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東道:“咱們剛出西安城就來了一個花太歲和一個洋小姐,看來這一路上山高水深,凶多吉少,咱們的擔子不輕啊!”
尹福微微笑道:“這早在我預料之中,天下仇恨朝廷、老佛爺、皇上的大有人在,而皇族又深居簡出,好容易有了這兵荒馬亂的年頭,皇族傾巢而出,人生地不熟,有險隘奇穀、惡水密林,自然有人虎視眈眈。西遁途中雖然窮愁潦倒,但眾人戒備森嚴,東歸途中則不然,勝利在望,兵強糧壯,眾人必生鬆懈,況且一進京都,又要幽居深宮,敵方望塵莫及,當然要孤注一擲了。”
二人敘了一會兒,各自睡去。
翌日晨,慈禧、隆裕、瑾妃都覺身體舒適,病體痊癒。慈禧不願久留驪山,恐怕夜長夢多,於是皇家行列向東出發,新豐打尖,臨口鎮駐跗,復前行三十五裏,至渭南縣,已是傍晚時分,便在西城外覓一糧店住宿。第二日又來到渭南行宮,督辦前路糧台升允,奏參臨潼縣知縣夏良材辦事不當,貽誤要差,並自請議處。慈禧、光緒便將夏良材加恩改為交部議處,其自請議處之處,從寬免議。以後,皇家行列又經過華州來到華陰縣境,行宮設在縣署,華山遙遙在望。這一路上因無外人騷擾,慈禧等人略略寬下心來。隻是榮祿的獨子綸慶高燒不止,終於病故,各宮爭往慰唁。榮祿年過七旬,隻此一子,甚為聰慧,因此異常慘惻,一路上無精打采,沉默不語,頗有些淒悽慘慘的模樣。皇宮中人多未到過華山,如今到了華山腳下都想捷足先登,一睹華山風姿。這日上午,慈禧率領宮人先到華山山麓玉泉院招香。玉泉院背山麵河,有山蓀亭、無憂亭諸勝,林泉掩映,古木陰森,甚有情趣。
---------------
東歸喋血記10(2)
---------------
光緒望著這陡峭的石山,高聳入雲,覆蓋著陰森森的樹林,四周怪石林立,危岩突兀,那崖壑好像怪物的巨口吐出盡藏的黑氣。林海波濤,洶湧起伏,一浪高過一浪,一層疊上一層,深厚、迷濛,天地渾然一體,使人仿佛感到潛遊在浩瀚的大海裏。
下雨了,先是細如遊絲,漸漸白茫茫一片,那仙人掌、蓮花、玉女諸峰朦朦朧朧,如在水墨畫中。從半空中掛下來的無數條密得像竹簾般的雨柱中,升騰起一片白蒙蒙的水霧,在樹的枝條間、在山坡上繚繞著,冉冉地向四周散去。
光緒感覺透過樹葉掉下來的不是雨點,而是拳頭大的水珠。刷刷的雨聲撞擊著玉泉院的屋簷,發出悅耳的聲音。
光緒覺得這聲音簡直就是一首悠揚動聽的古曲,讓人陶醉。
他看到在無憂亭下的巨石上坐著一個老者,老者全身精濕,仿佛石雕似的,默默地坐在那裏,雙眼望著蒼茫的群山。
這個老者的舉止使光緒感覺驚奇,他問一個小太監:“這老頭為何不避雨?”
“誰知道,八成是個瘋子。”小太監也看到了這老者。
“你去把他叫來,我有話問他。”
小太監出了玉泉院,沿著泥濘的山道來到那老者身邊,光緒看到小太監與老者交談了幾句。
小太監掃興地回來了。
“他叫你去。”
“什麽,他不知道我是皇上嗎?”光緒一臉吃驚的樣子。
“他說皇上也是人,跟他一樣,他比皇上歲數大,小輩人應當尊敬老輩人。”
光緒愈發感到好奇,這老者是什麽人,竟有如此的膽量,全然不把皇上放在眼裏。
他要會會這位老者。
***************
*真假慈禧第七部分
***************
光緒慌忙製止小太監,勸他謙和一些。光緒說:“老人家,這雨下得挺急,您老還是避一避吧。” 老者開腔了:“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固不為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誌一動氣,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鑄。天雨我曬,天曬我悠,君子固不為天氣所牢籠;人定勝天,誌一動氣,君子亦不受身外之網羅。”
---------------
東歸喋血記11(1)
---------------
尹福聽說光緒去會無憂亭下的老者,生怕他有個意外,便跟了去。小太監打著一柄布傘,光緒在躑躅泥濘中來到無憂亭下老者麵前。
老者的臉上煥發著紅暈的光澤,一雙明亮的黑眼睛,柔和慈善,他穿著樸素,腳蹬一雙糙鞋。
小太監朝老者說:“當今皇上來了,還不下跪?”
