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幹隆卻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理論:“奸臣”固然並非國家幸事,“名臣”的出現其實也不是什麽好事。幹隆認為,臣權的上升就必然意味著君權的低落。“名臣”往往出現在國家出現危機,君主大權不獨攬之際。許多名臣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扶國家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但同時,名臣的出現也從一個側麵說明了君主的無能和朝綱的混亂。對張居正這位明代的名臣,史評大抵功大於過,他卻大不以為然,說:“大臣強辭立威,逆行罔忌,實為弁國紀。神宗竟爾任其施為,雖童昏不應若是。”


    為了消除尹嘉銓所做《名臣言行錄》的影響,幹隆特下長詔斥責尹嘉銓的“名臣論”。他說,“朕以為本朝紀綱整肅,無名臣亦無奸臣”,“幹綱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如果“社稷待名臣而安之,已非國家之福”。意思就是,在真正有作為的皇帝統治下,不應該有為患作亂的奸臣,同時,也不應該有彪炳史冊的名臣,隻可以有唯命是從、辦事敏捷的奴才。


    雍正皇帝既深刻陰鷙,又有天真淋漓的一麵,冷起來一塊冰,熱起來一團火。嚴肅起來,誰也不敢喘氣;高興起來,有時又沒大沒小。他在李衛的奏摺上批過這樣的話:“好事好事!此等事覽而不嘉悅者除非呆皇帝也!”給年羹堯的硃批有這樣的話:“從來君臣之遇合……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總之,我二人做個千古君臣知遇榜樣,令天下後世欽慕流涎就是矣!”他對大臣固然以苛刻聞名,但對某些投脾氣的人也有熱情如火、視如朋友、信任不衰的一麵。比如對鄂爾泰和張廷玉。


    但幹隆卻極重君臣之別,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麵孔,從來沒有與大臣們建立起什麽私交。也許晚年的和砷算是唯一的例外。


    對於大臣的“好名”之習,幹隆和父親一樣向來痛恨。幹隆十九年(1754年)他訓斥陝西巡撫陳宏謀:“嗣後倘不思痛改前非,遇事苟且掩飾,仍蹈沽名釣譽之惡習,必不能逃朕洞鑒,恩再邀寬典也。”


    在打擊限製大臣“好名之習”方麵,幹隆不但學習了父親製造冤獄的辦法,還有所創新。


    傳統社會有一個不成文的政治習慣,就是那些政績卓著的地方官離任後,當地官民往往會通過送萬民傘、立碑、建祠等形式加以表彰和紀念。然而幹隆皇帝卻通令各省,將各地的去思德政碑“概行撲毀”,並嚴禁為官員建造生祠。在他的嚴令下,全國各地紛紛將康、雍以來所建祠堂、石碑摧毀,僅雲南、山西兩省,就近六百座。幹隆認為應該由皇帝壟斷所有的偉大、光榮、正確,不給其他人留一點榮譽空間。幹隆皇帝所需要的,不是站立著的大寫的人,而僅僅是工具和奴才。


    幹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月十七日,尹嘉銓案審結。在“妄比大賢,託名講學,謬多著述,以圖欺世盜名,又復妄列名臣,顛倒是非,隱啟朋黨之漸”的罪名之外,幹隆還審得尹嘉銓犯有許多其他不可饒恕的“大罪”:


    尹嘉銓在書中寫有“為帝者師”四個字。幹隆嘲笑他學習淺陋,讓大臣們評論,他“能為朕師傅否”?


    尹嘉銓自號“古稀老人”,“古稀”二字典出杜詩“人生七十古來稀”。不巧幹隆帝也恰逢七旬大壽,自稱“古稀天子”,又寫了《古稀說》頒示天下,把“古稀”壟斷了。年逾七十的尹氏以此自號,被認為是“僭妄”。


    幹隆十分欣賞明太祖廢除相權之舉,認為這一劃時代的創舉,大大提高了君權的穩定性,實在是造福百世萬代帝王,因此,他十分反感人們把清代的大學士習慣性地稱為相國。尹嘉銓在自己的著作中屢稱大學士為“相國”,幹隆批評說,宰相之名久已廢置,本朝自皇祖、皇考以至朕,太阿在握,權柄不移。在朝大學士,作用不過是承旨記錄,有哪件事曾藉助大學士的襄贊?


