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諭中雖未責備曾國藩,但是非好惡,已表現得很清楚。而許左宗棠以“一 代名臣”,更是上諭中難得一見的字樣。總之這一場禦裁的筆墨官司,左宗


    棠占盡上風;而與曾國藩的怨,自然也結得更深了。


    曾左結怨,形諸表麵的,是口舌之爭;暗中拚命抵拒的,是地盤之爭。 而又象在夾縫中受擠,又象首當其衝的是曾國荃。


    曾國荃的本職是浙江巡撫。用失之時,為了鼓勵將帥,不按建製任職; 此省大員在他省領兵,事所常有。但戰事告一段落,情形就不一樣了。


    照常理而論,曾國荃即令破江寧以後有過失,到底百戰功高;應該讓 他赴浙江巡撫本任,才是正辦。無奈左宗棠以閩浙總督兼署浙巡,絕無退讓


    之意。而曾國藩為曾國荃告病,雖由於憂讒畏譏,以急流勇退作明哲保身之 計;其實亦是看透了老弟有“妾身不分明”的隱衷,估量他決不能到任,不 如自己知趣。


    在朝廷卻又能左右為難之苦。一方麵東南軍務地穴於湖州克復、全浙 肅清,不能不敷衍左宗棠的麵子;一方麵卻又覺得真箇讓簇新的一位伯爵,


    解甲歸田,不是待功臣之道。因此,對於曾國荃告病,一直采拖延著不作明 確的處置;希望曾左之間,能夠消釋嫌怨,言歸於好,由左宗棠出麵奏請交


    卸篆,飭令曾國荃到任。


    這是個不能實現的奢望。朝廷看看拖著不是回事,決定成全曾國藩的 心願,許曾國荃辭職。可是空出來的浙江巡撫這個缺,由誰替補?卻頗費斟 酌。


    朝廷也知道左宗棠的意思,最好是讓蔣益澧由藩司升任,而浙江藩司 一缺,則由左宗棠保薦。無奈蔣益澧的資望還淺;並且這樣處置,在曾國藩


    的麵子上太難看。朝廷調和將帥,決不肯輕易予人以偏袒某人的印象,所以 左宗棠的意願是不考慮的了。


    要考慮的是:第一、新任浙江巡撫確需清廉練達的幹才,因為洪楊所 蹂躪的各省,浙江被禍最慘;善後事宜亦最難辦,非清廉幹練,不足以勝任。


    第二、此人要與左宗棠沒有什麽恩怨;而又能為曾國藩,甚至李鴻章所支持, 然後浙江的善後事宜,才能取得鄰省的援助。


    第三、大亂已平,偃武修文;浙江巡撫是洪楊平後委派的第一員封疆 大吏,也是恢復文治的開始,所以此人最好科甲出身。如果有過戰功,更為


    理想。結果選中了一個很理想的人。此人名叫馬新貽,字穀山;先世是回回, 從明太祖打天下有功,派在山東衛所當武官,定居曹州府荷澤縣,已歷四百


    餘年之久,因此,馬新貽除了信回教以外,徹頭徹尾是個山東土著。


    在馬新貽的新命傳至浙江的同時;江西來了一個重要而有趣的消息,


    “幼逆”洪福真終於落網了。


    收束平洪楊的軍務,卻還有相當艱巨的戡亂大任,需要部署。 恭王、文祥的計議,猶有三處叛亂要平服,才能臻於太平盛世。這三


    處叛亂是:第一、南竄的洪楊餘孽;第二是擾亂中原的撚匪;第三是荼毒生 靈、為患西陲的回亂。


    幸好人才旺盛,冠絕前朝;恭王與文祥決定託付四個人去平這三處的 叛亂。


    第一個仍然是曾國藩。在十月初一曾國荃功成身退,率領裁撤的湘軍 回湖南的同時,朝中有一道廷寄遞到江寧,說“江寧已臻底平,軍務業經藏


    事,即著曾國藩酌帶所部,前赴皖鄂交界,督兵剿賊,務期迅速前進,勿少 延緩。”這所謂“賊”,便是撚匪。


    撚匪原以皖北為老巢,自經僧王全力攻剿,流竄到湖北、河南一帶。 張洛行雖死,他的侄子張總愚亦非弱者;加以陳玉成的舊部賴文光由關中回


