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說,該“大人”稱呼而姓潘的,隻有換了紅頂子不多時候的潘祖蔭,也就是新科狀元的老師。所以洪鈞急急忙忙趕了出去,從大門口將潘祖蔭迎了進來。張司事已鋪好了紅氈條,準備洪鈞大禮參拜。
“不敢當,不敢當!”潘祖蔭一定不肯受禮。
“應該的,應該的!”同鄉紛紛代勸,而潘祖蔭執意不從,理由是他的胞叔潘觀保在,不敢僭越。
擾攘久久,洪鈞到底還是跪了一跪。潘祖蔭被人強捺在東麵太師椅上受了禮,少不得有一番讚揚的話。
“平心而論,文卿這本卷子,寫作俱佳,如有神助;眾論所歸,絕無半點僥倖。”他說:“我是早就從字上看出來了,有人問我,我不肯說,說了就可能害了文卿了!”
“是!老師栽培,真不知道怎麽報答?”洪鈞當然也要謙虛,“其實,清卿的文章,比我高明。”
“清卿也好,可惜長了些。”潘祖蔭起身說道:“文卿該去拜一拜其他幾位老師,我不多坐了。”
“回頭我去給太老師、老師、師母請安。”
“不必,不必!有空就來,沒有空明天再說。”潘祖蔭放低了聲音說:“倭中堂為人方正,你去的時候不要穿得太華麗。”
“是!多謝老師關照。”
因為潘祖蔭有此叮囑,所以洪鈞特意換一身樸實無華的舊衣服去謁見倭仁。到門先送贄敬與紅包,升堂以大禮參拜。倭仁受了禮,卻不受他的贄敬;從袖子裏將一個包著一百兩銀票的紅包,親手遞還門生,說是:“我知道你境況不怎麽好,無須有此。你收了回去吧!”
這是從未聽說過的事,若非倭仁的道學出了名,一定會令人疑心,是不是老師嫌贄敬菲薄,在發脾氣?不過,誰知倭仁此舉是出於體諒門生的厚意,洪鈞仍然懇摯地一再請求“賞收”。無奈師命不可違,隻好在“長者賜,不敢辭”的道理之下,不安地收回紅包。
“你的老親都在堂?”倭仁親切地開始跟狀元門生敘家常。
“先父見背了;老母在堂。”
“你們昆仲幾位?”
“四個。”洪鈞答說,“門生行三。”
“想來早已娶親了?”
“是!”
“世居蘇州?”
“門生原籍安徽歙縣。先父手裏遷到蘇州的。”
“蘇州我也住過,財賦之區不免奢靡。當年湯文正的遺愛,如今不大看得見了。”
一代理學名臣的湯斌,康熙初年當江蘇巡撫,在蘇州留下的遺愛甚多。洪鈞不知倭仁指的是哪一點,無從置答,隻好含漢糊糊地答應著。
“為人總要看重名教二字。尤其是讀書人,如果連這兩個字都可以不顧,則編氓之民,無父無君,豈不是不足怪了?”倭仁很起勁地說:“你如今獨占鰲頭,一言一行,為天下觀瞻所係;更當敦品勵行,作士林的表率。”
“是!”洪鈞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答說:“老師的訓誨,門生不敢忘記。”
“你請坐!”倭仁的談興很好,問起洪鈞平日讀些什麽書,又大談“朱陸異同”,留客坐了個把鍾頭,方始端茶送客。
門生拜老師,名為“軟進硬出”——進門走邊門,出門走正門。倭仁齒德俱尊,洪鈞當然要辭謝,一再請老師留步。但倭仁為人真箇方正,堅持禮不可廢,命人開了中門,一直送到門外方罷。
師弟倆揖讓了好一會,直待倭仁回身入內,洪鈞方始登車。照路程遠近排定的順序,去拜謁文祥。
文祥是他會試的座師。不巧的是,兩次登門,文祥都不在家。而這位隸屬正紅旗,出身滿洲八大世家之一瓜爾佳氏的軍機大臣,是當朝除親貴以外的第一重臣,所以洪鈞非得去見一見這位老師不可。
門生拜老師,照例親自投帖;門上見是狀元,禮數又自不同,不待通報,便自作主張將洪鈞延入大廳。不多一會跑上房的聽差,出來傳話:“請洪老爺書房坐。”
曲曲折折引入書齋,隻見一位長髯老翁,身材不高,而一臉藹然之氣,正在廊上散步。抬頭看到洪鈞,臉上立刻浮起喜見佳子弟的那種笑容,“恭喜,恭喜!”說著,加快腳步迎了上來。
這就是文祥。洪鈞看到他的那種歡欣的表情,心頭充滿了溫暖感激;顧不得要紅氈條,便在青磚地上跪了下去,口中說道:“給老師請安!”
