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太初有道1『這是《約翰福音》的第一句話。』。
蓋洛韋神父跪在國家大教堂的大十字架前,為美國祈禱。他祈禱深愛的祖國盡快領悟道的真諦——歷代典藏的古代先哲之書——聖賢傳授的靈性真理。
歷史賜予人類賢智導師、開明聖人,他們對靈性和心智奧秘的見解最為博大精深。包括佛祖、耶穌、穆罕默德、瑣羅亞斯德2『zoroaster:瑣羅亞斯德,古波斯襖教始祖。』在內的先哲數不勝數,他們寶貴的話語都藉由最古老、最珍貴的載體穿越歷史而歷久彌新。
典籍。
世界上的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聖書經典,各言各道,卻殊途同歸。對基督教徒來說,真言就是《聖經》,對穆斯林而言是《可蘭經》,對猶太教而言是《摩西五經》,對印度教而言是《吠陀經》……此外還有很多很多。
有道言明方向。
在美國的共濟會前輩心中,道之真言即為《聖經》。歷史上僅有寥寥幾人領悟到個中真諦。
今晚,當蓋洛韋獨自跪在大教堂裏時,他把雙手按在這部真言之上——這翻舊的老書,是他自己的《共濟會聖經》。像所有《共濟會聖經》一樣,這本珍貴的藏書裏包含《舊約》、《新約》和共濟會先哲撰寫的寶貴箴言。
哪怕蓋洛韋已失明,他依然熟稔扉頁上的字字句句。這段榮光之辭早已被他遍布世界的兄弟們用不同語言熟讀了千萬遍。
這段話說的是:
時光之河……典籍如舟。
諸多書卷始於順流,惟以殘破為終,無人記念,不復存現。
沙石俱下,僅有少而又少堪忍時間考驗得以倖存,祈佑來年曆代。
諸多流逝不再,惟有這些典籍得以倖存,自有其原因。身為信仰宗教的學者,蓋洛韋主教始終驚嘆的是,古老的靈性典籍——地球上被研讀最多的這些書——其實恰是最沒有被領悟透徹的。
奇異奧妙,就封藏在這些書頁裏。
很快,光就要降臨,人類將最終開始領會古人傳授的真理——能扭轉幹坤,卻簡明扼要——並完成質的飛躍,徹悟自身潛藏的秉異天賦。
第131章
挺立在華盛頓紀念碑裏的旋梯共有八百九十六級石階,圍繞著一條開放式的電梯井呈螺旋形下沉。蘭登和所羅門正在朝下走,蘭登仍在回味彼得數分鍾前與他分享的驚天機密:羅伯特,這座紀念碑下,中空的奠基石裏,我們的先輩埋下了一份真言——《聖經》,它靜靜等候在梯底的黑暗中。
他們往下走時,彼得突然停在兩段樓梯間的平台上,他揮動手電,照亮了嵌在石壁上的一枚大石章。
這又是怎麽回事?!蘭登看到銘文時嚇了一跳。
章紋描刻出一個驚恐萬狀、身披長袍的形象,手握一把長鐮刀,跪在一尊時漏旁。這人的手臂上舉,食指伸直,筆直指著一本巨大的、打開的《聖經》,仿佛在說:“答案就在那裏!”
蘭登凝視著章紋,轉向彼得。
尊師的雙眼炯炯有神,透著神秘的光彩。“我希望你想一想,羅伯特。”話音在空蕩蕩的階梯石壁間迴響。“你認為為什麽《聖經》能在千百年世態沉浮中倖存至今?為什麽它還在這裏?是因為裏麵的故事動人心魄、十分好讀嗎?當然不是……但原因是有的。它正是基督教僧侶花費畢生心血企圖解開《聖經》謎團的原因。也是猶太神秘教徒和卡巴拉信徒鑽研《舊約》的原因。這個原因,羅伯特,便是這本古籍的字裏行間藏有神的大能……尚未揭曉的巨量智慧累積在那裏,等待公之於眾的那一天。”
《聖經》裏包含著另一層含義,一層隱藏在寓言、象徵和比喻裏的秘密訊息,對此蘭登並不感到意外。
“先知警示我們,”彼得繼續說,“轉述奧義所用的語言是一種密碼文。《馬可福音》中說道,‘神國的奧秘隻教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箴言》也在提醒我們,智慧的講法就是‘謎語’,也就是《哥林多前書》中所說的‘奧秘的智慧’。《約翰福音》早有警告:‘這些事我是用比喻對你們說的……用晦暗之語’。”
晦暗之語,蘭登暗忖,這個奇特的詞彙在《箴言》和《詩篇》中屢次出現。
《詩篇第七十八章》中說:我要開口說比喻。我要說出古時的晦暗之語。蘭登早已知曉,“晦暗”並不是說“邪惡的黑暗”,而是說:所言真意不見天日,遮蔽在陰影裏。
“如果你有疑慮,”彼得又補充道,“《哥林多前書》中明明白白地寫著:比喻有兩層含義:給嬰兒吃的奶、給成人吃的飯——‘奶’用來餵給不能參透奧秘的幼稚頭腦,‘飯’才是真正的奧義,隻有心智成熟的人才能吃透。”
彼得揚起手電,再一次照亮長袍加身、心無旁騖地手指《聖經》的人形。“我知道你是個懷疑論者,羅伯特,但想想這個吧。如果《聖經》沒有隱含奧秘的潛台詞,那麽,為什麽歷史上最傑出的頭腦——包括皇家學院最有才氣的科學家們——會著迷般地鑽研這本書?艾薩克·牛頓爵士寫下洋洋百萬字,嚐試去破解《聖經》的真諦,其中一七〇四年的手稿宣稱他已從《聖經》中提煉出了隱秘的科學資訊!”
