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您也別太難受了,我知道您是在為我著想。”
“小弟我終究還是個孩子,咳咳,還沒有成家的年輕人。”
“等以後,小弟我成家立業,心性變得沉穩,不再那麽的浮躁。”
“到了那個時候,小弟定然會主動的爭取,努力為朝廷,為陛下效命。”
看到這位二舅子一臉從容,全無失望之色。
朱標隻能勉強一笑,拍了拍這位一心為國,不求回報的二舅子的肩膀。
罷罷罷,此事暫且不提,既然如此,那自己就設法努力促成常二郎與五妹的婚事才是。
也算是對常二郎嘔心瀝血為國為民的回報。
回到了文成殿的老朱,當然不隻是隨便找個借口晃點自己的好大兒。
很快,一幹文武重臣已然入宮,三五成群,結伴向著那文成殿而去。
此刻,內閣成員,武英殿大學士吳伯宗正快步而行。
這位昔日大明首位狀元,曾經被胡惟庸迫害被貶謫。
最終因為老朱甚愛其才,而且已然開始對胡惟庸的作為不滿。
將他從中都鳳陽召回了京師,之後隨著廢除宰相,罷中書省。
內閣的組成,官不過五宮,又極有才幹學識的吳伯宗正好落入了老朱的法眼。
甚至老朱為了完成自己對於所有入閣官吏,必須有州部經驗的紅線。
還給吳伯宗安排了江寧縣縣令一職,如今,吳伯宗雖已入職內閣,卻仍舊沒有卸載江寧縣縣令一職。
“伯宗留步,老朽向你打聽一下,陛下此時召集我等。
莫不是西北邊陲糧價飛漲之事,陛下已然尋到了良策?”
開口之人,正是當朝太師李善長,如今大明雖然已經沒有了丞相。
他這位太師地位尊榮之極,可是現如今,他倒有些像是一位榮譽內閣成員一般。
畢竟他現如今除了太師之職外,未有實任的職務。
但是陛下現如今,倒是有不少的軍國大政,都要召他谘詢。
方才出門之時,他可是特地向傳訊之人詢問了一番。
隻是對方語焉不詳,所以他見到了內閣的吳伯宗,第一時間喚住了對方。
“李太師,下官也是剛剛聽聞未久,上位的確已經有了解決如今我大明西北邊陲缺糧之憂患。”
“這麽快?”一旁的戶部尚書茹太素聽得此言亦不由得大奇。
要知道,收到了這個消息之後,陛下已經召來諸位重臣仔細商議。
可是久久未有良策可以解決,陛下差點飆垃圾話。
最終黑著臉讓群臣回家去認真思考解決的良策。
而他茹太素回府之後也是反複深思良久,結果仍舊沒有什麽頭緒。
而現在突然聽到了這樣的消息,不容他不吃驚。
那邊的徐達等人也是麵麵相覷,怎麽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這麽快就有了轉機。
而那吳伯宗此刻卻笑眯眯地雙手向上一揖。
“托陛下洪福,此等良策方略,乃是出自太子殿下。”
“諸位大人快請吧,莫要讓陛下久等了。”
兩句話,又再一次讓所有人陷入了沉默。
太子殿下這幾年以來,行事極有法度,而且朝廷諸多改良舉措,多有太子獻言之功。
如今這西北邊陲有缺糧之憂,以致糧價飛漲,令大明北征大軍困頓。
倒不想,這位太子殿下又出手了,而陛下如此急切的召請眾位臣工過來商議。
那就說明,太子殿下所獻之良,必可解決此事。
一想到如今陛下已然開始須發染上銀霜,而太子殿下正值壯年。
能夠有這麽一位英明睿智,又寬仁善待臣下的太子殿下。
想來,未來大夥的日子,必定要比現如今好過不少。
當然,這些想法,隻能留在他們的腦子裏邊,萬萬不敢真把這樣的想法給流露出來。
不然,嗬嗬,惹得當今陛下不開心,回頭一翻小本本,怕是一家老小,就隻能在陰曹地府團聚了。
。。。
老朱安然地坐在禦案後方,呷著茶湯,看著那份內閣已然草似出來的東西。
這正是自己的好大兒提出來的良策:開中法。
這絕對是一種十分具有創新模式,又能夠解決大明邊陲之地糧草缺乏的憂患。
同時還可能極大的促進大明邊鎮地區與中原大地的商貿往來。
老朱自己反複看了數遍,每一次看完。
腦子裏邊都會閃過常老二那張在自己跟前鬼鬼祟祟的表情。
這讓他忍不住抹了把臉,幽幽一聲長歎。
那小子的腦子,難不成真是得了大病之後,長了新腦子不成?
