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下承平日久,自由講學之習在幹隆朝又有所抬頭。特別是尹嘉銓這樣以道學自命的“道學家”,更認為自己獲得了聖人的“獨傳心法”,不傳授給他人實在是一種損失,因此私下裏仍然大肆收徒聚眾,退休之後,更是奔走於各書院之間,宣揚自己的獨特見解。幹隆認為,這是“盛世”的一大威脅。
清初統治者反對講學,主要是怕漢人藉此進行陰謀集會。及至幹隆時期,這種威脅幾乎已經不存在。幹隆認為,講學的最大威脅在於容易滋生朋黨傾向。對於提倡綱常名教的道學本身,幹隆是堅定支持的。但是對於大小臣工學程、朱、陸、王諸大儒的樣子,要求學術自由,百花齊放,自由辯論,他則絕不允許。正如魯迅所說,“因為一學樣,就要講學,於是而有學說,於是而有門徒,於是而有門戶,於是而有門戶之爭,這就足為‘太平盛世’之累”。蓋黨內有黨,派內有派,是宗教和學術的共同規律。儒學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儒學思想的生長點也是多源的,許多儒學大家往往把自己視為儒家正統,而把他人視為異端或非正統。自由講學、自由辯論很容易導致一些不同學術派別的爭執甚至衝突,而科舉出身的朝中官員無不是儒學信徒,學術上的分門別類極容易引發政治上的矛盾鬥爭。比如宋代朱熹與陸象山就曾經勢如水火,彼此辨別不休,在朝大臣也捲入其中,分成派別門戶,門戶之爭又發展成朝臣的朋分角立,引發了朋黨之爭,不以皇帝的是非為是非。如此,“小則紊亂朝政,大則顛覆宗社”。
所以,幹隆在斥責尹氏的聖旨中說:“古來以講學為名,致開朋黨之漸,如明季東林諸人講學,以致國是日非,可為鑑戒。乃尹嘉銓反以朋黨為是,顛倒是非,顯悖聖製。”
專製政治發展到極致,就要打破一切民間自發組織的可能,把一切社會能量納入政治控製之下。讀書人因講學而聚會,因聚會而議論,正是一種人主無法完全駕馭的力量,是必須禁止的。他訓誡大小臣工、讀書士子,對道學隻要埋頭潛修、躬行實踐就行了,不可以道統所在自居,大講其仁義道德。尹嘉銓自己講學還罷了,又不知深淺地奏請皇帝推崇一係列道學名臣,企圖重新挑起“正統”之爭,煽動講學之風,幹隆如何能不赫然震怒?他興起這場大獄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狠狠打擊有所抬頭的民間自由講學之風,把一切不利於專製統治的民間力量消滅於萌芽之中。
掌握了尹嘉銓的“罪證”,幹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二十八日,皇帝欽命以大學士三寶為首組成專案組,對尹嘉銓進行審訊。
審訊進行得極有特點。在皇帝的授意下,審案大臣並不拷問尹嘉銓的“大逆”實跡。他們知道,這個“道學家”、書呆子,一輩子隻知道讀書做文,想成為大聖大賢,“永垂青史”,因此不可能有什麽實質性的“反動問題”。他們審問的重點,是尹氏的家庭隱私。
會審尹嘉銓時,審案大臣絲毫不顧這位前“三品大員”的麵子,為了“泄公憤而快人心”,將其“嚴加夾訊,多受刑法”,以拷問“其究屬何心”。在夾棍之下,這位聖人之徒沒有挺住,採取了要什麽給什麽的態度。請看以下幾段審訊記錄:
當年尹氏當麵討要花翎的事,皇帝一直念念不忘。所以承審官首先追問:你當時在皇上跟前討賞翎子,說是沒有翎子,就回去見不得你妻小。你這假道學怕老婆,到底皇上沒有給你翎子,你如何回去的呢?
據供:我當初在家時,曾向我妻子說過,要見皇上討翎子,所以我彼時不辭冒昧,就妄求恩典,原想得了翎子回家,可以誇耀。後來皇上沒有賞我,我回到家裏,實在覺得害羞,難見妻子。這都是我假道學,怕老婆,是實。
自打嘴巴,承認自己“怕老婆”“假道學”,承審官並不滿足,又追問起他要娶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處女為妾未果的事。
承審官問:尹嘉銓!你所書李孝女暮年不字事一篇,說“年逾五十,依然待字,吾妻李恭人聞而賢之,欲求淑女以相助,仲女固辭不就”等語。這處女既立誌不嫁,已年過五旬,你為何叫你女人遣媒說合,要她做妾?這樣沒廉恥的事,難道是正經人幹的麽?
