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話回到現實。我們這一群北京秀才們是應邀來鑑定新出土的奇寶的。對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來說,如來真身舍利渺矣茫矣。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古代燦爛的文化遺物卻是活生生的現實。即使對於神話不感興趣的普通老百姓,對現實卻是感興趣的。現在法門寺已經嚴密封鎖,一般人不容易進來。但是,老百姓卻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價值觀。我曾在大街上和飛機場上碰到過一些好奇的老百姓。在大街上,兩位中年人滿麵堆笑,走了過來,
“你是從北京來的嗎?” “是的。” “你是來鑑定如來佛的舍利嗎?”
“是的。” “聽說你們挖出了一地窖金子?!”
對這樣的“熱心人”,我能回答些什麽呢?
在飛機上,五六個年輕人一下子擁了上來。
“你們不是從北京來的嗎?” “是的。”“聽說,你們看到的那幾段佛骨,價錢可以頂得上三個香港?!”
多麽奇妙的聯想,又是多麽天真的想法。讓我關在屋子裏想一輩子也想不出來。無論如何,這表示,西安的老百姓已經普遍地注意到如來真身舍利的出現這一件事,街頭巷尾,高談闊論,沸沸揚揚,滿城都說佛舍利了。
外國朋友怎樣呢?他們的好奇心,他們的轟動,絕不亞於中國的老百姓。在新聞發布會上,一位日本什麽報的記者搶過擴音器,發出了連珠炮似的問題:“這個指骨舍利是如來佛哪一隻手上的呢?是左手,還是右手?是哪一個指頭上的呢?是拇指,還是小指?”我們這一些“答辯者”,誰也回答不出來。其他外國記者都爭著想提問,但是這一位日本朋友抓緊著擴音器,死不放手。我絕不敢認為,他的問題提得幼稚、可笑。對一個信仰佛教又是記者的人來說,他提問題是非常認真嚴肅的,又是十分虔誠的。據我了解到的,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日本、印度,以及南亞和東南亞佛教國家,都紛紛議論西安的真身舍利。這個消息像燎原的大火一樣,已經熊熊燃燒起來了,行將見“西安熱”又將熱遍全球了
就這樣,我在細雨霏霏中,一邊參觀法門寺,一邊心潮起伏,浮想聯翩。多年來沒有背誦的《論佛骨表》硬是從遺忘中擠了出來,我不由地一字一句暗暗背誦。同時我還背誦著: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 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因諫迎佛骨,遭到貶逐,他的侄孫韓湘來看他,他寫了這一首詩。我沒有到過秦嶺,更沒有見過藍關,我卻仿佛看到了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忠君遭貶,我不禁感到一陣淒涼。此時月季花在雨中別具風韻,法門寺的紅牆另有異彩。我幻想,再過三五年,等到法門寺修復完畢,十三級寶塔重新矗立之時,此時冷落僻遠的法門寺前,將是車水馬龍,摩肩接踵,與秦俑館媲美了。
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六日
北京憶舊
我不是北京人,但是先後在北京住了四十六年之久,算得上一個老北京了。講到回憶北京舊事,我自覺是頗有一些資格的。
可是,回憶並不總是愉快的。俗話說:“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我遇到的也是這個困難,不是無可回憶,而是要回憶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一想到四十六年的北京生活,腦海裏就像開了幻燈鋪,一幕一幕,倏忽而過。論建築則有樓台殿閣,佛寺尼庵,陽關大道,獨木小橋,無窮無盡的影像。論人物則有男女老幼,國內國外,黑眼黑髮,碧眼黃髮,無窮無盡的麵影。再加上自然風光,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延慶密林,西山紅葉,混攪成一團,簡直像是七寶樓台,海市蜃樓,五光十色,迷離模糊。到了此時,我自己幾乎不知置身何地了。
現在先從小事回憶起吧。
我想回憶一下中關村電子一條街。
在我居京的四十六年中,有四十年我住在清華園和燕園,都同今天的電子一條街是近鄰。自從我國政府決定在海澱區成立一種經濟特區以來,電子一條街就名揚四海。今天,在這裏,幾乎日夜車水馬龍,熙熙攘攘,街兩旁店鋪鱗次櫛比,如雨後春筍,經營的幾乎都是先進技術。敏感之士已經感到,將來僅有的幾家不是經營先進技術的鋪子,比如說飯館、服裝店之類,將會逐漸被擠走,而代之以有能力付特高租金的店鋪,將來在海澱區吃飯穿衣都要遇到困難了。我佩服這些人的先見之明。我這個人雖然也還算敏感,但還沒有達到這樣高的水平,我還沒有這樣的杞憂。我隻是有時候回憶起幾十年前的這個地方,心中憬然若有所悟。可惜今天有我這種感覺的人恐怕很少很少了。今天的青年,甚至中年,看到的隻是眼前的繁華景象,他們想的是躍躍欲試,逐鹿於電子戰場,成為勝利者,手揮微機,頭戴桂冠。至於此地過去如何,確定與他們無關,何必去傷這一份腦筋呢?