    竄,因為“天京”已破,成了喪家之犬,自然而然地與撚匪合流,大為猖獗。 朝廷深知僧王的馬隊,追奔逐北,將撚匪攆來攆去的打法,並非善策;一旦


    疲於奔命,為撚匪反撲,非大敗不可。同時,又因為僧王的身分尊貴,連西 宮太後都不能不格外優容,是位極難伺候的王爺,指授方略,則“將在外君


    命有所不受”;稍加督責又怕惹惱了他,索性獨斷獨行。因此,倒不如設法 讓他交卸軍權,回京享福,才是公私兩便之計。


    能代僧王指揮數省的,隻有一個曾國藩。不僅威望足夠;而且他那“先 求穩當,次求變化”,以靜製靜,穩紮穩打的作風,亦正可救僧王之失。至


    於籌餉之責,朝廷也想到了一個必不可少的人。


    這個人就是李鴻章。上諭派他接替曾國藩,暫署兩江總督;江蘇巡撫 則調慈禧太後的恩人,漕運總督吳棠署理。上諭中雖未明言,曾國藩帶兵駐


    紮皖鄂交界,從路糧台由李鴻章負其全責;可是這樣部署的用意是很明白的, 第一,曾、李師生,“有事弟子服其勞”,天經地義;第二,李鴻章帶兵,曾


    國藩替他籌過餉,如今曾國藩帶兵,自然該李鴻章籌餉;第三,兩江最富, 是海內最主要的一處餉源,所以誰當兩江總督,都有籌餉的責任。


    這樣的安排,就大局而言,不能算錯;隻是委屈了曾國藩,便宜了李 鴻章與吳棠,可也就顧不得那麽許多了。


    再有一個是楊嶽斌。他是與彭玉麟齊名的水師名將,本名楊載福;因 為同治皇帝這一輩,玉牒譜係上第一字為“載”,不免有犯諱的不便,所以


    改名嶽斌。當江寧未克復以前,他已升任陝甘總督;打算賦以敉平回亂的重 任。回亂不僅生於陝甘;也生於雲南與新疆。雲南將次平服,而新疆方興未


    艾;朝廷寄望於新封子爵的鮑超,特降溫旨,認為新疆平亂,“非得勇略出 群如鮑超者,前往剿辦,恐難壁壘一新”,所以命曾國藩傳旨鮑超,在他回


    籍葬親的兩月假期一滿,“即行由川起程,出關剿辦回亂。”恭王和文祥知道 鮑超好名,特地拿幹嘉名將楊遇春,與他相提並論,很灌了一番米湯。上諭


    中說:“從前回疆用兵,楊遇春即係川省土著,立功邊域,彪炳旅常。鮑超 務當督率諸國,肅清西陲,威揚萬裏,以與前賢後先輝映。該提督忠勇性成,


    接奉此旨,必即遵行,以逼朝廷委任。”話說得很誠摯,而命曾國藩傳旨, 亦有暗示他幫著催勸之意。無奈曾國藩對湘軍的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早有


    定算;鮑超是他的愛將,當然要加意保全,所以隻是照例傳旨,並不勸駕。 再有一個朝廷寄以重望的,便是左宗棠。他是現任的閩浙總督,由江


    西瑞金為鮑超所敗,而竄入福建境內的李世賢、汪海洋兩大股,順理成章地


    該由他負責清剿。 左宗棠不是怕事的人,對此亦自覺當仁不讓,義不容辭;可是朝廷一


    連串的處置,卻使他即氣又急,憤憤不平。 首先大失所望的是,浙江巡撫派了馬新貽;蔣益澧落了空,也就等於


    是他失去了浙江這個地盤。其次是李鴻章調署兩江,名位已在己之上,使他 很不舒服。其次是在江西的陝甘總督楊嶽斌,奉旨迅即到任;朝廷責成浙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頂商人胡雪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陽並收藏紅頂商人胡雪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