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認識人的真實,沒有堅持的願望,就是天天過年,天天穿新衣,又有什麽意思呢?


    踐地唯恐地痛


    從前,有一位名叫龍樹的聖者,修行無死瑜伽,已經得到了真正成就,除非他自己想死,或者死的因緣到來,外力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殺死他。


    然而龍樹知道還有一種方法可以殺他,因為他從前曾經無心地斬殺過一片青草,這個惡業還沒有酬報。


    有一天,龍樹被一群土匪捉去了,土匪把刀子架在他脖子上,卻砍不死他。


    龍樹就對土匪說:“這樣殺,你們是殺不死我的,如果你用別的方法殺也殺不死我,因為我已修成了不可思議的能力。但是我曾經傷害過一些青草,如果你抓一把青草放在我的頸上,才能將我殺死。”


    土匪於是依他所說,放些青草在他頸上,就這樣把他殺死了。


    龍樹的故事真是一則動人的傳說,它說明了,即使對植物行使惡業,也會得到果報。雖然龍樹在那一刻也可以選擇不死,但他了知因果的法則,為圓滿修行的功德,乃不惜一死。最令人感動的是,所謂“無死瑜伽”的真正成就,不是肉身的不死,而是法身的長存。


    近些年來,時常有人問我,學佛的人要如何來麵對現實社會的問題,尤其是麵對大家都關心的環境保育與愛護動物的問題,佛教徒應有什麽樣的態度?龍樹菩薩的故事提供了我們一個最好的答案。消極地說,斬殺一片青草都是有業報的,因此佛教徒應該愛護大地上的一切事物;積極地說,熱心參與投入環境保育與愛護動物的社會工作,正是一種勇猛的菩薩行,當我們看到非佛教徒實踐這樣的理想,也應以菩薩觀之無疑。


    在佛製裏,每到夏天,僧侶有“結夏安居”的傳統,結夏安居即是夏天應在寺院裏閉關,除了潛心修行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夏天蛇蟲在外麵出沒頻仍,若外出走動很容易傷及生命。此外,僧侶在夜間也避免外出行走,走的時候應俯首看腳下,也是擔心無意中傷害了無辜的生物。


    我們雖然無法做到像出家人一樣,但是心裏應該學習那樣細微的慈悲,我們愛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應該也能想到一切生物,乃至一株卑微的小草,都與我們一樣愛惜生命,如此,我們就能更戒慎、更小心地生活。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麽連斬殺青草都有業報呢?要知道,在每一片青草裏都有無數的生命,或者有許多生物依賴青草為生,恣情傷害青草,不也等於間接傷害了生命嗎?


    當我們看到一些工廠排放廢水,流入清澈的河川,仿佛聽見了魚族悲悽的哭喊;而一些汙染了大地的行為,也好像使我們感受到樹木花草以及其中許多小生命垂死的掙紮。所以說,佛弟子應該珍惜山河大地,一者山河大地乃是佛的法身,二者不但要自求清淨,也要求國土清淨。


    佛陀的本生因緣裏,有一世名為“睒子”,是一個非常孝順父母、無限慈悲的人,經典上說他“踐地唯恐地痛”,讀到這樣的句子真是令人心痛,當一個人踩在地上時那樣輕巧小心,珍惜著大地,唯恐自己踩重了一步使大地疼痛,那麽肯定是不會傷害任何一個眾生的。


    “踐地唯恐地痛”這一句話表達了菩薩無限的感恩、無限的慈悲,與無限的承擔!


    我們應該應該體會龍樹的心情、學習睒子的精神,我們取用這世界上的一切東西,要如趕情人的約會那樣珍惜與歡欣;我們用過了的事物放下時,要如與愛侶分離那樣地不忍與不舍。


    我們要輕輕地走路、用心地過活;我們要溫和地呼吸、柔軟地關懷;我們要深刻地思想、廣大地慈悲;我們要愛惜一株青草、踐地唯恐地痛!這些,都是修行的深意呀!


    寂寞的沙漠


    我騎著駱駝在沙漠上,風呼沙嘯。我烏黑的長髮飄在風中,像一道黑色的屏障。天地混沌一片,我如風塵中的一粒沙,願永遠永遠躺在你寬大的懷抱。


    你是遠離美麗塵世的靈魂天堂,你是遠離碧湖綠洲的寂寞沙漠。我卻渴望你,像小鳥渴望天空,像魚兒渴望深潭。風來了......又走了......天地間忽然迎來了一該的安靜。在這令人心醉的靜寂裏,我聽到了,聽到了你的呼吸,你的心跳,你輕柔的耳語。你看,一朵淡粉色的花落了下來,極輕極輕地落在你身體的邊緣。你身上的七弦琴睡著了嗎? 遠處,是誰在歌唱,歌聲淒婉哀傷,幽幽的,好像《天鵝之死》裏最後一個絕美的舞姿。他們告訴我,喝了藥的人魚在太陽升起的早晨將化成最後的氣泡。然而,我不信,所有的故事都是以悲劇結束,所有的相識都是以離別分手。


    我不奢望你有花香和潮濕的空氣,我不在乎你沒有輕風和美麗的深潭,我總想在你的懷抱中睡一小會。在睡夢中,我要做你最最珍愛的一滴水,緩慢地滲入你的身體和孤傲的靈魂。


    讓時間靜止吧,讓宇宙萬物定格在這一瞬間吧,讓我靜靜的躺在你無限溫曖的懷中吧,讓這一刻的你仔細聽,我為你唱的那首甜美的老歌。


    記憶的版圖


    一位長輩到大陸探親回來,說到他在家鄉遇到兄弟,相對地坐了半天還不敢相認,因為已經一絲一毫都認不出來了。


    在他的記憶裏,哥哥弟弟都還是剃著光頭,蹲在庭前玩泥巴的樣子,這是他離開家鄉時的影像,經過四十年還清晰一如昨日。經過時間空間的阻隔,記憶如新,反而真實的人物是那樣陌生,找不到與記憶的一絲重疊之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涼菩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清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清玄並收藏清涼菩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