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你這樣貿然斷言,讓我很困擾耶。剛才已經說過了,我個人認為那場火災尚有疑點,便四處探查,打算逐件驗證。結果,案情也朝著我所料想的方向發展。在此,我必須先聲明,我一開始就沒有抱持先入為主的觀念,也不全然針對你在搜證,自始至終都站在極為公平的立場,這一點希望你能了解。”
“那麽,你認為哪個地方可疑?”
“依我分析,那個炭爐很可能原本擺在離拉門稍遠的門框處,不過,依照你的供述,那炭爐卻擺在了拉門旁邊,後來因為炭爐過熱而把榻榻米燒焦了,火舌再經由榻榻米延燒到拉門上。問題是,果真如此,榻榻米或拉門處必定會比其他地方留下更明顯的焦痕,但是就我勘查所及,燒焦情況卻很平均。”
“……”
“那時候,消防局和警方均判定為意外,並沒有詳細檢查,倘若深加追查,說不定可以在現場測出油性反應。”
“這是你的猜想嗎?”
“目前的情況是如此……你還記得有個姓梅木的鄰居是保險業務員吧。我到他家裏查訪過,他就是目擊者。根據梅木老伯說,當天淩晨一點左右,他下樓到路邊小解,發現你家已經陷入一片火海,這也是疑點之一。如果真的因為炭爐底部過熱而導致榻榻米燒焦,火舌再延燒到拉門的話,被燒毀的麵積便相當有限。從延燒速度來看,足以在短時間內釀成熊熊大火,極有可能是潑了汽油之類的助燃劑。”
“……”
“此外,聽說你和你先生的感情不好?”
“誰說的?”
“有幾位證人都這樣說,其中一個是我剛才提到的保險業務員。他說,同為左鄰右舍,自然很清楚你家的情況,另一個人是阿關嫂,就是你請來照料先生生活起居的遲鈍女人。”
“那女人說的豈能相信啊!”
“她的話當然具有參考價值,她已經承認與你先生發生過關係。”久恆越說越傲慢。
“……”
“另外,她還指出你虐待先生的事。尤其在你先生癱瘓之後,聽說你虐待他的情形更嚴重是嗎?”
“這女人腦袋有問題,全是胡說八道。”
“我不認為阿關嫂在胡說。她是有點遲鈍,但不至於嚴重到智障的地步。她是不是智障人士,隻要接受精神鑑定,答案立刻知曉。她這樣告訴我,太太,也就是你啦。她說,你時常對她投以異樣的目光,臉上總是充滿了妒火。”
“太荒謬了!她居然有臉說出那種話!”
“阿關嫂跟你先生有染的事,其實你早就知情。我認為你在嫉妒阿關嫂,不僅如此,你還說可能是因為阿關嫂把炭爐放在拉門邊才釀成火災的。但是阿關嫂表示,每次臨走前,她總會把炭爐放在離拉門稍遠的門框上。”
“可是,我聽到的訊息是,她自己也說可能把炭爐放在了拉門旁。”
刑警端著咖啡杯,回答:“像她那樣的女人,突然被警方和消防局逼問,當然會不知所措,事後她也更正了自己的說法。可是仔細想來,再怎麽遲鈍的人,總不會把習慣忘了。她說,每次臨走時總是格外小心火燭,一定會把炭爐放在離拉門稍遠的位置,而且她很確定那天晚上是這樣做之後才回家的。人一旦養成了習慣,自然就會做出同樣的舉動。”
“這又是憑空猜想。”
“是嗎?不過,與剛才提到的火勢迅速躥升這件事兩相對照之下,我的推論應該沒錯。換句話說,應該是縱火犯先在房裏潑灑汽油再點火,但為了製造起火的肇因,肯定會主張炭爐是放在拉門旁邊。因為炭爐若放在稍遠的位置,根本不可能釀成火災。所以,那炭爐原本是放在門框處的。”
“你舉了這麽多例子,能當做證據嗎?”
“不,我還沒說完呢。你似乎沒有在先生身上投保意外險,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為了獲取死亡理賠金或火險理賠放火燒屋或燒死自己的先生,這仍需視情況而定。比如,你先生中風長期臥床,你慢慢失去了對他的耐心。又比方說,你在‘芳仙閣’那種氣派的旅館工作,回到家看到病懨懨的丈夫,自然心生厭煩,這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會有的反應……假如這時候碰巧有人提出不錯的建議,可以藉此擺脫這個沉重包袱,此時,最大的障礙就是你丈夫,他隻是個臭皮囊,十足的行屍走肉。也許你會認為,沒有必要為了這種男人犧牲自己的未來,這也是人之常情。換作是我,肯定也會有這種想法……”
“可是,那天晚上我一直在‘芳仙閣’的客房陪著新皇家飯店的小瀧先生,這一點他可以替我作證。”
“確實有第三者替你作證,但不是所有證詞都值得採信。如果第三者的證詞照單全收,刑法上就沒有所謂的偽證罪了。”
“你是說小瀧先生替我作偽證嗎?”
