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嗎?”
聽他的語氣,似乎是要說中久保京介不會不知道。有末晉造終於沒有談到這件事,就回去了。
中久保京介一個人回到自己的公司。
他想解釋有末晉造最後那句話的含義。有末確實是知道的。明明知道,卻留下了含而不露的謎語。他的表情幾乎是說:中久保先生,您絕不會不知道。
想到這裏,中久保京介恍然大悟了。他想:該不至於吧。該不至於吧……會有這樣的事嗎?
中久保京介知道,自從日蘇談判問題出現以來,阪根重武幾乎沒有在經總協露過麵。他想把有末晉造告訴他的種種事情轉告阪根,就打電話到事務局,可是秘書科長一口咬定不知道副會長到哪裏去了。秘書科長以前常常為他效勞,代為進行聯絡,如今卻這麽說。
中久保京介知道,由於這個問題,現在金融實業界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日本經濟界可以說是靠美國的投資和援助性貸款而存在的,當然對花山政權接近蘇聯感到非常不安。
中久保京介知道阪根重武一遇到重大問題就跟美國政府直接打交道。在阪根看來,駐日美國大使館不過是個駐外辦事處而已。
以前就是這樣的。首先,由金融實業界的代表同美國本國直接談判。商妥之後才讓日本政府了解。直到軌道鋪好之後,政府才開始進行上了軌道的對美談判,決定相應的政策並予以發表——中久保京介知道事情大體上是採取這樣的順序的。
但那是久我內閣時代由來已久的慣例。這件事證明久我內閣與美國有直接的聯繫。並且也表明:雖然簽訂了和約,日本仍在美國占領之下。
可是,花山內閣不大重視美國的意向,卻想麵向從蘇聯方麵吹來的微風。當然,即便對蘇談判於日本不利,花山一派私下裏大概也企圖通過這件事促使恨之入骨的久我派失勢,而使自己這派占上風。
但是,在美國占領下,就連花山首相也辦不到這一點。如今占領政策已經廢除,日本好歹算是獨立了,才能辦到這一點。事情的另一麵就是:占領時代過去了,與之有聯繫的久我一派隨即從權力的寶座上滑了下來。這一瞬間,日美之間突然出現了真空狀態。
目前可以說是個空白時期——占領結束後美國對日政策既未確定下來,又還未做好整頓局麵的準備。換言之,也可以說是美國還沒有做好控製花山內閣的準備。
正因為如此,花山才僅靠一部分水產業者的支援就行動起來了。
一方麵,從經總協來看,以生產體係的階層而論,水產業者的團體等等是可以不放在眼裏的。
這一行業在經總協裏的地位低得很,也沒有什麽發言權。日本金融實業界的正統主流,一向都認為水產業者是不足掛齒的。
因此,水產業者支持政府與蘇聯接近的做法,可以說是對具有權威而排他的金融實業界大本營——經總協——的小小一點抵抗。也就是素來在金融實業界受欺壓的水產業者把宿怨發泄出來了。
經濟界的中樞非常不放心花山首相的對蘇政策。他們擔心花山不定會幹出什麽事情來。
同時,久我係不斷進行宣傳,說什麽一旦日蘇恢復邦交,日本第二天就會遍地掛起紅旗,革命在一夜之間就會實現。一部分資料來自總理廳特別調查部,倒也是確實的。
金融實業界害怕革命甚於死亡。反花山係就針對這種恐怖心理進行宣傳,可以說是高明的。
然而,金融實業界還不夠積極,並不曾全麵反對花山政策,經總協也還沒有積蓄那麽大的實力。大多數的想法毋寧是:日蘇邦交早晚得恢復,這是在所難免的。金融實業界倒是有個一致的意見:為時尚早。當然,這隻是口實而已。他們認為,同蘇聯恢復邦交至少還需要五六年的準備時間。至於同中國建交,那是美國絕對反對的,所以目前大概不可能實現。
然而,花山首相受到托姆尼茨基一封信的慫恿,突然倉促行事,雙腳就踏上了日蘇談判的道路。
就是這件事引起了不安。
中久保京介覺得自己能體會到阪根重武的畏懼心情。阪根這個人平時完全不把感情形之於色。好些日子沒有見到他了,現在他一定在某處神色寧靜地同什麽人商量著應付的辦法呢。
可以想見,金融實業界的苦惱體現在經總協副會長、金融實業界負責人的阪根一個人身上了。
中久保京介腦子裏浮現出不在眼前的阪根重武那張蒼白的臉,因而想到:該不至於吧。
——說不定還是阪根重武悄悄地召見了警察本部長官,說服他去對促進日蘇談判的花山首相和出入花山私邸的人們進行偵查的吧。
目標隻有一個。倒不是擔心花山首相不定會幹出些什麽來,阪根恐怕是認為隻要查出赤色分子對花山和他的親信進行一點點陰謀,金融實業界就必須堅決表示反對。
中久保京介聽了有末晉造的那番話,覺得這不單單是久我係在找麻煩,支使警察長官的也許正是經總協吧?
