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幸福的理解,西方哲學史上主要分兩大派。一派認為幸福就是快樂,這派被稱為快樂主義,比如古希臘的伊壁鳩魯,一直到近代英國的經驗論者休謨、約翰·穆勒、亞當·斯密這些人,他們基本上認為幸福就是快樂。還有一派認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道德上的完善,在古希臘以蘇格拉底、柏拉圖為代表,後來主要是德國的一些哲學家,最典型的是康德。不管這兩派有什麽不同的意見,我覺得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他們都更重視精神,包括快樂主義那一派,也是更重視精神上的快樂,認為這是幸福更重要的方麵,而完善論者也都承認完善本身伴隨著精神上的快樂。那麽,也許可以簡單地把幸福歸結為快樂,不過對這個快樂要進行分析。
快樂要成其為幸福,我認為必須符合兩個條件。第一,這個快樂必須是豐富的、多層次的,其中包含了高層次的快樂。如果隻是單一的、低層次的快樂,例如隻是肉體欲望的滿足,就不能稱作幸福。第二,這個快樂還必須是長久的、可持續的,它有生長的能力,快樂本身能生成更多的快樂。如果隻圖眼前的快樂,實際上埋下了今後痛苦的種子,當然也不能稱作幸福。那麽,什麽快樂符合這兩個條件呢?我覺得有兩種快樂,一個是生命的快樂,一個是精神的快樂。我們想一想,老天把我們造就為人,我們身上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麽?無非就是這兩樣東西。首先是生命,這是最基本的價值,沒有生命其他就談不上。其次,人比其他生命高的地方,就在於人是有精神的。要說快樂,生命的快樂就是深層次的快樂,精神的快樂就是高層次的快樂。所以,快樂的源泉其實就在人自己身上,你真正感到幸福的時候,其實是把人身上這兩樣最寶貴的東西開發出來了,實現出來了,你去享受它們了。你真正具備了健康的生命和優秀的精神,你自己身上就有了用之不竭的快樂的源泉,你的快樂是可以不斷生長的,你的幸福是有保障的。我今天講幸福的問題,主要就從這兩個方麵來講。
一、生命的快樂
先說生命的快樂。我們每一個人,上帝給了我們這一個生命,我們隻有這一次機會,我認為我們應該享受生命。苦行主義把生命的快樂看作低級的快樂,我認為是大錯特錯的。但是我發現,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並不多,人們往往把滿足生命本身的需要和滿足物質欲望等同起來了,其實這是兩回事。現在社會上把金錢看得很重要,好多人把全部精力用來掙錢,掙了錢就花錢,全部生活由掙錢和花錢組成,以為這就是快樂。其實,物質的欲望是社會刺激出來的,並不是生命本身帶來的。一個人的生存當然需要有物質條件,要有錢,在這個社會裏你沒有錢就會很可憐,所以不妨讓自己有錢一些。但是,生命有它本身的一些需要,它們的滿足給人帶來的快樂是最大的,而這其實並不需要有很多的物質、很多的錢。
有一些需要,可以說是生命骨子裏的東西,是生命古老又永恆的需要。比如健康,享受生命最基本的一個方麵是享受健康。你看那個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他講幸福就是快樂,他給快樂下的定義是什麽?他說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也就是說,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顆寧靜的靈魂,你就是快樂的,你就是一個幸福的人。我特別欣賞托爾斯泰的一句話,他說真正的物質幸福不是金錢,從物質角度來看什麽是幸福,那也不是金錢,是什麽呢?他說對個人來說是健康,對人類來說是和平。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沒有健康,你金錢再多有什麽用。現在有些人為了掙錢,累出一身病,英年早逝,值得嗎?