我生也早,現在已近耄耋之年。早生有早生的好處,但也有早生的包袱。我現在背的就是這樣的包袱。我看電子一條街,同中青年們不完全一樣。我既看到現在熱鬧的一麵,又看到過去與熱鬧截然相反的一麵。有時候這兩麵在我眼前重疊起來,我很自然地就起流光如駛之感,不禁大為慨嘆。這種慨嘆有什麽用處嗎?我說不出,看來恐怕不會有多大用處。明知沒有多大用處,又何苦去回憶呢?我是身不由己,無能為力。既然生早了,親眼看到這個地方原先的情況,就無法抑製自己不去回憶。這就是我現在的包袱。
將近六十年前,當我住在清華園讀書的時候,晚飯之後,有時候偕一兩好友漫步出校南門,邊走邊談,忘路之遠近,間或走得頗遠。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深秋時分,我們往往走到一處人跡罕至的地方,衰草荒煙,景象蕭森,舉目四望,不見人家。但見野墳數堆,暮鴉幾點,上下相映,益增荒寒,回望西天,殘陽如血,餘暉閃熠在枯草葉上。此時我感到鬼氣森森,趕快收住腳步,轉身回到清華園,仿佛又回到了人間。
計算地望,我當年到的那個地方,應該就是今天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一帶。這一點我認為是可以肯定的。我離開清華以後,再也沒有到這裏來過。一九四六年回到北平,也沒有來過。一九五二年從城裏搬到燕園,時過境遷,我對這個地方,早已忘得幹幹淨淨了。我在藍旗營一公寓住了十年。初來時,門前的馬路還沒有。現在電子一條街修馬路更在以後。這裏修馬路時,我當時的想法是,修這樣寬的馬路幹嘛呀!到了今天,馬路擴展了一倍,仍然時有堵塞。僅僅三十幾年,這裏的變化竟如此巨大,我們的腦筋跟上時代的步伐竟如此困難。古人說滄海桑田,確有其事;論到速度,又是今非昔比了。
我從前讀楊街之《洛陽伽藍記》、唐段成式《寺塔記》、劉肅《大唐新語》等等書籍,常作遐想。書中描繪洛陽、長安等城市升沉衍變的情況,作者一腔思古之幽情,流露於楮墨之間,讀來異常親切感人。我原以為這是古人的事,於今渺矣茫矣。但是,現在看來,我自己親身經歷的類似電子一條街這樣的變遷,豈非同古人一模一樣嗎?唯一的區別隻在於,我隻經歷了六七十年,而古人經歷的比較長而已。六七十年在人類歷史上不能算太長,但也不能說太短,中國歷史上有一些朝代也不過如此。我個人的經歷應該算得上一部短短的歷史了。
“你是從北京來的嗎?” “是的。” “你是來鑑定如來佛的舍利嗎?”
“是的。” “聽說你們挖出了一地窖金子?!”
對這樣的“熱心人”,我能回答些什麽呢?
在飛機上,五六個年輕人一下子擁了上來。
“你們不是從北京來的嗎?” “是的。”“聽說,你們看到的那幾段佛骨,價錢可以頂得上三個香港?!”
多麽奇妙的聯想,又是多麽天真的想法。讓我關在屋子裏想一輩子也想不出來。無論如何,這表示,西安的老百姓已經普遍地注意到如來真身舍利的出現這一件事,街頭巷尾,高談闊論,沸沸揚揚,滿城都說佛舍利了。
外國朋友怎樣呢?他們的好奇心,他們的轟動,絕不亞於中國的老百姓。在新聞發布會上,一位日本什麽報的記者搶過擴音器,發出了連珠炮似的問題:“這個指骨舍利是如來佛哪一隻手上的呢?是左手,還是右手?是哪一個指頭上的呢?是拇指,還是小指?”我們這一些“答辯者”,誰也回答不出來。其他外國記者都爭著想提問,但是這一位日本朋友抓緊著擴音器,死不放手。我絕不敢認為,他的問題提得幼稚、可笑。對一個信仰佛教又是記者的人來說,他提問題是非常認真嚴肅的,又是十分虔誠的。據我了解到的,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日本、印度,以及南亞和東南亞佛教國家,都紛紛議論西安的真身舍利。這個消息像燎原的大火一樣,已經熊熊燃燒起來了,行將見“西安熱”又將熱遍全球了
就這樣,我在細雨霏霏中,一邊參觀法門寺,一邊心潮起伏,浮想聯翩。多年來沒有背誦的《論佛骨表》硬是從遺忘中擠了出來,我不由地一字一句暗暗背誦。同時我還背誦著: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 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因諫迎佛骨,遭到貶逐,他的侄孫韓湘來看他,他寫了這一首詩。我沒有到過秦嶺,更沒有見過藍關,我卻仿佛看到了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忠君遭貶,我不禁感到一陣淒涼。此時月季花在雨中別具風韻,法門寺的紅牆另有異彩。我幻想,再過三五年,等到法門寺修復完畢,十三級寶塔重新矗立之時,此時冷落僻遠的法門寺前,將是車水馬龍,摩肩接踵,與秦俑館媲美了。