可是,他又想:該不至於吧。難道國家最高治安負責人會受經總協的驅使嗎?
不過,他又覺得這個預感也許符合事實也未可知。
奇怪的文件陸續出現。
有一份文件的大意如下:
“在這次的日蘇談判中,警察本部長官和國防廳長官的活動是奇怪的。花山首相為國內治安問題提出諮詢時,這兩位治安最高負負人保證說絕對沒有問題。可是一旦與蘇聯恢復了邦交,誰能擔保日本不會出現革命的危機呢?這兩個人作為最高負責人,提出這樣的保證未免太輕率了。這也有道理,因為與這兩個人交情很深的外務省某顧問(特不宣布其姓名)實際上是蘇聯的秘密工作人員。他能說會道,憑蘇聯通的資格擔任此職,這兩個人都為他的花言巧語所欺騙。警察本部長官和國防廳長官都受了這個人的慫恿,把托姆尼茨基的信件交給了花山首相。
“從中國大陸歸來的、由海上保安廳派到調查部工作的某調查官,和調查部顧問、曾任參謀本部作戰指導科科長、朝鮮駐軍參謀的某陸軍軍官,實際上都是現在亡命美國的拉斯特沃洛夫的代理人。他們都嚴密地隱蔽著自己的實際身份。不容置疑,他們是拉斯特沃洛夫留在日本的諜報組織的成員。這一夥人這次乘著提出日蘇恢復邦交的機會接近花山首相一派,從事了謀略活動,這是無可掩飾的事實。”
有末晉造來訪問中久保京介,把這兩份奇怪的文件拿給他看。
“真厲害呢。”
中久保京介把兩份文件比較著閱讀。
有末晉造等他讀完,帶著往常那種象貓似的表情說:有人懷疑這兩份東西實際上都是特調部的人們寫的。”
“真的嗎?”中久保京介問道。
“誰知道呢!”有末晉造咧嘴笑著。“說實在的,我們特調部如今開演了一場有趣的戲哩。”
“是怎麽回事?”
“跟這些奇怪的文件也有關係。您聽我說吧。對啦,還不便說出這些人的真名真姓呢,因為我也在吃特別調查部這碗飯嘛。既然是同事,就不便說出姓名來。”
聽他的語氣,似乎是要說中久保京介不會不知道。有末晉造終於沒有談到這件事,就回去了。
中久保京介一個人回到自己的公司。
他想解釋有末晉造最後那句話的含義。有末確實是知道的。明明知道,卻留下了含而不露的謎語。他的表情幾乎是說:中久保先生,您絕不會不知道。
想到這裏,中久保京介恍然大悟了。他想:該不至於吧。該不至於吧……會有這樣的事嗎?