不然為何又是考中狀元,又是頻現利國利民的良策?
重要在於,咱都沒能想到的辦法,卻讓這個小兔崽子想出來了。
實在是讓人覺得老臉發燙。
老朱狠狠地抹了把臉,不不不,這可是咱好大兒整出來的。
關那小子啥事?就算是那小子整出來的,那也還不是自己好大兒魅力過來。
不然,常二郎那小子又怎麽可能原意為朝廷這麽嘔心泣血的出謀劃策?
這麽一想之後,老朱瞬間心情好了不少。
而這個時候,一幹文武重臣們也來到了文成殿入,魚貫而入。
老朱撫著長須,打量著這些臣工們,現如今朝廷重臣,又多出了不少的新麵孔。
嗯,看來之前,胡惟庸及其黨羽的倒下,著實讓朝堂之上原本的老麵孔少了不少。
不過對於這個,老朱都是不在意,畢竟自打開國以來。
他向來不吝嗇自己的屠刀,隻要敢有人觸碰到自己的底線。
不剁掉,那豈不是顯得他這位大明開國之主過於軟弱無能?
。。。
“列位卿家,朕有事要宣布,為了解決我大明邊陲之地因缺糧之憂患,導致了西北邊陲糧價居高不下。”
“朕決定,在我大明西北邊陲之地,實施開中法,以解決這個難題。
至於何謂開中法,吳卿,你來向列位臣工解釋解釋。”
老朱的目光一掃,落在了吳伯宗的身上,吳伯宗恭敬地朝著老朱一禮。
這才向著一幹臣工解釋起了太子殿下所獻上的良策:開中法。
隻寥寥數句之後,一幹大明重臣便明白了此良策之妙。
“小弟我終究還是個孩子,咳咳,還沒有成家的年輕人。”
“等以後,小弟我成家立業,心性變得沉穩,不再那麽的浮躁。”
“到了那個時候,小弟定然會主動的爭取,努力為朝廷,為陛下效命。”
看到這位二舅子一臉從容,全無失望之色。
朱標隻能勉強一笑,拍了拍這位一心為國,不求回報的二舅子的肩膀。
罷罷罷,此事暫且不提,既然如此,那自己就設法努力促成常二郎與五妹的婚事才是。
也算是對常二郎嘔心瀝血為國為民的回報。
回到了文成殿的老朱,當然不隻是隨便找個借口晃點自己的好大兒。
很快,一幹文武重臣已然入宮,三五成群,結伴向著那文成殿而去。
此刻,內閣成員,武英殿大學士吳伯宗正快步而行。
這位昔日大明首位狀元,曾經被胡惟庸迫害被貶謫。
最終因為老朱甚愛其才,而且已然開始對胡惟庸的作為不滿。
將他從中都鳳陽召回了京師,之後隨著廢除宰相,罷中書省。
內閣的組成,官不過五宮,又極有才幹學識的吳伯宗正好落入了老朱的法眼。
甚至老朱為了完成自己對於所有入閣官吏,必須有州部經驗的紅線。
還給吳伯宗安排了江寧縣縣令一職,如今,吳伯宗雖已入職內閣,卻仍舊沒有卸載江寧縣縣令一職。
“伯宗留步,老朽向你打聽一下,陛下此時召集我等。
莫不是西北邊陲糧價飛漲之事,陛下已然尋到了良策?”
