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閃過一句詩:“家是一隻船,在漂流中有了親愛。”


    望著湖麵上緩緩而行的點點帆影,我暗暗祝禱,願每張風帆下都有一個溫馨的家。


    二 家是溫暖的港灣


    正當我欣賞遠處美麗的帆影時,耳畔響起一位哲人的諷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麗的帆船上也有著太多瑣屑的噪音!”


    這是尼采對女人的譏評。


    可不是嗎,家太平凡了,再溫馨的家也難免有俗務瑣事、閑言碎語乃至小吵小鬧。


    那麽,讓我們揚帆遠航,


    然而,凡是經歷過遠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線上出現港口朦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會跳得多麽歡快。如果沒有一片港灣在等待著擁抱我們,無邊無際的大海豈不令我們絕望?在人生的航行中,我們需要冒險,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們休憩的溫暖的港灣。在我們的靈魂被大海神秘的濤聲陶冶得過分嚴肅以後,家中瑣屑的噪音也許正是上天安排來放鬆我們精神的人間樂曲。


    傍晚,征帆紛紛歸來,港灣裏燈火搖曳,人聲喧譁,把我對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斷了。我站起來,愉快地問候:“晚安,回家的人們!”


    三 家是永遠的岸


    我知道世上有一些極驕傲也極荒涼的靈魂,他們永遠無家可歸,讓我們不要去打擾他們。作為普通人,或早或遲,我們需要一個家。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奧德修斯長年漂泊在外,歷盡磨難和誘惑,正是回家的念頭支撐著他,使他克服了一切磨難,抵禦了一切誘惑。最後,當女神卡呂浦索勸他永久留在她的小島上時,他堅辭道:“尊貴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採下隻會黯然失色,你長生不老,她卻註定要死。可是我仍然天天想家,想回到我的家。”


    自古以來,無數詩人詠唱過遊子的思家之情。“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裏,是離人幾行情淚。”家是遊子夢魂縈繞的永遠的岸。


    不要說“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至少,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有一個家讓我們登上岸的。當我們離去時,我們也不願意舉目無親,沒有一個可以向之告別的親人。倦鳥思巢,落葉歸根,我們回到故鄉故土,猶如回到從前靠岸的地方,從這裏啟程駛向永恆。我相信,如果靈魂不死,我們在天堂仍將懷念留在塵世的這個家。


    1992.4


    心疼這個家


    有一種曾經廣泛流傳的理論認為,家庭是社會經濟發展一定階段上的產物,所以必將隨著經濟的高度發展而消亡。這種理論忽視了一點:家庭的存在還有著人性上的深刻根據。有人稱之為人的“家庭天性”,我很讚賞這個概念。我相信,在人類歷史中,家庭隻會改變其形式,不會消亡。


    人的確是一種很貪心的動物,他往往想同時得到彼此矛盾的東西。譬如說,他既想要安寧,又想要自由,既想有一個溫暖的窩,又想作浪漫的漂流。他很容易這山望那山高,不滿足於既得的這一麵而嚮往未得的那一麵,於是便有了進出“圍城”的迷亂和折騰。不過,就大多數人而言,是寧願為了安寧而約束一下自由的。一度以唾棄家庭為時髦的現代人,現在紛紛回歸家庭,珍視和諧的婚姻,也正證明了這一點。原因很簡單,人終究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而作為社會之細胞的家庭能使人的社會天性得到最經常最切近的滿足。


    活在世上,沒有一個人願意完全孤獨。天才的孤獨是指他的思想不被人理解,在實際生活中,他卻也是願意有個好伴侶的,如果沒有,那是運氣不好,並非他的主動選擇。人不論偉大平凡,真實的幸福都是很平凡很實在的。才賦和事業隻能決定一個人是否優秀,不能決定他是否幸福。我們說貝多芬是一個不幸的天才,泰戈爾是一個幸福的天才,其根據就是他們在婚愛和家庭問題上的不同遭遇。講究實際的中國人把婚姻和家庭關係推崇為人倫之首,敬神的希伯萊人把一個好伴侶看作神賜的禮物,把婚姻看作生活的最高成就之一,均自有其道理。家庭是人類一切社會組織中最自然的社會組織,是把人與大地、與生命的源頭聯結起來的主要紐帶。有一個好伴侶,築一個好窩,生兒育女,恤老撫幼,會給人一種踏實的生命感覺。無家的人倒是一身輕,隻怕這輕有時難以承受,容易使人陷入一種在這世上沒有根基的虛無感覺之中。


    當然,我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為婚姻唱讚歌。我的價值取向是,最好是有一個好伴侶,其次是沒有伴侶,最糟是有一個壞伴侶。伴侶好不好,標準是有沒有愛情。建設一個好家不容易,前提當然是要有愛情,但又不是單靠愛情就能成功的。也許更重要的是,還必須有珍惜這個家的心意和行動。美麗的愛情之花常常也會結出苦澀的婚姻之果,開始飽滿的果實也可能會半途蛀壞腐爛,原因之一便是不珍惜。為了樹立珍惜之心,我要提出一個命題:家是一個活的有生命的東西。所以,我們要把它作為活的有生命的東西那樣,懷著疼愛之心去珍惜它。


    家的確不僅僅是一個場所,而更是一個本身即具有生命的活體。兩個生命因相愛而結合為一個家,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他們的生命隨歲月的流逝而流逝,流歸何處?我敢說,很大一部分流入這個家,轉化為這個家的生命了。共同生活的時間愈長,這個家就愈成為一個有生命的東西,其中交織著兩人共同的生活經歷和命運,無數細小而寶貴的共同記憶,在多數情況下還有共同撫育小生命的辛勞和歡樂。正因為如此,即使在愛情已經消失的情況下,離異仍然會使當事人感覺到一種撕裂的痛楚。此時不是別的東西,而正是家這個活體,這個由雙方生命歲月交織成的生命體在感到疼痛。古猶太法典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和他的結髮妻子離婚時,甚至聖壇也會為他們哭泣。如果我們時時記住家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它也知道疼,它也畏懼死,我們就會心疼它,更加細心地愛護它了。那麽,我們也許就可以避免一些原可避免的家庭破裂的悲劇了。


    人的天性是需要一個家的,家使我們感覺到生命的溫暖和實在,也凝聚了我們的生命歲月。心疼這個家吧,如同心疼一個默默護佑著也銘記著我們的生命歲月的善良的親人。


    1994.7


    戀家不需要理由


    我發現,男人對家的眷戀並不遜於女人,顧家的男人決不少於顧家的女人。我承認,我也是一個比較戀家和顧家的男人。我嚐自問:大千世界,有許多可愛的女人,生活有無數種可能性,你堅守著與某一個女人組成的這個小小的家,究竟有什麽理由?我給自己一條條列舉出來,覺得都不成其為充足理由。我終於明白了:戀家不需要理由。隻要你在這個家裏感到自由自在,沒有壓抑感和強迫感,摩擦和煩惱當然免不了,但都能夠自然地化解,那麽,這就證明你的生活狀態是基本對頭的,你是適合於過有家的生活的。


    相當一些男人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好像會麵臨一個選擇:結婚還是獨身,要不要一個家?不過,在大多數情形下,這個問題的解決權並不掌握在思考者手中,抽象的決定往往會在個人支配不了的生活實踐中改變或放棄。據我觀察,不管是因為本性還是因為習俗,堅定的獨身主義者是很少的,實際生活中的獨身者多半並非出於信念自覺地選擇了獨身,而是由於機遇不佳無奈地接受了獨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愛情不風流(短篇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國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國平並收藏愛情不風流(短篇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