老者無動於衷,依舊觀賞雨景。
“老頭,你是聾子還是啞巴?沒有聽見嗎?當今的天子來了。”小太監急了,瞪著雙眼。
光緒慌忙製止小太監,勸他謙和一些。光緒說:“老人家,這雨下得挺急,您老還是避一避吧。”
老者開腔了:“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固不為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誌一動氣,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鑄。天雨我曬,天曬我悠,君子固不為天氣所牢籠;人定勝天,誌一動氣,君子亦不受身外之網羅。”
光緒見這老者出口不凡,知是隱逸之士,不敢怠慢,說道:“老先生氣宇軒昂,乃是高法之士,能不能對我說幾句話,以啟前程。”
老者緩緩說道:“春至時和,花尚鋪一段好色,鳥且轉幾句好音。士君子幸列頭角,復遇溫飽,不思立好言行好事,雖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光緒喜道:“說得有理,‘得時當為天下語’,宋儒張載曾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生的話對我啟發很大。”
老者又說:“進德修道,要有木石的念頭,若有一欣羨,便趨欲境;濟世經邦,要有雲水的趣味,若一有貪者,便墜危機。我觀你氣象,抑抑鬱鬱,悲悲戚戚,我勸你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磔帶礪行而不覺;居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要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從天子到平民百姓,從帝堯到一般人,都必須從循序漸進開始,逐漸增進其德行,完成其功業。因此說,雞鳴即起,帝舜,盜蹠那樣的人都有所執著追求的目標。如果君子放縱無所作為的心念,雖不至於成為盜蹠,可是飽食終日,疏散懶惰,既不做清心寡欲的隱士,又不關心國家的燃眉之急,昏昏沉沉,虛度年華,如同軀殼。孟子說的好:‘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光緒道:“先生真是奇才,不如隨我到北京,做我的謀士?”
老者搖首道:“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機息忘懷磐石上,古今盡屬蜉蝣。茅簾外,忽聞犬吠雞鳴,恍似雲中世界。竹窗下,惟有蟬吟鵲噪,方知靜裏幹坤。”
光緒道:“居軒冕之中,要有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常懷廊廟的經綸。閑居在野的處士和隱者,也應懷抱治理國家的才幹,你就不怕你的才華付諸東流嗎?”
老者回答:“清閑無事,坐臥隨心,雖粗衣淡飯,但覺一塵不染。憂患纏身,繁擾奔忙,雖錦衣原味,隻覺萬狀苦愁……”
這時,李蓮英匆匆趕來,叫道:“皇上,老佛爺要你們回去呢。”
光緒見說不動老者,隻得戀戀不捨地離開,回到玉泉院,隻見那位老者依舊坐在無憂亭下,任憑風雨吹打,巋然不動。
慈禧見雨勢減弱,便率領眾人往華山走去。
變成了濃霧的細雨將幾十尺外的景物都包上了模糊昏暈的外殼。雨,細如密絲,撲到人臉上就像撲粉似的。糙上、樹上,慢慢開展到整個山穀裏,都是這種輕飄的、流動的、cháo濕的煙霧。四周黛綠的群山,被這淡淡的雨霧,將裸露的身子掩蓋起來。遠處,一個高聳入雲的頂峰上,有一座小小的廟宇,在那不可思議的氣氛裏隱隱約約地屹立著,仿佛是一隻孤獨的鳥兒想要尋找一個棲息之所。被太陽遺棄的一株株樹木,就像一個個滿腹委屈的人,戰戰兢兢地立在那裏。
皇家行列正在行進中,猛聽天崩地裂一聲巨響,亂石朝下擊來,尹福連忙護住皇帝將他拽到一個巨石之後。李瑞東也扯著隆裕來到巨石後麵。
疾石如雨,皇家行列擠在山道之中,有的被亂石擊死,有的栽下山洞。木蘭花拚命護住瑾妃,頭上挨了一顆碎石,流血不止。木蘭花將瑾妃帶入一個山洞,隻見李蓮英、榮祿早已與幾個老宮女躲在裏麵,一些宮女、侍衛、兵丁都往山洞裏擁,叫喊聲、哭鬧聲混成一團。
李蓮英恐怕山洞裏的人愈來愈多,急忙招呼木蘭花道:“不許外麵的人再進來,否則格殺勿論!”