開口之人,正是當朝太師李善長,如今大明雖然已經沒有了丞相。
他這位太師地位尊榮之極,可是現如今,他倒有些像是一位榮譽內閣成員一般。
畢竟他現如今除了太師之職外,未有實任的職務。
但是陛下現如今,倒是有不少的軍國大政,都要召他谘詢。
方才出門之時,他可是特地向傳訊之人詢問了一番。
隻是對方語焉不詳,所以他見到了內閣的吳伯宗,第一時間喚住了對方。
“李太師,下官也是剛剛聽聞未久,上位的確已經有了解決如今我大明西北邊陲缺糧之憂患。”
“這麽快?”一旁的戶部尚書茹太素聽得此言亦不由得大奇。
要知道,收到了這個消息之後,陛下已經召來諸位重臣仔細商議。
可是久久未有良策可以解決,陛下差點飆垃圾話。
最終黑著臉讓群臣回家去認真思考解決的良策。
而他茹太素回府之後也是反複深思良久,結果仍舊沒有什麽頭緒。
而現在突然聽到了這樣的消息,不容他不吃驚。
那邊的徐達等人也是麵麵相覷,怎麽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這麽快就有了轉機。
而那吳伯宗此刻卻笑眯眯地雙手向上一揖。
“托陛下洪福,此等良策方略,乃是出自太子殿下。”
“諸位大人快請吧,莫要讓陛下久等了。”
兩句話,又再一次讓所有人陷入了沉默。
太子殿下這幾年以來,行事極有法度,而且朝廷諸多改良舉措,多有太子獻言之功。
如今這西北邊陲有缺糧之憂,以致糧價飛漲,令大明北征大軍困頓。
倒不想,這位太子殿下又出手了,而陛下如此急切的召請眾位臣工過來商議。
那就說明,太子殿下所獻之良,必可解決此事。
一想到如今陛下已然開始須發染上銀霜,而太子殿下正值壯年。
能夠有這麽一位英明睿智,又寬仁善待臣下的太子殿下。
想來,未來大夥的日子,必定要比現如今好過不少。
當然,這些想法,隻能留在他們的腦子裏邊,萬萬不敢真把這樣的想法給流露出來。
不然,嗬嗬,惹得當今陛下不開心,回頭一翻小本本,怕是一家老小,就隻能在陰曹地府團聚了。
。。。
老朱安然地坐在禦案後方,呷著茶湯,看著那份內閣已然草似出來的東西。
這正是自己的好大兒提出來的良策:開中法。
這絕對是一種十分具有創新模式,又能夠解決大明邊陲之地糧草缺乏的憂患。
同時還可能極大的促進大明邊鎮地區與中原大地的商貿往來。
老朱自己反複看了數遍,每一次看完。
腦子裏邊都會閃過常老二那張在自己跟前鬼鬼祟祟的表情。
這讓他忍不住抹了把臉,幽幽一聲長歎。
那小子的腦子,難不成真是得了大病之後,長了新腦子不成?
不然為何又是考中狀元,又是頻現利國利民的良策?
重要在於,咱都沒能想到的辦法,卻讓這個小兔崽子想出來了。
實在是讓人覺得老臉發燙。
老朱狠狠地抹了把臉,不不不,這可是咱好大兒整出來的。
關那小子啥事?就算是那小子整出來的,那也還不是自己好大兒魅力過來。
不然,常二郎那小子又怎麽可能原意為朝廷這麽嘔心泣血的出謀劃策?
這麽一想之後,老朱瞬間心情好了不少。
而這個時候,一幹文武重臣們也來到了文成殿入,魚貫而入。
老朱撫著長須,打量著這些臣工們,現如今朝廷重臣,又多出了不少的新麵孔。
嗯,看來之前,胡惟庸及其黨羽的倒下,著實讓朝堂之上原本的老麵孔少了不少。
不過對於這個,老朱都是不在意,畢竟自打開國以來。
他向來不吝嗇自己的屠刀,隻要敢有人觸碰到自己的底線。
不剁掉,那豈不是顯得他這位大明開國之主過於軟弱無能?
。。。
“列位卿家,朕有事要宣布,為了解決我大明邊陲之地因缺糧之憂患,導致了西北邊陲糧價居高不下。”
“朕決定,在我大明西北邊陲之地,實施開中法,以解決這個難題。
至於何謂開中法,吳卿,你來向列位臣工解釋解釋。”
老朱的目光一掃,落在了吳伯宗的身上,吳伯宗恭敬地朝著老朱一禮。
這才向著一幹臣工解釋起了太子殿下所獻上的良策:開中法。
隻寥寥數句之後,一幹大明重臣便明白了此良策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