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世宗雍正皇帝一上台,推行攤丁入畝。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人頭稅就廢除了。這個錢也沒多少,一年335萬兩,朝廷當時歲收入4000萬兩,占不到十分之一,所以咱就不要了。就跟現在農業稅不要了一個意思,一共2000個億,還沒有公款吃喝的錢多呢!自由市場的管理費也不收了,一年才150個億,開場奧運會多少錢?何必跟這些窮苦人收?這個錢不要了,以後大街上擺攤的就少了,犯不著在大街上櫛風沐雨了,我進大棚了。


    人丁稅不要了,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製進一步鬆弛,隱蔽人口現象減少了。原來藏著掖著不就是怕朝廷收稅嗎?隋朝4600萬人,到唐朝一下變成1200萬,相當多的人是藏起來了;漢朝也是如此,5300萬人,到曹操的時候,剩700萬,我的天!原子彈也沒有那麽大的殺傷力,好多是隱匿起來了。


    現在不收稅了,生吧!康熙即位的時候,全國的丁額是2100萬,算上老弱病殘,估計有個4000萬,康熙駕崩的時候已經過億了;幹隆二十幾年的時候,就兩億了;到幹隆駕崩的時候,已經3億了;到道光那會兒4.1億,占世界人口的40%多。全世界10億人,中國4.1億,那個時候的中國人更自豪,現在占20%,那時候40%。所以中國巨大的人口壓力,從那時候就開始形成了。


    救國的玉米、甘薯


    有了好的政策,生產才能發展。


    在明代,棉花的種植由江南向江北,推向全國。南北朝時,印度佛教禪宗第28代祖師達摩東來,建立少林寺,他就是中國禪宗的初祖。達摩祖師東來的時候帶了一件木棉袈裟,作為禪宗的聖物,代代相傳。木棉就是棉布,特值錢,中國人沒見過。中國有錢人穿綢,窮人穿麻,沒見過木棉袈裟。北宋的時候,棉花開始在福建種植;南宋的時候,南方普遍種植,但是北方還沒有。南方可以普遍使用棉布了,北方還是得通過互市買,北方給馬,南方給棉。到了明朝,全國都能種了,中國的棉花應該是從印度引進的,經過兩條路線,一條是從新疆過來,一條是從海南島過來。


    明代引進的玉米甘薯,在清代不斷地推廣。崇禎年間,玉米甘薯開始在中國種植。這東西如果早來中國20年,明朝沒準就不會滅亡了,因為老百姓就夠吃了。陝北農民造反,就是因為沒得吃,你吃我兒子,我吃你兒子,易子相食,換兒子吃。要不就吃觀音土,吃土脹肚子,全脹死,老百姓隻能造反。要是玉米甘薯來了,就沒事兒了。這東西原產於拉丁美洲,那裏主要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還在亞洲的菲律賓有殖民地,而菲律賓有大量的華僑。西班牙人把它帶到菲律賓,菲律賓華僑把它帶回到中國,最早開始在福建種植,然後逐漸向全國推廣。福建地方多山,地狹人稠,耕地麵積很少,就種這個。它的特點就是使貧瘠土地得到利用,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高。當時水稻一畝地四五百斤,小麥二三百斤,玉米怎麽著也得六七百斤,甘薯是萬兒八千斤。就算不下雨,你也不用施肥,八千多斤;如果風調雨順,再一施肥,一萬多斤高高的。大粗白薯,你吃去吧!降血糖、降血脂,健康食品。甭管什麽樣的土地都可以種,不挑地方,產量還那麽高,太適合咱們中國了。大清兩百多年少有農民起義,玉米、甘薯居功至偉。


    老百姓能夠吃飽,中國人口也就翻著來了。清朝的時候,人地矛盾就已經很突出了。康熙登基之初,人均耕地麵積是25畝,幹隆的時候就變成6畝了,道光的時候就變成3畝了,今天連1畝都沒了。


