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半天,委決不下,心裏是願意走第二條路,卻又有些膽怯。她這時候才感覺到,一個人不能沒有一個可以商量心事的親人或者朋友,如果有七姑奶奶在旁邊就好了。
這樣一轉念,她越不肯作肯定的答覆,不過這一來,反倒有話可說了:“到時候再看!”
這句話,如果他一開口她就這麽回答,必是敷衍,經過好一陣考慮才說,那是打不定主意。陳世龍雖有些掃興,不過因為一時得不到一句準話,細想一想,正見得她重視此行,不僅僅是為了玩一趟。至於她為何打不定主意?
這倒該設法在她心裏查一查。
於是他問:“你是不是還顧忌著胡先生?”
“顧忌他點啥?”阿珠把臉繃得極緊,才好說出她那一句不大好意思出口的話:“我跟他清清白白,幹幹淨淨,有啥好顧忌的?”
不但已可以把胡雪岩拋開,而且在表明心跡了,其中的意味,著實深厚。
陳世龍心滿意足,“自說自話”地放下諾言:“我五天以後來接你。”
阿珠差一點又要說:“哪個要你來接?我又沒有答應你一起走。”隻是畢竟未曾出口,而且心裏覺得好笑,此人比胡雪岩還要不講理。
“好了,好了。我要回去了。”阿珠揮揮手說。
“要不要我送?”
“不要!”阿珠又說,“你也該早點到船上去,人家在等你。正經事也要緊,不要盡轉不相幹的念頭。”
陳世龍笑笑走了,走了幾步,轉臉去看,恰好阿珠也回身在望,視線一觸便離,扭轉身去,沿著路邊很快地走了。
這一個望著苗條的背影,回想她臨別之際的那兩句叮嚀,覺得有咀嚼不盡的餘味,心裏是說不出的好過。
阿珠卻跟他不同,心裏亂糟糟的,不辨是何滋味?卻又無法靜下來想一想,因為一回去就讓七姑奶奶纏住了。
“你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這第一句話就讓她不容易回答,她嘴上不大肯讓人,其實說不來假話,自己算一算,到船上來回一趟,這點辰光是不夠的,因而疑心七姑奶奶已發覺她根本沒有去見她父親,隻是藉故溜出去跟陳世龍“講私話”。
於是象被人捉住了短處似地,她一張臉漲得退紅,半晌說不出話來。
七姑奶奶等於一個女光棍,那雙眼睛看阿珠這樣的人,表裏俱澈。恍然大悟之餘,心中好笑,真正是做賊心虛。但她雖口沿遮攔,對這句後到底還有顧忌,怕阿珠臉皮薄,一個掛不住,會傷了彼此情分,因此笑笑不響。
這一笑在心思也極靈敏的阿珠,當然亦猜到了她的心理。掩飾不可,隻有解釋,索性把話說明了,倒也無所謂。
“老實告訴你,”她的臉色反轉為平靜,“我也要托陳世龍買點東西,不好當著你們的麵說。”
“為啥?”
“在府上打擾了好些日子,哪怕送點不值錢的東兩,也是我一點心。我如果當了你們的麵說,你們一定不肯,所以我要避開你們托他。”
“原來這佯。你何必又破費。”
“是不是?”阿珠理直氣壯似地說,“我就曉得你們一定會攔住我。”
“好了。我就不客氣了。自己姐妹,老說客氣話也沒有意思。”七姑奶奶看一看桌上的自鳴鍾說:“我要到書場去了。你去不去?”
七姑奶奶喜歡聽書。一部書聽上了癮,天天要聽。阿珠總覺得女人拋頭露麵上書場,不象樣子。而且有些“先生”,說到男女間事、看有“堂客”
在座,比較含蓄,有些就毫無顧忌了,繪聲繪影,春情十足,七姑奶奶不在乎,阿珠卻窘不可言。她“上過一回當”,頗存戒心,七姑奶奶也不便勉強,隻是每天去總要問她一聲。她有時去,有時不去,要看那天說的是哪一回書。
阿珠知道,她聽上癮的那部書是《玉晴蜓》,隨即問道:“今天說到哪裏?”
“快要‘庵堂產子’了。”
“庵堂產子”隻有懷孕足月的小尼姑誌貞,沒有造孽緣的申貴升,聽這回書不會受窘,阿珠便答應同去。
有人做伴,七姑奶奶的興致格外好,一麵塗脂抹粉,細細打扮,一麵把“庵堂產子”的情節和昨天的“關子”說到什麽地方,都講了給阿珠聽。
“到底是‘申大爺’,還是‘金大爺’?”
“應該是‘申大爺’,說書先生都稱‘金大爺’,因為蘇州申家勢力大,不敢得罪他們,這部書,從前是禁的。”
“這樣說來,真的有這回事了?”
