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愛女迫不及待的開口,讓馬皇後忍不住瞥了眼朱寶貞。
麵對著娘親那意味深長的眼神。
朱寶貞那粉嫩的俏臉微燙,忍不住出言狡辯。
“娘親,女兒就隻是好奇,畢竟常二郎老是提前交卷。”
“還能在鄉試和會試都斬獲頭名,這一次殿試他又這麽早交。”
“興許也是胸有成竹,所以女兒才想問上一問。”
馬皇後滿臉慈愛地看著這位貌美如花,青春動人的愛女笑道。
“問就問唄,老身又沒說什麽,你解釋這麽多幹嘛?”
好在馬皇後沒有繼續逗已然俏臉升霞的朱寶貞,目光落在了朱標身上。
朱標打起了精神,開始詳細地描繪起了常二郎的文章。
並且還添油加醋了一番,認為常二郎這篇文章,不但契合了現如今大明開國之初的局麵。
同時,他對於自己母親馬皇後的讚譽之詞,可謂是深得人心。
此刻,依偎著娘親,一雙楚楚動人明眸看向兄長的朱寶貞。
聽到了朱標講述的內容,朱寶貞的表情雖然沒有什麽變化。
可是內心卻猶如驚濤駭浪在翻湧不停。
怎麽也沒有想到,常二郎會在殿試上。
拿出女性裹腳這樣的事情端到台麵上來言語。
甚至還拿娘親來當正麵標杆。
朱寶貞忍不住抬眸瞥了眼娘親,看到了娘親此刻亦是眉舒目展。
頗有些哭笑不得地連連搖頭不已。
“那小子,殿試就殿試,怎麽把話都扯到老身身上來了。”
聽到了娘親這話,朱標討好一笑,上前為娘親捶背一麵為二舅子辯解起來。
“娘親,常二郎此舉,雖然有些犯冒了娘親。”
“但是孩兒倒覺得,倘若此文章能夠傳揚開來。
為我大明無數女子張目,以解纏足之苦厄,實為天下幸事爾。”
“對呀娘親,女兒也覺得常二郎的文章倒也有幾分道理。”
“女兒也問了那些裹腳的女子,皆言裹足於身心之痛,可謂是一生之不幸。”
馬皇後聽著跟前的朱寶貞與朱標兄妹二人之言。
亦是深以為然,作為一位隨同夫君開創大明偉業的奇女子。
自然也是經曆良多,對於世間之疾苦也是知之甚詳。
而她自己不願纏足,亦是因為得見那些纏足女子身心皆苦。
“那孩子作這等文章,既然是為了天下女子張目。”
“老身若是能以身為表率,起到一些作用,這便是好事情。”
“哪有怪他常二郎的道理。身為勳貴子弟。
卻能知民間癡苦,這樣的才俊,當真不多呀……”
“你嶽父若是泉下有知,自己有這樣的麒麟子,也該當瞑目才是。”
聽著娘親的評價,朱寶貞這才想起,常二郎年幼之時就已然喪父。
雖然過去不學無術,可是現如今卻懂得痛改前非,發奮上進。
還能夠連中兩元,殿試的文章,更是得到了大哥、父親還有娘親的讚譽。
接下來,倘若他真的能夠殿試一舉奪魁的話。
豈不就是大明開國以來首位三元及第的傳奇才俊。
重點是他還那麽的年輕,比自己也大不了幾歲。
萬一爹爹真像之前跟大哥說的那種,要給自己尋個博學多才的年輕才俊。
文武雙全的常二郎,倒也當得起良配。
到時候,爹爹或者娘親向自己提起。
自己應該不會拒絕,可也一定不能表現在太明顯。
畢竟自己是女兒家,一定要矜持才行。
可萬一常二郎拒絕爹爹的提議,那又如何是好?
到底那常二郎對自己有沒有那樣的心思……
也不知道大哥是否清楚。
此刻,滿腦子裏邊全是胡思亂想的朱寶貞。
那雙水汪汪的帶羞水眸,忍不住瞥了眼大哥朱標。
全然不知道,她那副忽喜忽嗔的可愛模樣,全被娘親看在了眼裏。
等到朱寶貞被馬皇後支走之後。
馬皇後這才示意朱標坐到身邊小聲問道。
“標兒,你五妹跟那常二郎可是經常見麵?”
