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的每一次打斷都必然會使寫法發生某些變化。所以,我不相
信有所謂不可改動一字的佳作,佳作的作者自己也一定不
相信。
381論藝術創作
六
我抓住一條思緒,於是它自己開始工作,去連結、纏繞、吸
附,漸漸變得豐厚,一篇文章就誕生了。
許多未被抓住的思緒卻飄失了。
七
朋友相聚,歡聲笑語,當時覺得趣味無窮。事後追記,為什
麽就不那麽有趣了?肯定是遺忘了一點什麽:情境,心境,氣
氛……
事過境遷,記錄事實是困難的。不存在純粹的事實。如果
不能同時傳達出當時的意味,寫出的就不是當時的事實了。
八
在西方,現代藝術(詩、畫、音樂)的大師,往往一度是古典藝
術的高手。可是據說在我們這裏有許多天生的現代派。
九
有時候,藝術創作中的敗筆反能提供一個契機,啟示新的發
現,發展出一種新的風格或流派來。有意寫實,結果失敗了,然
而誰知道失實之處會不會是一種成功的變形呢?
也許,意識的失誤,其實源於無意識中的真實。
那麽,寫實成功之作就是古典派作品,不成功之作就是現代
481另一種存在
派作品嗎?別開玩笑!
十
無所事事的獨處是寫作者的黃金時刻。
寫作者需要閑散和孤獨,不但是為了獲得充足的寫作時間,
更是為了獲得適宜的寫作心境。靈感是神的降臨,忌諱俗事攪
擾和生人在場。為了迎接它,寫作者必須滌淨心庭,虛席以待。
完整充實的自我是進入好的寫作狀態的前提。因為完整反
而感到了欠缺,因為充實反而感到了饑渴,這便是寫作欲。有了
這樣的寫作欲,就不愁沒有題材,它能把碰到的一切都化為自己
的食物並且消化掉。可是,當我們消散在事務和他人之中時,我
們的自我卻是破碎虛弱的。煩擾中寫出的作品必有—種食慾不
振的徵兆。
十一
寫作如同收穫果實,有它自己的季節。太早了,果實是酸澀
的。太遲了,果實會掉落和腐爛。
那麽,我大約總是掌握不好季節:許多果實腐爛了,摘到的
果實又多是酸澀的。
十二
有的人非得在課堂上,有個老師,才能學習。我非得離開課
堂,獨自一人,才學得進去。
有的人非得打草稿,才能寫東西,哪怕是寫信。我寫東西不
581論藝術創作
能打草稿,那樣會覺得現在寫的東西是不算數的,因而失去了寫
的興致。
十三
叔本華說:形容詞是名詞的敵人。我說:名詞是動詞的
屍體。
十四
每當結束一篇文稿,便頓覺輕鬆。這種感覺,大約隻有一朝
分娩、走下產床的產婦才能領略,她又可以在戶內戶外到處走
走,看看天空、太陽、街道和行人了。我就帶著這種輕鬆感,在街
上慢悠悠地閑逛,讓人看看我也有無所事事的時候,為此感到一
種可笑的自豪。
十五
流行的小散文模式:小故事+小情調+小哲理。給人一點
兒廉價的小感動,一點兒模糊的小感悟。
這種東西是害人的,它們使讀者對生活的感覺和理解趨於
膚淺,喪失了領悟生活的真相和實質的能力。
十六
我把散文劃分為藝術品和工藝品兩類。
在旅遊地區,常有小攤販出售千篇一律的劣質工藝品。在
681另一種存在
遊記文學中亦然。
十七
現在我覺得,經常發表散文和隨筆之類是有害的,這會妨礙
積累和醞釀,使我變得膚淺。我還是應該把我的思想和感覺多
儲藏一段時間,釀製成更濃烈的酒,組織進更大型更成熟的作
品裏。
十八
當一個思緒或感覺突然浮現時,寫作者要善於隨時隨地把