    康熙就說過:“本朝統一以來,六七十年,百姓俱享太平,戶口日益殷繁,分一家之產,供數家之用,豈能家給人足?”但是當時沒有辦法,也不懂計劃生育,人口增加給中國造成的壓力一直影響到今天。中國社會財富的增長跟人口的增長不成比例。更關鍵的是,中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口增長多,北京、上海的人口出生率比歐洲都低,負增長,但是北京人口卻年年增加。中國這塊土地,頂多養活六億七千萬人,這是最合適的,現在已經是一倍了。


    當時畢竟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高,能夠養活眾多人口,就可以騰出更多土地種植經濟作物,促進農產品的商品化,清代前期經濟作物的種植麵積擴大,形成了一些專業性的生產區域。比如北京豐臺花鄉,就產花,蜜蜂才吃花呢,我這個花種出來,肯定是買賣、交換的。


    資本主義萌芽


    明清時候,手工業進步很快。生產工具上出現了紗綢機。生產技術有了雙色套印,以前印刷品都是黑白的,這個時候彩色印刷品開始出現。還有地區間的分工,比如織造尚鬆江,漿染尚蕪湖。鬆江的布織得最好;布要去漿染,蕪湖最好。鬆江就管織布,織完了布賣出去,蕪湖那兒管染,這就是商品經濟。規模、產量也很大,比如廣東佛山的冶鐵業發達。佛山是黃飛鴻的家鄉,中國南北兩個武術之鄉:河北滄州、廣東佛山。滄州原來也是冶鐵中心,北宋大鐵獅子天下聞名。這兩個地方據說家家習武,冶完鐵,就練練刀。你拿出一把刀,給顧客表演一下,一耍把自己手指頭切了,那誰買你的刀?所以,得習武,自己先耍會了,幹什麽吆喝什麽。


    明朝中期以後,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紡織業興起。蘇州出現了以絲織為業的機戶,開設機房,雇用機工。機房就是工廠,機工就是工人。有人認為機戶就是早期的資本家,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僱傭關係。明代蘇州機工的狀況是“郡城之東,皆習機業,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計日受值”。最能體現資本主義生產特點的是“計日受值”,拿日薪。“無主者黎明立橋以待”,地上擺一個小牌,寫上“裝修”,立橋以待。“若機房工作減,此輩衣食無所矣。”如果機房的工作停了,這幫人就失業了。這跟今天工人的感覺是一樣的,所以認為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當然很多學者對這種看法嗤之以鼻。《史記·陳涉世家》記載陳涉就“與人傭耕”,人家出錢,讓陳涉幫他種地。能說秦朝就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嗎?有僱傭就是資本主義?宋朝普遍都是僱傭關係。


    明朝的“資本主義”發展就是在絲織業,主要是江南地區。到了清代手工工場規模大了,分工細了,部門和地區多了,北京門頭溝採煤都有資本主義萌芽的色彩了。


    明清時期,中國商品經濟發展的規模是很大的。但即便有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速度也非常緩慢,始終在萌芽狀態徘徊,未能進入工場手工業階段。世界歷史上資本主義發展是從簡單協作到工場手工業再到機器大生產這麽一個過程。而中國的整個生產未能進入到工場手工業階段,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然占主導地位,原因是專製製度的阻撓。農民極端貧困,無力從市場上購買手工業品。中國今天也一樣,你抵製日貨、抵製美貨,人家不害怕,人家的貨主要靠本國人買。沃爾瑪85%的營業額是在美國,而不是在中國。日、美的產品主要是本國人買,中國的產品主要是外國人買。所以人家也可以抵製中國貨,不買咱的鞋了,襯衫、襪子、褲衩都不要了,東南沿海的經濟肯定受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就看得很明白了。人家買孟加拉、突尼西亞的更便宜,那裏的勞動力更不值錢。越南等很多國家都跟咱們構成競爭了。為什麽背心、褲子、襪子這些東西不能讓中國人買?因為物價跟世界接軌了,甚至超過了發達國家水平,唯一沒接軌的是工資。必須讓國民富起來,才能有需求旺盛的國內市場。今天的中國農民還是缺乏購買力,29寸彩電已經跌破1000元了,照樣賣不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歷史挺靠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袁騰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袁騰飛並收藏這個歷史挺靠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