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內侍宣讀的秘旨,徐壽陰沉著臉問道:“桓王現在身在何方?”


    內侍畢恭畢敬道:“回燕國公的話,應該已經快要到真定府了。”


    這些天他日夜兼程趕往幽州,自然是比慢慢悠悠走的禁軍要快不少的。


    徐壽沉思後擺手道:“知道了,你回汴梁的時候幫我傳個信,就說戰線前移,讓桓王別去真定府了,直接來幽州坐鎮!”


    “是,奴婢明白!”


    等內侍走後,徐壽坐在偏殿的主位之上,用胳膊撐著腦袋苦思起來。


    如今汴梁皇室不穩,自己哪怕可以穩住桓王一時,也穩不了一世。


    嶽哥兒現在才十二歲,年幼登基難免主少國疑,為了穩定局勢,怕是還得讓皇後垂簾聽政。


    皇後又是桓王的親母,她若垂簾聽政,能不偏向桓王嗎?


    若是想要劉貴妃為皇後,汴梁又難免動蕩。


    沈皇後這些年做的也不錯,在後宮安安穩穩的,沒有半點沾染權勢的想法,並且前些年勳貴聯姻,她在其中出力不少,在命婦之中威望挺高的。


    更何況劉貴妃出身太低,眼皮子淺,難以托付重任...


    平日裏舅舅都不讓嶽哥兒跟劉貴妃在一起多長時間,就怕被劉貴妃沾染了愚蠢的習氣。


    這局勢...真棘手啊!


    正在沉思呢,偏殿門口曾公亮走了進來,見徐壽坐在椅子上沉思,以為他還在苦惱之前與歐陽修的爭論。


    輕笑一聲,走上前來,對徐壽勸道:“燕國公,剛剛永叔說的那話你別放在心上,他也是為你好...


    你想想,如若你不聽朝廷的號令行事,私自調動兵馬,那麽即使凱旋,也會被禦史台那群官員彈劾。


    你呀,就是太心急了,什麽事情都想一勞永逸,可這世間之事,不是埋頭苦幹就可以的!”


    說到這裏,曾公亮見徐壽頭都沒抬,想了想又開口道:“如今朝中局勢不穩,這些年,年年征戰,為了供養大軍,朝廷早已入不敷出!


    再加上朝中儲位之爭,我覺得咱們還是先回汴梁,給朝廷一些喘息空間,也讓朝中局勢穩定下來,再行滅遼事宜...”


    徐壽聽了這話,抬起頭來,盯著曾公亮看了會兒,苦笑一聲道:“桓王被官家封了歸德軍節度使兼中路元帥,節製北伐軍,他不日就會抵達幽州。”


    曾公亮聽了這話,眉頭頓時緊皺,歸德軍節度使?中路元帥?節製北伐軍?


    現在北伐都打完了,他來了,這是什麽意思,朝廷要繼續打下去嗎!


    而且桓王乃是嫡長子,他來北方坐鎮,那汴梁怎麽辦?


    還是說官家打算將這北伐軍交給桓王,讓他繼南下平叛後再給他加一層金身?


    可桓王北上坐鎮之際,官家萬一駕崩了怎麽辦,那豈不是隻能任由在汴梁的魯王繼位了?


    要知道,這些年官家的身體可是非常不好啊!


    見曾公亮疑惑的眼神,徐壽苦笑一聲,將秘旨遞了過去道:“官家給我下了道秘旨,讓我將桓王牽製在北方...”


    曾公亮打開秘旨一看,頓時勃然大怒,怒道:“這怎麽可以,天下若是交與尚未成年的魯王,勢必會天下大亂啊!”


    也不管徐壽逐漸冷下來的臉色,曾公亮自顧自道:“陛下糊塗啊,桓王乃是正宮皇後所出嫡長子,嫡長子乃是上天所定,所以這天下就應該是他的,怎麽能......


    自周朝以來,天下繼承順序都是嫡長子繼承製,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若是沒有子嗣,那就兄終弟及,或是過繼宗室。


    我大宋前幾任皇帝都是沒有嫡子,所以才立了長子為儲,可當今桓王占了嫡出,長子這兩個條件,而且他又並未犯錯,陛下怎麽能這樣呢!”


