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組閣最花工夫的是,協調陸海兩相;如果軍部對首 相人選不滿意,可用拒絕推薦的手段,使新閣流產。小磯的 組閣工作算是順利的;在7月21日傍晚,陸海兩相決定後, 一夜的時間,產生了全部名單;令人矚目的是,14名閣員隻 留任了兩個,而這兩個恰恰是內閣中最重要的職位,外務大 臣兼大東亞大臣重光葵;大藏大臣石渡莊太郎。
就在小磯、光政聯合內閣舉行親任式之際,美國對作為 日本”絕對國防圈”中心的關島,發動了猛烈的攻勢。
在美軍登陸以前,美國飛機對關島已施行了5500架次的 攻擊;由美國軍艦所發射、落在關島的炮彈,約計一萬八千 發。駐在關島的日本陸軍約一萬八千五百人,完全處於挨打 的情況之下。
美軍登陸後,立即構築橋頭堡,站穩了腳步。相持3日 以後,日軍在7月25日夜發動反攻;此時美軍反成以逸待勞 之勢,況藉憑優勢的火力,以及海上軍艦的助戰,輕易地擋 住了攻勢。到了7月28日,師團長、旅團長相繼陣亡;殘存 兵力約5000人,由31軍司令官小畑中將親自指揮,作困獸 之鬥,到8月初十,關島日軍對外斷絕聯絡;第二天,美軍 宣布,關島日軍有組織的抵抗,已經結束;小畑中將的遺骸 亦已發現。
在東京,正在檢討戰略指導原則;或者說重新擬定作戰 指導綱領。陸軍方麵由梅津與杉山會商決定,以總兵力的百 分之七十應付決戰;百分之三十應付長期戰。但基本上希望 避免短期內見勝負的決戰;盡量保留實力在長期戰中拖垮英 美。
因此,陸軍作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以忍痛犧牲的條件, 誘使遷都重慶的中國講和。”
日本積極對華求和,是”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所通過的 議案。
本來指導戰爭的最高機關名義上是”大本營、政府聯席 會議”,實際上由大本營負責;而所謂大本營,不過軍部利用 天皇的名義,作成決定,必要時可以奏請作”禦前兵器”、 “禦前研究”,由陸海軍統帥,相互質詢,得出一致的結論,由 天皇裁可——這也是一種形式,天皇是無法推翻軍部事先協 調好的結果的,至多,有一些補充意見;或者在執行上提示 特須注意之點而已。
由於”大本營、政府聯席會議”的作用,隻是軍部將已 決定的戰爭指導原則,傳達給內閣執行,所以小磯組閣之前, 即提出參加大本營會議的要求;軍部雖斷然拒絕,但亦了解, 以首相而不能參預軍事決策,事實上是大有問題的。所以舊 事重提,在東條未兼任陸相及參謀總長以前,由於不便而提 出的改革意見,再度受到重視,這些意見中,最具體的是兩 種,一是合併陸海軍設立”國防部”,與民主國家的軍事控製 組織相同;一是設立戰爭指導機關。前者改弦易轍,相當費 事;雖然具體,決非此時所能實施。
因此,小磯提議創設”最高戰爭指導會議”的意見,很 快地獲得軍部的同意。但會議的辦法,仍舊充滿了”軍權至 上”的意味,首先在”構成員”的順序上為陸軍的參謀總長, 海軍的軍令部總長,然後才是內閣總理大臣、外務大臣、陸 軍大臣、海軍大臣。下設”幹事”三名,由代表內閣的書記 官長,及陸海軍兩省的軍務局長組成。而在第一次會議中,參 謀總長梅津以”構成員”居首的地位,立即創下了兩條規例: 第一是”構成員中有一人缺席,決定即屬無效”;第二是,必 要時可下令幹事出度會議。
在第一條規例中,陸海軍可以輕易地發動抵製;在第二 條中,實際上是必要時可排除內閣書記官長列席會議。而負 最高戰爭指導責任的6名”構成員”陸、海軍,內閣各二。所 以隻要陸海軍取得一致意見,在會中即構成絕對多數。
關於”對華誘和工作”,正式的議案名稱,叫做”關於實 施中國政治工作事項”,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當然是條件。共 分8大項,要點是要求中國保持”善意的中立”,亦就是退出 協約國陣營;日本所願給予的條件,除了”滿洲國不得變更 現狀”以外,其他都可以商量。
為了進行誘和工作,特派陸軍次官柴山兼四郎中將到南 京,將日本的決定通知陳公博;同時尋覓能與重慶直接聯絡 的適當人選。
除此以外,小磯為了造成一種”推進政治工作”的氣氛, 特派宇垣大將帶同阪西利八郎中將到韓國、滿洲、中國去作 “旅行”;目的也是示人以日本想跟中國講和——阪西利八郎 一直是北洋政府的顧問;與”安福係”淵源更深,由他透過 李思浩、曹汝霖等人的關係,使得重慶能夠徹底了解日本的 意向。
