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糊塗實際是興化等地的一道地方吃食,楊州首善之地美食眾多,糊塗與揚州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相比有天壤之別,後者是有閑階級享用的,鄭板橋所說的糊塗屬於一年隻種一次漚田稻的興化農民。興化人會過日子,用木礱碾出來的米,必須經過東門竹巷裏的新做的竹篩過一下,整米進米缸,碎米去小石磨磨碎,再次經過碎米篩,能夠過了碎米篩的米粉就是做米餅,而無法過碎米篩的就是糊塗粥的原料了,文火在灶下煮,碎米粉一層一層地撒。鄭板橋童年就愛吃,咽碎米餅,煮糊塗粥,佐以醬薑一小碟,雙手捧碗,縮頸而啜之。樣子相當不雅,但是實用,可以把沾在碗邊上的糊塗粥全部舔幹淨,在山東為官時吃厭了山東大蔥和鍋盔的鄭板橋不免做些糊塗吃吃,糊塗粥可葷可素,繼而派生出菜糊塗肉糊塗之類,“鴨糊塗”屬糊塗中上品,製作更有其獨到之處。《隨園食單》介紹其製法:“用肥鴨煮八分熟,冷定去骨,拆成不方不圓之塊,下原湯內煨,加鹽三錢、酒半斤。捶碎山藥,同下鍋作纖。臨偎爛時再加薑末、香米、蔥花,如要濃湯,加放紛纖。”這樣做出的鴨子,不方不圓,若明若暗,似羹非羹,似湯非湯,的確“糊塗”。此菜全在調和滋味、均衡濃淡,使混雜之物,味道分明、條理,而不卻一味真“糊塗”。這才是得糊塗中之真諦,如板橋表麵可以糊塗一些,但不是真糊塗,而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辦事為人一點也不糊塗,北周文學家庾信在《擬詠懷》詩中說:“索索無真氣,昏昏有俗心。””此句雖是遊說文章也應用為人處事,更宜於烹飪之中,行業內有一句俚語,做人到要像溜肉片一樣,當然後邊的話是利利落落才行,說溜肉片卻可看出為人一樣,有人炒出明汁亮芡清爽利落,有人炒出則糊裏糊塗一盆糨子似的混濁的很,所以要做好菜須先做好人,怪不得有個教授級大師,在開學為學生講演的題目是論溜肉片與做人之關係,從做溜肉片說起,教導學生要明明白白做事,踏踏實實為人,戒除馬虎,那混濁在烹調中有那些具體表現呢?如勾的糊塗芡,汁不明芡不亮粘了巴幾疙瘩流蘇,如同樣都是湯,可看上去不黑不白糊裏糊塗混濁如同缸中攪渾的水;同樣滷子,但那種吃起來不清不膩的,也說不到什麽色如同染缸裏倒出的漿,這種色味都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同樣的菜口感說不出酸甜苦辣,入口怪怪的難似下咽。用袁枚的話吃起來人舌頭上有隔皮隔膜那種討厭的感覺。凡傳統名吃都是特色分明一道菜式或甜或酸或鹹或怪味或麻辣,口味要明確,湯要麽清爽,要麽濃厚切不可濃白不分,操做中該用什麽用什麽湯,汁要明芡要亮,醬湯滷汁清澈透亮,好的滷水湯色競然如豆油一般透亮而又不帶油花,避免混濁及補救的辦法,就在洗淨食物本身該泡出血水泡去血水,然後要善於用作料,不該放的不放,該放的一定放到位,要小心觀察水的多少要一次放足,不能中途在加,現實生活中就把辦事糊弄稱為對湯,開鍋後,勤打泛避免汙物又煮回湯內,火候更為重的該文火該武火先或文武堅備變換一點來不的馬虎,還要品嚐酸鹹是否合適,隻有這樣做出的菜餚才能吃一口想二口齒頰留香。


    一慎思明辨講認真 拿事當事戒苟且


    隨園食單戒單(十四)


    戒苟且原文:凡事不宜苟且,而於飲食尤甚。廚者,皆小人下村,一日不加賞罰,則一日必生怠玩。火齊未到而姑且下咽,則明日之菜必更加生。真味已失而含忍不言,則下次之羹必加草率。且又不止空賞空罰而已也。其佳者,必指示其所以能佳之由;其劣者,必尋求其所以致劣之故。鹹淡必適其中,不可絲毫加減,久暫必得其當,不可任意登盤。廚者偷安,吃者隨便,皆飲食之大弊。審問慎思明辨,為學之方也;隨時指點,教學相長,作師之道也。於是味何獨不然?


