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即位以來,“西師”一直是一個盤桓在他腦際的重要問題。
站在今天的時間點回望,幹隆二十年確實是中原王朝掃平西部、徹底統一中國的千載難逢的良機。準部處於有史以來最衰弱的時期,兵無鬥誌。而清朝經過三代經營,國力強盛。此時興師,十拿九穩。人生的機會往往稍縱即逝,國家和民族的機會更是如此。這一形勢,今天看來十分清楚,可是當局者迷,站在歷史十字路口的人們,往往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清王朝所有的官員幾乎都沒有看到這個形勢,皇帝與大臣們意見針鋒相對,除了對戰爭的觀念不同之外,更主要的是雙方知識儲備、國家視野、掌握的信息量不同。幹隆站得高、看得遠。而朝中大臣們則對這些“蠻夷”素少關注,對幹隆的這一決定難以理解。滿朝大臣,隻有小舅子傅恆贊成皇帝的決定。戰爭結束後皇帝回憶當時的情景說:“人心狃於久安。在廷諸臣,惟大學士傅恆與朕協心贊畫,斷在必行,餘無不意存畏葸。”
領導人的能力體現在做出高人一籌的決斷,並且有力地實施這個決斷。因此,這場戰爭最重要的不是戰鬥本身,而是如何推動大清帝國這架機器走上戰爭軌道。
幹隆皇帝後來回憶說:“斯時,力排眾議,竭盡心力。”(《禦製詩五集》)做官僚集團的思想工作,動員、組織文武官員投入這場戰爭,讓他幾乎精疲力竭。他連篇累牘地發布諭旨,分析清準力量對比,再三論證出兵討伐的必要性,並表示自己決心已下,不可動搖。他說:“此正可乘之機。若失此不圖,再閱數年,伊事勢稍空,必將故智復萌,然後倉猝備禦,其勞費必且更倍於今。”“此際達瓦齊力窮失據,且內難相尋,眾心不服,失此不圖,數年之後,伊事務稍定,仍來與我為難,必致愈費周章。”
幹隆十九年(1754年)十月十三日,他在太和殿召見諸王和滿族大臣,對他們說:“朕總理天下諸務,惟據理獨斷,應辦之事,斷不為眾所阻撓。如其不可,眾人強為奏請,朕亦斷不允行。是皆爾等所共知者。此用兵要務,朕籌之已審,豈以眾人怯懦,即失機宜,半途而廢。”(《清高宗實錄》)
經過反覆思想動員,終於,人們表麵上不再反對了。大清帝國勉強開上了戰爭軌道。
然而幹隆卻物色不到一位堪當大任的主帥。在所有的大臣中,隻有傅恆真心誠意支持出兵,可是此人素不知兵,難以承擔如此大任。平安無事數十年的滿族將領們也“惟守妻孥以求安逸,聞戰陣而甘退縮”。成兗劄布、策楞、舒赫德等老將素稱勇敢幹練,可是對這場戰爭卻都心懷退縮,“萎靡懦怯”,無奮勇爭先之態。左右權衡,幹隆勉強選定了班第和永常,分任北路和西路主帥。
接下來是糧草問題。如果按照“兵出糧隨”的用兵常理,這場戰爭根本沒法打。因為平定準噶爾的時機是突然到來的,清王朝毫無準備。前線並無糧草,準備也已來不及。一是從內地運糧到西部,每石米價值不過3兩銀子,可是運費要高達20兩。二是即使清廷財力充裕,負擔得起運費,徵購和運送時間上也萬萬來不及。
幹隆悍然決定,拋棄行軍常規,“因糧於敵”。也就是說,每名士兵自背可吃兩個月的口糧,其餘口糧,沿途取之於蒙古牧民。幹隆的上諭說得冠冕堂皇:“官兵前進,沿途可以打牲,宰殺疲乏牲畜。現在投誠的厄魯特蒙古人所有的牲畜,雖然不應奪取,但是暫時取用,將來再給補償,也無不可。”
這實際上允許官員沿路搶掠。所謂將來補償,隻是無法兌現的空話而已。這一大膽的舉動後來被證明埋下了嚴重後患,在當時卻被幹隆認為是唯一的辦法。
此諭一出,不少大臣都目瞪口呆,紛紛反對。陝甘總督劉統勛上奏說此舉太過冒險,仍當先籌糧運餉,然後再進兵。幹隆批評他說:“劉統勛此奏……全不合此次機宜。”
定西將軍永常也反對因糧於敵。幹隆皇帝說得口幹舌燥,禁不住罵起人來:“永常全不知事理之輕重,顛倒舛謬,至於此極!”
