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一件事,並堅持去做它,從第一秒開始,它就會慢慢在你看不見的存錢罐裏幫你存上一分兩分三分……當有一天你對這件事情的熱愛以及專業度足夠拿得出手的時候,你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從存錢罐裏,取現了。


    “我喜歡倒影的樣子。不那麽稜角分明,卻又自有靈魂。”


    “每個倒影都好看。”


    “那水的倒影是什麽呢?”


    你抬起頭看著天回答:“水的倒影是雲。”


    看電影、電視劇的時候,


    常常幻想自己有一個大大的露台,


    可以燒烤,可以喝酒,可以放煙火,可以擁抱,


    可以睡到第二天被迎麵的陽光燙醒。


    露台比房子更讓人嚮往。


    所以要努力工作,努力住進一個有露台的房子裏。


    無畏


    “笑的金科玉律是,當你想笑別人的時候,先笑你自己。


    那些窘迫的事實,我們越是掩蓋,越是讓人看出膽怯和心虛。


    適度地自嘲,主動道破真相,讓我們在窮途末路時,也顯得坦然無畏。”


    人總不能被幾個尷尬問題弄趴下吧


    我外婆曾說:“看一個人懂事不懂事,要看這個人是如何回答問題的;看一個人成熟不成熟,要看這個人是如何提出問題的。如果一個人又懂得提問,又懂得回答問題,這種人你一定要和他成為好朋友啊。”


    在外婆看來,少年的我屬於既不會提問,又不會回答問題的人,如果能夠交到一個好朋友,人生應該會被拯救吧。


    小時候和人聊天,我提出的問題要麽讓人不知道怎麽回答,要麽讓人生氣,要麽讓人覺得無聊。


    比如吃過晚飯,小夥伴們一起出來玩。為了和大家關係更緊密一點兒,我就說:“你們作業寫完了嗎?我剛剛寫完哦。”然後大家就紛紛回家寫作業了。


    比如期末考試結束,看到別人因為成績不太好而鬱悶,我為了安慰他們就會說:“不要難過,你看你就比我考得好。”其實人家壓根兒就沒有把我當成過競爭對手。


    不會說話這件事一直困擾著我,於是人也就變得越來越沉默。


    敢提問的人生從我七八年前做的一檔訪談節目開始。


    因為節目組沒有更多的錢請知名主持人,我們隻能讓二十出頭的年輕主持人來進行嘉賓訪談。這種初出茅廬的新人哪怕長得再漂亮、提前做的功課再多,提出的問題也很容易讓在行業中早就如魚得水的嘉賓們覺得:“你問的都是什麽玩意兒啊”?


    為了避免年輕的主持人尷尬,我們想了一個記者團提問的辦法——一群年輕人聽前輩說過去的故事,誰問錯了,誰信息量不夠多,就趕緊派另一個人頂上去搭救。


    這樣磕磕絆絆,一路驚險下來,確實比之前的訪談氛圍順暢了很多。


    但我們依然會問出例如:“這是你的第幾部作品?”嘉賓反問:“你不事先做功課?你還來問我?”


    我們也會問嘉賓:“那你人生中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麽呢?”嘉賓反問:“我的人生一直很開心,我的人生分很多時期,我每個時期都有很多開心的事,你問的是哪一件?”


    我們還會問嘉賓:“那你從小都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嗎?”嘉賓一臉怨氣:“我父母很早就離婚了,我跟爺爺奶奶生活。我不錄了。”


    剛開始的時候,我很不理解:這有什麽可生氣的啊,如實回答不就好了嗎?後來也漸漸明白:如果你真的想聊天,就不要問大而全的問題,比如“你人生中最開心的事”之類的;如果你真的想了解對方,就不要問帶有預設立場的問題,比如“你從小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嗎?”就可以改為“聽你這麽說,我有一些疑惑,那你從小和誰生活在一起呢?”


    那個日播訪談節目製作了五年,錄製了將近兩千期,每一期嘉賓我們錄三個小時。也就意味著,我的人生有六千個小時在思考如何提出問題,不讓對方惱火,不會引起尷尬。


    無論是我,還是光線傳媒的主持人們,甚至節目組的編導們,都被嘉賓嫌棄過——你們到底會不會提問啊!!!!!


    那時我們這群年輕人的人生仿佛都黑暗了,辛苦讀了好多年書,輾轉到了北京,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卻突然發現自己,不會提問。這是多麽泄氣的一件事。


    2010年左右的那幾年,不論是工作還是走路,吃飯還是睡覺,我想得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讓自己學會更恰當地提問。


    後來我參加了《職來職往》節目的錄製,聽完選手講的故事後,我常常會冷不丁提出一個比較直接甚至尖刻的問題,選手當場麵露尷尬,有的人會冷靜解釋,也有的人卸下偽裝,心焦氣躁,場上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朋友說你太毒了,真可怕。其實我並不是毒,而是長達六千個小時聽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疑惑之後,自然而然就能準確獲取信息關鍵點,直擊要害。


    外婆會在湖南看我的節目,然後電話裏跟我說:“你說話說得不錯哦。”


    那時我挺開心的,我終於明白了如何才能提出相對準確的問題,我也知道,外婆不再擔心我了。


    如果說會提問隻是能打開對方的話匣子,那麽回答問題是否精彩,則決定了對方能不能和你成為朋友。


    這幾年,周末的時間我基本都在各個大學和同學們麵對麵聊天,因為大家見麵的時間不算長,在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裏,一定要特別準確地回答大家的提問,要盡可能從各個角度說得清楚,讓提問的同學心下瞭然,讓聽的同學也有所收穫。


    回答好問題不難做到,令人抓狂的是,如何回答那些尷尬的問題……


    其實很多人的社交恐懼也都來源於此——不知如何應對別人的刁難,換句話解釋就是,害怕自己的致命傷被人戳破,驚慌失惜,無法下台。


    工作中接觸過很多高情商的人。刀槍不入,淡定自若。越遇大事,越不動聲色,無論何種情境下,他們都不會露出軟肋。


    哪怕不小心被擊中命脈,也絕不露出傷重痛楚的樣子,免得對方窮追猛打。


    而我,顯然在這方麵還是個菜鳥。


    有一次去中國傳媒大學,有同學站起來直截了當地問:“同哥,你還是單身嗎?”


    我突然僵住了。


    僵住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麵是沒想到有人居然對我的感情生活感興趣;另一方麵是這個問題無論回答是或者不是,都要進行更詳細的解釋;再則是,如果這個問題我回答得很詳細,對現場其他的同學就是一種時間浪費,因為大多數同學來到現場,想聽的絕對不是我的感情生活,而是對他們真正有意義的東西。


    那天我很尷尬,支支吾吾,語無倫次,麵紅耳赤。


    因為那次失敗的經歷,我回來後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以免再陷入這種人生的窘境。


    後來果然又被其他大學的同學問到。


    有人問:“你現在三十幾歲了,那麽大年紀了,你有喜歡的人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向著光亮那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同並收藏向著光亮那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