木蘭花抽出寶劍,堵住門口,接連殺死幾個侍衛,洞外的人再也不敢往裏闖了。
尹福、李瑞東保護著光緒和隆裕躲在那個巨石後麵,尹福觀看著山的動靜。
“尹爺,你看,那是老佛爺!”李瑞東著急地拽著尹福的衣襟。
尹福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在亂屍堆中,慈禧太後手持寶劍,上下翻飛,將飛來的石頭擊飛,大有臨危不懼、力挽狂瀾的氣概!
眾人都看呆了,慈禧果然會武藝,而且是武功卓絕的高手!
這時,隻見從山頂往下飛來一個白團,越卷越大,來到慈禧前立住,眾人才看清是一個身穿白袍的中年漢子。他臉色棕褐,額門上有一個四塊銅錢大小的光禿禿的疤痕。兩道掃帚眉,鼻孔撩天。尹福認得這個人,他是“大刀”王五的朋友胡七。
---------------
東歸喋血記11(2)
---------------
這胡七為何到了這裏?
胡七朝慈禧一拱手:“老佛爺,久違了,今日咱們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慈禧鎮定地問:“咱們有什麽仇?”
胡七道:“我的大哥是北京源順鏢局的總鏢頭‘大刀’王子斌,他在兩年前被八國聯軍殺害。”
慈禧打斷他的話,說:“那你應該找洋人算帳,為何劫殺皇駕?”
胡七道:“我胡七是講義氣的人,我大哥王子斌有個好朋友譚嗣同,就是被你殺死的,在北京菜市口,對不對?”
慈禧點點頭:“不錯,他勾結康有為、梁啓超亂我朝綱,想謀反,當然正法。”
胡七也點點頭:“這就對了,我是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人,今日我來復仇。”說著手揮大刀朝慈禧劈來。
慈禧靈活地一閃身,躲過刀鋒,將劍一挑,朝胡七咽喉戳來。
胡七一個“鯉魚打滾”,用刀猛刺對方下盤,慈禧左躲右閃,兩個人戰了有十幾個回合,慈禧朝東退去,胡七緊追不捨。
尹福微微笑道:“這早在我預料之中,天下仇恨朝廷、老佛爺、皇上的大有人在,而皇族又深居簡出,好容易有了這兵荒馬亂的年頭,皇族傾巢而出,人生地不熟,有險隘奇穀、惡水密林,自然有人虎視眈眈。西遁途中雖然窮愁潦倒,但眾人戒備森嚴,東歸途中則不然,勝利在望,兵強糧壯,眾人必生鬆懈,況且一進京都,又要幽居深宮,敵方望塵莫及,當然要孤注一擲了。”
二人敘了一會兒,各自睡去。
翌日晨,慈禧、隆裕、瑾妃都覺身體舒適,病體痊癒。慈禧不願久留驪山,恐怕夜長夢多,於是皇家行列向東出發,新豐打尖,臨口鎮駐跗,復前行三十五裏,至渭南縣,已是傍晚時分,便在西城外覓一糧店住宿。第二日又來到渭南行宮,督辦前路糧台升允,奏參臨潼縣知縣夏良材辦事不當,貽誤要差,並自請議處。慈禧、光緒便將夏良材加恩改為交部議處,其自請議處之處,從寬免議。以後,皇家行列又經過華州來到華陰縣境,行宮設在縣署,華山遙遙在望。這一路上因無外人騷擾,慈禧等人略略寬下心來。隻是榮祿的獨子綸慶高燒不止,終於病故,各宮爭往慰唁。榮祿年過七旬,隻此一子,甚為聰慧,因此異常慘惻,一路上無精打采,沉默不語,頗有些淒悽慘慘的模樣。皇宮中人多未到過華山,如今到了華山腳下都想捷足先登,一睹華山風姿。這日上午,慈禧率領宮人先到華山山麓玉泉院招香。玉泉院背山麵河,有山蓀亭、無憂亭諸勝,林泉掩映,古木陰森,甚有情趣。
---------------
東歸喋血記10(2)
---------------
光緒望著這陡峭的石山,高聳入雲,覆蓋著陰森森的樹林,四周怪石林立,危岩突兀,那崖壑好像怪物的巨口吐出盡藏的黑氣。林海波濤,洶湧起伏,一浪高過一浪,一層疊上一層,深厚、迷濛,天地渾然一體,使人仿佛感到潛遊在浩瀚的大海裏。
下雨了,先是細如遊絲,漸漸白茫茫一片,那仙人掌、蓮花、玉女諸峰朦朦朧朧,如在水墨畫中。從半空中掛下來的無數條密得像竹簾般的雨柱中,升騰起一片白蒙蒙的水霧,在樹的枝條間、在山坡上繚繞著,冉冉地向四周散去。
光緒感覺透過樹葉掉下來的不是雨點,而是拳頭大的水珠。刷刷的雨聲撞擊著玉泉院的屋簷,發出悅耳的聲音。
光緒覺得這聲音簡直就是一首悠揚動聽的古曲,讓人陶醉。
他看到在無憂亭下的巨石上坐著一個老者,老者全身精濕,仿佛石雕似的,默默地坐在那裏,雙眼望著蒼茫的群山。
這個老者的舉止使光緒感覺驚奇,他問一個小太監:“這老頭為何不避雨?”