“那就不曉得了。不過,”七姑奶奶說:“申家上代出過狀元,倒是真的。有年到蘇州,走過一家人家,門口下馬石、旗杆,有塊匾‘狀元及第’,氣派大得很,別人說是申狀元家。”
“這個狀元,就是小尼姑誌貞的兒子?”
“照《玉蜻蜓》說,誌貞的兒子叫申元宰,後來中了狀元,‘庵堂認母’,把她接回家裏。”
“那麽,”阿珠問道:“ ‘申大娘娘’呢?怎麽說?”
“這還有啥話說?兒子雖不是她生的、誥封總要先歸她,再說申大爺老早癆病死在庵裏,為死人吃醋也沒有這個道理。”
“這一下,誌貞總算苦出頭了。”阿珠感嘆著說,“大概她做夢也不曾想到,兒子會中了狀元。”
“照我想想犯不著。”七姑奶奶很平靜的說:“苦守苦熬多少年,才熬得兒子出了頭,頭髮白了,眼睛花了,牙齒掉了,就算有福好享,也是枉然。
倒不如覓個知心合意的,趁少年辰光,過幾天寫意日子。“
這話不知是不是有意諷勸?反正阿珠的印象極深。等聽了“庵堂產子”
回來,感觸越深,而且由誌貞的伶仃無告,勾起她想家的念頭,渴望著回到湖州,覺得隻有在自己娘身邊,這顆心才能定下來。
鄉思造成失眠,一直到四更天還不曾睡著。七姑奶奶跟她住東西兩廂房、一覺睡醒,發覺對麵還有燈光,心裏有些不放心,便起床來敲她的房門。
阿珠知道是七姑奶奶,除了她不會有第二個人。於是開門問道:“你怎麽還不睡?”
“我已經睡過一大覺了,看見你這裏燈光亮著,過來看看。”她走進門來,發覺阿珠的兩麵帳門都未放下,便奇怪的問:“你一直都不曾睡嗎?在做什麽?”
“什麽都沒有做,就是睡不著。”
“在想哪個?”
阿珠臉一紅,“會想哪個?”她說,“自然是想娘。”
“怪不得!”七姑奶奶捏著她的手臂問:“冷不冷?”
“還好。”阿珠見她隻穿著一件對襟短袖的褂子,胸前鈕扣,不曾扣好,露出雪白的一塊肉,褂子又小了些,鼓蓬蓬的凸出兩大塊。心裏便想,七姑奶奶象花開到盛時,卻形單影隻的守了寡,似乎也可憐。
這樣一轉念,她越不肯作肯定的答覆,不過這一來,反倒有話可說了:“到時候再看!”
這句話,如果他一開口她就這麽回答,必是敷衍,經過好一陣考慮才說,那是打不定主意。陳世龍雖有些掃興,不過因為一時得不到一句準話,細想一想,正見得她重視此行,不僅僅是為了玩一趟。至於她為何打不定主意?
這倒該設法在她心裏查一查。
於是他問:“你是不是還顧忌著胡先生?”
“顧忌他點啥?”阿珠把臉繃得極緊,才好說出她那一句不大好意思出口的話:“我跟他清清白白,幹幹淨淨,有啥好顧忌的?”
不但已可以把胡雪岩拋開,而且在表明心跡了,其中的意味,著實深厚。
陳世龍心滿意足,“自說自話”地放下諾言:“我五天以後來接你。”
阿珠差一點又要說:“哪個要你來接?我又沒有答應你一起走。”隻是畢竟未曾出口,而且心裏覺得好笑,此人比胡雪岩還要不講理。
“好了,好了。我要回去了。”阿珠揮揮手說。
“要不要我送?”
“不要!”阿珠又說,“你也該早點到船上去,人家在等你。正經事也要緊,不要盡轉不相幹的念頭。”
陳世龍笑笑走了,走了幾步,轉臉去看,恰好阿珠也回身在望,視線一觸便離,扭轉身去,沿著路邊很快地走了。
這一個望著苗條的背影,回想她臨別之際的那兩句叮嚀,覺得有咀嚼不盡的餘味,心裏是說不出的好過。
阿珠卻跟他不同,心裏亂糟糟的,不辨是何滋味?卻又無法靜下來想一想,因為一回去就讓七姑奶奶纏住了。
“你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這第一句話就讓她不容易回答,她嘴上不大肯讓人,其實說不來假話,自己算一算,到船上來回一趟,這點辰光是不夠的,因而疑心七姑奶奶已發覺她根本沒有去見她父親,隻是藉故溜出去跟陳世龍“講私話”。
於是象被人捉住了短處似地,她一張臉漲得退紅,半晌說不出話來。
七姑奶奶等於一個女光棍,那雙眼睛看阿珠這樣的人,表裏俱澈。恍然大悟之餘,心中好笑,真正是做賊心虛。但她雖口沿遮攔,對這句後到底還有顧忌,怕阿珠臉皮薄,一個掛不住,會傷了彼此情分,因此笑笑不響。
這一笑在心思也極靈敏的阿珠,當然亦猜到了她的心理。掩飾不可,隻有解釋,索性把話說明了,倒也無所謂。
“老實告訴你,”她的臉色反轉為平靜,“我也要托陳世龍買點東西,不好當著你們的麵說。”
“為啥?”
