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憲黨組織了所謂的“政友協會”,把它做為接受獻金的窗口。政憲黨把接受的獻款用“政友協會”名義開收據,並報自治省。因此政憲黨接受的款額在帳目上是清楚的。但是錢的去向卻不清楚,因為各政黨從來不公開黨的經費開支情況。
政憲黨的獻金使用權在黨的最高領導手裏,經辦具體事務的是黨的幹事長和受他領導的經理局長。這樣籌集來的錢怎樣分配,當然是首領一個人說了算的。
作為常識,鍋屋也知道這些情況。但想到由織部佐登子領回的兩千萬元,是政治家給企業家的手續費,這對鍋屋來說出乎意料。
由於款數太大,支付兩千萬元手續費不可能是政治家一個人隨意決定的,而很可能是根據提供一方和接受者之間預先訂好的協議支付的。
這種不開收條的政治獻金隻能是全部用現款支付的。要裝打成捆的一億元鈔票,需要一個紙箱。大都是用秘書主任一類的人,在深夜偷偷地把紙箱裝在車上送到對方去的。為了保密,政治家接受獻金後,不會立即把手續費交給社長。而是過了幾天,根據雙方的秘約,社長派一個人到政治家那裏領錢。選派的人往往不是公司的人。這是因為,公司內部也有派係鬥爭,不知何時會變成反社長派。公司內也有不少是兩麵三刀,別有用心的人,連社長的心腹也不例外。
社長最能信賴的隻有自己家裏的人。派家裏人去領手續費萬無一失,公司也絕不會知道的。裝在織部佐登子手提包裏的兩千萬元,大概就是這種性質的錢吧!佐登子被搶劫了兩千萬元不敢報案,是因為一旦向警察署報案,就不得不交代這筆錢的來由和付錢人的名字。
鍋屋每當經過這裏,就要看看鬆原町內新建的一棟住宅。這是新光化學工業社長的家。鍋屋一直懷疑,為什麽一個職員社長有這麽多的錢?社長的職務津貼也是有限的,交際費也要受一定的限製。他到底用什麽辦法新建了如此豪華的住宅,並且能花大錢讓情人開飯館和酒吧呢?現在鍋屋恍然大悟的金錢來源之一,就是這個手續費。
管理政治獻金是“社長權限”,一旦失去了社長職位便失去這個“權限”。這就是為什麽社長的豪華生活和他的地位共存亡的原因。失掉社長地位,不僅結束豪華的生活,金錢和女人都離開他,連用公司的車也不方便了。
“是寺西正毅!對、對!”鍋屋高興地彈了手指頭。
政憲黨的下屆總裁也就是下屆總理大臣。已經確定,寺西在今秋從桂總理將接受“禪讓”的總理寶座。為此,政治獻金集中在下一屆總理和他的派係手裏,這是很自然的,寺西正毅也正在拚命地收集活動經費嘛。盡管“禪讓”總理寶座這筆交易已經拍板了,但總裁選舉時還需要大筆金錢,寺西目前非常需要有人給他提供獻金,多多益善。
當然,提供獻金的一方等待著下屆總理對他的“回禮”了。他們在提供政治獻金時,一般不談具體的交換條件,但總希望政治家給自己企業謀一些方便。例如,企業家希望能得到寬大的許可權,甚至希望修改法令或製定新法。
如果不提供政治獻金將會怎樣呢?那就再也得不到政治家的保護了。各企業經營者在競爭中有無政治家的庇護,關係到這個企業的生死存亡。在這種意義上說,提供政治獻金從消極意義上說是付“保險費”,從積極意義上來說是,想要得到更大收益的一種投資。
鍋屋從山王神社又回到亞當飯店,坐了計程車去南青山。
鍋屋在寺西公館前百米的地方下了計程車。這是幽靜的高級住宅區,處處聳立著綠油油的櫸樹。鍋屋健三裝作行人的樣子,在清靜的街道上走著。因離寺西公館太近,鍋屋怕碰見麵熟的議員或秘書,有時轉過臉,有時低著頭慢慢地挪動著腳步。這時,他看見馬路左側的派出所,其斜對麵是寺西公館。公館前有一個身體健壯的年輕警官背著雙手,叉開雙腿,瞪著雙眼在那裏站立著。
在重要的政治家公館前,幾乎都駐有派出所。這倒不一定是出自政治家的要求而設置的,主要是警視廳有守衛“國家重要人物”宅邸的任務。
寺西公館正門兩側牆邊停留著四輛黑色小轎車,情景酷似一流飯店。鍋屋往裏看了看,在裏而的門廳前栽種著圓形的樹叢,樹叢下麵開著粉紅色杜鵑花,附近還有三、四輛黑色汽車。寺西派成員和其他派議員,還有財界人士和其他請願者不斷來訪。真是車水馬龍,賓客盈門。因寺西白天吋常不在家,往往一清早他還沒有起床,客廳和會客室已坐滿了人。
清早時刻,織部佐登子這樣的女人到寺西宅邸,不是更能引起這些人的注意嗎?這就不成其為秘密使者了嗎?鍋屋疑團莫釋。鍋屋走到了寺西公館磚牆的盡頭。公館約占整條街道的三分之一。鍋屋走到公館門前時,有一輛車從門裏開出來,鍋屋很快地把頭轉過去,躲在路旁。車從他身旁開過去的瞬間,仿佛看到了在車裏戴著眼鏡,穿著西裝的女人上半身。“是寺西夫人!”
