼,李香君更覺得不自在。小宛便問:“侯朝宗是誰呀?”
寇白門和卞玉京這時也瞧見李香君模樣,兩人就笑了,一起伸手去拉李香君捂在臉上的手。李香君也使出性子來,三人便扭住一團,笑成一堆。隻有董小宛不明究裏,“瞧你們三個的鬼樣子,有啥好笑的瞞著我?”
卞玉京嘴快,她說道:“侯朝宗是香君姐姐最傾心的男人,小宛妹妹還不知道?侯公子真是一流人品,可以說才貌雙絕。”
董小宛吐吐舌頭扮了個鬼臉道:“怪不得香君姐姐不好意思。”
董小宛倍感好奇,便問侯朝宗的底細。寇白門接話道:“侯公子是復社的四大公子之一,風流倜儻,不拘小節,文采更加動人。是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人物。”
“復社,復社是什麽組織嗎?”
“小宛妹妹真是孤陋寡聞。復社是整個江南最有名的組織,復社中人個個了得,都是些當代名流。他們認為皇朝正在頹敗,想復興社稷,故稱復社。”寇白門說道,“說實在的,我挺討厭他們議論朝政時那幅臭斯文模樣,好像他們個個都能掃平天下似的,其實個個都不得誌。”
李香君插話道:“甭提啥復社啦,咱們姐妹還是來聯句吧。”
寇白門道:“聯啥句,我沒興趣了。”說完就長長地嘆了口氣,將石桌上的一枝菊花花瓣一根根拔了下來。她自言自語道:“這輩子也不知玩了多少男人,怎麽就不讓我撞上個中意的?”三人聽了這話,也有些黯然。人和人之間,同命總是相憐的,四個女人一起有了共鳴。
李香君為了活躍氣氛,故意笑出了聲問卞玉京:“玉京妹妹可否有過心上人?”卞玉京知道她的用意,便快活地答道:“幾年前有過一個。”
“誰呀?”董小宛問。
“是個和尚。”
寇白門笑道:“禿頭也有艷福,肯定是風流禪師。快說說,他有什麽佳話。”
卞玉京拿起一個梨子邊削邊說:“他不是一般的和尚。他的法號叫佳彌,因為愛上一個大家閨秀遭到那女子父母的反對,便一氣出家了。連皇帝爺都要請他講禪。聽說十八年前,他在京城講禪,皇帝聽得入迷時,他忽然不講了。皇帝急了,便問何故,他說他突然看見兩個兒子伏在肩上。皇帝就說:”想有兒子還不容易,寡人賜你兩個宮女。‘一年後,他真的扛著兩個兒子又進宮給皇帝講禪去了。“”哈構構構… “幾個女人笑得前仰後合。桌上的梨子滾落地上,金燦燦的和地上的落葉一樣不幸身處衰敗的季節中。
“這麽說,董小宛屬於南曲世家?”
“對。大人若得小宛,保管你終生難忘。隻是常言道入鄉隨俗,大人還是略作準備,待奴婢親去她家迎請,好事自成。”
“好吧。”向迎天下定決心今夜小宛非他莫屬,因為明天他就要打道回府了。
留都城的大小官員都想巴結欽差大臣,大多希望藉機行賄。所以很快就備了一份豐厚的彩禮,由李香君和柳如是前去說媒。
當蒙著頭蓋的董小宛被李香君牽上畫舫時,已是夜色低垂,華燈高挑了。畫舫上專門布置了新房。四周掛滿飄逸的紅色窗緯,地上鋪著厚厚的紅色地毯,再加上粗大的紅燭的照耀,艙中像烈火一樣紅,仿佛夏日黃昏堆積在天邊的紅霞被全部貯存在這裏。地毯之上鋪了一張闊大的涼蓆,這就是新床了。董小宛在一陣鞭炮和鑼鼓聲中懷著莫名的哀愁心情被寇白門和卞玉京扶著進入了血紅的內艙。她一生的真正起點在秦淮河悄悄湧起的霧嵐上搖晃不停。
寇白門和卞玉京將她牽上涼蓆,幫她脫去所有的衣裝。董小宛鮮活的裸體在燭光中閃著桔黃的誘人光焰。寇白門和卞玉京也是秦淮河上有名的美人,她倆幾乎同時感到董小宛是秦淮河上最完美的女人。她們壓抑不住羨慕之情。
董小宛自己卻羞愧得緊低著頭,想著即將到來的時刻,心裏莫名地恐慌,但內心又在興奮、期盼。靈和肉正在各自的立場上發生分裂和變形。她聽說過那痛心的一刺。
寇白門和卞玉京吻了她的麵頰,將一條白毛巾擱在她的大腿上便雙雙告退。當狀元郎跨進艙來時,董小宛就閉上了眼睛,她嗅到艙中飄滿洋槐花的香味……
那天夜裏,董小宛喊痛。秦淮河聽到她的叫喊卻無動於衷,河水像往日一樣帶著輕輕的嘩嘩聲從她身下流過。這條河聽慣了太多女人的呻吟,它不在乎承受更多處女的血。它本身就是一位塗著胭脂的妖冶魔女。燈影綽約,漿聲憂怨,夜色霧一般寧靜。
——
第三章 柳敬亭與吳應熊在一個月白風清的秋天的後半夜,三輛大車載著董小宛全家及其全部家當悄悄地穿進釣魚巷,停在一座帶著閣樓和花園的大宅前。大腳單媽打開院門,人們便開始朝裏搬東西。
幾匹拉車的馬感覺背上的壓力越來越輕,愉快地噴了幾個響鼻,蹄子輕快地叩著石板路麵。長長的深巷中飄溢著菊花的味道,露水打濕的樓台像植物一樣低垂著頭。
一切安排停當,天也快亮了,董小宛卻沒有睡意。連續幾個月的繁忙應客生活,已使她習慣晚上歡笑而白天睡覺的習慣。這樣的生活雖然掙了很多銀子,卻也令人厭倦,這也是她為什麽要搬到釣魚巷居住的真正原因。她以為這樣就能避開狎客的無聊臉嘴,但是她卻沒料到狎客就像蒼蠅搜尋爛肉一樣能夠準確地找到妓女的隱身之處。
董小宛坐在閣樓的窗戶邊,拔下銀釵,任盤起的長髮瀑布般飛泄而下。那枚銀釵使她想起了向迎天,這是他留下的唯一贈物,她曾私下裏幻想過狀元郎會娶她呢。向迎天回京時,曾專門前來告辭。她看到向迎天在馬上回頭看了自己三次,當時她內心在呼喊:“娘呀,哪哪哪你看他回頭望我呢!”