自己從周圍的環境中隔離出來。這時候,一切人、一切事物都不
復存在,隻有他自己和他的思緒、感覺構成了一個獨立的世界。
寫作者是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辛勤的搜集者。為了及時記
下它們,他必須克服懶惰(有時是真正的疲勞)、害羞(例如在眾目
睽睽的場合)和世俗的禮貌(停止與人周旋)。
781論藝術創作
論風格
一
無論寫什麽,哪怕隻是寫信,寫日記,寫一個便箋,下筆決不
馬虎,不肯留下一行不修邊幅的文字。這樣做的人必能寫一手
好文章。
好的文字風格如同好的儀態風度一樣,來自日常一絲不苟
的積累。
二
寫得明白易懂的訣竅是,隻寫自己懂的東西,不寫自己不懂
的東西。
世上讀不懂的書,作者自己也不懂的占大半。
三
質樸是大師的品格,它既體現在日常舉止中,也體現在作品
中。這是一種豐富的簡潔,深刻的平淡,自信的謙虛,知道自己
無需矯飾。相反,那些貧乏淺薄之輩卻總是在言談和作品中露
出浮誇高深狂妄之態,因為不如此他們就無法使自己和別人相
信他們也是所謂藝術家。
四
隻有質樸的東西才能真正打動心靈。浮誇的東西隻會擾亂
心靈。
五
把簡單的事情說得玄妙複雜,或把複雜的東西說得簡單明白,
都是不尋常的本領。前者靠聯想和推理,後者靠直覺和洞察。前者
非聰明人不能為,能為後者的人則不但要聰明,而且要誠實。
六
托爾斯泰的偉大在於他那種異乎尋常的質樸和真實。與他
相比,許多作家都太知識分子氣了,哪怕寫起平民來也是滿口知
識分子語言。托氏相反,他筆下的知識分子說的仍然是普通的
語言,日常生活的語言。
事實上,人們歷來用生活語言說話,用書本語言寫書,已沿
成習慣。用書本語言說話和用生活語言寫書都是難事,前者非
不可救藥的書呆子不能為,後者非不可企及的大師不能為。
七
文字平易難,獨特也難,最難的是平易中見出獨特,通篇尋
常句子,讀來偏是與眾不同。如此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獨特,方
981論藝術創作
可稱做風格。
八
刻意求來的獨特是平庸的另一副麵孔,你會發現,它其實在
偷偷地模仿,而它本身也是很容易被模仿和複製的。
真正的獨特是不可模仿的。它看不見,摸不著,而你卻感覺
信有所謂不可改動一字的佳作,佳作的作者自己也一定不
相信。
381論藝術創作
六
我抓住一條思緒,於是它自己開始工作,去連結、纏繞、吸
附,漸漸變得豐厚,一篇文章就誕生了。
許多未被抓住的思緒卻飄失了。
七
朋友相聚,歡聲笑語,當時覺得趣味無窮。事後追記,為什
麽就不那麽有趣了?肯定是遺忘了一點什麽:情境,心境,氣
氛……
事過境遷,記錄事實是困難的。不存在純粹的事實。如果
不能同時傳達出當時的意味,寫出的就不是當時的事實了。
八
在西方,現代藝術(詩、畫、音樂)的大師,往往一度是古典藝
術的高手。可是據說在我們這裏有許多天生的現代派。
九
有時候,藝術創作中的敗筆反能提供一個契機,啟示新的發
現,發展出一種新的風格或流派來。有意寫實,結果失敗了,然
而誰知道失實之處會不會是一種成功的變形呢?
也許,意識的失誤,其實源於無意識中的真實。
那麽,寫實成功之作就是古典派作品,不成功之作就是現代
481另一種存在
派作品嗎?別開玩笑!