一頓痛罵,終於壓住了所有反對者的聲音。幹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清軍北路和西路兩路出師,共計五萬人,加上負責運輸的夫子共近八萬人。每位士兵配備戰馬三匹,共計十五萬匹。配備駱駝一萬峰。幹隆以從準噶爾叛逃的重要將領阿睦爾撒納為前鋒,以收招降之效。果如幹隆所料,準部連年內戰,人心厭亂,清軍一到,紛紛歸降,“各部落聞風崩湧……所至台吉、宰桑,或數百戶,或千餘戶,攜酮酪,獻羊馬,絡繹道左,師行數千裏無一人抗顏行者。”大軍剛剛出動,就有劄哈泌部一千三百戶來降,稱“我等為達瓦齊殘虐,願率屬效力”。緊接著準噶爾頗有權勢的大台吉也率部屬投降。五月,兩路大軍會師於新疆博樂縣(今新疆博禾市),向伊犁進軍。伊犁民眾也紛紛迎降。“大兵至伊犁,部眾持羊酒迎犒者絡繹載道,婦孺歡呼,如出水火,自出師以來,無血刃遺鏃之勞,敉邊掃穴,實古所未有”。充分證明了這次出師時機選擇的重要性。
在這種情況下,準部新首領達瓦齊無心抵抗,率一萬人逃亡至伊犁西南的格登山。清軍窮追不捨,將其擒獲,送往京師。平準戰爭初獲勝利。
過於迅速的成功往往包含著問題。清軍攻克伊犁後,原以為可以繳獲一部分牲畜、糧食。不料準部屢經戰禍,伊犁並無積存物資。因為軍糧不繼,平定了準部之後,清朝大軍隻能迅速撤離,隻留下五百名士兵做清朝將軍的護衛,準部由率先降清的阿睦爾撒納與清朝將軍共同管理。阿睦爾撒納本不是一個安分之人,雖然平定伊犁之後,幹隆以其戰功最多,封他為雙親王,食親王雙俸,他仍然不滿足。他見清朝兵力已退,萌生了做準部新汗、獨據準噶爾汗國原來版圖的野心。平定準部之後,幹隆秉“分而治之”之策,準備把準部一分為四,使其互不統屬,阿睦爾撒納卻要求成為四部的統一首領,淩駕眾人之上。幹隆當然不同意他的請求,於是他於幹隆二十年(1755年)殺死清軍將領,起兵叛亂,自立為汗。幹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幹隆不得不又再次派兵,擒拿阿睦爾撒納。
平叛戰爭進展得很不順利。由於事發倉促,清軍仍然沒有攜帶充足糧草就出發了,一路上對喀爾喀蒙古大肆榨取。到了新疆之後,又大肆搶奪準部故地的牲畜糧食。準部本來就已經陷入饑荒之中,清軍一來,雪上加霜,大批民眾餓死,剩下的都紛紛起來反抗清軍。而前線將領又很不得力,屢屢錯失戰機,使阿睦爾撒納一再逃脫。幹隆皇帝一籌莫展。恰在此時,一直全力支持幹隆平準的喀爾喀部蒙古居然也起兵反叛了。
反叛的原因是清王朝對喀爾喀蒙古的榨取超過了極限。“因糧於敵”的策略在戰爭中實際上演變成了因糧於友。在開往新疆的途中,缺乏物資準備的清軍一再掠奪喀爾喀蒙古人,“氈子、毛皮和其他畜產品都被清朝當局以動員和徵用的方式奪走了。除了這些,喀爾喀勞動者越來越頻繁地被招去服兵役,而且他們必須自備武器彈藥……大部分男人脫離生產,被打發去打仗”。(茲拉特金《準噶爾汗國史》)因此,在部落領袖青袞雜卜的帶領下,一萬多喀爾喀蒙古人起兵反清。二十三個劄薩克王公聚集在克魯倫河畔,醞釀要舉行全蒙古的反清戰爭。
