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歸喋血記1(2)


    ---------------


    他愈加心灰意冷。


    他想到了那口井,漆黑無涯。


    突然,一個閃電擊入他的腦海:如果慈禧在東歸路上遇到意外呢?端王的兒子大阿哥已失寵,他會不會重執實權呢?


    他掀開轎簾,望著灰濛濛的天空,可惜沒有望到大雁,隻瞥到一隻孤鳥,淒涼地叫著,撲扇著翅膀,鑽入密林之中。


    此時,護駕的尹福正與李瑞東並馬而行。


    李瑞東一路上氣呼呼的,那些氣催得他不停地打著嗝。


    尹福笑道:“你吃什麽了,肚子裏的東西一個勁兒往上翻。”


    “太便宜洋鬼子了,他們殺我數萬同胞,咱們又賠銀子又割地,依我看大清的氣數已盡。”


    “小聲點,別讓人聽見。”


    尹福小心地望了望四周,好在幾個太監在數尺之隔無精打采地騎馬前進,沒有注意他倆。


    “我就不明白,你保皇上,為何還保太後?”李瑞東小聲嘀咕著。


    尹福目光凝重,緩緩地說:“多少年來我何嚐不想殺她?她垂簾聽政,執掌朝廷大權,欺壓百姓,陷害忠良,僅戊戌變法那年就殺害了多少愛國誌士?她挪用海軍軍費,在頤和園大興土木,使國防空虛,兵力羸弱。老百姓盼的是一個清廉愛民的好皇上,可是她機關算盡,重用jian邪,使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兩年前八國聯軍大舉入侵,清兵慘敗,人心渙散,隻有她還能威服群臣諸侯。她若一死,袁世凱、榮祿那班jian賊哪裏肯聽光緒的,勢必天下大亂。洋人乘虛而入,瓜分領地,中華民族豈不哀哉?這豈不正中了洋人的詭計!”尹福說完,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李瑞東嗟嘆道:“為帝難,為臣難,為人也難呀!”


    “要知道,忍字頭上一把刀,還要將刀往心頭按啊!”尹福說完,又小心地望了望四周,見仍然無人偷聽,才舒了一口氣。


    尹福望著灰暗的遠山,想道:“尹福啊,尹福,將來後人不知如何評價你這西遁之行,是褒?是貶?隻有青史知曉。如今惟一能夠知道自己委屈的就是‘鼻子李’了。‘眼鏡程’程廷華兩年前被德國鬼子殺死了;大鬧馬宗堡的‘小辮梁’梁振圃逃出死牢後,也不知逃匿何處;‘翠花劉’劉鳳春、‘賊腿’施紀棟等兄弟不知下落如何;他的弟子們也不知命運如何。那個恐怖的北京城,洋人逢男人就打就殺,逢女人就jian就yin。唉,軟弱的朝廷,誰叫皇上不中用!”


    這時,皇家行列中引起一片騷動。尹福、李瑞東看到一個王爺福晉雙手按捺著肚子,撲到慈禧的黃轎前。


    ---------------


    東歸喋血記2(1)


    ---------------


    王爺福晉臉色蒼白,一雙秀眼閃動著大顆的淚珠,叫道:“我……我實在受不住了……”


    一個王爺上前朝福晉擺著手,跪蹲在轎前,說道:“老佛爺恕罪,我的愛妻就要臨產了。”


    黃轎內傳出慈禧的聲音:“行了,瞧你們這份德性,不願隨我一起回去的,回西安當婊子去!”