據供:我說的李孝女年逾五十,依然待字,原因素日間知道雄縣有個姓李的女子,守貞不字。吾女人要聘她為妾,我那時在京候補,並不知道;後來我女人告訴我,才知道的,所以替她做了這篇文字,要表揚她,實在我並沒有見過她的麵。但她年過五十,我還將要她做妾的話,做在文字內,這就是我廉恥喪盡,還有何辯。
已經承認自己廉恥喪盡,承審官卻還有更尖刻的問題。
承審官問:你女人平日妒悍,所以替你娶妾,也要娶這五十歲女人給你,知道這女人斷不肯嫁,她又得了不妒之名。總是你這假道學居常做慣這欺世盜名之事,你女人也學了你欺世盜名。你難道不知道麽?
據供:我女人要替我討妾,這五十歲李氏女子既已立誌不嫁,斷不肯做我的妾,我女人是明知的,所以藉此要得不妒之名。總是我平日所做的事,俱係欺世盜名,所以我女人也學做此欺世盜名之事,難逃皇上洞鑒。
承審官的刻薄真是到家了。然而,沒有皇帝的授意,他們是不敢把審理“國家要犯”的嚴肅之地變成嬉笑怒罵的娛樂場所的。
那麽,幹隆皇帝為什麽對“道學家”尹嘉銓如此刻薄呢?
康、雍、幹三朝政治的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反對“假道學”。三代皇帝表麵上對“道學”尊崇備至,但用人行政中,卻都秉“重能不重德”之旨。對於那些以繼承孔孟“道統”為職誌,成天致力於“為賢作聖”的書呆子其實不屑一顧。
應該說,“道學”確實有真假之分。“道學”一名流行之後,“假道學”這三個字就應運而生,如影隨形。儒家理想主義所懸標準過高,為庸常人性所難堪,而學做聖人又是儒家的最高目標,因此有的人不免虛偽迂闊,最下者甚至流於欺世盜名,為世人所詬病。有些道學家,不注意力行實踐,而致力於把自己打扮成一副“聖人”模樣,峨冠,闊袖,芒鞋,修容,端坐,粗飯,菜羹,在家靜坐不語,出門則平步闊視,旁人一望便知是“道學”先生。還有的道學家,表麵上滿口天理流行,行動中卻處處人慾為先。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對這種人的作風有精彩的描寫:“有兩塾師鄰村居,皆以道學自任。一日,相邀會講,生徒侍坐者十餘人。方辯論性天,剖析理欲,嚴詞正色,如對聖賢。忽微風颯然,吹片紙落階下,旋舞不止。生徒拾視之,則二人謀奪一寡婦田,往來密商之劄也。”
假道學的特點就是言行不一,沒有修到大聖境界,卻妄圖進入歷史。尹嘉銓為人行事,就頗多假道學的嫌疑。他的倒黴,有他自取的一麵。
清初統治者反對講學,主要是怕漢人藉此進行陰謀集會。及至幹隆時期,這種威脅幾乎已經不存在。幹隆認為,講學的最大威脅在於容易滋生朋黨傾向。對於提倡綱常名教的道學本身,幹隆是堅定支持的。但是對於大小臣工學程、朱、陸、王諸大儒的樣子,要求學術自由,百花齊放,自由辯論,他則絕不允許。正如魯迅所說,“因為一學樣,就要講學,於是而有學說,於是而有門徒,於是而有門戶,於是而有門戶之爭,這就足為‘太平盛世’之累”。蓋黨內有黨,派內有派,是宗教和學術的共同規律。儒學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儒學思想的生長點也是多源的,許多儒學大家往往把自己視為儒家正統,而把他人視為異端或非正統。自由講學、自由辯論很容易導致一些不同學術派別的爭執甚至衝突,而科舉出身的朝中官員無不是儒學信徒,學術上的分門別類極容易引發政治上的矛盾鬥爭。比如宋代朱熹與陸象山就曾經勢如水火,彼此辨別不休,在朝大臣也捲入其中,分成派別門戶,門戶之爭又發展成朝臣的朋分角立,引發了朋黨之爭,不以皇帝的是非為是非。如此,“小則紊亂朝政,大則顛覆宗社”。
所以,幹隆在斥責尹氏的聖旨中說:“古來以講學為名,致開朋黨之漸,如明季東林諸人講學,以致國是日非,可為鑑戒。乃尹嘉銓反以朋黨為是,顛倒是非,顯悖聖製。”
專製政治發展到極致,就要打破一切民間自發組織的可能,把一切社會能量納入政治控製之下。讀書人因講學而聚會,因聚會而議論,正是一種人主無法完全駕馭的力量,是必須禁止的。他訓誡大小臣工、讀書士子,對道學隻要埋頭潛修、躬行實踐就行了,不可以道統所在自居,大講其仁義道德。尹嘉銓自己講學還罷了,又不知深淺地奏請皇帝推崇一係列道學名臣,企圖重新挑起“正統”之爭,煽動講學之風,幹隆如何能不赫然震怒?他興起這場大獄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狠狠打擊有所抬頭的民間自由講學之風,把一切不利於專製統治的民間力量消滅於萌芽之中。
掌握了尹嘉銓的“罪證”,幹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二十八日,皇帝欽命以大學士三寶為首組成專案組,對尹嘉銓進行審訊。
審訊進行得極有特點。在皇帝的授意下,審案大臣並不拷問尹嘉銓的“大逆”實跡。他們知道,這個“道學家”、書呆子,一輩子隻知道讀書做文,想成為大聖大賢,“永垂青史”,因此不可能有什麽實質性的“反動問題”。他們審問的重點,是尹氏的家庭隱私。
會審尹嘉銓時,審案大臣絲毫不顧這位前“三品大員”的麵子,為了“泄公憤而快人心”,將其“嚴加夾訊,多受刑法”,以拷問“其究屬何心”。在夾棍之下,這位聖人之徒沒有挺住,採取了要什麽給什麽的態度。請看以下幾段審訊記錄:
當年尹氏當麵討要花翎的事,皇帝一直念念不忘。所以承審官首先追問:你當時在皇上跟前討賞翎子,說是沒有翎子,就回去見不得你妻小。你這假道學怕老婆,到底皇上沒有給你翎子,你如何回去的呢?