站在今天的時間點回望,幹隆二十年確實是中原王朝掃平西部、徹底統一中國的千載難逢的良機。準部處於有史以來最衰弱的時期,兵無鬥誌。而清朝經過三代經營,國力強盛。此時興師,十拿九穩。人生的機會往往稍縱即逝,國家和民族的機會更是如此。這一形勢,今天看來十分清楚,可是當局者迷,站在歷史十字路口的人們,往往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清王朝所有的官員幾乎都沒有看到這個形勢,皇帝與大臣們意見針鋒相對,除了對戰爭的觀念不同之外,更主要的是雙方知識儲備、國家視野、掌握的信息量不同。幹隆站得高、看得遠。而朝中大臣們則對這些“蠻夷”素少關注,對幹隆的這一決定難以理解。滿朝大臣,隻有小舅子傅恆贊成皇帝的決定。戰爭結束後皇帝回憶當時的情景說:“人心狃於久安。在廷諸臣,惟大學士傅恆與朕協心贊畫,斷在必行,餘無不意存畏葸。”
領導人的能力體現在做出高人一籌的決斷,並且有力地實施這個決斷。因此,這場戰爭最重要的不是戰鬥本身,而是如何推動大清帝國這架機器走上戰爭軌道。
幹隆皇帝後來回憶說:“斯時,力排眾議,竭盡心力。”(《禦製詩五集》)做官僚集團的思想工作,動員、組織文武官員投入這場戰爭,讓他幾乎精疲力竭。他連篇累牘地發布諭旨,分析清準力量對比,再三論證出兵討伐的必要性,並表示自己決心已下,不可動搖。他說:“此正可乘之機。若失此不圖,再閱數年,伊事勢稍空,必將故智復萌,然後倉猝備禦,其勞費必且更倍於今。”“此際達瓦齊力窮失據,且內難相尋,眾心不服,失此不圖,數年之後,伊事務稍定,仍來與我為難,必致愈費周章。”
幹隆十九年(1754年)十月十三日,他在太和殿召見諸王和滿族大臣,對他們說:“朕總理天下諸務,惟據理獨斷,應辦之事,斷不為眾所阻撓。如其不可,眾人強為奏請,朕亦斷不允行。是皆爾等所共知者。此用兵要務,朕籌之已審,豈以眾人怯懦,即失機宜,半途而廢。”(《清高宗實錄》)
經過反覆思想動員,終於,人們表麵上不再反對了。大清帝國勉強開上了戰爭軌道。
然而幹隆卻物色不到一位堪當大任的主帥。在所有的大臣中,隻有傅恆真心誠意支持出兵,可是此人素不知兵,難以承擔如此大任。平安無事數十年的滿族將領們也“惟守妻孥以求安逸,聞戰陣而甘退縮”。成兗劄布、策楞、舒赫德等老將素稱勇敢幹練,可是對這場戰爭卻都心懷退縮,“萎靡懦怯”,無奮勇爭先之態。左右權衡,幹隆勉強選定了班第和永常,分任北路和西路主帥。
接下來是糧草問題。如果按照“兵出糧隨”的用兵常理,這場戰爭根本沒法打。因為平定準噶爾的時機是突然到來的,清王朝毫無準備。前線並無糧草,準備也已來不及。一是從內地運糧到西部,每石米價值不過3兩銀子,可是運費要高達20兩。二是即使清廷財力充裕,負擔得起運費,徵購和運送時間上也萬萬來不及。
幹隆悍然決定,拋棄行軍常規,“因糧於敵”。也就是說,每名士兵自背可吃兩個月的口糧,其餘口糧,沿途取之於蒙古牧民。幹隆的上諭說得冠冕堂皇:“官兵前進,沿途可以打牲,宰殺疲乏牲畜。現在投誠的厄魯特蒙古人所有的牲畜,雖然不應奪取,但是暫時取用,將來再給補償,也無不可。”
這實際上允許官員沿路搶掠。所謂將來補償,隻是無法兌現的空話而已。這一大膽的舉動後來被證明埋下了嚴重後患,在當時卻被幹隆認為是唯一的辦法。
此諭一出,不少大臣都目瞪口呆,紛紛反對。陝甘總督劉統勛上奏說此舉太過冒險,仍當先籌糧運餉,然後再進兵。幹隆批評他說:“劉統勛此奏……全不合此次機宜。”
定西將軍永常也反對因糧於敵。幹隆皇帝說得口幹舌燥,禁不住罵起人來:“永常全不知事理之輕重,顛倒舛謬,至於此極!”