    既然尹氏犯了如此多的“大罪”,大學士、九卿等在反覆審訊後,奏請將尹照大逆律淩遲處死,親屬照律緣坐,也就是說,16歲以上的子孫都要殺頭,家中的女人們以及16歲以下的子孫要發配為奴。不過幹隆大仁大德,加恩免其淩遲,改為絞立決,親屬一併加恩免其緣坐。


    同時命各省查繳銷毀尹著述或編輯的著作,他在各地的碑崖石刻及拓本也一律鏟削磨毀。對此,魯迅說:“他的著述也真太多,計應‘銷毀’者有書籍八十六種,石刻七種,都是著作;應‘撤毀’者有書籍六種,都是古書,而有他的序跋。《小學大全》雖不過‘疏輯’,然而是在‘銷毀’之列的。”這項工作牽涉各省,一直進行了半年之久。


    不論尹嘉銓是“真道學”還是“假道學”,本來都不幹王法。生活在除幹隆之外的任何一個時代,他都會安享天年,壽終正寢。然而很不幸,他遇到了幹隆。


    任何事情都有另一麵。幹隆極力擴張君權,雖一時收到穩定之效,卻造成了一個更為嚴重的後果,那就是清代後期士大夫道德與精神的迅速墮落。


    儒學既有強調等級秩序的一麵,也有高標社會正義的一麵。社會正義是整個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歷代以來,士人都以守護社會良心為己任,能夠在傳統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幹隆卻以虎視之態,粗暴剝奪了儒學賦予讀書人的立誌求名之心,守護良心之責,隻給他們為稻粱謀這一個生存任務。從那時候起,士人群體便被抽空了靈魂,無法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本來,進入清朝之後,士節士氣較之中國歷史上的其他時代已經大為降低,幹隆中期以後,士大夫道德自律更為鬆弛。幹隆朝的大臣,雖然不乏能臣,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有才華而無思想,有能力而乏操守,除功名利祿外無所關心。在皇帝明察之下,他們老老實實,賣命效力,以圖飛黃騰達。皇帝一旦放鬆警惕,他們就會大肆貪汙,盡一切可能盜竊皇帝的家產。


    幹隆之後的中國,一蹶不振,人心淪喪,在農民起義和外敵入侵麵前都缺乏抵抗力,不能不說與幹隆打斷了官員和士人的脊骨表裏相關。


    第七章 盛世的崩坍


    如果說專政政治的經濟原則是剝削與壓榨,那麽操作秘訣就是控製與壓迫。皇帝控製著官僚體係,官僚體係壓迫著整個社會。一旦高壓減輕,則社會秩序必然出現劇烈反彈。隨著官僚體係的廢弛,幹隆晚年社會治安迅速惡化。


    一 尹壯圖的奏摺


    文字獄的消失和它的興起一樣猝然。


    幹隆四十七年(1782年),全國的封疆大吏在皇帝的一再鞭打下,集體陷入了亢奮乃至瘋狂狀態。他們放下日常工作,晝夜不息地審查著帝國內所有的漢字,而皇帝卻在這個時候不動聲色地轉向了。


    這年年初,河南光州祝萬青被人舉報。舉報者稱他家祠堂所懸的匾額對聯有嚴重問題。其匾額曰“豆登常新”。其對聯是“吾祖吾宗,貽厥孫謀;若裔若子,增其式廓”,這類氣勢宏大的文字隻有皇帝用起來才合適,平民百姓怎麽可以妄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飢餓的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宏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宏傑並收藏飢餓的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