人是自然之子,和自然交融,享受大自然,享受陽光、空氣,這也是滿足生命本身的需要,給人以莫大的快樂。關於這一點,我就不多說了。
生命的快樂還有一個方麵,就是所謂天倫之樂,愛情、親情、家庭,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價值。我這個人是很看重家庭的,我覺得這是人生太重要的一個內容了。回想起來,我這一輩子幸福感最強烈的時候是什麽時候?有兩段時光。一段是剛上大學時,我是十七歲進了北大,正值青春期,整個人在發生變化,我眼中的整個世界也在發生變化,我突然發現天下有這麽多漂亮的姑娘,真覺得這個世界太美好了,人生太美好了。(笑聲)那個時候,實際上我並沒有談戀愛,你們現在很幸福,你們在大學裏是可以自由談戀愛的,我六十年代上大學的時候,大學生是不允許談戀愛的,尤其是如果被發現了發生關係或懷孕,那是要受處分甚至開除的。但是你擋不住青春啊,這個感覺在啊。我記得海涅有一句詩:“在每一頂草帽下麵,都有一個漂亮的臉蛋。”那個時代的時尚吧,女士、小姐戴一頂精緻的草帽。我當時的感覺就是,好像有一件未知的、還不太清楚的、但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在等待著我,這是一種非常強烈的幸福感。
我確實覺得戀愛是非常美好的。現在有些人說,大學生談戀愛不好,是早戀。大學生都十七八歲了,還說早戀啊?這正是戀愛的季節!(掌聲)大學生談戀愛,天經地義。我們這一代人已經被壓抑了,不應該再壓抑新的一代,是吧?我對大學生戀愛是這樣看的:第一,我覺得特別正常;第二,我覺得你也不要當作一個任務去完成。我知道有些同學是當作任務完成的,別人有女朋友、男朋友了,別人在談戀愛了,好像我不談戀愛就沒麵子似的,這個就不必要了,應該順其自然嘛,你的日子長得很,不用勉強去談,不要攀比,是吧?第三,我希望是這樣的,要高質量地談戀愛。戀愛是有質量的區別的,質量取決於談戀愛的當事人的質量,境界不同,素質不同,戀愛的質量是有差別的。如果你光是沉溺在卿卿我我這種關係裏,別的什麽都不要了,我覺得挺可悲的。我剛才強調,快樂應該是可持續的,有生長能力的。你們這個年紀可以說是為一生的幸福打基礎的時候,應該是通過戀愛互相促進,互相激勵,激勵精神的向上、求知的努力和創造的衝動。戀愛是可以有極大的激勵作用的。我真正談戀愛是比較晚的,但我那時候的狀態非常好(笑聲),寫了很多詩啊,很多愛情詩、哲學詩,還寫了很多哲學的隨感。因為當時我的女朋友啊,她是一個愛文學的人,特別看重你的文學才華,我就想表現自己,就使勁寫啊,能夠博美人一笑就特別滿足,特別有成就感。我當時寫這些東西,根本沒有想到要出版,許多年後出版了,現在來看,仍然是我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之一。我是想說,我是支持大學生談戀愛的,但是你這個狀態應該是一個更好的狀態,一個能夠開花結果的狀態。這是一段時間,就是青春期、談戀愛,幸福感特別強烈。
還有一段時間,我也覺得幸福感特別強烈,就是自己剛當了爸爸,初為人父的時候,第一次迎來了一個小生命。你們現在沒有孩子,你們是不知道的,將來你們就會知道,現在跟你們說了也沒用。我自己沒有孩子的時候,人家跟我說孩子多麽可愛,我是沒感覺的,原來沒有孩子的時候,我對要不要孩子的問題就是順其自然,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我覺得沒有也不是什麽缺陷。但是有了孩子以後,真是不一樣,你生命裏麵的一些東西,有些你不知道的本能被打開了。那是我又一次感覺到世界非常美好,有某種未知的非常美好的事情在等待著我,那個感覺就是每一天都是新的。當然我的第一次經歷是很不幸的,你們可能看過我寫的《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我的第一個孩子剛滿月的時候,就發現患有先天癌症,一歲半就去世了,我為她寫了一本書。