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胡雪岩全傳:燈火樓台 作者:高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姑奶奶的話,句句打入螺螄太太心坎,而且別有領會。如今一家的主人,第一是“老太太”,第二是“老爺”,第三是“太太”,第四才輪到她,除了下人,隻有管她的,而沒有她管的。倘或親自經手挑選,替胡雪岩多娶幾房姨太太,照七姑奶奶所說的,拿“恩威並用”四個字來調教,叫她們心服口服,那時才真正顯得出當家人的威風氣派。
這樣想著,不自覺地在臉上綻開了笑容。七姑奶奶便也笑道:“怎麽樣?
四姐,你也想吃一吃這種看不出來是吃醋的醋?“
“隻伯我不會吃。”螺螄太太說:“七姐,你也幫我留意留意。”
一聽這話,七姑奶奶知道她決心照她的話去做了。本來是閑談,即令有為她策劃的意思,亦需從長計議,不道她從善如流,立刻就聽信了!實在出
人意外。
轉念到此,她頓感肩頭沉更,俗語說的“若要家不和,娶個小老婆”,象螺螄太太這樣的情形,實在少而又少,再說羅四姐是胡雪岩自己看中的,即令進門以後不如意,也怪不到她頭上。現在不同了,競完全象是她出的主意,將來倘有風波,從胡老太太起,都會怨她。因而不能不好好替螺螄太太想一想。
“四姐,”她想到就說:“凡事想得蠻好,做起來不太容易。小爺叔如果要討堂子裏的人,你不可以許他,堂子裏的人有習氣,難管。”
“是的。要討總要討好人家的女兒。”螺螄太太又說:“我要先同大先生說明白,他盡管自己去物色,人一定要讓我看過。”她緊接著又說,“其實用不著他自己去物色,我先托人替他去挑。”
螺螄太太說到做到,三、四年工夫,陸續物色,加上胡雪岩自己選中的,一共娶了十一房姨太太,連她自己在內,恰好湊成十二金釵之數。
眷屬一多,又加上生意發達,不斷添人,原有的房子雖然一再擴充,始終不敷所需,到後來基地所限,倘非徹底翻造,就得另闢新居。胡雪岩便與螺螄太大商量,打算另外覓地建一所住宅,將他的兩個胞弟,連同各式辦事人等一起遷了出去,空出來的房子拆掉,改做花園,另外要造一座“走馬樓”,將“十二金鋇”集中一起。
螺螄太太對造一座走馬樓,倒頗贊成,但對另建新宅卻有異議。
“請二老爺、三老爺搬出去,會傷老太太的心,親戚也會說閑話。這件事,老爺還要斟酌。”
聽說會傷老母之心,胡雪岩立即打消了原議,不過,“房子不夠住,總要想法子。”他問:“你有啥好主意?”
“我聽說間壁劉家的房子要賣,後門口米店老闆死掉了,兩個兒子分家爭產,米店歸哪個管,一直在吵,也想賣了房子分現款。不如拿這兩家的地皮買過來,打通圍牆,不是可以聯在一起?”
這下又激起了胡雪岩好擺排場的意興。恰好這年絲價大漲。胡雪岩操縱“洋莊”,結算下來三個月的工夫,賺了四十萬銀子,‘決定大治園林。
“譬如我沒有掙到這筆款子,”他這樣對螺螄太太說:“我照你的意思來做,不過範圍要做得大,前後左右都要臨街,方方整整一大片,象王府的氣派才好。”
這是有麵子的事,螺螄太太當然高興。於是胡雪岩派人到周圍人家去遊說,動以厚利,其中除了兩家,都願意遷讓。
這兩家一家是酒棧,說存酒搬運不便,無法出讓,態度雖然堅決,說話卻很客氣。另一家就不同了。
這一家是個極小的剃頭店,位置恰好在元寶街與望仙橋直街轉角之處,為出入所必經,整片房子,在此交通要道上缺了一塊,而且是家破破爛爛的剃頭店,就象絕色美人,瞎了一隻眼那樣令人難以忍受。
“好是啥意思?”胡雪岩說:“她如果想賣好價錢,盡管說。要多少就多少好了。”
她,是指剃頭店的“崔老太婆”。老闆是她的兒子,脾氣雖然也很強,但經不住胡家人三天兩頭去說好話,又看在錢的分上。意思倒有些活動了。
可是崔老大婆執意不允,原來她是年輕守寡,孤苦無依,好不容易將兒子撫養成人,也隻是個剃頭匠,她不怨自己當初不該叫兒子去學了這一行,隻說
老天無眼,慢慢養成了乖僻的脾氣,最恨有錢人,越有錢越恨。因此,胡雪岩說到“要多少就多少”這句話,恰恰犯了她的忌。
“你同你們東家去說,他是財神,我們是窮鬼,打不上交道。他發財是他的,他又不是閻王、判官,我也用不著怕他。”
去打交道的是胡雪岩門下的一個清客,名叫張子洪,以脾氣好出名,此時也忍不住生氣,說了一句:“他雖不是閻王判官,不過是個道台。”
“道台莫非不講王法?”崔老太婆答說:“我們娘兒兩個兩條命,隨便他好了。”
這番話傳到胡雪岩耳朵裏,氣得一天沒有吃飯。門下清客,帳房、管事,還有聽差打雜的,議論紛紛,而且出了好些主意,有的說請縣裏的差役來跟她說話,有的說放火燒掉她的房子再說,有的說造張假契約跟她打官司,但胡雪岩終覺不忍,螺螄太太也怕逼出人命案子來,約束下人,不準胡來。以至於一直到巨宅落成,元室街也重新翻修過,那家剃頭店始終存在。
落成之日,大宴賓客,共分三日,第一天是“三大憲”,杭州府、仁和、錢塘兩縣,以及候補道,邀約在籍的紳士作陪,入席之前,主人親自引導遊園,曲曲折折,轉過假山,隻見東南方樹木掩映之中,矗起一座高樓,華麗非凡,令人不解的是,四周雕欄,金光閃耀,遠遠望去,誰也猜不透是何緣故。
“雪翁,”巡撫楊昌浚問道:“那是個什麽所在?”