    王爺和福晉聽了,麵麵相覷,唬得不敢吱聲了,王爺看著福晉退縮而去。


    李瑞東嘆息一聲,對尹福說:“這年月真是苦了婦人們。”


    尹福望著大腹便便的福晉,說道:“這比西逃的情景好多了。”


    下午三點多鍾,驪山宮已遙遙在望了。


    這是一座秀麗的山峰,覆蓋著蓊鬱的綠樹,綠樹叢中透出金碧輝煌的殿宇,在陽光的照耀下,泛出一片金燦燦的光輝。它不像太行山那樣瘦骨嶙峋,不似華山峭拔險峻,也不像五台山那般平緩圓滑,更不似黃山肌膚豐腴,而像一幅嫻靜娟秀的工筆畫,透出富貴的氣息。


    夾徑而上,皇家行列緩緩進了華清宮,大家爭先觀賞華清池的神韻。水波漣漪,雖是殘荷敗葉,卻顯得凝重。華清池作為歷代帝王行宮別墅和遊覽地,已有三千年歷史。遠在西周,周幽王即在此設離宮;秦代始皇帝又築驪山宮;漢武帝擴建離宮;隋文帝開皇三年重新潤色;唐太宗廣建宮閣,起名“湯泉宮”;唐玄宗天寶六年大興土木,沿山廣築宮宇,易名“華清宮”。當年華清宮富麗堂皇,有四門、十殿、四樓、二閣、五湯之盛,並有舞馬、踢毽、鬥雞諸場地。天寶年間,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華清宮遭受兵燹之難,清初又予重建。


    此處屬臨潼縣管轄,負責打前站的吳永已找到臨潼縣令夏良材,夏良材將慈禧、光緒、隆裕、瑾妃等人安頓在瑤光樓,又將眾人安頓在觀風樓、四聖殿等處。吳永見夏良材安排糙率,前腳來,後腳走,不由怒道:“從古到今,你這個縣官是小母雞撒尿——獨一份,雞毛掛在樹上——好大的膽子!”


    “良材該死,不過死不瞑目。”夏良材哭喪著臉說,“王公大臣的護衛隨從,跟走馬燈一般,把預備的東西都抱走了,地方太苦,時間倉促,實在無能為力。”


    “你那些隨從呢?”吳永問。


    “隨從頂個屁用!那些來人有的拿著洋槍,一開槍,腦袋留下碗大的疤,誰敢惹他們。”


    “你說的是實話?”


    “敢拿腦袋擔保!”


    正說著,李蓮英走過來:“老佛爺叫縣令過去問話。”


    鼠頭鼠腦的夏良材跟著李蓮英走進瑤光樓,慈禧正倚在太師椅上,貼身宮女榮子輕輕地給她捶著背。


    夏良材慌忙跪地:“奴才夏良材給老佛爺請安!”


    “免了。”慈禧無精打采地睜開疲倦的雙眼,瞅著眼前這個土裏土氣的地方官。


    “坐吧。”慈禧懶洋洋地說。


    夏良材坐在旁邊一個硬木凳上,心裏像浮著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


    “我問你,依秦始皇這雄才大略,超凡的氣概,為何在名列五嶽之外的驪山建陵?”


    夏良材眨巴眼睛,小心地回答:“奴才以為,秦始皇陵、唐太宗照陵以至歷代帝王陵墓,選穴時都要選蓮花穴。除武則天例外,她選的是女媧穴。驪山民間千古有話,說秦始皇睡的是蓮花寶穴,秦始皇陵園地形恰似一朵向陽蓮花,又稱向陽芙蓉。南從九龍頂入祖廟俯視,山樑峁相對曲拱,包裹秦陵,如同蓮花瓣兒包著蓮台花蕊,秦始皇陵正居蓮台之上。從北方南望,渭曲為蓮座,龍河以西,霸河之東,河溝渠川相向曲弧,對稱環抱,恰成蓮花形狀,秦始皇陵正居華蕊之上,因此唐人又稱這福穴寶地為九龍河護玉蓮房。”


    慈禧聽了滿意地點點頭,又問:“驪山之名從何而來?”


    夏良材振振有詞答道:“驪山,一名藍田,其陽多玉,其陰多金,秦置酈邑。驪山秀麗,甲於關中。峰高有路,西接終南,襟灞橋,其南側走藍田道也。玉山隱然在望,北俯渭水,凡帆如府而材木石炭之用燒焉。東控鴻門,星使塵埃積路,蓋西京以來稱衝要之地。”


    慈禧又問:“唐代詩人白居易曾作《長恨歌》,寫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當初他們居住的長生殿現在何處?”