“何必,何必!當不起大禮。”文祥親手扶起他,執住他的手便不放了,一麵牽著他進屋,一麵說道:“承你枉駕兩次,我都失迎了。我也很想找你談談,要跟你討教。”
“老師言重了!”
“我不是假客氣。你請坐!”文祥自己先坐了下來,順手一拉,將洪鈞拉得在他下首坐下,先問一句:“還有幾處客要拜?”
這是想留久坐之意,洪鈞心想,如說還有七處要拜,等於表示急著想走,自是不妥。因而打個折扣說:“還有三四家。”
“那還早。”文祥說道,“你的殿試策論,我已請人抄來,細讀過了,確非等閑。”
“老師過獎。”
“我聽說你對西北輿地之學,很下過一番功夫。可有這話?”
“是!”洪鈞想了一下答說:“門生早年涉獵元史,自覺不明西北輿地,不知元朝源流。所以曾發奮用功。隻是資質愚魯,一無成就可言。”
“不必客氣!這是一門絕學。你能有誌於此,足見抱負不凡。”文祥換了個話題問:“你對洋務持何看法?”
這一問,洪鈞不敢隨便回答。因為鹹豐末年,英法聯軍內犯,文宗倉皇出狩,留下恭王在京辦理撫局,其實就是文祥一手在主持。出入敵營,與洋人多方周旋,頗知“夷情”。事定以後,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設置三口通商大臣,開辦同文館,亦都是出於他的細心策劃。洪鈞在東海關所了解的一些洋務,如果拿來唬那些不知天下之大的達官,綽綽有餘;在文祥麵前就顯得不夠了。是故他出言不能不慎重。
略想一下,記起文祥當年論國勢的奏摺,便借題發揮:“記得老師論前幾年的情勢:”發撚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國壤地相接,有蠶食上國之誌,肘腋之憂也。‘如今心腹之害已除,肘腋之患將滋,居安思危,不可不早圖之!“文祥頻頻點頭,雖未有讚許之詞,但神色間深有所思,見得對洪鈞的見解,相當重視。
“如果肘腋之患,演變為心腹之患;倒要請教,如何及早綢繆?”
這是問到對付俄國的策略。以文祥主持洋務的地位,這一問既非論學,更非閑談;而洪鈞的意見,亦就很可能成為對俄策略的張本。這使得他驚喜地發現,一夕之間,已由布衣而參與廟堂大計,頓有顧盼自豪之感。但想起古人垂誡:“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亦不免戒慎恐懼,不敢率爾陳詞。
“不敢當,不敢當!”潘祖蔭一定不肯受禮。
“應該的,應該的!”同鄉紛紛代勸,而潘祖蔭執意不從,理由是他的胞叔潘觀保在,不敢僭越。
擾攘久久,洪鈞到底還是跪了一跪。潘祖蔭被人強捺在東麵太師椅上受了禮,少不得有一番讚揚的話。
“平心而論,文卿這本卷子,寫作俱佳,如有神助;眾論所歸,絕無半點僥倖。”他說:“我是早就從字上看出來了,有人問我,我不肯說,說了就可能害了文卿了!”
“是!老師栽培,真不知道怎麽報答?”洪鈞當然也要謙虛,“其實,清卿的文章,比我高明。”
“清卿也好,可惜長了些。”潘祖蔭起身說道:“文卿該去拜一拜其他幾位老師,我不多坐了。”
“回頭我去給太老師、老師、師母請安。”
“不必,不必!有空就來,沒有空明天再說。”潘祖蔭放低了聲音說:“倭中堂為人方正,你去的時候不要穿得太華麗。”
“是!多謝老師關照。”
因為潘祖蔭有此叮囑,所以洪鈞特意換一身樸實無華的舊衣服去謁見倭仁。到門先送贄敬與紅包,升堂以大禮參拜。倭仁受了禮,卻不受他的贄敬;從袖子裏將一個包著一百兩銀票的紅包,親手遞還門生,說是:“我知道你境況不怎麽好,無須有此。你收了回去吧!”
這是從未聽說過的事,若非倭仁的道學出了名,一定會令人疑心,是不是老師嫌贄敬菲薄,在發脾氣?不過,誰知倭仁此舉是出於體諒門生的厚意,洪鈞仍然懇摯地一再請求“賞收”。無奈師命不可違,隻好在“長者賜,不敢辭”的道理之下,不安地收回紅包。
“你的老親都在堂?”倭仁親切地開始跟狀元門生敘家常。
“先父見背了;老母在堂。”
“你們昆仲幾位?”
“四個。”洪鈞答說,“門生行三。”
“想來早已娶親了?”
“是!”
“世居蘇州?”