“別激動。”久恆抬起手示意民子不要過於激動。接著,他舔舔咖啡杯。“這個問題待會兒再談。小瀧這個人是否作了偽證,照我推演下去,你自然會明白。”
“……”
“我推想,如果你在火災發生前回到家,那麽會走哪條路線,尤其必須在短時間內往返。當然,你一定是坐計程車。”
“……”
“如果你在‘芳仙閣’前門搭車,很容易被發現。我猜,你可能先走到附近的馬路才招計程車。我也到那裏實際走了一趟,看看是否有通往別的路的快捷方式。這裏若是去程的路,回程時一定會經過。”
“……”
“遺憾的是,我查訪了計程車行,卻沒找到那個把你載到你家附近的司機。不過,在時間點上,回程倒是要花一些時間。”
民子暗自吃驚,一雙杏眼眨也不眨地凝視著久恆的嘴角。
“我依順序說明一下,先談談回程的路線。那附近有家壽險公司,你可能沒發現,那天晚上剛好有幾個業務員在辦公室二樓打通宵麻將。”
“……”
“一共有五個人在打麻將,每人打完一莊輪流休息。淩晨一點多的時候,其中一人在休息時走到窗邊往下俯視街景。淩晨一點多,也就是那起火災剛發生不久。”
“……”
“我已記下那名業務員的名字,不過在此沒必要向你透露吧。他說,他看到一輛計程車停在前麵的路邊,定睛一看,是一名女子攔的。他覺得三更半夜一名女子在外麵落單很危險,因此看得特別仔細,他還說那女人穿著黑色的連身洋裝。”
“……”
“後來,他又看到那輛計程車往前開了約五百米,突然掉頭,往反方向加速離去,不過,那個方向並不是往‘芳仙閣’。”
民子剎時掠過一抹安然的神色。久恆朝民子瞥了一眼,再次微笑著說:“可是,我實際勘查後發現,那條路很寬敞,車子可以自由掉頭,掉頭直走即是通往‘芳仙閣’的方向。但說不定那個女乘客又會在哪裏換搭另一輛計程車回到‘芳仙閣’。她為什麽如此大費周章?要分析其心理狀態並不困難,因為女乘客不希望司機知道她的上下車地點。女乘客算計的是,這麽做,即使事後那名司機被警方傳喚,也會認為那起火災與女乘客沒有關聯。女乘客這樣做,堪稱是智能型作案手法。不過,第二位載她的計程車司機卻認出了她。而且很幸運的,恰巧也有目擊者看到這輛車的車頂燈上的車行名稱,聽說叫飛燕計程車行。”
“那麽,你認為哪個地方可疑?”
“依我分析,那個炭爐很可能原本擺在離拉門稍遠的門框處,不過,依照你的供述,那炭爐卻擺在了拉門旁邊,後來因為炭爐過熱而把榻榻米燒焦了,火舌再經由榻榻米延燒到拉門上。問題是,果真如此,榻榻米或拉門處必定會比其他地方留下更明顯的焦痕,但是就我勘查所及,燒焦情況卻很平均。”
“……”
“那時候,消防局和警方均判定為意外,並沒有詳細檢查,倘若深加追查,說不定可以在現場測出油性反應。”
“這是你的猜想嗎?”
“目前的情況是如此……你還記得有個姓梅木的鄰居是保險業務員吧。我到他家裏查訪過,他就是目擊者。根據梅木老伯說,當天淩晨一點左右,他下樓到路邊小解,發現你家已經陷入一片火海,這也是疑點之一。如果真的因為炭爐底部過熱而導致榻榻米燒焦,火舌再延燒到拉門的話,被燒毀的麵積便相當有限。從延燒速度來看,足以在短時間內釀成熊熊大火,極有可能是潑了汽油之類的助燃劑。”
“……”
“此外,聽說你和你先生的感情不好?”
“誰說的?”
“有幾位證人都這樣說,其中一個是我剛才提到的保險業務員。他說,同為左鄰右舍,自然很清楚你家的情況,另一個人是阿關嫂,就是你請來照料先生生活起居的遲鈍女人。”
“那女人說的豈能相信啊!”
“她的話當然具有參考價值,她已經承認與你先生發生過關係。”久恆越說越傲慢。
“……”
“另外,她還指出你虐待先生的事。尤其在你先生癱瘓之後,聽說你虐待他的情形更嚴重是嗎?”
“這女人腦袋有問題,全是胡說八道。”
“我不認為阿關嫂在胡說。她是有點遲鈍,但不至於嚴重到智障的地步。她是不是智障人士,隻要接受精神鑑定,答案立刻知曉。她這樣告訴我,太太,也就是你啦。她說,你時常對她投以異樣的目光,臉上總是充滿了妒火。”
“太荒謬了!她居然有臉說出那種話!”
