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向秀又問:“你的‘門籍’是幾號?”


    這一問,把趙之靜愣住了,原來百官進宮,都憑一塊刻著姓名的牙牌,照規矩須掛在衣襟,即名之為“門籍”。而趙之靜無官無職,自然沒有這門籍。


    “江將軍要替我領門籍,我不要。”趙之靜這樣很勉強地回答。


    “我不管江將軍如何?隻問你進宮有無門籍?你清清楚楚說一句。”


    “沒有。”趙之靜硬著頭皮回答。


    “好!”向秀說道:“你畫供吧!”


    書辦將趙之靜的供詞整理完畢,交了下去,趙之靜執筆躊躇了。


    因為趙之靜雖沒有讀過“大明律”,但亦可想而知;衣襟上沒有這塊牙牌,擅入宮門,必定有罪。不過,事到如今,不能抵賴;再一想,像這樣的罪,在江彬看,是其小無比的微罪,自有辦法挽回。


    這樣一想,泰然提筆,在供詞末尾,用他家老祖宗趙孟頫傳下來的一筆漂亮字,寫上自己的姓名。


    “好了!退堂。可以結案了!”


    前後不過半頓飯的工夫,問不到幾句話,就能結案;豈不形同兒戲?因此,不獨旁人不解,連趙之靜都大感意外。


    還有令他大感意外的事,獄官奉令,竟將趙之靜打入死牢了!


    ※       ※        ※當天,向秀就奏報結案,判的是絞罪。


    原來擅入宮門的罪名,大有輕重;僅僅沒有門籍,擅入皇城,隻越過東華門、西華門,不過杖責六十,改繳罰鍰,不過二三兩銀子的事。但如“擅入禦膳房或者禦在所”就是死罪。擅入禦膳房,可能有食物中下毒的陰謀;而大駕所至的“禦在所”,則更為警蹕之地,擅自混入,試問其意何居?所以要定死罪。大致這種陰謀,都是發生在宮庭之中,事關機密,如果宣揚出去,駭人聽聞,所以雖定死罪,判絞而不判斬;因為斬決要綁赴法場,而絞決是在監獄中行刑。


    向秀定趙之靜為死罪,就是引用這一條“大明律”。律中規定,擅入禦在所,“未過門限減一等”;絞罪減一等是充軍,可以不死。但看操的教場,並無門限,所以減等也就談不上了。


    當然,就是死罪,也有兩種,一種是“絞立決”,一種是“絞監候”。倘或判了“絞監候”,要等秋後處決,如今才二月裏,半年多的工夫,江彬一定會設法救他出來。因此,向秀將趙之靜定為“絞立決”,隻等聖旨批準,隨即執行。


    這要有理由,向秀的奏摺上說:趙之靜類此擅入禦在所情形,不止一次。而且供詞中牽扯太多,如果仔細查問,深恐影響人心,諸多不便,所以請求將趙之靜速即處決,以免多所牽連。


    奏摺擬好,向秀將喬宇請了來,細說其事。喬宇大為佩服,贊他處置得幹淨利落,無懈可擊。


    “你先別恭維我,事情亦還未可樂觀。”向秀提醒他說:“你倒想想,奏章是歸誰看的?”


    原來江彬像弄權的司禮監一樣,替皇帝代看奏章,傳達諭旨,已非一日。本來臣工所上的奏疏,照例先呈內閣簽注處理辦法,名為“票擬”,然後送達禦前,由司禮監處理,例得的題本,不妨代批;稍微重要的事項,就得回奏,請示皇帝的意思,名為“取旨”。取了旨才由秉筆司禮太監批示發下。但當今皇帝,不親章奏已久,從前是劉瑾代他裁決大事;如今是江彬替他代看奏章及內閣的“票擬”。


    這一來,向秀要定趙之靜的罪,可想而知的,江彬一定會把他這道復奏壓下來,甚至動個手腳,死罪判輕,或者免罪。豈不是枉費辛苦,全盤落空?


    因此,喬宇的辦法是,遇到稍微有關係的事,都麵奏取旨;哪怕已經有了書麵旨意,還要向皇帝當麵求證,為的是防備江彬假傳聖旨。如今定趙之靜罪名這件事,當然亦可用此辦法。


    為難的是,向秀不比喬宇長於口才,機警亦嫌不足;同時,他本性雖然與喬宇同樣地清正剛直,但見了皇帝的麵,卻不能像喬宇那樣毫無怯意。而刑名事件,非兵部所管;喬宇卻又不能為他代奏。事情就有點麻煩了。


    “如果麵奏,皇上一定會召江彬來問,那時候必起爭執。我有自知之明!”向秀說道,“不能像你那樣侃侃而談,如之奈何?”


    喬宇想了一會說道:“照我的想法,最好不要露出大家聯合起來對付江彬的痕跡。不過,如今也說不得了,隻好約齊張永,一起向皇上麵奏力爭。”


    “好!”向秀覺得有喬宇與張永跟自己在一起,膽便壯了,“我要力爭。”


    於是,當天使約了張永密談,商量好了應該要說的話奇$%^書*(網!&*$收集整理,以及皇帝如果不允時,處置的辦法,然後約定,由張永去找最好的進見機會;向秀與喬宇應該一接通知,盡快趕到行宮。


    通知是第三天一早來的,這天江彬出城巡視水師,張忠亦到教場看操,是向皇帝有所陳奏的好機會。


    趕到宮門,張永已親自在那裏等候。先在朝房休息,他有幾句話關照,“喬大人,”他說,“當年令師與我扳倒劉瑾這件大事,你諒必深悉?”


    “是!”喬宇答說,“聽家師說過不止一次。”


    “向大人呢?”


    楊一清與劉瑾定計誅劉瑾一事,向秀何能不知?點點頭答說:“此是張公與楊老前輩的不朽盛業,盡人皆知。”


    “過獎、過獎!”張永拱拱手說:“不過,此事能夠成功,完全得力於楊老先生的一句話。”


    “喔,是什麽話?”向秀問說。


    “楊老先生見了皇上,此事不談則已,一談一定要有個結果。否則— ”張永笑笑,不好意思地。


    “否則如何?”


    “否則,就在皇帝麵前撒賴。”


    “啊,啊!”向秀說:“我明白了!張公公的意思是,此刻見了皇上,關於趙之靜這件案子,非得要皇上允準不可。”


    “對了!”


    “那,”喬宇笑道:“我們可不便跟皇上撒賴。”


    “不撒賴,隻堅持就是。”張永低聲說道:“皇上其實胸中很有丘壑,很看重兩位,盡不妨堅持。”


    於是,張永前導,直到行宮禦書房,麵奏南京刑部尚書向秀、兵部尚書喬宇求見,立刻就被帶進去了。


    行過大禮,向秀將奏摺取了出來,一麵雙手呈上,一麵說道:“趙之靜一案,已經審結,麵請禦裁!”


    皇帝不接章奏,向張永看了一眼,意思是要張永念給他聽。


    奏章不長,文字也淺顯明白,皇帝聽完,頗有訝然之色。


    “趙之靜很不安分,莫非他的罪名,就這麽一點點?”


    “當然不止— ”


    “為什麽不問?”


    不待向秀辭畢便搶著責問,等於給向秀打了一悶棍,一時愣在那裏說不出話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德外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陽並收藏正德外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