蘭登知道,這是真事。
“還有弗朗西斯·培根爵士,”彼得往下說,“身為先知先覺的大師接受詹姆斯王的約請編撰欽定權威版《詹姆斯王聖經》,毋寧說是他親手創造了這版英譯本,他誠心信服《聖經》隱含秘意,以至於用他自己的密碼體係撰寫了英譯本,直到今天仍未被完全破解!當然,你也知道,培根是玫瑰十字會會員,著有《古人智慧》一書。”彼得笑了,“就連一貫批判傳統的大詩人威廉·布萊克也曾暗示我們,應當讀透字裏行間的潛台詞。”
蘭登記得那段詩:
晝夜不休讀《聖經》,
但你參黑字,我讀白紙。
“不止是歐洲英才名士,”彼得說著往下走得更快了。“這裏也有,羅伯特,就在年輕的美利堅合眾國的核心地點,我們英明的前輩們——約翰·亞當斯、班傑明·富蘭克林、湯瑪斯·潘恩——都提醒過世人,僅僅讀通《聖經》的字麵意思必將導致深遠的危機。實際上,湯瑪斯·傑斐遜十分確信《聖經》的真諦是隱藏著的,乃至當真裁切頁碼,重新編輯了此書,用他的話來說,他是在嚐試‘祛除人為附加物,以便還原教旨真義’。”
蘭登當然知道這件驚世駭俗的軼聞。《傑斐遜版聖經》至今仍有印刷,許多引發爭議的修訂都被收錄進去,處女誕生耶穌和耶穌復活的情節都被刪除。不可思議的是,十九世紀上半葉每一位新晉國會議員都會收到一冊《傑斐遜版聖經》。
太初有道1『這是《約翰福音》的第一句話。』。
蓋洛韋神父跪在國家大教堂的大十字架前,為美國祈禱。他祈禱深愛的祖國盡快領悟道的真諦——歷代典藏的古代先哲之書——聖賢傳授的靈性真理。
歷史賜予人類賢智導師、開明聖人,他們對靈性和心智奧秘的見解最為博大精深。包括佛祖、耶穌、穆罕默德、瑣羅亞斯德2『zoroaster:瑣羅亞斯德,古波斯襖教始祖。』在內的先哲數不勝數,他們寶貴的話語都藉由最古老、最珍貴的載體穿越歷史而歷久彌新。
典籍。
世界上的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聖書經典,各言各道,卻殊途同歸。對基督教徒來說,真言就是《聖經》,對穆斯林而言是《可蘭經》,對猶太教而言是《摩西五經》,對印度教而言是《吠陀經》……此外還有很多很多。
有道言明方向。
在美國的共濟會前輩心中,道之真言即為《聖經》。歷史上僅有寥寥幾人領悟到個中真諦。
今晚,當蓋洛韋獨自跪在大教堂裏時,他把雙手按在這部真言之上——這翻舊的老書,是他自己的《共濟會聖經》。像所有《共濟會聖經》一樣,這本珍貴的藏書裏包含《舊約》、《新約》和共濟會先哲撰寫的寶貴箴言。
哪怕蓋洛韋已失明,他依然熟稔扉頁上的字字句句。這段榮光之辭早已被他遍布世界的兄弟們用不同語言熟讀了千萬遍。
這段話說的是:
時光之河……典籍如舟。
諸多書卷始於順流,惟以殘破為終,無人記念,不復存現。
沙石俱下,僅有少而又少堪忍時間考驗得以倖存,祈佑來年曆代。
諸多流逝不再,惟有這些典籍得以倖存,自有其原因。身為信仰宗教的學者,蓋洛韋主教始終驚嘆的是,古老的靈性典籍——地球上被研讀最多的這些書——其實恰是最沒有被領悟透徹的。
奇異奧妙,就封藏在這些書頁裏。
很快,光就要降臨,人類將最終開始領會古人傳授的真理——能扭轉幹坤,卻簡明扼要——並完成質的飛躍,徹悟自身潛藏的秉異天賦。
第131章
挺立在華盛頓紀念碑裏的旋梯共有八百九十六級石階,圍繞著一條開放式的電梯井呈螺旋形下沉。蘭登和所羅門正在朝下走,蘭登仍在回味彼得數分鍾前與他分享的驚天機密:羅伯特,這座紀念碑下,中空的奠基石裏,我們的先輩埋下了一份真言——《聖經》,它靜靜等候在梯底的黑暗中。
他們往下走時,彼得突然停在兩段樓梯間的平台上,他揮動手電,照亮了嵌在石壁上的一枚大石章。
這又是怎麽回事?!蘭登看到銘文時嚇了一跳。
章紋描刻出一個驚恐萬狀、身披長袍的形象,手握一把長鐮刀,跪在一尊時漏旁。這人的手臂上舉,食指伸直,筆直指著一本巨大的、打開的《聖經》,仿佛在說:“答案就在那裏!”