“誰知道,八成是個瘋子。”小太監也看到了這老者。
“你去把他叫來,我有話問他。”
小太監出了玉泉院,沿著泥濘的山道來到那老者身邊,光緒看到小太監與老者交談了幾句。
小太監掃興地回來了。
“他叫你去。”
“什麽,他不知道我是皇上嗎?”光緒一臉吃驚的樣子。
“他說皇上也是人,跟他一樣,他比皇上歲數大,小輩人應當尊敬老輩人。”
光緒愈發感到好奇,這老者是什麽人,竟有如此的膽量,全然不把皇上放在眼裏。
他要會會這位老者。
***************
*真假慈禧第七部分
***************
光緒慌忙製止小太監,勸他謙和一些。光緒說:“老人家,這雨下得挺急,您老還是避一避吧。” 老者開腔了:“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固不為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誌一動氣,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鑄。天雨我曬,天曬我悠,君子固不為天氣所牢籠;人定勝天,誌一動氣,君子亦不受身外之網羅。”
---------------
東歸喋血記11(1)
---------------
尹福聽說光緒去會無憂亭下的老者,生怕他有個意外,便跟了去。小太監打著一柄布傘,光緒在躑躅泥濘中來到無憂亭下老者麵前。
老者的臉上煥發著紅暈的光澤,一雙明亮的黑眼睛,柔和慈善,他穿著樸素,腳蹬一雙糙鞋。
小太監朝老者說:“當今皇上來了,還不下跪?”
老者無動於衷,依舊觀賞雨景。
“老頭,你是聾子還是啞巴?沒有聽見嗎?當今的天子來了。”小太監急了,瞪著雙眼。
光緒慌忙製止小太監,勸他謙和一些。光緒說:“老人家,這雨下得挺急,您老還是避一避吧。”
老者開腔了:“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固不為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誌一動氣,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鑄。天雨我曬,天曬我悠,君子固不為天氣所牢籠;人定勝天,誌一動氣,君子亦不受身外之網羅。”
光緒見這老者出口不凡,知是隱逸之士,不敢怠慢,說道:“老先生氣宇軒昂,乃是高法之士,能不能對我說幾句話,以啟前程。”
老者緩緩說道:“春至時和,花尚鋪一段好色,鳥且轉幾句好音。士君子幸列頭角,復遇溫飽,不思立好言行好事,雖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光緒喜道:“說得有理,‘得時當為天下語’,宋儒張載曾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生的話對我啟發很大。”
老者又說:“進德修道,要有木石的念頭,若有一欣羨,便趨欲境;濟世經邦,要有雲水的趣味,若一有貪者,便墜危機。我觀你氣象,抑抑鬱鬱,悲悲戚戚,我勸你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磔帶礪行而不覺;居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要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從天子到平民百姓,從帝堯到一般人,都必須從循序漸進開始,逐漸增進其德行,完成其功業。因此說,雞鳴即起,帝舜,盜蹠那樣的人都有所執著追求的目標。如果君子放縱無所作為的心念,雖不至於成為盜蹠,可是飽食終日,疏散懶惰,既不做清心寡欲的隱士,又不關心國家的燃眉之急,昏昏沉沉,虛度年華,如同軀殼。孟子說的好:‘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光緒道:“先生真是奇才,不如隨我到北京,做我的謀士?”
