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到淩晨兩點才躺下,睡到隔天早晨才被妻子喚醒。他一起床,立刻準備要出門上班。一想到昨晚寫的那封信,便從抽屜裏拿了出來。這封信足足寫了二十張左右的信紙,感覺很有分量。信封上尚未寫上寄件人的名字,他打算今天在半路上先打電話給屬意的報社,問明社會組召集人之後再寄去。不過,當他把這封長信放進口袋的同時,又改變心意了。
報社會花錢買下這份內幕消息嗎?久恆已身無分文。他預計兩三天內去警視廳領離職金,但一想到將來,又感到彷徨不安。這時候,確實需要錢應急。他心想,如果這封信不隻作為檢舉之用,還可以換成現金,豈不是一舉兩得?何況這種可能性很高。
說到鬼頭洪太,報社應該很感興趣。況且鬼頭又是爭議性人物,報社必然會對他緊咬不放。於是,久恆改變了心意,沒把貼上郵票的那封信投寄出去。他像往常那樣走出家門,但決定晚一點再去伊勢原町。賺錢和報仇若能同時兼顧,那是求之不得的了。但是,他應該選擇哪一家報社?
久恆來到市中心,幾經思量之後,朝著r報社的大門走去。他向櫃檯的警衛說,有事想見社會組召集人。警衛迅即回答說,召集人還沒來上班。
“請問召集人幾點上班?”
“大概十一點多吧。”
久恆向警衛說待會兒再來,便走出了大門。他無處可去,但是時間尚早,便到銀座的街上蹓躂。不過,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消磨這兩個小時,於是信步朝築地的方向走去。但奇妙的是,一旦被警視廳逼走,他的腳步自然朝反方向走去。
他在路上巧遇到兩名熟識的刑警,對方迎麵走來。
“嗨!”久恆向他們打招呼,“還好嗎?”
其中一名刑警朝久恆投以微笑,便匆忙離去了。久恆遭到冷淡的對待,感到格外的落寞。後來,他也沒興致繼續閑逛了。好不容易熬到十一點,他趕緊回到報社,這次警衛說,社會組召集人已經進辦公室了。
久恆在會客登記表填上資料,隨即被帶往三樓的小會客室,不久,一名三十四五歲、戴著眼鏡的清瘦男子,捲起襯衫袖口,很有朝氣地走了進來。
“剛才聽櫃檯說,您好像帶來什麽內幕消息?”男子快嘴地問道。
久恆向來對媒體記者沒什麽好感,在這裏卻顯得畏縮了起來。
“您是社會組召集人嗎?”久恆小聲問道。
“不是,我是編輯。召集人現在有事走不開,叫我先來了解狀況。”
久恆從口袋裏取出厚實的信封,低聲下氣地笑著。
“您讀完這封信就會知道。”
“稍後我會拜讀,裏麵大概寫些什麽內容?”
那編輯朝信封內瞥了一眼,不打算把信紙取出來,一副先聽其概略,若不值得報導,便把他趕回去的態勢。
“其實,是有關鬼頭洪太的事。”
“咦?”
原本缺乏興趣的編輯,目光為之亮了起來。
“您說的鬼頭,就是那個……”
“沒錯,就是那個黑幕重重的鬼頭。”
“哦,原來如此。”
編輯打量著久恆的相貌,露出狐疑的眼神。
“不好意思,您是久恆先生是吧,請問您在哪裏高就?”
“我說過您讀完這封信就會明白,信上會清楚交代我的身份,我絕對不會拿不重要的情報過來。”
“這樣啊……恕我先失陪一下。”
編輯驟然頗感興趣地急忙把信封倒過來,再把信紙抽了出來。久恆直盯著男子移目瀏覽信件的模樣,對方的表情似乎有些雀躍之色,讀得非常專心,連翻閱信紙的速度,也慢得令人著急,久恆故意別過臉,毫不在乎地抽著煙。編輯手中的信紙越翻越少了。
“嗯,我明白了。”編輯的態度與剛才截然相反,“我現在就拿給召集人看,但我還要再向您確認一下,信上所寫的全是事實嗎?”
“千真萬確,絕沒有半點虛假。”
“是嗎?這內容真有意思,簡直太有趣了。雖說是出於工作關係,但您能夠調查得這麽深入真是不簡單呀!”
“嗯。”久恆點點頭,
“接下來想要請教的是,您是基於什麽原因要揭露這件事?”