    徐壽看著仍舊喋喋不休的曾公亮,咳嗽一聲提醒道:“曾相公,你我不管怎麽說都是官家的臣子,官家要立誰為儲是他的事情,你我隻需要做好官家安排的事情便是!”


    曾公亮一怔,隨即苦笑的搖了搖頭,落寞的向外走去。


    徐壽在曾公亮身後道:“曾相公,這些時日你將糧草統籌一下,等桓王一到,我就兵出長城,前往草原犁庭掃穴!”


    曾公亮轉頭看了看徐壽,歎了口氣,但是也點頭同意了。


    ......


    盛家。


    長楓自請出京,在隴右深耕五年,曆年的吏部考評都為優,在長柏被外放為官後,今年是終於是重新回到了汴梁。


    回到汴梁後,長楓先是去吏部詢問了一下朝廷對自己的安排,而後又去了宮裏一趟。


    最後才領了新官袍,帶著妻子柳氏,和女兒萱姐兒回到了積英巷。


    此時王若弗和幾個女兒都已經在門口等候多時了,墨蘭和華蘭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在積英巷門口等候著。


    見長楓的馬車駛入積英巷,墨蘭抹著眼淚上前相迎。


    一身緋袍的長楓走下馬車,笑著幫墨蘭擦幹眼淚,打趣道:“你都嫁人了,怎麽還能動不動就哭鼻子呢,也不怕讓夫婿笑話~”


    墨蘭嗔道:“他敢!”


    這時顧廷燁走上前來,對長楓拱手道:“見過三哥!”


    長楓看了看一身綠色官袍的顧廷燁,笑著回了個禮:“舍妹讓仲懷費心了...”


    顧廷燁拉著墨蘭的手,對長楓道:“三哥這是哪裏的話,墨蘭溫柔賢淑,哪裏能說費心呢。


    這些年我父親身體不好,我在樞密院事務繁雜,還多虧了墨蘭幫著我母親操持家業呢...”


    說到這裏,顧廷燁突然想到了什麽,對長楓問道:“三哥在隴右勞苦功高,這次回來,不知吏部給安排了什麽職位?”


    長楓聽了這話,往積英巷口看了看,見積英巷附近圍滿了看熱鬧的人。


    也沒回答,隻是笑道:“祖母還未曾見過萱姐兒,咱們先去壽安堂吧!”


    顧廷燁聽了這話便知曉,長楓這職務肯定是不尋常,便大聲附和道:“對,你不說我都忘了,祖母已經在壽安堂等候多時了...”


    說罷,擁著長楓就往門內走去,墨蘭也領著柳氏跟在了後麵。


    到了壽安堂,長楓領著柳氏和其女萱姐兒給老太太請安後,便打發幾個妹妹帶著柳氏去玩了。


    壽安堂內隻留下了老太太,王若弗,顧廷燁,長楓和華蘭。


    長楓沉吟片刻後,麵色嚴肅的開口道:“剛剛我去吏部之時,官家卻提前派人召我進宮,給我個從五品的秘書丞的職務...”


    話沒說完,王若弗震驚道:“可你之前也不過是正七品,怎麽一下子跳了這麽多級!”


    長楓起身拱手道:“還請母親聽我說完,秘書丞本是寄祿官,可官家的意思是讓我...”


    說到這裏,長楓頓了一下,掃視了一圈壽安堂中的人,見都是可信任之人。


    才緩緩的嚴肅開口道:“這些年冗官現象愈發嚴重,再加上北伐之事,朝廷已然入不敷出,對於那些冗餘官員的俸祿是一再拖延。


    再加上官家覺得現有官職體係過於臃腫,官員之間互相推諉之事層出不窮。


    並且還經常出現一個下屬部門卻歸多個上層部門調動的現象,導致朝廷辦事效率極低!


    所以官家讓我整理一份曆代官職品祿,與吏部侍郎一起,將大宋現有的職官製度給重新修改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否:勇毅侯府小侯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枯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枯榮並收藏知否:勇毅侯府小侯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