聽到了這話,朱標心頭打了個突,想到娘子常溪的交待。
“娘親,常二郎與五妹的確見過幾次,都是在孩兒那裏撞上的。”
“我觀五妹,似乎對那常二郎印象頗佳。”
“娘親,孩兒倒是覺得,那常二郎可謂是今非昔比。”
“日後必可為我大明入將入相的才俊。”
“若是能夠與寶貞情投意合的話,堪稱良配……”
聽著朱標的解釋,馬皇後亦是有些犯愁。
常二郎那小子模樣倒是不差,高大英武,頗有男兒氣概。
而今更是埋頭苦讀,就連文采方麵的短板也給補齊了。
隻是,那個行事執拗的重八,早早就已經把話說死。
自己的寶貝閨女朱寶貞絕對不嫁那些武勳子弟,隻嫁知書達禮的讀書才俊。
“此事不急,你四妹都還未嫁,寶貞的婚事,不必著急。”
看到娘親的回複十分含糊,朱標倒也不急。
畢竟五妹可是爹娘的心頭肉,早兩年就已經開始商議怎麽給她挑個如意郎君。
現如今二舅子上升勢頭很猛,再加上有自己為其助攻。
而且看那五妹,似乎對自己的二舅子也頗有好感,這就是好消息。
反正四妹都還未出嫁,等到常二郎科舉結束,再根據情況來出手。
爭取讓二舅子與朱寶貞結為秦晉之好,讓朱常兩家親上加親。
這可是愛妻常溪給自己下的死命令。
作為一位大明好男人,朱標自然要為之而努力,以博娘子之歡心。
更何況,常二郎這小子,可是幫自己出謀劃策,弄出了不少的好東西。
讓自己在親爹甚至是朝堂諸多臣工跟前大大露臉。
哪怕是為了自己,也該出手相助這位二舅子,這叫知恩圖報。
終於天色到了黃昏,考生們紛紛戀戀不舍地起身交卷。
最後又欣賞一眼那皇宮大殿沐浴在餘輝中金碧輝煌的難忘景象。
這才邁著早就已經坐到發麻發僵的雙腿,蹣跚地朝著皇宮外麵行去。
此刻,三十位讀卷官已然神完氣足,躍躍欲試地等待著那些譽錄糊名的答卷送來。
他們也好一展所長,判定那些貢士們的文章高下。
麵對著娘親那意味深長的眼神。
朱寶貞那粉嫩的俏臉微燙,忍不住出言狡辯。
“娘親,女兒就隻是好奇,畢竟常二郎老是提前交卷。”
“還能在鄉試和會試都斬獲頭名,這一次殿試他又這麽早交。”
“興許也是胸有成竹,所以女兒才想問上一問。”
馬皇後滿臉慈愛地看著這位貌美如花,青春動人的愛女笑道。
“問就問唄,老身又沒說什麽,你解釋這麽多幹嘛?”
好在馬皇後沒有繼續逗已然俏臉升霞的朱寶貞,目光落在了朱標身上。
朱標打起了精神,開始詳細地描繪起了常二郎的文章。
並且還添油加醋了一番,認為常二郎這篇文章,不但契合了現如今大明開國之初的局麵。
同時,他對於自己母親馬皇後的讚譽之詞,可謂是深得人心。
此刻,依偎著娘親,一雙楚楚動人明眸看向兄長的朱寶貞。
聽到了朱標講述的內容,朱寶貞的表情雖然沒有什麽變化。
可是內心卻猶如驚濤駭浪在翻湧不停。
怎麽也沒有想到,常二郎會在殿試上。
拿出女性裹腳這樣的事情端到台麵上來言語。
甚至還拿娘親來當正麵標杆。
朱寶貞忍不住抬眸瞥了眼娘親,看到了娘親此刻亦是眉舒目展。
頗有些哭笑不得地連連搖頭不已。
“那小子,殿試就殿試,怎麽把話都扯到老身身上來了。”
聽到了娘親這話,朱標討好一笑,上前為娘親捶背一麵為二舅子辯解起來。
“娘親,常二郎此舉,雖然有些犯冒了娘親。”
“但是孩兒倒覺得,倘若此文章能夠傳揚開來。
為我大明無數女子張目,以解纏足之苦厄,實為天下幸事爾。”
“對呀娘親,女兒也覺得常二郎的文章倒也有幾分道理。”
“女兒也問了那些裹腳的女子,皆言裹足於身心之痛,可謂是一生之不幸。”
馬皇後聽著跟前的朱寶貞與朱標兄妹二人之言。
