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對屬國的數量多少都十分重視。


    中國人想像的世界是,中國位居天下中央,是文明之邦。四周國家環繞在中國周圍,都沉陷在野蠻愚昧之中。因此,中國願意懷柔遠人,向四周“傳播聲教”,以自己的文明之光將他們從不幸的黑暗中拯救出來。而四周明白事兒的夷人大都“傾心向化”,急切地想到中央王國來參觀學習,學習先進文化。


    來了自然不能空手,他們帶著本國最好的土特產,恭恭敬敬獻給中國皇帝。這標誌著他們向先進文明的致禮,也標誌著對中華帝國的臣服。這些國家就叫朝貢國,又稱屬國。


    “萬國來朝”“四夷賓服”向來是中央帝國統治成功的標誌。中華帝國的屬國越多,就證明帝國治理得越良好。中央王朝通過冊封,賜予四周小國以合法性地位。而中央王朝自身的合法性,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小國的捧場來證明。歷代王朝都熱衷於展示自己的光榮偉大,以吸引周圍國家前來朝貢。


    大清王朝的屬國數量自然也不少。因為中國與屬國的關係根本上是禮儀性的,中國是君,外國是臣,所以清代的外交分別由禮部和理藩部來劃片兒管理。東南及海上一片,如朝鮮、琉球、越南、南掌(即寮國)、暹羅(即泰國)、蘇祿、緬甸,以及西洋的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羅馬教皇廳(即義大利)等,歸禮部管。而歸理藩院管轄的,主要是西北陸上屬地及國家,比如哈薩克、尼泊爾、錫金、不丹和中國人一廂情願中的“屬國俄羅斯”等等。


    一般來講,在進貢國名單上增加一個新名字絕非易事。除了千方百計遣使招徠,就要大動兵戈武力威服。大清屬國數量在幹隆年間增長最速,主要是因為幹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擊敗準噶爾,這一戰使“哈薩克左右部、布魯特東西部、安集延、瑪爾噶朗、霍罕、那木幹四城、塔什罕、拔達克山、博羅爾、愛烏罕、奇齊玉斯、烏爾根齊諸部落”均“同屬內地”或者“列我藩服”。“以亙古不通中國之地,悉為我大清臣僕,稽之往牒,實為未有之盛事”。(《清史稿》)


    而如今,既沒用大清帝國出兵,又沒有遣使,數萬裏外大西洋上的從不知名的英吉利國就“遠慕聲教,傾心向化”,主動前來納貢。這難道不是中華帝國文化影響力的有力證明嗎?這難道不是大清盛世的最好註解嗎?這難道不是皇帝晚年遇到的一樁大喜事嗎?


    何況這個新的“臣僕”將為皇帝貢獻許多奇珍異寶。那篇稟文裏不是說得很清楚嗎:“帶有進貢貴重物件,內有大件品物,恐路上難行,由水路到京,不致損壞,並冀早日到京。”


    依慣例,海上達到的外國貢使一律由廣州上岸。皇帝回復兩廣總督,特別批準英吉利人破例由天津登陸:“閱其情詞極為恭順懇摯,自應準其所請,以遂其航海向化之誠。”(《清高宗實錄》)


    其實英國人並非是中華帝國的陌生客人。他們來到中國海邊已經幾百年了。長期以來,他們一直是大清國最重要的外貿夥伴國之一。


    自古以來,英國人就一直被東方這個神秘的大國所吸引。早在1497年,英國人卡波特就企圖打通前往中國的航路,可惜沒有成功。直到1635年,英國商船“倫敦”號抵達澳門,才標誌著中英交往的開始。


    從那時起,中英間就建立起了貿易聯繫。不過當時的明朝官員並不知道這些外國人從何而來,看他們一樣是紅頭髮藍眼睛,以為他們是荷蘭人,所以將他們也稱作“紅毛番”。在中國人眼裏,荷蘭是當時海上最強的國家。


    其實世界大勢早就發生了變化。16世紀末起,英國相續擊敗西班牙和荷蘭,實現了海上崛起。在中外貿易中,英國人同樣後來居上,很快就取代了荷蘭和西班牙,成為中外貿易的主力軍。中國茶葉風靡全球,主要就是英國商人的功勞。


    雖然早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就開始種植茶樹,但直到16世紀中葉才為西方人所知。1606年,荷蘭人首次將茶葉輸往歐洲。然而在此後100餘年間,歐洲人並沒有對這種新飲料表現出多大的興趣。中英貿易興起後,經過英國商人的大力推介,茶葉逐漸成為歐洲人客廳裏的時尚,並且使越來越多的人著迷。從1685年到1759年,70多年間,英國從中國每年採購的茶葉數量從8萬多磅增長到269萬磅,增長了30多倍。茶葉也已經成了中國出口到歐洲的最大宗貨物,占了歐洲人從中國採購商品量的一半以上。英國人因此成了對華貿易的絕對主力。1764年,歐洲運往中國的貨物總值為191萬兩白銀,而其中英國所運為121萬兩,占63.3%;而當年中國出口到歐洲的貨物總值為364萬兩白銀,英國人購買的為170萬兩,占46.7%。及至18世紀末,英國對中國的貿易輸入值已占西方國家總值的90%左右,輸出值則占70%以上。英國早已經是中國第一大外貿出口國,也是第一大外貿進口國。(《閉關與開放,中國封建晚期對外關係研究》)


    可是中國皇帝與中國政府對此一無所知。英國人仍然如明末一樣,與荷蘭人一直都被稱為“紅毛番”。對這兩種“紅毛”之間的關係如何,連與之直接打交道的中國商人都十分模糊。以至於前幾年剛剛修訂的《大清一統誌》,記載了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國,卻竟然沒有這個最重要的外貿夥伴。


    中國皇帝何以閉目塞聽如此?


    其實要怪幹隆皇帝晚年記性不好。對於這個英吉利國,他本來應該有印象的。


    那是幹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事。那一年夏天,天津大沽口外的海麵上,出現了一艘西洋三桅船。一個中文名叫“洪仁輝”的英國商人,自稱“英吉利四品官”,說有要事,要進京告禦狀。


    “英吉利四品官”的到來驚動了天津知府。充滿好奇心的知府靈毓來到洪仁輝船上,對這個金髮碧眼的洋人進行了拜會。洪仁輝操著流利的中文對他說,他們本來在廣州與中國進行貿易,但是在貿易過程中,受了許多欺負,因此想找中國皇帝評評理。


    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沒出過的奇事。按理靈毓不應該允許這個不守規矩的夷人進入天津。但是頭腦靈活的他早就聽說過外國商人都很有錢,因此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發財機會。於是他對洪仁輝表示,聽了洪氏的講述,他十分同情。他會向上級匯報這件事,但是替一個外國人“越級上訪”,他要冒著被革職的風險。


    所以,靈毓悄悄伸出5個手指頭。如果沒有5000兩白銀的好處,他不敢做這樣的事。


    其實洋人洪仁輝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英國翻譯,根本不是什麽英吉利四品官。他本名詹姆士·弗林特(james flint),從幹隆十二年(1747年)起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翻譯。之所以自稱四品官,是因為他很清楚,一個普通的英國商人或者翻譯根本不可能見到中國的官員大人。雖然對中國官員的腐敗十分熟悉,洪氏還是覺得5000兩實在太多了。他與靈毓討價還價,最後談定的價格是2500塊西班牙銀圓,先交2000,事成之後再交50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飢餓的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宏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宏傑並收藏飢餓的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