“是內人所住的一座樓。”
聽說是內眷住處,楊昌浚不便再間,私下打聽,才知道那座樓名為“百獅樓”。欄杆柱子上,用紫檀打磨出一百個獅子,突出的獅目,是用黃金鑄就,所以映日耀眼,令人不可逼視。
“太太們住的地方,怎麽叫百獅樓,莫非‘河東獅吼’這句話,他都不懂。”
“不是。因為那位太太稱為螺螄太太,所以胡大先生造了這座樓給她住。”
楊昌浚再問“螺螄太太”之名如何而起,是何出身。打聽清楚了覺得未免過分,便悄悄寫了一封信給在肅州的左宗棠,頗有微詞。
哪知左宗棠對他的看法,頗不以為然,隻是不便明言,恰巧他的長子來信,亦批評了胡雪岩,正好借題發揮,說一個人的享用,求其相稱,胡雪岩的功勞,世人不盡了解,他很清楚,西征軍事之能有今日,全虧得有胡雪岩,享用稍過,自可無愧。他又提到他的兒女親家,也是平生第一知己的陶澍,在兩江總督任上時,他的女婿胡林翼,以翰林在江寧閑住,每天選歌征色,花的都是老丈人的“養廉銀”,內帳房有一次向陶演表示,胡林翼揮霍無度,是否應該稍加節製?陶澎告訴他說:“盡管讓他花!他將來要為國家出力,有錢亦沒有工夫去花。”胡雪岩跟胡林翼的情形雖有不同,但個人的享用,比起為國家所謀的大利來,即令豪奢亦不足道。
這樣想著,不自覺地在臉上綻開了笑容。七姑奶奶便也笑道:“怎麽樣?
四姐,你也想吃一吃這種看不出來是吃醋的醋?“
“隻伯我不會吃。”螺螄太太說:“七姐,你也幫我留意留意。”
一聽這話,七姑奶奶知道她決心照她的話去做了。本來是閑談,即令有為她策劃的意思,亦需從長計議,不道她從善如流,立刻就聽信了!實在出
人意外。
轉念到此,她頓感肩頭沉更,俗語說的“若要家不和,娶個小老婆”,象螺螄太太這樣的情形,實在少而又少,再說羅四姐是胡雪岩自己看中的,即令進門以後不如意,也怪不到她頭上。現在不同了,競完全象是她出的主意,將來倘有風波,從胡老太太起,都會怨她。因而不能不好好替螺螄太太想一想。
“四姐,”她想到就說:“凡事想得蠻好,做起來不太容易。小爺叔如果要討堂子裏的人,你不可以許他,堂子裏的人有習氣,難管。”
“是的。要討總要討好人家的女兒。”螺螄太太又說:“我要先同大先生說明白,他盡管自己去物色,人一定要讓我看過。”她緊接著又說,“其實用不著他自己去物色,我先托人替他去挑。”
螺螄太太說到做到,三、四年工夫,陸續物色,加上胡雪岩自己選中的,一共娶了十一房姨太太,連她自己在內,恰好湊成十二金釵之數。
眷屬一多,又加上生意發達,不斷添人,原有的房子雖然一再擴充,始終不敷所需,到後來基地所限,倘非徹底翻造,就得另闢新居。胡雪岩便與螺螄太大商量,打算另外覓地建一所住宅,將他的兩個胞弟,連同各式辦事人等一起遷了出去,空出來的房子拆掉,改做花園,另外要造一座“走馬樓”,將“十二金鋇”集中一起。
螺螄太太對造一座走馬樓,倒頗贊成,但對另建新宅卻有異議。
“請二老爺、三老爺搬出去,會傷老太太的心,親戚也會說閑話。這件事,老爺還要斟酌。”
聽說會傷老母之心,胡雪岩立即打消了原議,不過,“房子不夠住,總要想法子。”他問:“你有啥好主意?”