    “長生殿在昭陽門以北山腰,金沙洞之右。”


    “為何不讓我們在長生殿歇息?”


    “自從安史之亂,唐明皇攜楊貴妃西逃,楊貴妃被縊馬嵬坡,長生殿便時常鬧鬼,夜半時分常聽到鬼哭狼嚎,人們說是楊貴妃的幽魂不散。從此殿宇頹敗,荒糙叢生,無人敢住。”


    “哦,原來還有這等事。”慈禧聽了,有點毛髮悚然。


    “那麽當年有名的貴妃池又在何處呢?”


    “在驪山山腰林陰深處,華清宮芙蓉湯舊址,昔日‘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在此處‘溫泉水清洗凝脂’,屋頂有一飛霜閣又稱涼發台。楊貴妃沐浴完畢,便登台賞景涼發。驪山溫泉自古有名,它是自然之地主,天地之元醫,懷疾枕屙人,無不來此療養。溫泉對關節炎、風濕、消化不良、皮膚病等療效尤好。”


    慈禧聽了,頓覺神清氣慡,耳畔仿佛聽到泉水淙淙之音,不覺來了興致:“驪山如此美景佳泉,我們可以多住幾日。”


    ---------------


    東歸喋血記2(2)


    ---------------


    李蓮英在一旁聽了,勸道:“老佛爺,北京城皇宮裏還等著您拿大主意呢,況且戰火方息,民間不寧,這一路上殺機四伏,在此處不能久留。”


    晚上吃過飯,慈禧帶著光緒、隆裕、瑾妃等人,在五百兵丁護衛下,隨夏良材來到秦始皇陵。尹福、李瑞東等人也隨同護駕。


    秦始皇陵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果然氣魄宏偉。慈禧下了黃轎與夏良材等人信步登階而上。西側蒿糙搖曳,幡紙飄蕩。陵東有片窪地,傳來一片蛙聲。


    夏良材說道:“據《史記》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she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相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葬禮隆重,秦二世下令,凡宮中未生子的宮女,全部殉葬,所有在墓內修造的工匠全部封埋。”


    慈禧望著這黑黝黝的陵園,似乎感到一股氣正在升騰。想當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橫戈躍馬,刀光劍影,氣吞萬裏如虎。他又統一法律、文字、車軌、貨幣、度量衡,強化中央集權,重農抑商,如今僵驅驪山,但稱雄於世。想到大清王朝日薄西山,淒悽慘慘寂寂,內憂外患,日夜不寐,自己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的傳聞不脛而走,路人皆知。光緒與自己同床異夢,八旗子弟沉湎酒色,一蹶不振。洋人盛氣淩人,變本加厲,將無數魔爪壓來。


    她感到一陣窒息,幾乎暈厥。


    李蓮英慌忙將她扶住,關切地問道:“怎麽了?老佛爺。”


    “沒,沒什麽。”慈禧苦笑著,站穩了腳跟,任憑夜風吹拂著她的衣擺。


    光緒望著陵區景色,倒增了幾分陽剛之氣,他舒展著自己的手臂,激動地踱來踱去。瑾妃小心地扯了扯他的衣襟,他沒有理會。他在長滿雜糙的石階中小跑了幾步,抑揚頓挫地吟道:“秦皇按劍,視天下諸侯,幾抔糞土。駕馭神兵百萬,勢如雪崩疾雨。中原搖撼,六國頓首,神州歸一旗。堂堂皇皇,陽剛之氣高勒。可異氣沖霄漢,兩朝之久,便灰飛煙滅。阿房宮舊址何在?空有宮女花雨。重執幹戈,頓蹄並轡,泉台旌旗立,但聽征鼓,一時神龍復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假慈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寶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寶瑞並收藏真假慈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