至於柴山兼四郎要找能直接聯絡重慶的人,這個任務,仍 舊交了給今井武夫。他此時已是”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的 副參謀長;在暗中物色多時,終於找到了一個人,名叫繆斌。
此人籍隸江蘇無錫;家世比較奇特,是一個道士的兒子。 道士原有兩種,一種是由王重陽,邱長春這個係統傳下來的 “全真道士”,戒律甚嚴;一種叫做”火居道士”,”火”是不 斷人間煙火之火;”居”是男女居室之居,一樣娶平生子,像 張天師,便好算是火居道士。
因此,繆斌有個外號叫”小道士”。他書念得不壞,是交 大出身,是陸定一同學,聯俄容共時期,繆斌是國民黨,陸 定一也是國民黨;及至武漢分共、京滬清共以後,繆陸分道 揚鑣,陸定一歸入共產黨,繆斌仍舊是國民黨——他是民國 13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唯一的上海 學生代表;會後留在廣州,參加北伐,出任何應飲的東路軍 司令部政治部主任。
到得民國18年,繆斌由軍而政,當上了江蘇省民政廳長, 由於鬻官賣缺,賄賂公行,為輿論所攻擊,因而為中央撤職 查辦。那時正是勵精圖治之時;官員因貪汙落職,政治生命 就算完了。繆斌在南方無法立足,跑到北方去鬼混。
及至蘆溝橋事變爆發,平津淪陷,群魔亂舞;繆斌因為 與北洋政府並無淵源,無法擠進王克敏的”臨時政府”,隻弄 到一個日本人為驅策中國百姓而設立的”大民會”副會長。這 個機構的”浪人氣息”頗為濃厚;軍統認為以繆斌的性格,會 利用”大民會”搞出很多出賣國家利益的勾當來,決定加以 公開製裁。
平時繆斌正迷戀於坤伶中學程艷秋最有成就的新艷秋, 排夕拜揚;軍統人員即在戲園中下手,但因投鼠忌器,怕累 及無辜,得讓繆斌逃脫一條性命。
這一來,北方又不敢住了。於是繆斌一麵南下投汪;一 麵托人向戴雨農輸誠,軍統亦樂得加以利用,但知道他詭詐 多變,從未交代他任何重要任務。但繆斌卻在錯綜複雜的關 係中,看出來一個矛盾,利用這個矛盾,在日本軍人中,大 肆活躍。
他看出來的這個矛盾是,日本跟中國,一麵作戰,一麵 想求和。所以”重慶分子”如果是小腳色,有為日本憲兵逮 捕,隨時送命的危險。但如真的能跟國民政府要人接得上頭, 反能受日本軍人的尊重。
就在小磯、光政聯合內閣舉行親任式之際,美國對作為 日本”絕對國防圈”中心的關島,發動了猛烈的攻勢。
在美軍登陸以前,美國飛機對關島已施行了5500架次的 攻擊;由美國軍艦所發射、落在關島的炮彈,約計一萬八千 發。駐在關島的日本陸軍約一萬八千五百人,完全處於挨打 的情況之下。
美軍登陸後,立即構築橋頭堡,站穩了腳步。相持3日 以後,日軍在7月25日夜發動反攻;此時美軍反成以逸待勞 之勢,況藉憑優勢的火力,以及海上軍艦的助戰,輕易地擋 住了攻勢。到了7月28日,師團長、旅團長相繼陣亡;殘存 兵力約5000人,由31軍司令官小畑中將親自指揮,作困獸 之鬥,到8月初十,關島日軍對外斷絕聯絡;第二天,美軍 宣布,關島日軍有組織的抵抗,已經結束;小畑中將的遺骸 亦已發現。
在東京,正在檢討戰略指導原則;或者說重新擬定作戰 指導綱領。陸軍方麵由梅津與杉山會商決定,以總兵力的百 分之七十應付決戰;百分之三十應付長期戰。但基本上希望 避免短期內見勝負的決戰;盡量保留實力在長期戰中拖垮英 美。
因此,陸軍作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以忍痛犧牲的條件, 誘使遷都重慶的中國講和。”
日本積極對華求和,是”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所通過的 議案。
本來指導戰爭的最高機關名義上是”大本營、政府聯席 會議”,實際上由大本營負責;而所謂大本營,不過軍部利用 天皇的名義,作成決定,必要時可以奏請作”禦前兵器”、 “禦前研究”,由陸海軍統帥,相互質詢,得出一致的結論,由 天皇裁可——這也是一種形式,天皇是無法推翻軍部事先協 調好的結果的,至多,有一些補充意見;或者在執行上提示 特須注意之點而已。