亦是深以為然,作為一位隨同夫君開創大明偉業的奇女子。
自然也是經曆良多,對於世間之疾苦也是知之甚詳。
而她自己不願纏足,亦是因為得見那些纏足女子身心皆苦。
“那孩子作這等文章,既然是為了天下女子張目。”
“老身若是能以身為表率,起到一些作用,這便是好事情。”
“哪有怪他常二郎的道理。身為勳貴子弟。
卻能知民間癡苦,這樣的才俊,當真不多呀……”
“你嶽父若是泉下有知,自己有這樣的麒麟子,也該當瞑目才是。”
聽著娘親的評價,朱寶貞這才想起,常二郎年幼之時就已然喪父。
雖然過去不學無術,可是現如今卻懂得痛改前非,發奮上進。
還能夠連中兩元,殿試的文章,更是得到了大哥、父親還有娘親的讚譽。
接下來,倘若他真的能夠殿試一舉奪魁的話。
豈不就是大明開國以來首位三元及第的傳奇才俊。
重點是他還那麽的年輕,比自己也大不了幾歲。
萬一爹爹真像之前跟大哥說的那種,要給自己尋個博學多才的年輕才俊。
文武雙全的常二郎,倒也當得起良配。
到時候,爹爹或者娘親向自己提起。
自己應該不會拒絕,可也一定不能表現在太明顯。
畢竟自己是女兒家,一定要矜持才行。
可萬一常二郎拒絕爹爹的提議,那又如何是好?
到底那常二郎對自己有沒有那樣的心思……
也不知道大哥是否清楚。
此刻,滿腦子裏邊全是胡思亂想的朱寶貞。
那雙水汪汪的帶羞水眸,忍不住瞥了眼大哥朱標。
全然不知道,她那副忽喜忽嗔的可愛模樣,全被娘親看在了眼裏。
等到朱寶貞被馬皇後支走之後。
馬皇後這才示意朱標坐到身邊小聲問道。
“標兒,你五妹跟那常二郎可是經常見麵?”
聽到了這話,朱標心頭打了個突,想到娘子常溪的交待。
“娘親,常二郎與五妹的確見過幾次,都是在孩兒那裏撞上的。”
“我觀五妹,似乎對那常二郎印象頗佳。”
“娘親,孩兒倒是覺得,那常二郎可謂是今非昔比。”
“日後必可為我大明入將入相的才俊。”
“若是能夠與寶貞情投意合的話,堪稱良配……”
聽著朱標的解釋,馬皇後亦是有些犯愁。
常二郎那小子模樣倒是不差,高大英武,頗有男兒氣概。
而今更是埋頭苦讀,就連文采方麵的短板也給補齊了。
隻是,那個行事執拗的重八,早早就已經把話說死。
自己的寶貝閨女朱寶貞絕對不嫁那些武勳子弟,隻嫁知書達禮的讀書才俊。
“此事不急,你四妹都還未嫁,寶貞的婚事,不必著急。”
看到娘親的回複十分含糊,朱標倒也不急。
畢竟五妹可是爹娘的心頭肉,早兩年就已經開始商議怎麽給她挑個如意郎君。
現如今二舅子上升勢頭很猛,再加上有自己為其助攻。
而且看那五妹,似乎對自己的二舅子也頗有好感,這就是好消息。
反正四妹都還未出嫁,等到常二郎科舉結束,再根據情況來出手。
爭取讓二舅子與朱寶貞結為秦晉之好,讓朱常兩家親上加親。
這可是愛妻常溪給自己下的死命令。
作為一位大明好男人,朱標自然要為之而努力,以博娘子之歡心。
更何況,常二郎這小子,可是幫自己出謀劃策,弄出了不少的好東西。
讓自己在親爹甚至是朝堂諸多臣工跟前大大露臉。
哪怕是為了自己,也該出手相助這位二舅子,這叫知恩圖報。
終於天色到了黃昏,考生們紛紛戀戀不舍地起身交卷。
最後又欣賞一眼那皇宮大殿沐浴在餘輝中金碧輝煌的難忘景象。
這才邁著早就已經坐到發麻發僵的雙腿,蹣跚地朝著皇宮外麵行去。
此刻,三十位讀卷官已然神完氣足,躍躍欲試地等待著那些譽錄糊名的答卷送來。
他們也好一展所長,判定那些貢士們的文章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