鍋屋見過她幾次,有時在黨的正式集會上,有時在招待會上。隻不過鍋屋是個二世議員的私人秘書,從未跟她說過話,但很熟悉她那圓圓而顯得福態的臉。她沒有大議員夫人的架子,說話隨和,又顯得真誠坦率,在有數的大議員夫人中,她算是大家有好感的一位。不過,給人的印象是,那副高貴的細銀絲眼鏡和整個臉型不大協調。
夫人一個人到哪裏去?她穿的灰色衣服不算是特別好的出門用服裝,說它是質樸的便服更恰當一些。看來,她不是去訪問重要人物的家。也許是去百貨公司?現在是四點鍾。不帶隨從人獨自去百貨公司也表現出,這位夫人不擺官太太架子的特點。
鍋屋走到南青山的第二個十字路口。信步前行,三個小孩子在路上玩壘球。球飛到了牆中間,小孩子便去拾球。因為小巷狹窄,連孩子行走也顯得困難了。鍋屋無意中發現,兩邊牆很陳舊。
這時鍋屋想起了赤阪警察署偵查課長說過的奧斯特利奇手提包上有“似乎被什麽東西擦過的痕跡”的話。自首的年輕人在供詞裏講,手提包上不但有傷痕,而且當初還有“被蹭掉了的象水泥似的白色粉末粘在上麵”。是不是意味著舊的水泥粉的剝落呢?
“小孩!”
鍋屋帶著笑容向手裏拿著球從狹窄的牆fèng當中小路走出來的小孩子問:
“能進到裏麵去嗎?”
“嗯!”小孩點了頭。
“通到哪裏?”
“那人家的後麵。”
“誰的家呢?”
“寺西先生的家。”
“什麽,寺西先生家!”
鍋屋吃了一驚。原來知道這個小路在寺西家的南麵,但萬萬沒有想到這種窄小的小巷能通到寺西家的後麵。
“那麽,叔叔想走這個路?”
“不行。”
“為什麽?”
政憲黨的獻金使用權在黨的最高領導手裏,經辦具體事務的是黨的幹事長和受他領導的經理局長。這樣籌集來的錢怎樣分配,當然是首領一個人說了算的。
作為常識,鍋屋也知道這些情況。但想到由織部佐登子領回的兩千萬元,是政治家給企業家的手續費,這對鍋屋來說出乎意料。
由於款數太大,支付兩千萬元手續費不可能是政治家一個人隨意決定的,而很可能是根據提供一方和接受者之間預先訂好的協議支付的。
這種不開收條的政治獻金隻能是全部用現款支付的。要裝打成捆的一億元鈔票,需要一個紙箱。大都是用秘書主任一類的人,在深夜偷偷地把紙箱裝在車上送到對方去的。為了保密,政治家接受獻金後,不會立即把手續費交給社長。而是過了幾天,根據雙方的秘約,社長派一個人到政治家那裏領錢。選派的人往往不是公司的人。這是因為,公司內部也有派係鬥爭,不知何時會變成反社長派。公司內也有不少是兩麵三刀,別有用心的人,連社長的心腹也不例外。
社長最能信賴的隻有自己家裏的人。派家裏人去領手續費萬無一失,公司也絕不會知道的。裝在織部佐登子手提包裏的兩千萬元,大概就是這種性質的錢吧!佐登子被搶劫了兩千萬元不敢報案,是因為一旦向警察署報案,就不得不交代這筆錢的來由和付錢人的名字。
鍋屋每當經過這裏,就要看看鬆原町內新建的一棟住宅。這是新光化學工業社長的家。鍋屋一直懷疑,為什麽一個職員社長有這麽多的錢?社長的職務津貼也是有限的,交際費也要受一定的限製。他到底用什麽辦法新建了如此豪華的住宅,並且能花大錢讓情人開飯館和酒吧呢?現在鍋屋恍然大悟的金錢來源之一,就是這個手續費。
管理政治獻金是“社長權限”,一旦失去了社長職位便失去這個“權限”。這就是為什麽社長的豪華生活和他的地位共存亡的原因。失掉社長地位,不僅結束豪華的生活,金錢和女人都離開他,連用公司的車也不方便了。
“是寺西正毅!對、對!”鍋屋高興地彈了手指頭。
政憲黨的下屆總裁也就是下屆總理大臣。已經確定,寺西在今秋從桂總理將接受“禪讓”的總理寶座。為此,政治獻金集中在下一屆總理和他的派係手裏,這是很自然的,寺西正毅也正在拚命地收集活動經費嘛。盡管“禪讓”總理寶座這筆交易已經拍板了,但總裁選舉時還需要大筆金錢,寺西目前非常需要有人給他提供獻金,多多益善。