多奇妙的人生啊,僅僅是一夜之間,向迎天就像剝皮一樣剝落了籠罩在她身上的神秘,使她像誕生時那樣能夠赤裸裸地麵對生活。幸福,或是厄運?女人在這時往往弄不清楚。
一個被當今狀元染指的女人自然不是平凡的女人。董小宛就像一個奇蹟,立刻使留都炸開了鍋,街頭巷尾流傳著她的美麗傳說。有錢的世家子弟都渴望有幸和她同歡。她的名氣也就傳出秦淮河很遠很遠的地方。她的居所門前,每天車水馬龍,浮華不可一世。但浮華也是一種負擔,董小宛已經無法忍受自己的浪蕩生活。
董小宛搬進釣魚巷的第三天,三位要好的姐妹首先前來拜訪,她們是李香君、寇白門、卞玉京。那天,秋高氣爽,四個女人便坐在院子中嬉戲,忽然有人提議大家來聯句。李香君說:“就以菊花為題。”卞玉京首先搶著說:“我出第一聯。”
眾人相互望望都說可以。
“月白照畫樓,黃花遍九州。”卞玉京剛念出這一句,便被寇白門一把扯得坐下來:“玉京妹妹想騙人,這是前幾天侯朝宗念的句子。”李香君聽說侯朝宗名字,羞得滿麵通紅。小宛見狀,不知何故,便瞧了她幾眼,李香君更覺得不自在。小宛便問:“侯朝宗是誰呀?”
寇白門和卞玉京這時也瞧見李香君模樣,兩人就笑了,一起伸手去拉李香君捂在臉上的手。李香君也使出性子來,三人便扭住一團,笑成一堆。隻有董小宛不明究裏,“瞧你們三個的鬼樣子,有啥好笑的瞞著我?”
卞玉京嘴快,她說道:“侯朝宗是香君姐姐最傾心的男人,小宛妹妹還不知道?侯公子真是一流人品,可以說才貌雙絕。”
董小宛吐吐舌頭扮了個鬼臉道:“怪不得香君姐姐不好意思。”
董小宛倍感好奇,便問侯朝宗的底細。寇白門接話道:“侯公子是復社的四大公子之一,風流倜儻,不拘小節,文采更加動人。是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人物。”
“復社,復社是什麽組織嗎?”
“小宛妹妹真是孤陋寡聞。復社是整個江南最有名的組織,復社中人個個了得,都是些當代名流。他們認為皇朝正在頹敗,想復興社稷,故稱復社。”寇白門說道,“說實在的,我挺討厭他們議論朝政時那幅臭斯文模樣,好像他們個個都能掃平天下似的,其實個個都不得誌。”
李香君插話道:“甭提啥復社啦,咱們姐妹還是來聯句吧。”
寇白門道:“聯啥句,我沒興趣了。”說完就長長地嘆了口氣,將石桌上的一枝菊花花瓣一根根拔了下來。她自言自語道:“這輩子也不知玩了多少男人,怎麽就不讓我撞上個中意的?”三人聽了這話,也有些黯然。人和人之間,同命總是相憐的,四個女人一起有了共鳴。
李香君為了活躍氣氛,故意笑出了聲問卞玉京:“玉京妹妹可否有過心上人?”卞玉京知道她的用意,便快活地答道:“幾年前有過一個。”
“誰呀?”董小宛問。
“是個和尚。”
寇白門笑道:“禿頭也有艷福,肯定是風流禪師。快說說,他有什麽佳話。”
卞玉京拿起一個梨子邊削邊說:“他不是一般的和尚。他的法號叫佳彌,因為愛上一個大家閨秀遭到那女子父母的反對,便一氣出家了。連皇帝爺都要請他講禪。聽說十八年前,他在京城講禪,皇帝聽得入迷時,他忽然不講了。皇帝急了,便問何故,他說他突然看見兩個兒子伏在肩上。皇帝就說:”想有兒子還不容易,寡人賜你兩個宮女。‘一年後,他真的扛著兩個兒子又進宮給皇帝講禪去了。“”哈構構構… “幾個女人笑得前仰後合。桌上的梨子滾落地上,金燦燦的和地上的落葉一樣不幸身處衰敗的季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