“阿關嫂跟你先生有染的事,其實你早就知情。我認為你在嫉妒阿關嫂,不僅如此,你還說可能是因為阿關嫂把炭爐放在拉門邊才釀成火災的。但是阿關嫂表示,每次臨走前,她總會把炭爐放在離拉門稍遠的門框上。”
“可是,我聽到的訊息是,她自己也說可能把炭爐放在了拉門旁。”
刑警端著咖啡杯,回答:“像她那樣的女人,突然被警方和消防局逼問,當然會不知所措,事後她也更正了自己的說法。可是仔細想來,再怎麽遲鈍的人,總不會把習慣忘了。她說,每次臨走時總是格外小心火燭,一定會把炭爐放在離拉門稍遠的位置,而且她很確定那天晚上是這樣做之後才回家的。人一旦養成了習慣,自然就會做出同樣的舉動。”
“這又是憑空猜想。”
“是嗎?不過,與剛才提到的火勢迅速躥升這件事兩相對照之下,我的推論應該沒錯。換句話說,應該是縱火犯先在房裏潑灑汽油再點火,但為了製造起火的肇因,肯定會主張炭爐是放在拉門旁邊。因為炭爐若放在稍遠的位置,根本不可能釀成火災。所以,那炭爐原本是放在門框處的。”
“你舉了這麽多例子,能當做證據嗎?”
“不,我還沒說完呢。你似乎沒有在先生身上投保意外險,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為了獲取死亡理賠金或火險理賠放火燒屋或燒死自己的先生,這仍需視情況而定。比如,你先生中風長期臥床,你慢慢失去了對他的耐心。又比方說,你在‘芳仙閣’那種氣派的旅館工作,回到家看到病懨懨的丈夫,自然心生厭煩,這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會有的反應……假如這時候碰巧有人提出不錯的建議,可以藉此擺脫這個沉重包袱,此時,最大的障礙就是你丈夫,他隻是個臭皮囊,十足的行屍走肉。也許你會認為,沒有必要為了這種男人犧牲自己的未來,這也是人之常情。換作是我,肯定也會有這種想法……”
“可是,那天晚上我一直在‘芳仙閣’的客房陪著新皇家飯店的小瀧先生,這一點他可以替我作證。”
“確實有第三者替你作證,但不是所有證詞都值得採信。如果第三者的證詞照單全收,刑法上就沒有所謂的偽證罪了。”
“你是說小瀧先生替我作偽證嗎?”
“別激動。”久恆抬起手示意民子不要過於激動。接著,他舔舔咖啡杯。“這個問題待會兒再談。小瀧這個人是否作了偽證,照我推演下去,你自然會明白。”
“……”
“我推想,如果你在火災發生前回到家,那麽會走哪條路線,尤其必須在短時間內往返。當然,你一定是坐計程車。”
“……”
“如果你在‘芳仙閣’前門搭車,很容易被發現。我猜,你可能先走到附近的馬路才招計程車。我也到那裏實際走了一趟,看看是否有通往別的路的快捷方式。這裏若是去程的路,回程時一定會經過。”
“……”
“遺憾的是,我查訪了計程車行,卻沒找到那個把你載到你家附近的司機。不過,在時間點上,回程倒是要花一些時間。”
民子暗自吃驚,一雙杏眼眨也不眨地凝視著久恆的嘴角。
“我依順序說明一下,先談談回程的路線。那附近有家壽險公司,你可能沒發現,那天晚上剛好有幾個業務員在辦公室二樓打通宵麻將。”
“……”
“一共有五個人在打麻將,每人打完一莊輪流休息。淩晨一點多的時候,其中一人在休息時走到窗邊往下俯視街景。淩晨一點多,也就是那起火災剛發生不久。”
“……”
“我已記下那名業務員的名字,不過在此沒必要向你透露吧。他說,他看到一輛計程車停在前麵的路邊,定睛一看,是一名女子攔的。他覺得三更半夜一名女子在外麵落單很危險,因此看得特別仔細,他還說那女人穿著黑色的連身洋裝。”
“……”
“後來,他又看到那輛計程車往前開了約五百米,突然掉頭,往反方向加速離去,不過,那個方向並不是往‘芳仙閣’。”
民子剎時掠過一抹安然的神色。久恆朝民子瞥了一眼,再次微笑著說:“可是,我實際勘查後發現,那條路很寬敞,車子可以自由掉頭,掉頭直走即是通往‘芳仙閣’的方向。但說不定那個女乘客又會在哪裏換搭另一輛計程車回到‘芳仙閣’。她為什麽如此大費周章?要分析其心理狀態並不困難,因為女乘客不希望司機知道她的上下車地點。女乘客算計的是,這麽做,即使事後那名司機被警方傳喚,也會認為那起火災與女乘客沒有關聯。女乘客這樣做,堪稱是智能型作案手法。不過,第二位載她的計程車司機卻認出了她。而且很幸運的,恰巧也有目擊者看到這輛車的車頂燈上的車行名稱,聽說叫飛燕計程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