當然,提供獻金的一方等待著下屆總理對他的“回禮”了。他們在提供政治獻金時,一般不談具體的交換條件,但總希望政治家給自己企業謀一些方便。例如,企業家希望能得到寬大的許可權,甚至希望修改法令或製定新法。
如果不提供政治獻金將會怎樣呢?那就再也得不到政治家的保護了。各企業經營者在競爭中有無政治家的庇護,關係到這個企業的生死存亡。在這種意義上說,提供政治獻金從消極意義上說是付“保險費”,從積極意義上來說是,想要得到更大收益的一種投資。
鍋屋從山王神社又回到亞當飯店,坐了計程車去南青山。
鍋屋在寺西公館前百米的地方下了計程車。這是幽靜的高級住宅區,處處聳立著綠油油的櫸樹。鍋屋健三裝作行人的樣子,在清靜的街道上走著。因離寺西公館太近,鍋屋怕碰見麵熟的議員或秘書,有時轉過臉,有時低著頭慢慢地挪動著腳步。這時,他看見馬路左側的派出所,其斜對麵是寺西公館。公館前有一個身體健壯的年輕警官背著雙手,叉開雙腿,瞪著雙眼在那裏站立著。
在重要的政治家公館前,幾乎都駐有派出所。這倒不一定是出自政治家的要求而設置的,主要是警視廳有守衛“國家重要人物”宅邸的任務。
寺西公館正門兩側牆邊停留著四輛黑色小轎車,情景酷似一流飯店。鍋屋往裏看了看,在裏而的門廳前栽種著圓形的樹叢,樹叢下麵開著粉紅色杜鵑花,附近還有三、四輛黑色汽車。寺西派成員和其他派議員,還有財界人士和其他請願者不斷來訪。真是車水馬龍,賓客盈門。因寺西白天吋常不在家,往往一清早他還沒有起床,客廳和會客室已坐滿了人。
清早時刻,織部佐登子這樣的女人到寺西宅邸,不是更能引起這些人的注意嗎?這就不成其為秘密使者了嗎?鍋屋疑團莫釋。鍋屋走到了寺西公館磚牆的盡頭。公館約占整條街道的三分之一。鍋屋走到公館門前時,有一輛車從門裏開出來,鍋屋很快地把頭轉過去,躲在路旁。車從他身旁開過去的瞬間,仿佛看到了在車裏戴著眼鏡,穿著西裝的女人上半身。“是寺西夫人!”
鍋屋見過她幾次,有時在黨的正式集會上,有時在招待會上。隻不過鍋屋是個二世議員的私人秘書,從未跟她說過話,但很熟悉她那圓圓而顯得福態的臉。她沒有大議員夫人的架子,說話隨和,又顯得真誠坦率,在有數的大議員夫人中,她算是大家有好感的一位。不過,給人的印象是,那副高貴的細銀絲眼鏡和整個臉型不大協調。
夫人一個人到哪裏去?她穿的灰色衣服不算是特別好的出門用服裝,說它是質樸的便服更恰當一些。看來,她不是去訪問重要人物的家。也許是去百貨公司?現在是四點鍾。不帶隨從人獨自去百貨公司也表現出,這位夫人不擺官太太架子的特點。
鍋屋走到南青山的第二個十字路口。信步前行,三個小孩子在路上玩壘球。球飛到了牆中間,小孩子便去拾球。因為小巷狹窄,連孩子行走也顯得困難了。鍋屋無意中發現,兩邊牆很陳舊。
這時鍋屋想起了赤阪警察署偵查課長說過的奧斯特利奇手提包上有“似乎被什麽東西擦過的痕跡”的話。自首的年輕人在供詞裏講,手提包上不但有傷痕,而且當初還有“被蹭掉了的象水泥似的白色粉末粘在上麵”。是不是意味著舊的水泥粉的剝落呢?
“小孩!”
鍋屋帶著笑容向手裏拿著球從狹窄的牆fèng當中小路走出來的小孩子問:
“能進到裏麵去嗎?”
“嗯!”小孩點了頭。
“通到哪裏?”
“那人家的後麵。”
“誰的家呢?”
“寺西先生的家。”
“什麽,寺西先生家!”
鍋屋吃了一驚。原來知道這個小路在寺西家的南麵,但萬萬沒有想到這種窄小的小巷能通到寺西家的後麵。
“那麽,叔叔想走這個路?”
“不行。”
“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