“我聽說間壁劉家的房子要賣,後門口米店老闆死掉了,兩個兒子分家爭產,米店歸哪個管,一直在吵,也想賣了房子分現款。不如拿這兩家的地皮買過來,打通圍牆,不是可以聯在一起?”
這下又激起了胡雪岩好擺排場的意興。恰好這年絲價大漲。胡雪岩操縱“洋莊”,結算下來三個月的工夫,賺了四十萬銀子,‘決定大治園林。
“譬如我沒有掙到這筆款子,”他這樣對螺螄太太說:“我照你的意思來做,不過範圍要做得大,前後左右都要臨街,方方整整一大片,象王府的氣派才好。”
這是有麵子的事,螺螄太太當然高興。於是胡雪岩派人到周圍人家去遊說,動以厚利,其中除了兩家,都願意遷讓。
這兩家一家是酒棧,說存酒搬運不便,無法出讓,態度雖然堅決,說話卻很客氣。另一家就不同了。
這一家是個極小的剃頭店,位置恰好在元寶街與望仙橋直街轉角之處,為出入所必經,整片房子,在此交通要道上缺了一塊,而且是家破破爛爛的剃頭店,就象絕色美人,瞎了一隻眼那樣令人難以忍受。
“好是啥意思?”胡雪岩說:“她如果想賣好價錢,盡管說。要多少就多少好了。”
她,是指剃頭店的“崔老太婆”。老闆是她的兒子,脾氣雖然也很強,但經不住胡家人三天兩頭去說好話,又看在錢的分上。意思倒有些活動了。
可是崔老大婆執意不允,原來她是年輕守寡,孤苦無依,好不容易將兒子撫養成人,也隻是個剃頭匠,她不怨自己當初不該叫兒子去學了這一行,隻說
老天無眼,慢慢養成了乖僻的脾氣,最恨有錢人,越有錢越恨。因此,胡雪岩說到“要多少就多少”這句話,恰恰犯了她的忌。
“你同你們東家去說,他是財神,我們是窮鬼,打不上交道。他發財是他的,他又不是閻王、判官,我也用不著怕他。”
去打交道的是胡雪岩門下的一個清客,名叫張子洪,以脾氣好出名,此時也忍不住生氣,說了一句:“他雖不是閻王判官,不過是個道台。”
“道台莫非不講王法?”崔老太婆答說:“我們娘兒兩個兩條命,隨便他好了。”
這番話傳到胡雪岩耳朵裏,氣得一天沒有吃飯。門下清客,帳房、管事,還有聽差打雜的,議論紛紛,而且出了好些主意,有的說請縣裏的差役來跟她說話,有的說放火燒掉她的房子再說,有的說造張假契約跟她打官司,但胡雪岩終覺不忍,螺螄太太也怕逼出人命案子來,約束下人,不準胡來。以至於一直到巨宅落成,元室街也重新翻修過,那家剃頭店始終存在。
落成之日,大宴賓客,共分三日,第一天是“三大憲”,杭州府、仁和、錢塘兩縣,以及候補道,邀約在籍的紳士作陪,入席之前,主人親自引導遊園,曲曲折折,轉過假山,隻見東南方樹木掩映之中,矗起一座高樓,華麗非凡,令人不解的是,四周雕欄,金光閃耀,遠遠望去,誰也猜不透是何緣故。
“雪翁,”巡撫楊昌浚問道:“那是個什麽所在?”
“是內人所住的一座樓。”
聽說是內眷住處,楊昌浚不便再間,私下打聽,才知道那座樓名為“百獅樓”。欄杆柱子上,用紫檀打磨出一百個獅子,突出的獅目,是用黃金鑄就,所以映日耀眼,令人不可逼視。
“太太們住的地方,怎麽叫百獅樓,莫非‘河東獅吼’這句話,他都不懂。”
“不是。因為那位太太稱為螺螄太太,所以胡大先生造了這座樓給她住。”
楊昌浚再問“螺螄太太”之名如何而起,是何出身。打聽清楚了覺得未免過分,便悄悄寫了一封信給在肅州的左宗棠,頗有微詞。
哪知左宗棠對他的看法,頗不以為然,隻是不便明言,恰巧他的長子來信,亦批評了胡雪岩,正好借題發揮,說一個人的享用,求其相稱,胡雪岩的功勞,世人不盡了解,他很清楚,西征軍事之能有今日,全虧得有胡雪岩,享用稍過,自可無愧。他又提到他的兒女親家,也是平生第一知己的陶澍,在兩江總督任上時,他的女婿胡林翼,以翰林在江寧閑住,每天選歌征色,花的都是老丈人的“養廉銀”,內帳房有一次向陶演表示,胡林翼揮霍無度,是否應該稍加節製?陶澎告訴他說:“盡管讓他花!他將來要為國家出力,有錢亦沒有工夫去花。”胡雪岩跟胡林翼的情形雖有不同,但個人的享用,比起為國家所謀的大利來,即令豪奢亦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