由於”大本營、政府聯席會議”的作用,隻是軍部將已 決定的戰爭指導原則,傳達給內閣執行,所以小磯組閣之前, 即提出參加大本營會議的要求;軍部雖斷然拒絕,但亦了解, 以首相而不能參預軍事決策,事實上是大有問題的。所以舊 事重提,在東條未兼任陸相及參謀總長以前,由於不便而提 出的改革意見,再度受到重視,這些意見中,最具體的是兩 種,一是合併陸海軍設立”國防部”,與民主國家的軍事控製 組織相同;一是設立戰爭指導機關。前者改弦易轍,相當費 事;雖然具體,決非此時所能實施。
因此,小磯提議創設”最高戰爭指導會議”的意見,很 快地獲得軍部的同意。但會議的辦法,仍舊充滿了”軍權至 上”的意味,首先在”構成員”的順序上為陸軍的參謀總長, 海軍的軍令部總長,然後才是內閣總理大臣、外務大臣、陸 軍大臣、海軍大臣。下設”幹事”三名,由代表內閣的書記 官長,及陸海軍兩省的軍務局長組成。而在第一次會議中,參 謀總長梅津以”構成員”居首的地位,立即創下了兩條規例: 第一是”構成員中有一人缺席,決定即屬無效”;第二是,必 要時可下令幹事出度會議。
在第一條規例中,陸海軍可以輕易地發動抵製;在第二 條中,實際上是必要時可排除內閣書記官長列席會議。而負 最高戰爭指導責任的6名”構成員”陸、海軍,內閣各二。所 以隻要陸海軍取得一致意見,在會中即構成絕對多數。
關於”對華誘和工作”,正式的議案名稱,叫做”關於實 施中國政治工作事項”,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當然是條件。共 分8大項,要點是要求中國保持”善意的中立”,亦就是退出 協約國陣營;日本所願給予的條件,除了”滿洲國不得變更 現狀”以外,其他都可以商量。
為了進行誘和工作,特派陸軍次官柴山兼四郎中將到南 京,將日本的決定通知陳公博;同時尋覓能與重慶直接聯絡 的適當人選。
除此以外,小磯為了造成一種”推進政治工作”的氣氛, 特派宇垣大將帶同阪西利八郎中將到韓國、滿洲、中國去作 “旅行”;目的也是示人以日本想跟中國講和——阪西利八郎 一直是北洋政府的顧問;與”安福係”淵源更深,由他透過 李思浩、曹汝霖等人的關係,使得重慶能夠徹底了解日本的 意向。
至於柴山兼四郎要找能直接聯絡重慶的人,這個任務,仍 舊交了給今井武夫。他此時已是”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的 副參謀長;在暗中物色多時,終於找到了一個人,名叫繆斌。
此人籍隸江蘇無錫;家世比較奇特,是一個道士的兒子。 道士原有兩種,一種是由王重陽,邱長春這個係統傳下來的 “全真道士”,戒律甚嚴;一種叫做”火居道士”,”火”是不 斷人間煙火之火;”居”是男女居室之居,一樣娶平生子,像 張天師,便好算是火居道士。
因此,繆斌有個外號叫”小道士”。他書念得不壞,是交 大出身,是陸定一同學,聯俄容共時期,繆斌是國民黨,陸 定一也是國民黨;及至武漢分共、京滬清共以後,繆陸分道 揚鑣,陸定一歸入共產黨,繆斌仍舊是國民黨——他是民國 13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唯一的上海 學生代表;會後留在廣州,參加北伐,出任何應飲的東路軍 司令部政治部主任。
到得民國18年,繆斌由軍而政,當上了江蘇省民政廳長, 由於鬻官賣缺,賄賂公行,為輿論所攻擊,因而為中央撤職 查辦。那時正是勵精圖治之時;官員因貪汙落職,政治生命 就算完了。繆斌在南方無法立足,跑到北方去鬼混。
及至蘆溝橋事變爆發,平津淪陷,群魔亂舞;繆斌因為 與北洋政府並無淵源,無法擠進王克敏的”臨時政府”,隻弄 到一個日本人為驅策中國百姓而設立的”大民會”副會長。這 個機構的”浪人氣息”頗為濃厚;軍統認為以繆斌的性格,會 利用”大民會”搞出很多出賣國家利益的勾當來,決定加以 公開製裁。
平時繆斌正迷戀於坤伶中學程艷秋最有成就的新艷秋, 排夕拜揚;軍統人員即在戲園中下手,但因投鼠忌器,怕累 及無辜,得讓繆斌逃脫一條性命。
這一來,北方又不敢住了。於是繆斌一麵南下投汪;一 麵托人向戴雨農輸誠,軍統亦樂得加以利用,但知道他詭詐 多變,從未交代他任何重要任務。但繆斌卻在錯綜複雜的關 係中,看出來一個矛盾,利用這個矛盾,在日本軍人中,大 肆活躍。
他看出來的這個矛盾是,日本跟中國,一麵作戰,一麵 想求和。所以”重慶分子”如果是小腳色,有為日本憲兵逮 捕,隨時送命的危險。但如真的能跟國民政府要人接得上頭, 反能受日本軍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