後來我又有了一個女兒,我覺得每次孩子來到的時候,那種心底裏的快樂都無比強烈,我願意什麽也不幹,整天陪著她,跟她玩,給她記錄。尤其孩子快到一歲的時候,開始學說話,到兩歲、三歲,話語的那種美妙啊,大人是想像不出來的。我為我現在的女兒寫了很多日記,那幾年裏麵,我的日記大部分是寫她的,是她的話語的記錄。我準備把這些東西好好整理,作為一個禮物送給她,這是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我們自己小時候的事情,我們都忘了,這是很可惜的,所以我不能讓我的孩子的童年也是空白。我寫過一篇文章叫《我為女兒當秘書》,我那時候真是給她當秘書,認真記錄她的言行。當時她也習慣了,說出一句妙語,我誇她,她馬上說,爸爸你給我記下來(笑聲)。
快樂要成其為幸福,我認為必須符合兩個條件。第一,這個快樂必須是豐富的、多層次的,其中包含了高層次的快樂。如果隻是單一的、低層次的快樂,例如隻是肉體欲望的滿足,就不能稱作幸福。第二,這個快樂還必須是長久的、可持續的,它有生長的能力,快樂本身能生成更多的快樂。如果隻圖眼前的快樂,實際上埋下了今後痛苦的種子,當然也不能稱作幸福。那麽,什麽快樂符合這兩個條件呢?我覺得有兩種快樂,一個是生命的快樂,一個是精神的快樂。我們想一想,老天把我們造就為人,我們身上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麽?無非就是這兩樣東西。首先是生命,這是最基本的價值,沒有生命其他就談不上。其次,人比其他生命高的地方,就在於人是有精神的。要說快樂,生命的快樂就是深層次的快樂,精神的快樂就是高層次的快樂。所以,快樂的源泉其實就在人自己身上,你真正感到幸福的時候,其實是把人身上這兩樣最寶貴的東西開發出來了,實現出來了,你去享受它們了。你真正具備了健康的生命和優秀的精神,你自己身上就有了用之不竭的快樂的源泉,你的快樂是可以不斷生長的,你的幸福是有保障的。我今天講幸福的問題,主要就從這兩個方麵來講。
一、生命的快樂
先說生命的快樂。我們每一個人,上帝給了我們這一個生命,我們隻有這一次機會,我認為我們應該享受生命。苦行主義把生命的快樂看作低級的快樂,我認為是大錯特錯的。但是我發現,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並不多,人們往往把滿足生命本身的需要和滿足物質欲望等同起來了,其實這是兩回事。現在社會上把金錢看得很重要,好多人把全部精力用來掙錢,掙了錢就花錢,全部生活由掙錢和花錢組成,以為這就是快樂。其實,物質的欲望是社會刺激出來的,並不是生命本身帶來的。一個人的生存當然需要有物質條件,要有錢,在這個社會裏你沒有錢就會很可憐,所以不妨讓自己有錢一些。但是,生命有它本身的一些需要,它們的滿足給人帶來的快樂是最大的,而這其實並不需要有很多的物質、很多的錢。
有一些需要,可以說是生命骨子裏的東西,是生命古老又永恆的需要。比如健康,享受生命最基本的一個方麵是享受健康。你看那個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他講幸福就是快樂,他給快樂下的定義是什麽?他說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也就是說,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顆寧靜的靈魂,你就是快樂的,你就是一個幸福的人。我特別欣賞托爾斯泰的一句話,他說真正的物質幸福不是金錢,從物質角度來看什麽是幸福,那也不是金錢,是什麽呢?他說對個人來說是健康,對人類來說是和平。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沒有健康,你金錢再多有什麽用。現在有些人為了掙錢,累出一身病,英年早逝,值得嗎?