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六日
北京憶舊
我不是北京人,但是先後在北京住了四十六年之久,算得上一個老北京了。講到回憶北京舊事,我自覺是頗有一些資格的。
可是,回憶並不總是愉快的。俗話說:“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我遇到的也是這個困難,不是無可回憶,而是要回憶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一想到四十六年的北京生活,腦海裏就像開了幻燈鋪,一幕一幕,倏忽而過。論建築則有樓台殿閣,佛寺尼庵,陽關大道,獨木小橋,無窮無盡的影像。論人物則有男女老幼,國內國外,黑眼黑髮,碧眼黃髮,無窮無盡的麵影。再加上自然風光,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延慶密林,西山紅葉,混攪成一團,簡直像是七寶樓台,海市蜃樓,五光十色,迷離模糊。到了此時,我自己幾乎不知置身何地了。
現在先從小事回憶起吧。
我想回憶一下中關村電子一條街。
在我居京的四十六年中,有四十年我住在清華園和燕園,都同今天的電子一條街是近鄰。自從我國政府決定在海澱區成立一種經濟特區以來,電子一條街就名揚四海。今天,在這裏,幾乎日夜車水馬龍,熙熙攘攘,街兩旁店鋪鱗次櫛比,如雨後春筍,經營的幾乎都是先進技術。敏感之士已經感到,將來僅有的幾家不是經營先進技術的鋪子,比如說飯館、服裝店之類,將會逐漸被擠走,而代之以有能力付特高租金的店鋪,將來在海澱區吃飯穿衣都要遇到困難了。我佩服這些人的先見之明。我這個人雖然也還算敏感,但還沒有達到這樣高的水平,我還沒有這樣的杞憂。我隻是有時候回憶起幾十年前的這個地方,心中憬然若有所悟。可惜今天有我這種感覺的人恐怕很少很少了。今天的青年,甚至中年,看到的隻是眼前的繁華景象,他們想的是躍躍欲試,逐鹿於電子戰場,成為勝利者,手揮微機,頭戴桂冠。至於此地過去如何,確定與他們無關,何必去傷這一份腦筋呢?
我生也早,現在已近耄耋之年。早生有早生的好處,但也有早生的包袱。我現在背的就是這樣的包袱。我看電子一條街,同中青年們不完全一樣。我既看到現在熱鬧的一麵,又看到過去與熱鬧截然相反的一麵。有時候這兩麵在我眼前重疊起來,我很自然地就起流光如駛之感,不禁大為慨嘆。這種慨嘆有什麽用處嗎?我說不出,看來恐怕不會有多大用處。明知沒有多大用處,又何苦去回憶呢?我是身不由己,無能為力。既然生早了,親眼看到這個地方原先的情況,就無法抑製自己不去回憶。這就是我現在的包袱。
將近六十年前,當我住在清華園讀書的時候,晚飯之後,有時候偕一兩好友漫步出校南門,邊走邊談,忘路之遠近,間或走得頗遠。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深秋時分,我們往往走到一處人跡罕至的地方,衰草荒煙,景象蕭森,舉目四望,不見人家。但見野墳數堆,暮鴉幾點,上下相映,益增荒寒,回望西天,殘陽如血,餘暉閃熠在枯草葉上。此時我感到鬼氣森森,趕快收住腳步,轉身回到清華園,仿佛又回到了人間。
計算地望,我當年到的那個地方,應該就是今天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一帶。這一點我認為是可以肯定的。我離開清華以後,再也沒有到這裏來過。一九四六年回到北平,也沒有來過。一九五二年從城裏搬到燕園,時過境遷,我對這個地方,早已忘得幹幹淨淨了。我在藍旗營一公寓住了十年。初來時,門前的馬路還沒有。現在電子一條街修馬路更在以後。這裏修馬路時,我當時的想法是,修這樣寬的馬路幹嘛呀!到了今天,馬路擴展了一倍,仍然時有堵塞。僅僅三十幾年,這裏的變化竟如此巨大,我們的腦筋跟上時代的步伐竟如此困難。古人說滄海桑田,確有其事;論到速度,又是今非昔比了。
我從前讀楊街之《洛陽伽藍記》、唐段成式《寺塔記》、劉肅《大唐新語》等等書籍,常作遐想。書中描繪洛陽、長安等城市升沉衍變的情況,作者一腔思古之幽情,流露於楮墨之間,讀來異常親切感人。我原以為這是古人的事,於今渺矣茫矣。但是,現在看來,我自己親身經歷的類似電子一條街這樣的變遷,豈非同古人一模一樣嗎?唯一的區別隻在於,我隻經歷了六七十年,而古人經歷的比較長而已。六七十年在人類歷史上不能算太長,但也不能說太短,中國歷史上有一些朝代也不過如此。我個人的經歷應該算得上一部短短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