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如果說,生命早期的精彩紛呈對於做父母的是寶貴財富,那麽,對於孩子自己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孩子身在其中,渾然無知,尚不懂得欣賞和收藏它們,而到了懂得的年紀,它們早已散失在時光中了。為孩子保住這一份財富,這隻能是父母的責任。孩子長大後,把一份他的孩提時代的完整記錄交到他的手上,他會多麽欣喜啊。這是真正的無價之寶,天下父母能夠給孩子的禮物,不可能有比這更貴重的了。


    9


    做家長的最高境界是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在這一點上,中國的家長相當可憐,一麵是孩子的主子、上司,另一麵是孩子的奴僕、下屬,始終找不到和孩子平等相處的位置。


    10


    做孩子的朋友不易,讓孩子也肯把自己當朋友更難。多少孩子有了心事,首先要瞞的人是父母,有了知心話,最不想說的人也是父母。


    11


    有一些正經的父母,自己十分無趣,看見孩子調皮就加以責罰,聽見孩子的有趣話語也無動於衷,我真為他們的孩子感到冤枉。在幹旱的沙漠中,孩子的智性花朵過早地枯萎了。在沉寂的悶屋中,孩子的靈性笑聲過早地喑啞了。如果一個孩子天賦正常卻不會幽默,責任一定在大人。


    12


    現在有一些父親或母親以自己的孩子為題材寫書,寫的是他們很特別的育兒經歷。他們有宏大的目標和周密的計劃,從零歲開始,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天才,終於送進了哈佛或牛津。在我為女兒寫的書裏,沒有一丁點兒這樣的東西。事實上,我也不是這種目光遠大、心思縝密的家長,而隻是一個普通的父親罷了。對於我的女兒,我隻希望她健康、快樂地生長,絲毫不想在她身上施展我的宏圖。


    13


    對於孩子的未來,我從不做具體的規劃,隻做抽象的定向,就是要讓他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心智優秀的人。給孩子規定或者哪怕隻是暗示將來具體的職業路徑,是一種僭越和誤導。我隻關心一件事,就是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能夠快樂、健康、自由地生長。隻要做到了這一點,他將來做什麽,到時候他自己會作出最好的決定,比我們現在能做的好一百倍。


    14


    許多父母盼望孩子快快長大,我相反,多麽願意孩子的童年時光留得久一些,再久一些。我留戀這樣的一種天然的可愛,這樣的一種純粹的親情,這樣的一種簡單的幸福。在時間的洶湧波濤上,我留戀一滴晶瑩的水珠。


    然而,一切皆逝,無物長存,我應該和能夠做到的是,在另一種形式中守護這些珍貴的價值。我不是指寫作,寫作是容易的,難的是生活本身。我願孩子在因閱歷和教養而成熟以後依然天真。我願我們的親情歷盡歲月的磨難始終純粹。我願人生的幸福不受世俗的腐蝕永遠簡單。


    第17章 孩子的天性


    1


    二至五歲正是幼兒期,心智的各個要素,包括感覺、認知、語言、想像,如同剛破土的嫩苗,開始蓬勃生長。一方麵,這些要素尚未分化,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另一方麵,又尚未被成人世界的概念思維和功利計算所同化,清新如初。


    人們對於幼兒繪畫讚美有加,其實,幼兒語言毫不遜色,同樣富於獨創性。這是原生態的精神現象,奇妙無比,在生命的以後階段決不可能重現。打一個未必恰當的比方,猶如中國的先秦文化和歐洲的古希臘文化不可能重現一樣。


    長大以後,在較好的情形下,心智的某一要素得到良好發展,成為某一領域的能者。在最好的情形下,心智保持純真的品質和得到全麵的發展,那就是天才了。


    2


    孩子是天生的詩人。孩子常常不假思索,口吐妙語,其形象、貼切、新穎、精闢,是成人難以企及的,哪怕這個成人是作家,尤其這個成人是作家。


    這是伊甸園裏的文學,人剛剛學會命名,詞彙十分有限,卻是新鮮的,尚未淪為概念。眼前的景物,心中的感覺,也都是新鮮的,尚未被簡化為雷同的模式。用新鮮的語言描述新鮮的事物和感覺,正是本來意義的文學。


    如同兒童繪畫一樣,兒童的語言表達也是一個寶庫,是文學的源頭活水,是大師們學習的好課堂。


    3


    人在孩提時期也許是笑得最頻繁的,當然也是最燦爛的。孩子常常會無緣無故地笑,那是新生命蓬勃生長的音樂,是真正的天籟。


    然而,笑不是生物性本能,而是上帝賦予人的特殊能力,人是唯一會笑的動物。在嬰幼兒身上,有意識的笑是社會性交流的最早徵兆,也是智力發育的伴生現象。笑需要鼓勵,最重要的鼓勵來自兩個因素,一是愛和善意,二是有趣。


    孩子對愛和善意有極為準確的直覺,決不會弄錯,在愛和善待自己的人麵前笑得最歡暢,在冷漠者麵前則一定會冷淡和顯得呆滯。


    但是,僅有愛還不夠,還必須有趣。我在所有的孩子身上都觀察到,孩子最不能忍受的不是生活的清苦,而是生活的單調、刻板、無趣。幾乎每個孩子都熱衷於在生活中尋找、發現、製造有趣,並報以歡笑,這是生長著的智力的嬉戲和狂歡。


    然而,人們往往嚴重低估孩子對於有趣的需要。比如說,有的父母把孩子完全交給保姆或老人帶,而保姆和老人帶孩子往往趨於保守,但求平安無事,鮮能顧及有趣,給孩子心智發育造成的損失雖然看不見,其實難以估量。所以,依我之見,再忙的父母,也應該安排時間和孩子玩,而且不可敷衍,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肯這樣做的父母,或者是自私的,或者自己就是無趣的,所以壓根兒沒想到孩子會有對於有趣的需要。


    4


    人生有兩個時期最盛產幽默。一是孩提時期,倘若家庭是幸福的,生活的氛圍是歡快的,孩子往往會萌生幽默感,用戲謔、調侃、嘲弄、玩笑來傳達快樂的心情。這是充滿活力的新生命發出的天真單純的歡笑。另一是成熟時期,一個人倘若有足夠的悟性,又有了足夠的閱歷,就會借幽默的態度與人生的缺憾和解。這是歷經滄桑而依然健康的生命發出的寬容又不乏辛酸的微笑。我相信,如果一個人在孩提時期擁有前一種幽默,未來就比較容易擁有後一種幽默。


    5


    幼兒具有天生的幽默感,喜歡而且善於逗趣、調侃、諷刺、自嘲。這是新生命在生長過程中綻放的智性花朵,是健康生命遏止不住的靈性笑聲。


    幽默有兩個要素,一是健康的生命,二是超脫的眼光。孩子的幽默源於前者,但已經包含後者。當孩子對人對事調侃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從日常生活的語境中跳了出來,發現了用另一種眼光看生活的可能性。


    6


    孩子天然地親近自然,親近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孩子自己就是自然,就是自然中的一個生命。


    然而,今天的孩子真是可憐。一方麵,他們從小遠離自然,在他們的生活環境裏,自然最多隻剩下了一點兒殘片。另一方麵,他們所處的文化環境也是非自然的,從小被電子遊戲、太空動漫、教輔之類的產品包圍,天性中的自然也遭到了封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把心安頓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國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國平並收藏把心安頓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