“門生原籍安徽歙縣。先父手裏遷到蘇州的。”
“蘇州我也住過,財賦之區不免奢靡。當年湯文正的遺愛,如今不大看得見了。”
一代理學名臣的湯斌,康熙初年當江蘇巡撫,在蘇州留下的遺愛甚多。洪鈞不知倭仁指的是哪一點,無從置答,隻好含漢糊糊地答應著。
“為人總要看重名教二字。尤其是讀書人,如果連這兩個字都可以不顧,則編氓之民,無父無君,豈不是不足怪了?”倭仁很起勁地說:“你如今獨占鰲頭,一言一行,為天下觀瞻所係;更當敦品勵行,作士林的表率。”
“是!”洪鈞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答說:“老師的訓誨,門生不敢忘記。”
“你請坐!”倭仁的談興很好,問起洪鈞平日讀些什麽書,又大談“朱陸異同”,留客坐了個把鍾頭,方始端茶送客。
門生拜老師,名為“軟進硬出”——進門走邊門,出門走正門。倭仁齒德俱尊,洪鈞當然要辭謝,一再請老師留步。但倭仁為人真箇方正,堅持禮不可廢,命人開了中門,一直送到門外方罷。
師弟倆揖讓了好一會,直待倭仁回身入內,洪鈞方始登車。照路程遠近排定的順序,去拜謁文祥。
文祥是他會試的座師。不巧的是,兩次登門,文祥都不在家。而這位隸屬正紅旗,出身滿洲八大世家之一瓜爾佳氏的軍機大臣,是當朝除親貴以外的第一重臣,所以洪鈞非得去見一見這位老師不可。
門生拜老師,照例親自投帖;門上見是狀元,禮數又自不同,不待通報,便自作主張將洪鈞延入大廳。不多一會跑上房的聽差,出來傳話:“請洪老爺書房坐。”
曲曲折折引入書齋,隻見一位長髯老翁,身材不高,而一臉藹然之氣,正在廊上散步。抬頭看到洪鈞,臉上立刻浮起喜見佳子弟的那種笑容,“恭喜,恭喜!”說著,加快腳步迎了上來。
這就是文祥。洪鈞看到他的那種歡欣的表情,心頭充滿了溫暖感激;顧不得要紅氈條,便在青磚地上跪了下去,口中說道:“給老師請安!”
“何必,何必!當不起大禮。”文祥親手扶起他,執住他的手便不放了,一麵牽著他進屋,一麵說道:“承你枉駕兩次,我都失迎了。我也很想找你談談,要跟你討教。”
“老師言重了!”
“我不是假客氣。你請坐!”文祥自己先坐了下來,順手一拉,將洪鈞拉得在他下首坐下,先問一句:“還有幾處客要拜?”
這是想留久坐之意,洪鈞心想,如說還有七處要拜,等於表示急著想走,自是不妥。因而打個折扣說:“還有三四家。”
“那還早。”文祥說道,“你的殿試策論,我已請人抄來,細讀過了,確非等閑。”
“老師過獎。”
“我聽說你對西北輿地之學,很下過一番功夫。可有這話?”
“是!”洪鈞想了一下答說:“門生早年涉獵元史,自覺不明西北輿地,不知元朝源流。所以曾發奮用功。隻是資質愚魯,一無成就可言。”
“不必客氣!這是一門絕學。你能有誌於此,足見抱負不凡。”文祥換了個話題問:“你對洋務持何看法?”
這一問,洪鈞不敢隨便回答。因為鹹豐末年,英法聯軍內犯,文宗倉皇出狩,留下恭王在京辦理撫局,其實就是文祥一手在主持。出入敵營,與洋人多方周旋,頗知“夷情”。事定以後,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設置三口通商大臣,開辦同文館,亦都是出於他的細心策劃。洪鈞在東海關所了解的一些洋務,如果拿來唬那些不知天下之大的達官,綽綽有餘;在文祥麵前就顯得不夠了。是故他出言不能不慎重。
略想一下,記起文祥當年論國勢的奏摺,便借題發揮:“記得老師論前幾年的情勢:”發撚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國壤地相接,有蠶食上國之誌,肘腋之憂也。‘如今心腹之害已除,肘腋之患將滋,居安思危,不可不早圖之!“文祥頻頻點頭,雖未有讚許之詞,但神色間深有所思,見得對洪鈞的見解,相當重視。
“如果肘腋之患,演變為心腹之患;倒要請教,如何及早綢繆?”
這是問到對付俄國的策略。以文祥主持洋務的地位,這一問既非論學,更非閑談;而洪鈞的意見,亦就很可能成為對俄策略的張本。這使得他驚喜地發現,一夕之間,已由布衣而參與廟堂大計,頓有顧盼自豪之感。但想起古人垂誡:“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亦不免戒慎恐懼,不敢率爾陳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