“我個人跟鬼頭沒有任何恩怨,隻是有點看不下去。”
“換句話說,是因為正義感囉?。”
“大概是吧。”
“對了,我們若接受這封信,應該付多少錢答謝您呢?另外,目前是不是隻有我們報社獨得這個消息?”
“當然。有關報酬,等召集人看完再商量,畢竟他是否願意買下這份情報尚不得而知。”
“是嗎?那麽請您稍候一下。”
編輯抓起那封信,疾步走出會客室。
久恆在會客室等了好久。編輯說要拿給召集人過目,但剛才已在他麵前讀過,召集人應該不需多費工夫即可把信讀完。之所以沒有馬上響應,很可能在找誰研商這封信是否有其價值,要不就是召集人忙得延後看信。
約莫過了四十分鍾,那個男編輯終於回來了,一隻手拿著那封信。
“真是對不起啊!”
編輯把那封信遞到久恆麵前。
“我已呈給召集人過目,他說您的調查具體翔實,但就算我們有意採用,也無法立即挪出版麵刊登,所以隻好先還給您。”
久恆愕然不已。
“這麽說,這封信對貴社沒有任何用處囉?”
“召集人也說過,您調查的內容非常具體,可是對於報社來說,該怎麽說呢,站在客觀報導的立場,有些數據雖然很珍貴,但無法使用的情況在所難免。這消息我們決定暫不考慮,讓您白跑一趟真是遺憾。”
“這樣啊?”久恆將那封信收進西裝內袋,“打擾了。”
“不客氣。”
久恆走出會客室,那個編輯一直目送他離去的背影。久恆失望地來到街上,今天早上,他想到要把這份消息賣給報社時,已經在盤算能賣到多少錢,還認為對方至少會出二十萬日元,說不定可能出價到三十萬日元呢。如果對方想把它砍成十萬,也未免太便宜了,折衷出價為十五萬的話,他倒可以接受。要是還談不攏,他就暗示把它賣給其他報社,到時候對方必定會慌張地按他開出的價碼買下。
久恆打著這樣的如意算盤,現在卻覺得塞在西裝內袋裏的那封信是個累贅。盡管他有點喪失信心,仍決定再找其他報社試試。他一想到這消息可以換成金錢,無論如何就是想把它賣出去。
他找的那家報社的社會組召集人也沒有出來,而是由一個肥胖的男編輯代為接洽,隻是在他麵前讀完信件,同樣說會呈給召集人過目,便返回辦公室了。
“看來我們報社好像沒辦法採用這份情報耶。”
報社會花錢買下這份內幕消息嗎?久恆已身無分文。他預計兩三天內去警視廳領離職金,但一想到將來,又感到彷徨不安。這時候,確實需要錢應急。他心想,如果這封信不隻作為檢舉之用,還可以換成現金,豈不是一舉兩得?何況這種可能性很高。
說到鬼頭洪太,報社應該很感興趣。況且鬼頭又是爭議性人物,報社必然會對他緊咬不放。於是,久恆改變了心意,沒把貼上郵票的那封信投寄出去。他像往常那樣走出家門,但決定晚一點再去伊勢原町。賺錢和報仇若能同時兼顧,那是求之不得的了。但是,他應該選擇哪一家報社?
久恆來到市中心,幾經思量之後,朝著r報社的大門走去。他向櫃檯的警衛說,有事想見社會組召集人。警衛迅即回答說,召集人還沒來上班。
“請問召集人幾點上班?”
“大概十一點多吧。”
久恆向警衛說待會兒再來,便走出了大門。他無處可去,但是時間尚早,便到銀座的街上蹓躂。不過,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消磨這兩個小時,於是信步朝築地的方向走去。但奇妙的是,一旦被警視廳逼走,他的腳步自然朝反方向走去。
他在路上巧遇到兩名熟識的刑警,對方迎麵走來。
“嗨!”久恆向他們打招呼,“還好嗎?”
其中一名刑警朝久恆投以微笑,便匆忙離去了。久恆遭到冷淡的對待,感到格外的落寞。後來,他也沒興致繼續閑逛了。好不容易熬到十一點,他趕緊回到報社,這次警衛說,社會組召集人已經進辦公室了。
久恆在會客登記表填上資料,隨即被帶往三樓的小會客室,不久,一名三十四五歲、戴著眼鏡的清瘦男子,捲起襯衫袖口,很有朝氣地走了進來。
“剛才聽櫃檯說,您好像帶來什麽內幕消息?”男子快嘴地問道。
久恆向來對媒體記者沒什麽好感,在這裏卻顯得畏縮了起來。
“您是社會組召集人嗎?”久恆小聲問道。
“不是,我是編輯。召集人現在有事走不開,叫我先來了解狀況。”
久恆從口袋裏取出厚實的信封,低聲下氣地笑著。
“您讀完這封信就會知道。”
“稍後我會拜讀,裏麵大概寫些什麽內容?”