    袁枚在江寧任知府時曾遇一道士,此人通周易知變數,椐說能知前緣後果,曾為袁枚占卜說:先生六十三歲得子,七十四歲壽終,袁枚自幼就不信宿命,聽後隻是哈哈一樂,為此還寫一對聯掛於書房“不作公卿 非無福命都緣懶,難成仙佛 愛讀文章又戀花。”可也怪了,隨著時間有許多事都靈驗了,歲數大了反到信了,這可能就是聖人說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吧。巧的是袁枚真在六十三歲得一子阿遲以續香火,好像冥冥中早已安排的,袁枚的心滿意足,這時的他開始熱衷旅遊,在學生弟子陪同下,遊勵了許名勝古蹟名山大川,七十歲時還遊天台、上黃山、登武夷,給他帶來許多靈感,創作了大量詩詞歌賦,袁枚文如泉湧達到了創做高峰期,同時他還留心廣泛收集大量美食,直到幹隆53年那年袁枚74歲了,二月初八日袁枚做了個夢,見一僧人入門長揖說下月二十二日將歸神位,袁枚驚醒,想起當年道士抽籤算卦一事,趕快起程回隨園,二十二那日身體也沒發生什麽異常,不過到了秋天袁先生偶染風寒真的病了,虧金氏夫人伺待左右,不久便全愈了,從那起袁枚在也沒離開過隨園,以前就曾有人就勸過他,老話七十不遠行,八十不過夜是有道理的,可他不聽,這回認頭了。可袁枚並未閑下來,開始整理書籍,在今後的幾年內把以前書稿詩詞加以修訂,幹隆五十七年秋袁枚的隨園食單完稿,袁枚早在冮寧做官時,就開始收集美食至今已有四十餘載,他在食單序中寫道:《中庸》曾講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也,人生遇知已難,知音難知味更難。《典論》講的更透徹,一世長者知居處,三世長者知服食,三輩子做官才學會吃穿。於是袁枚本著虛心求學的態度,每次在某家吃的好,遇到中意的美食,就派家廚往彼灶觚,就是廚房,持弟子之儀拜師學藝,四十餘年收集了不少,廚子走了一撥又一撥,但這些美食卻保留下來,有的掌握了真諦,有的學了一半,有的隻記住了皮毛,袁枚認為凡事如想做好,是一件不客易的事,應該像孔子學習,孔子與人一起擊缶而歌,誰唱的好必讓人重唱一遍,而後自己學唱一遍,聖人對歌詠這樣小技法都如此好學,我們有必要去效仿他去研究美食。