十
無所事事的獨處是寫作者的黃金時刻。
寫作者需要閑散和孤獨,不但是為了獲得充足的寫作時間,
更是為了獲得適宜的寫作心境。靈感是神的降臨,忌諱俗事攪
擾和生人在場。為了迎接它,寫作者必須滌淨心庭,虛席以待。
完整充實的自我是進入好的寫作狀態的前提。因為完整反
而感到了欠缺,因為充實反而感到了饑渴,這便是寫作欲。有了
這樣的寫作欲,就不愁沒有題材,它能把碰到的一切都化為自己
的食物並且消化掉。可是,當我們消散在事務和他人之中時,我
們的自我卻是破碎虛弱的。煩擾中寫出的作品必有—種食慾不
振的徵兆。
十一
寫作如同收穫果實,有它自己的季節。太早了,果實是酸澀
的。太遲了,果實會掉落和腐爛。
那麽,我大約總是掌握不好季節:許多果實腐爛了,摘到的
果實又多是酸澀的。
十二
有的人非得在課堂上,有個老師,才能學習。我非得離開課
堂,獨自一人,才學得進去。
有的人非得打草稿,才能寫東西,哪怕是寫信。我寫東西不
581論藝術創作
能打草稿,那樣會覺得現在寫的東西是不算數的,因而失去了寫
的興致。
十三
叔本華說:形容詞是名詞的敵人。我說:名詞是動詞的
屍體。
十四
每當結束一篇文稿,便頓覺輕鬆。這種感覺,大約隻有一朝
分娩、走下產床的產婦才能領略,她又可以在戶內戶外到處走
走,看看天空、太陽、街道和行人了。我就帶著這種輕鬆感,在街
上慢悠悠地閑逛,讓人看看我也有無所事事的時候,為此感到一
種可笑的自豪。
十五
流行的小散文模式:小故事+小情調+小哲理。給人一點
兒廉價的小感動,一點兒模糊的小感悟。
這種東西是害人的,它們使讀者對生活的感覺和理解趨於
膚淺,喪失了領悟生活的真相和實質的能力。
十六
我把散文劃分為藝術品和工藝品兩類。
在旅遊地區,常有小攤販出售千篇一律的劣質工藝品。在
681另一種存在
遊記文學中亦然。
十七
現在我覺得,經常發表散文和隨筆之類是有害的,這會妨礙
積累和醞釀,使我變得膚淺。我還是應該把我的思想和感覺多
儲藏一段時間,釀製成更濃烈的酒,組織進更大型更成熟的作
品裏。
十八
當一個思緒或感覺突然浮現時,寫作者要善於隨時隨地把
自己從周圍的環境中隔離出來。這時候,一切人、一切事物都不
復存在,隻有他自己和他的思緒、感覺構成了一個獨立的世界。
寫作者是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辛勤的搜集者。為了及時記
下它們,他必須克服懶惰(有時是真正的疲勞)、害羞(例如在眾目
睽睽的場合)和世俗的禮貌(停止與人周旋)。
781論藝術創作
論風格
一
無論寫什麽,哪怕隻是寫信,寫日記,寫一個便箋,下筆決不
馬虎,不肯留下一行不修邊幅的文字。這樣做的人必能寫一手
好文章。
好的文字風格如同好的儀態風度一樣,來自日常一絲不苟
的積累。
二
寫得明白易懂的訣竅是,隻寫自己懂的東西,不寫自己不懂
的東西。
世上讀不懂的書,作者自己也不懂的占大半。
三
質樸是大師的品格,它既體現在日常舉止中,也體現在作品
中。這是一種豐富的簡潔,深刻的平淡,自信的謙虛,知道自己
無需矯飾。相反,那些貧乏淺薄之輩卻總是在言談和作品中露
出浮誇高深狂妄之態,因為不如此他們就無法使自己和別人相
信他們也是所謂藝術家。
四
隻有質樸的東西才能真正打動心靈。浮誇的東西隻會擾亂
心靈。
五
把簡單的事情說得玄妙複雜,或把複雜的東西說得簡單明白,
都是不尋常的本領。前者靠聯想和推理,後者靠直覺和洞察。前者
非聰明人不能為,能為後者的人則不但要聰明,而且要誠實。
六
托爾斯泰的偉大在於他那種異乎尋常的質樸和真實。與他
相比,許多作家都太知識分子氣了,哪怕寫起平民來也是滿口知
識分子語言。托氏相反,他筆下的知識分子說的仍然是普通的
語言,日常生活的語言。
事實上,人們歷來用生活語言說話,用書本語言寫書,已沿
成習慣。用書本語言說話和用生活語言寫書都是難事,前者非
不可救藥的書呆子不能為,後者非不可企及的大師不能為。
七
文字平易難,獨特也難,最難的是平易中見出獨特,通篇尋
常句子,讀來偏是與眾不同。如此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獨特,方
981論藝術創作
可稱做風格。
八
刻意求來的獨特是平庸的另一副麵孔,你會發現,它其實在
偷偷地模仿,而它本身也是很容易被模仿和複製的。
真正的獨特是不可模仿的。它看不見,摸不著,而你卻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