那編輯朝信封內瞥了一眼,不打算把信紙取出來,一副先聽其概略,若不值得報導,便把他趕回去的態勢。
“其實,是有關鬼頭洪太的事。”
“咦?”
原本缺乏興趣的編輯,目光為之亮了起來。
“您說的鬼頭,就是那個……”
“沒錯,就是那個黑幕重重的鬼頭。”
“哦,原來如此。”
編輯打量著久恆的相貌,露出狐疑的眼神。
“不好意思,您是久恆先生是吧,請問您在哪裏高就?”
“我說過您讀完這封信就會明白,信上會清楚交代我的身份,我絕對不會拿不重要的情報過來。”
“這樣啊……恕我先失陪一下。”
編輯驟然頗感興趣地急忙把信封倒過來,再把信紙抽了出來。久恆直盯著男子移目瀏覽信件的模樣,對方的表情似乎有些雀躍之色,讀得非常專心,連翻閱信紙的速度,也慢得令人著急,久恆故意別過臉,毫不在乎地抽著煙。編輯手中的信紙越翻越少了。
“嗯,我明白了。”編輯的態度與剛才截然相反,“我現在就拿給召集人看,但我還要再向您確認一下,信上所寫的全是事實嗎?”
“千真萬確,絕沒有半點虛假。”
“是嗎?這內容真有意思,簡直太有趣了。雖說是出於工作關係,但您能夠調查得這麽深入真是不簡單呀!”
“嗯。”久恆點點頭,
“接下來想要請教的是,您是基於什麽原因要揭露這件事?”
“我個人跟鬼頭沒有任何恩怨,隻是有點看不下去。”
“換句話說,是因為正義感囉?。”
“大概是吧。”
“對了,我們若接受這封信,應該付多少錢答謝您呢?另外,目前是不是隻有我們報社獨得這個消息?”
“當然。有關報酬,等召集人看完再商量,畢竟他是否願意買下這份情報尚不得而知。”
“是嗎?那麽請您稍候一下。”
編輯抓起那封信,疾步走出會客室。
久恆在會客室等了好久。編輯說要拿給召集人過目,但剛才已在他麵前讀過,召集人應該不需多費工夫即可把信讀完。之所以沒有馬上響應,很可能在找誰研商這封信是否有其價值,要不就是召集人忙得延後看信。
約莫過了四十分鍾,那個男編輯終於回來了,一隻手拿著那封信。
“真是對不起啊!”
編輯把那封信遞到久恆麵前。
“我已呈給召集人過目,他說您的調查具體翔實,但就算我們有意採用,也無法立即挪出版麵刊登,所以隻好先還給您。”
久恆愕然不已。
“這麽說,這封信對貴社沒有任何用處囉?”
“召集人也說過,您調查的內容非常具體,可是對於報社來說,該怎麽說呢,站在客觀報導的立場,有些數據雖然很珍貴,但無法使用的情況在所難免。這消息我們決定暫不考慮,讓您白跑一趟真是遺憾。”
“這樣啊?”久恆將那封信收進西裝內袋,“打擾了。”
“不客氣。”
久恆走出會客室,那個編輯一直目送他離去的背影。久恆失望地來到街上,今天早上,他想到要把這份消息賣給報社時,已經在盤算能賣到多少錢,還認為對方至少會出二十萬日元,說不定可能出價到三十萬日元呢。如果對方想把它砍成十萬,也未免太便宜了,折衷出價為十五萬的話,他倒可以接受。要是還談不攏,他就暗示把它賣給其他報社,到時候對方必定會慌張地按他開出的價碼買下。
久恆打著這樣的如意算盤,現在卻覺得塞在西裝內袋裏的那封信是個累贅。盡管他有點喪失信心,仍決定再找其他報社試試。他一想到這消息可以換成金錢,無論如何就是想把它賣出去。
他找的那家報社的社會組召集人也沒有出來,而是由一個肥胖的男編輯代為接洽,隻是在他麵前讀完信件,同樣說會呈給召集人過目,便返回辦公室了。
“看來我們報社好像沒辦法採用這份情報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