據供:我當初在家時,曾向我妻子說過,要見皇上討翎子,所以我彼時不辭冒昧,就妄求恩典,原想得了翎子回家,可以誇耀。後來皇上沒有賞我,我回到家裏,實在覺得害羞,難見妻子。這都是我假道學,怕老婆,是實。
自打嘴巴,承認自己“怕老婆”“假道學”,承審官並不滿足,又追問起他要娶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處女為妾未果的事。
承審官問:尹嘉銓!你所書李孝女暮年不字事一篇,說“年逾五十,依然待字,吾妻李恭人聞而賢之,欲求淑女以相助,仲女固辭不就”等語。這處女既立誌不嫁,已年過五旬,你為何叫你女人遣媒說合,要她做妾?這樣沒廉恥的事,難道是正經人幹的麽?
據供:我說的李孝女年逾五十,依然待字,原因素日間知道雄縣有個姓李的女子,守貞不字。吾女人要聘她為妾,我那時在京候補,並不知道;後來我女人告訴我,才知道的,所以替她做了這篇文字,要表揚她,實在我並沒有見過她的麵。但她年過五十,我還將要她做妾的話,做在文字內,這就是我廉恥喪盡,還有何辯。
已經承認自己廉恥喪盡,承審官卻還有更尖刻的問題。
承審官問:你女人平日妒悍,所以替你娶妾,也要娶這五十歲女人給你,知道這女人斷不肯嫁,她又得了不妒之名。總是你這假道學居常做慣這欺世盜名之事,你女人也學了你欺世盜名。你難道不知道麽?
據供:我女人要替我討妾,這五十歲李氏女子既已立誌不嫁,斷不肯做我的妾,我女人是明知的,所以藉此要得不妒之名。總是我平日所做的事,俱係欺世盜名,所以我女人也學做此欺世盜名之事,難逃皇上洞鑒。
承審官的刻薄真是到家了。然而,沒有皇帝的授意,他們是不敢把審理“國家要犯”的嚴肅之地變成嬉笑怒罵的娛樂場所的。
那麽,幹隆皇帝為什麽對“道學家”尹嘉銓如此刻薄呢?
康、雍、幹三朝政治的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反對“假道學”。三代皇帝表麵上對“道學”尊崇備至,但用人行政中,卻都秉“重能不重德”之旨。對於那些以繼承孔孟“道統”為職誌,成天致力於“為賢作聖”的書呆子其實不屑一顧。
應該說,“道學”確實有真假之分。“道學”一名流行之後,“假道學”這三個字就應運而生,如影隨形。儒家理想主義所懸標準過高,為庸常人性所難堪,而學做聖人又是儒家的最高目標,因此有的人不免虛偽迂闊,最下者甚至流於欺世盜名,為世人所詬病。有些道學家,不注意力行實踐,而致力於把自己打扮成一副“聖人”模樣,峨冠,闊袖,芒鞋,修容,端坐,粗飯,菜羹,在家靜坐不語,出門則平步闊視,旁人一望便知是“道學”先生。還有的道學家,表麵上滿口天理流行,行動中卻處處人慾為先。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對這種人的作風有精彩的描寫:“有兩塾師鄰村居,皆以道學自任。一日,相邀會講,生徒侍坐者十餘人。方辯論性天,剖析理欲,嚴詞正色,如對聖賢。忽微風颯然,吹片紙落階下,旋舞不止。生徒拾視之,則二人謀奪一寡婦田,往來密商之劄也。”
假道學的特點就是言行不一,沒有修到大聖境界,卻妄圖進入歷史。尹嘉銓為人行事,就頗多假道學的嫌疑。他的倒黴,有他自取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