“在府上打擾了好些日子,哪怕送點不值錢的東兩,也是我一點心。我如果當了你們的麵說,你們一定不肯,所以我要避開你們托他。”
“原來這佯。你何必又破費。”
“是不是?”阿珠理直氣壯似地說,“我就曉得你們一定會攔住我。”
“好了。我就不客氣了。自己姐妹,老說客氣話也沒有意思。”七姑奶奶看一看桌上的自鳴鍾說:“我要到書場去了。你去不去?”
七姑奶奶喜歡聽書。一部書聽上了癮,天天要聽。阿珠總覺得女人拋頭露麵上書場,不象樣子。而且有些“先生”,說到男女間事、看有“堂客”
在座,比較含蓄,有些就毫無顧忌了,繪聲繪影,春情十足,七姑奶奶不在乎,阿珠卻窘不可言。她“上過一回當”,頗存戒心,七姑奶奶也不便勉強,隻是每天去總要問她一聲。她有時去,有時不去,要看那天說的是哪一回書。
阿珠知道,她聽上癮的那部書是《玉晴蜓》,隨即問道:“今天說到哪裏?”
“快要‘庵堂產子’了。”
“庵堂產子”隻有懷孕足月的小尼姑誌貞,沒有造孽緣的申貴升,聽這回書不會受窘,阿珠便答應同去。
有人做伴,七姑奶奶的興致格外好,一麵塗脂抹粉,細細打扮,一麵把“庵堂產子”的情節和昨天的“關子”說到什麽地方,都講了給阿珠聽。
“到底是‘申大爺’,還是‘金大爺’?”
“應該是‘申大爺’,說書先生都稱‘金大爺’,因為蘇州申家勢力大,不敢得罪他們,這部書,從前是禁的。”
“這樣說來,真的有這回事了?”
“那就不曉得了。不過,”七姑奶奶說:“申家上代出過狀元,倒是真的。有年到蘇州,走過一家人家,門口下馬石、旗杆,有塊匾‘狀元及第’,氣派大得很,別人說是申狀元家。”
“這個狀元,就是小尼姑誌貞的兒子?”
“照《玉蜻蜓》說,誌貞的兒子叫申元宰,後來中了狀元,‘庵堂認母’,把她接回家裏。”
“那麽,”阿珠問道:“ ‘申大娘娘’呢?怎麽說?”
“這還有啥話說?兒子雖不是她生的、誥封總要先歸她,再說申大爺老早癆病死在庵裏,為死人吃醋也沒有這個道理。”
“這一下,誌貞總算苦出頭了。”阿珠感嘆著說,“大概她做夢也不曾想到,兒子會中了狀元。”
“照我想想犯不著。”七姑奶奶很平靜的說:“苦守苦熬多少年,才熬得兒子出了頭,頭髮白了,眼睛花了,牙齒掉了,就算有福好享,也是枉然。
倒不如覓個知心合意的,趁少年辰光,過幾天寫意日子。“
這話不知是不是有意諷勸?反正阿珠的印象極深。等聽了“庵堂產子”
回來,感觸越深,而且由誌貞的伶仃無告,勾起她想家的念頭,渴望著回到湖州,覺得隻有在自己娘身邊,這顆心才能定下來。
鄉思造成失眠,一直到四更天還不曾睡著。七姑奶奶跟她住東西兩廂房、一覺睡醒,發覺對麵還有燈光,心裏有些不放心,便起床來敲她的房門。
阿珠知道是七姑奶奶,除了她不會有第二個人。於是開門問道:“你怎麽還不睡?”
“我已經睡過一大覺了,看見你這裏燈光亮著,過來看看。”她走進門來,發覺阿珠的兩麵帳門都未放下,便奇怪的問:“你一直都不曾睡嗎?在做什麽?”
“什麽都沒有做,就是睡不著。”
“在想哪個?”
阿珠臉一紅,“會想哪個?”她說,“自然是想娘。”
“怪不得!”七姑奶奶捏著她的手臂問:“冷不冷?”
“還好。”阿珠見她隻穿著一件對襟短袖的褂子,胸前鈕扣,不曾扣好,露出雪白的一塊肉,褂子又小了些,鼓蓬蓬的凸出兩大塊。心裏便想,七姑奶奶象花開到盛時,卻形單影隻的守了寡,似乎也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