老者搖首道:“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機息忘懷磐石上,古今盡屬蜉蝣。茅簾外,忽聞犬吠雞鳴,恍似雲中世界。竹窗下,惟有蟬吟鵲噪,方知靜裏幹坤。”
光緒道:“居軒冕之中,要有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常懷廊廟的經綸。閑居在野的處士和隱者,也應懷抱治理國家的才幹,你就不怕你的才華付諸東流嗎?”
老者回答:“清閑無事,坐臥隨心,雖粗衣淡飯,但覺一塵不染。憂患纏身,繁擾奔忙,雖錦衣原味,隻覺萬狀苦愁……”
這時,李蓮英匆匆趕來,叫道:“皇上,老佛爺要你們回去呢。”
光緒見說不動老者,隻得戀戀不捨地離開,回到玉泉院,隻見那位老者依舊坐在無憂亭下,任憑風雨吹打,巋然不動。
慈禧見雨勢減弱,便率領眾人往華山走去。
變成了濃霧的細雨將幾十尺外的景物都包上了模糊昏暈的外殼。雨,細如密絲,撲到人臉上就像撲粉似的。糙上、樹上,慢慢開展到整個山穀裏,都是這種輕飄的、流動的、cháo濕的煙霧。四周黛綠的群山,被這淡淡的雨霧,將裸露的身子掩蓋起來。遠處,一個高聳入雲的頂峰上,有一座小小的廟宇,在那不可思議的氣氛裏隱隱約約地屹立著,仿佛是一隻孤獨的鳥兒想要尋找一個棲息之所。被太陽遺棄的一株株樹木,就像一個個滿腹委屈的人,戰戰兢兢地立在那裏。
皇家行列正在行進中,猛聽天崩地裂一聲巨響,亂石朝下擊來,尹福連忙護住皇帝將他拽到一個巨石之後。李瑞東也扯著隆裕來到巨石後麵。
疾石如雨,皇家行列擠在山道之中,有的被亂石擊死,有的栽下山洞。木蘭花拚命護住瑾妃,頭上挨了一顆碎石,流血不止。木蘭花將瑾妃帶入一個山洞,隻見李蓮英、榮祿早已與幾個老宮女躲在裏麵,一些宮女、侍衛、兵丁都往山洞裏擁,叫喊聲、哭鬧聲混成一團。
李蓮英恐怕山洞裏的人愈來愈多,急忙招呼木蘭花道:“不許外麵的人再進來,否則格殺勿論!”
木蘭花抽出寶劍,堵住門口,接連殺死幾個侍衛,洞外的人再也不敢往裏闖了。
尹福、李瑞東保護著光緒和隆裕躲在那個巨石後麵,尹福觀看著山的動靜。
“尹爺,你看,那是老佛爺!”李瑞東著急地拽著尹福的衣襟。
尹福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在亂屍堆中,慈禧太後手持寶劍,上下翻飛,將飛來的石頭擊飛,大有臨危不懼、力挽狂瀾的氣概!
眾人都看呆了,慈禧果然會武藝,而且是武功卓絕的高手!
這時,隻見從山頂往下飛來一個白團,越卷越大,來到慈禧前立住,眾人才看清是一個身穿白袍的中年漢子。他臉色棕褐,額門上有一個四塊銅錢大小的光禿禿的疤痕。兩道掃帚眉,鼻孔撩天。尹福認得這個人,他是“大刀”王五的朋友胡七。
---------------
東歸喋血記11(2)
---------------
這胡七為何到了這裏?
胡七朝慈禧一拱手:“老佛爺,久違了,今日咱們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慈禧鎮定地問:“咱們有什麽仇?”
胡七道:“我的大哥是北京源順鏢局的總鏢頭‘大刀’王子斌,他在兩年前被八國聯軍殺害。”
慈禧打斷他的話,說:“那你應該找洋人算帳,為何劫殺皇駕?”
胡七道:“我胡七是講義氣的人,我大哥王子斌有個好朋友譚嗣同,就是被你殺死的,在北京菜市口,對不對?”
慈禧點點頭:“不錯,他勾結康有為、梁啓超亂我朝綱,想謀反,當然正法。”
胡七也點點頭:“這就對了,我是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人,今日我來復仇。”說著手揮大刀朝慈禧劈來。
慈禧靈活地一閃身,躲過刀鋒,將劍一挑,朝胡七咽喉戳來。
胡七一個“鯉魚打滾”,用刀猛刺對方下盤,慈禧左躲右閃,兩個人戰了有十幾個回合,慈禧朝東退去,胡七緊追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