    隨園食單不光記載了當時流行的326種菜餚美酒名茶,更難得可貴是,他把了飲食業內的事,規納成二十須知和十四戒,這是前無古人的,須知單和戒單深入淺出,掰開揉碎把烹調中須知的道理和弊病一一列舉分折評述,而這些論述就現在看來仍是至理名言,“隨園食單”被廚師界奉為聖經頂禮膜拜。隨園食單開始在袁枚朋友圈內傳看,都拍手叫絕可袁枚總絕得還差一點什麽,所以一直沒有印刷,靜下來反覆思考忽然想到,做好任何事,最關建的是認真,工作中不認真等於零,於是在提筆在戒單中添上戒苟且,此單可是袁枚經思考最後頓梧,雖然未涉及菜品製法,卻是隨園食單重要的點睛之筆,說道苟且,讓我們先了解苟且一詞意思,通常苟且指隻顧眼前,得過且過如:苟且偷安,還有敷衍了事;辦事不認真馬虎大意的意思如:因循苟且,人們把不正當的男女關係也叫苟且,當然還指勉強,不循禮法,反正苟且不是什麽好詞。袁枚隨園食單戒苟且是這樣的說的:“凡事不宜苟且,而於飲食尤甚。廚者皆小人下材,一日不加賞罰,則一日必生怠玩。火齊未到而姑且下咽,則明日之菜必更加生。真味已失而含忍不言,則下次之羹必加草率。且又不止,空賞空罰而己也”首先袁枚指出凡事不可苟且,餐飲更不能馬虎隨便隻顧眼前,他提到廚者皆小人下材那指過去,以前庖廚屬‘五子行’伺候人的,讓人瞧不起,連亞聖孟子都說君子遠庖廚,飲食業內也有一櫃二堂三廚房之講,總之那時廚子大多沒什麽文化,沒什麽背景的人,素質也比較低,惰性大,現在不同了,廚師成了被人羨慕行當,高水平人才比比皆有,社會地位不比任何行業低,雖素質提高了,但目前浮燥之氣也是影響餐飲的因素,也在苟且之列應當戒除,所以做為領導者、食客就須嚴加賞罰避免發生懶惰懈怠,今天做出的菜火候不到,你勉勉強強吃下去而且不去說他,明天的菜必然是生的,這因為是人的惰性所至,如果把菜都燒糊了,真味全無了你還耐著性子不去管,這菜還能吃嗎?菜都這樣了買賣還能做嗎,許多餐飲店做不好,實際上都是這種原因而導致關門,所以細節絕定成敗,舉個例子,麥當勞全球第一,店內無非炸著條等數的過來的幾個品種,而有的餐廳菜品能達到四、五百個,但的麥當勞能夠在全世界各個地區都保持一個味,他有四百多項考核指標,包括牙籤、室內溫度在全球都一樣,而有些中餐店同一出品能有幾個板版本,這不光指做飯講的是大道理,往往高手之間的決逐,是在小數點以後進行的這就是細節,廚者自身更要戒除苟且,辦事認真紮實,首先要幹好本職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革命才行,別根達賴喇嘛似的不好好念經,滿世界竄訪搞什麽藏獨,小平同誌曾說過“最重要的是辦好自己的事”毛主席也教導我們:世界上就最怕認真二字,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要多看多學,可有句老話您學了不一定會,會了不一定好,好了不一定精,精了不一定絕,一道菜做絕了也非易事,我去南通見有一家小店炒豆芽一絕很有名,雖是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原料,可那火候口味控製得恰到好處,很多客人都沖此而來,小店生意火爆異常,豆芽每日須二大筐,這廚師也因此菜被老闆奉為上賓,可見沒有不好的菜,隻有不好的廚子,同樣菜餚認真去做,和不認真甚至吊兒郎當應付,那出品是有天壤之別,就拿‘食’字來說,人有良心才能做出好食品,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德性’, 例如昌平沙河北大橋又名朝宗橋,為溝通從沙河至明陵的道路,明正統十二年興建二橋,北曰“朝宗”,南曰“安濟”。朝宗橋為七孔石橋。全長130米,寬13.3米,中間高7.5米,七孔聯拱結構,橋兩旁有石欄柱53對。是明朝帝後、大臣謁陵北巡的必經之路,又是通往塞北的交通咽喉。朝廷派遣趙朝宗修建沙河北大橋,另派遣一人修建沙河南橋。可此人為大奸臣,貪汙了大量建橋工程款項,偷工減料,工程很快就完了,奸臣趕緊進城向皇帝報功,並向太監們行了賄,因而得到了嘉獎。與此相反,趙朝宗隻知一本正經建橋,忠心耿耿,忙於工程,不行賄,不受禮,清正廉潔,甚至連皇帝派來的太監也招待不夠熱情。因此,被太監進讒,說趙朝宗“工期遲緩,耗資無當”。橋工程竣工後,趙朝宗回京交旨,所花費用確實比南橋高,皇帝聽信讒言,未經認真調查,即將趙朝宗處斬。可巧那年連降暴雨,引起山洪暴發,沙河水暴漲,水流湍急,結果南橋一下就被衝垮,北橋卻巋然不動,橋體毫無損壞。皇上得報後,立即查清事實真相,方知受騙,遂將奸臣及進讒、誣陷忠良的太監推出午門斬首。為補過失,於次年命人在石橋北東側立一方石碑,陰陽都刻“朝宗橋”三個大字以作紀念。這雖隻是一段民間傳說,但朝宗橋比安濟橋質量確實要好得多,安濟橋已早無蹤影,被鋼筋混凝土大橋所代替,而朝宗橋還屹立在北沙河上,都500多歲了還為今天的交通做著貢獻。所以幹好任何工作,都要認認真真拿事當事,要如坐禪一般拴住心猿意馬,靜下來如小學生習字一筆一劃紮紮實實認真思考才行,每個人都想發展都想掙大錢,可誰承想發展機會何其少,高薪難掙屎難吃高處不勝寒,憑什麽你拿高薪,要給掙錢找個理由,廚師在企業中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生意,但也不能什麽都怨廚房,發現問題要認真對侍,急時找到結症之處分折解決,袁枚對此做了規訥性總結:“其佳者,必指示其所以能佳之由;其劣者,必尋求其所以致劣之故。鹹談必適其中,不可絲毫加減;久暫必得其當,不覺可任意登盤。廚者偷安。吃者隨便,皆飲食之大弊。審問、慎思、明辨,為學之方也;隨時指點,教學相長,作師之道也。於是味何獨不然?”這段話聽起來是多麽震撼,大家一定要認真閱讀,深刻領會其中的重要性,這是成事之真諦,要麽袁枚為什麽把它列為戒單壓軸之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隨園食單(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袁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袁枚並收藏隨園食單(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