一頓痛罵,終於壓住了所有反對者的聲音。幹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清軍北路和西路兩路出師,共計五萬人,加上負責運輸的夫子共近八萬人。每位士兵配備戰馬三匹,共計十五萬匹。配備駱駝一萬峰。幹隆以從準噶爾叛逃的重要將領阿睦爾撒納為前鋒,以收招降之效。果如幹隆所料,準部連年內戰,人心厭亂,清軍一到,紛紛歸降,“各部落聞風崩湧……所至台吉、宰桑,或數百戶,或千餘戶,攜酮酪,獻羊馬,絡繹道左,師行數千裏無一人抗顏行者。”大軍剛剛出動,就有劄哈泌部一千三百戶來降,稱“我等為達瓦齊殘虐,願率屬效力”。緊接著準噶爾頗有權勢的大台吉也率部屬投降。五月,兩路大軍會師於新疆博樂縣(今新疆博禾市),向伊犁進軍。伊犁民眾也紛紛迎降。“大兵至伊犁,部眾持羊酒迎犒者絡繹載道,婦孺歡呼,如出水火,自出師以來,無血刃遺鏃之勞,敉邊掃穴,實古所未有”。充分證明了這次出師時機選擇的重要性。
在這種情況下,準部新首領達瓦齊無心抵抗,率一萬人逃亡至伊犁西南的格登山。清軍窮追不捨,將其擒獲,送往京師。平準戰爭初獲勝利。
過於迅速的成功往往包含著問題。清軍攻克伊犁後,原以為可以繳獲一部分牲畜、糧食。不料準部屢經戰禍,伊犁並無積存物資。因為軍糧不繼,平定了準部之後,清朝大軍隻能迅速撤離,隻留下五百名士兵做清朝將軍的護衛,準部由率先降清的阿睦爾撒納與清朝將軍共同管理。阿睦爾撒納本不是一個安分之人,雖然平定伊犁之後,幹隆以其戰功最多,封他為雙親王,食親王雙俸,他仍然不滿足。他見清朝兵力已退,萌生了做準部新汗、獨據準噶爾汗國原來版圖的野心。平定準部之後,幹隆秉“分而治之”之策,準備把準部一分為四,使其互不統屬,阿睦爾撒納卻要求成為四部的統一首領,淩駕眾人之上。幹隆當然不同意他的請求,於是他於幹隆二十年(1755年)殺死清軍將領,起兵叛亂,自立為汗。幹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幹隆不得不又再次派兵,擒拿阿睦爾撒納。
平叛戰爭進展得很不順利。由於事發倉促,清軍仍然沒有攜帶充足糧草就出發了,一路上對喀爾喀蒙古大肆榨取。到了新疆之後,又大肆搶奪準部故地的牲畜糧食。準部本來就已經陷入饑荒之中,清軍一來,雪上加霜,大批民眾餓死,剩下的都紛紛起來反抗清軍。而前線將領又很不得力,屢屢錯失戰機,使阿睦爾撒納一再逃脫。幹隆皇帝一籌莫展。恰在此時,一直全力支持幹隆平準的喀爾喀部蒙古居然也起兵反叛了。
反叛的原因是清王朝對喀爾喀蒙古的榨取超過了極限。“因糧於敵”的策略在戰爭中實際上演變成了因糧於友。在開往新疆的途中,缺乏物資準備的清軍一再掠奪喀爾喀蒙古人,“氈子、毛皮和其他畜產品都被清朝當局以動員和徵用的方式奪走了。除了這些,喀爾喀勞動者越來越頻繁地被招去服兵役,而且他們必須自備武器彈藥……大部分男人脫離生產,被打發去打仗”。(茲拉特金《準噶爾汗國史》)因此,在部落領袖青袞雜卜的帶領下,一萬多喀爾喀蒙古人起兵反清。二十三個劄薩克王公聚集在克魯倫河畔,醞釀要舉行全蒙古的反清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