人是自然之子,和自然交融,享受大自然,享受陽光、空氣,這也是滿足生命本身的需要,給人以莫大的快樂。關於這一點,我就不多說了。
生命的快樂還有一個方麵,就是所謂天倫之樂,愛情、親情、家庭,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價值。我這個人是很看重家庭的,我覺得這是人生太重要的一個內容了。回想起來,我這一輩子幸福感最強烈的時候是什麽時候?有兩段時光。一段是剛上大學時,我是十七歲進了北大,正值青春期,整個人在發生變化,我眼中的整個世界也在發生變化,我突然發現天下有這麽多漂亮的姑娘,真覺得這個世界太美好了,人生太美好了。(笑聲)那個時候,實際上我並沒有談戀愛,你們現在很幸福,你們在大學裏是可以自由談戀愛的,我六十年代上大學的時候,大學生是不允許談戀愛的,尤其是如果被發現了發生關係或懷孕,那是要受處分甚至開除的。但是你擋不住青春啊,這個感覺在啊。我記得海涅有一句詩:“在每一頂草帽下麵,都有一個漂亮的臉蛋。”那個時代的時尚吧,女士、小姐戴一頂精緻的草帽。我當時的感覺就是,好像有一件未知的、還不太清楚的、但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在等待著我,這是一種非常強烈的幸福感。
我確實覺得戀愛是非常美好的。現在有些人說,大學生談戀愛不好,是早戀。大學生都十七八歲了,還說早戀啊?這正是戀愛的季節!(掌聲)大學生談戀愛,天經地義。我們這一代人已經被壓抑了,不應該再壓抑新的一代,是吧?我對大學生戀愛是這樣看的:第一,我覺得特別正常;第二,我覺得你也不要當作一個任務去完成。我知道有些同學是當作任務完成的,別人有女朋友、男朋友了,別人在談戀愛了,好像我不談戀愛就沒麵子似的,這個就不必要了,應該順其自然嘛,你的日子長得很,不用勉強去談,不要攀比,是吧?第三,我希望是這樣的,要高質量地談戀愛。戀愛是有質量的區別的,質量取決於談戀愛的當事人的質量,境界不同,素質不同,戀愛的質量是有差別的。如果你光是沉溺在卿卿我我這種關係裏,別的什麽都不要了,我覺得挺可悲的。我剛才強調,快樂應該是可持續的,有生長能力的。你們這個年紀可以說是為一生的幸福打基礎的時候,應該是通過戀愛互相促進,互相激勵,激勵精神的向上、求知的努力和創造的衝動。戀愛是可以有極大的激勵作用的。我真正談戀愛是比較晚的,但我那時候的狀態非常好(笑聲),寫了很多詩啊,很多愛情詩、哲學詩,還寫了很多哲學的隨感。因為當時我的女朋友啊,她是一個愛文學的人,特別看重你的文學才華,我就想表現自己,就使勁寫啊,能夠博美人一笑就特別滿足,特別有成就感。我當時寫這些東西,根本沒有想到要出版,許多年後出版了,現在來看,仍然是我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之一。我是想說,我是支持大學生談戀愛的,但是你這個狀態應該是一個更好的狀態,一個能夠開花結果的狀態。這是一段時間,就是青春期、談戀愛,幸福感特別強烈。
還有一段時間,我也覺得幸福感特別強烈,就是自己剛當了爸爸,初為人父的時候,第一次迎來了一個小生命。你們現在沒有孩子,你們是不知道的,將來你們就會知道,現在跟你們說了也沒用。我自己沒有孩子的時候,人家跟我說孩子多麽可愛,我是沒感覺的,原來沒有孩子的時候,我對要不要孩子的問題就是順其自然,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我覺得沒有也不是什麽缺陷。但是有了孩子以後,真是不一樣,你生命裏麵的一些東西,有些你不知道的本能被打開了。那是我又一次感覺到世界非常美好,有某種未知的非常美好的事情在等待著我,那個感覺就是每一天都是新的。當然我的第一次經歷是很不幸的,你們可能看過我寫的《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我的第一個孩子剛滿月的時候,就發現患有先天癌症,一歲半就去世了,我為她寫了一本書。後來我又有了一個女兒,我覺得每次孩子來到的時候,那種心底裏的快樂都無比強烈,我願意什麽也不幹,整天陪著她,跟她玩,給她記錄。尤其孩子快到一歲的時候,開始學說話,到兩歲、三歲,話語的那種美妙啊,大人是想像不出來的。我為我現在的女兒寫了很多日記,那幾年裏麵,我的日記大部分是寫她的,是她的話語的記錄。我準備把這些東西好好整理,作為一個禮物送給她,這是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我們自己小時候的事情,我們都忘了,這是很可惜的,所以我不能讓我的孩子的童年也是空白。我寫過一篇文章叫《我為女兒當秘書》,我那時候真是給她當秘書,認真記錄她的言行。當時她也習慣了,說出一句妙語,我誇她,她馬上說,爸爸你給我記下來(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