蘭登凝視著章紋,轉向彼得。
尊師的雙眼炯炯有神,透著神秘的光彩。“我希望你想一想,羅伯特。”話音在空蕩蕩的階梯石壁間迴響。“你認為為什麽《聖經》能在千百年世態沉浮中倖存至今?為什麽它還在這裏?是因為裏麵的故事動人心魄、十分好讀嗎?當然不是……但原因是有的。它正是基督教僧侶花費畢生心血企圖解開《聖經》謎團的原因。也是猶太神秘教徒和卡巴拉信徒鑽研《舊約》的原因。這個原因,羅伯特,便是這本古籍的字裏行間藏有神的大能……尚未揭曉的巨量智慧累積在那裏,等待公之於眾的那一天。”
《聖經》裏包含著另一層含義,一層隱藏在寓言、象徵和比喻裏的秘密訊息,對此蘭登並不感到意外。
“先知警示我們,”彼得繼續說,“轉述奧義所用的語言是一種密碼文。《馬可福音》中說道,‘神國的奧秘隻教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箴言》也在提醒我們,智慧的講法就是‘謎語’,也就是《哥林多前書》中所說的‘奧秘的智慧’。《約翰福音》早有警告:‘這些事我是用比喻對你們說的……用晦暗之語’。”
晦暗之語,蘭登暗忖,這個奇特的詞彙在《箴言》和《詩篇》中屢次出現。
《詩篇第七十八章》中說:我要開口說比喻。我要說出古時的晦暗之語。蘭登早已知曉,“晦暗”並不是說“邪惡的黑暗”,而是說:所言真意不見天日,遮蔽在陰影裏。
“如果你有疑慮,”彼得又補充道,“《哥林多前書》中明明白白地寫著:比喻有兩層含義:給嬰兒吃的奶、給成人吃的飯——‘奶’用來餵給不能參透奧秘的幼稚頭腦,‘飯’才是真正的奧義,隻有心智成熟的人才能吃透。”
彼得揚起手電,再一次照亮長袍加身、心無旁騖地手指《聖經》的人形。“我知道你是個懷疑論者,羅伯特,但想想這個吧。如果《聖經》沒有隱含奧秘的潛台詞,那麽,為什麽歷史上最傑出的頭腦——包括皇家學院最有才氣的科學家們——會著迷般地鑽研這本書?艾薩克·牛頓爵士寫下洋洋百萬字,嚐試去破解《聖經》的真諦,其中一七〇四年的手稿宣稱他已從《聖經》中提煉出了隱秘的科學資訊!”
蘭登知道,這是真事。
“還有弗朗西斯·培根爵士,”彼得往下說,“身為先知先覺的大師接受詹姆斯王的約請編撰欽定權威版《詹姆斯王聖經》,毋寧說是他親手創造了這版英譯本,他誠心信服《聖經》隱含秘意,以至於用他自己的密碼體係撰寫了英譯本,直到今天仍未被完全破解!當然,你也知道,培根是玫瑰十字會會員,著有《古人智慧》一書。”彼得笑了,“就連一貫批判傳統的大詩人威廉·布萊克也曾暗示我們,應當讀透字裏行間的潛台詞。”
蘭登記得那段詩:
晝夜不休讀《聖經》,
但你參黑字,我讀白紙。
“不止是歐洲英才名士,”彼得說著往下走得更快了。“這裏也有,羅伯特,就在年輕的美利堅合眾國的核心地點,我們英明的前輩們——約翰·亞當斯、班傑明·富蘭克林、湯瑪斯·潘恩——都提醒過世人,僅僅讀通《聖經》的字麵意思必將導致深遠的危機。實際上,湯瑪斯·傑斐遜十分確信《聖經》的真諦是隱藏著的,乃至當真裁切頁碼,重新編輯了此書,用他的話來說,他是在嚐試‘祛除人為附加物,以便還原教旨真義’。”
蘭登當然知道這件驚世駭俗的軼聞。《傑斐遜版聖經》至今仍有印刷,許多引發爭議的修訂都被收錄進去,處女誕生耶穌和耶穌復活的情節都被刪除。不可思議的是,十九世紀上半葉每一位新晉國會議員都會收到一冊《傑斐遜版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