中久保京介知道,自從日蘇談判問題出現以來,阪根重武幾乎沒有在經總協露過麵。他想把有末晉造告訴他的種種事情轉告阪根,就打電話到事務局,可是秘書科長一口咬定不知道副會長到哪裏去了。秘書科長以前常常為他效勞,代為進行聯絡,如今卻這麽說。
中久保京介知道,由於這個問題,現在金融實業界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日本經濟界可以說是靠美國的投資和援助性貸款而存在的,當然對花山政權接近蘇聯感到非常不安。
中久保京介知道阪根重武一遇到重大問題就跟美國政府直接打交道。在阪根看來,駐日美國大使館不過是個駐外辦事處而已。
以前就是這樣的。首先,由金融實業界的代表同美國本國直接談判。商妥之後才讓日本政府了解。直到軌道鋪好之後,政府才開始進行上了軌道的對美談判,決定相應的政策並予以發表——中久保京介知道事情大體上是採取這樣的順序的。
但那是久我內閣時代由來已久的慣例。這件事證明久我內閣與美國有直接的聯繫。並且也表明:雖然簽訂了和約,日本仍在美國占領之下。
可是,花山內閣不大重視美國的意向,卻想麵向從蘇聯方麵吹來的微風。當然,即便對蘇談判於日本不利,花山一派私下裏大概也企圖通過這件事促使恨之入骨的久我派失勢,而使自己這派占上風。
但是,在美國占領下,就連花山首相也辦不到這一點。如今占領政策已經廢除,日本好歹算是獨立了,才能辦到這一點。事情的另一麵就是:占領時代過去了,與之有聯繫的久我一派隨即從權力的寶座上滑了下來。這一瞬間,日美之間突然出現了真空狀態。
目前可以說是個空白時期——占領結束後美國對日政策既未確定下來,又還未做好整頓局麵的準備。換言之,也可以說是美國還沒有做好控製花山內閣的準備。
正因為如此,花山才僅靠一部分水產業者的支援就行動起來了。
一方麵,從經總協來看,以生產體係的階層而論,水產業者的團體等等是可以不放在眼裏的。
這一行業在經總協裏的地位低得很,也沒有什麽發言權。日本金融實業界的正統主流,一向都認為水產業者是不足掛齒的。
因此,水產業者支持政府與蘇聯接近的做法,可以說是對具有權威而排他的金融實業界大本營——經總協——的小小一點抵抗。也就是素來在金融實業界受欺壓的水產業者把宿怨發泄出來了。
經濟界的中樞非常不放心花山首相的對蘇政策。他們擔心花山不定會幹出什麽事情來。
同時,久我係不斷進行宣傳,說什麽一旦日蘇恢復邦交,日本第二天就會遍地掛起紅旗,革命在一夜之間就會實現。一部分資料來自總理廳特別調查部,倒也是確實的。
金融實業界害怕革命甚於死亡。反花山係就針對這種恐怖心理進行宣傳,可以說是高明的。
然而,金融實業界還不夠積極,並不曾全麵反對花山政策,經總協也還沒有積蓄那麽大的實力。大多數的想法毋寧是:日蘇邦交早晚得恢復,這是在所難免的。金融實業界倒是有個一致的意見:為時尚早。當然,這隻是口實而已。他們認為,同蘇聯恢復邦交至少還需要五六年的準備時間。至於同中國建交,那是美國絕對反對的,所以目前大概不可能實現。
然而,花山首相受到托姆尼茨基一封信的慫恿,突然倉促行事,雙腳就踏上了日蘇談判的道路。
就是這件事引起了不安。
中久保京介覺得自己能體會到阪根重武的畏懼心情。阪根這個人平時完全不把感情形之於色。好些日子沒有見到他了,現在他一定在某處神色寧靜地同什麽人商量著應付的辦法呢。
可以想見,金融實業界的苦惱體現在經總協副會長、金融實業界負責人的阪根一個人身上了。
中久保京介腦子裏浮現出不在眼前的阪根重武那張蒼白的臉,因而想到:該不至於吧。
——說不定還是阪根重武悄悄地召見了警察本部長官,說服他去對促進日蘇談判的花山首相和出入花山私邸的人們進行偵查的吧。
目標隻有一個。倒不是擔心花山首相不定會幹出些什麽來,阪根恐怕是認為隻要查出赤色分子對花山和他的親信進行一點點陰謀,金融實業界就必須堅決表示反對。
中久保京介聽了有末晉造的那番話,覺得這不單單是久我係在找麻煩,支使警察長官的也許正是經總協吧?
可是,他又想:該不至於吧。難道國家最高治安負責人會受經總協的驅使嗎?
不過,他又覺得這個預感也許符合事實也未可知。
奇怪的文件陸續出現。
有一份文件的大意如下:
“在這次的日蘇談判中,警察本部長官和國防廳長官的活動是奇怪的。花山首相為國內治安問題提出諮詢時,這兩位治安最高負負人保證說絕對沒有問題。可是一旦與蘇聯恢復了邦交,誰能擔保日本不會出現革命的危機呢?這兩個人作為最高負責人,提出這樣的保證未免太輕率了。這也有道理,因為與這兩個人交情很深的外務省某顧問(特不宣布其姓名)實際上是蘇聯的秘密工作人員。他能說會道,憑蘇聯通的資格擔任此職,這兩個人都為他的花言巧語所欺騙。警察本部長官和國防廳長官都受了這個人的慫恿,把托姆尼茨基的信件交給了花山首相。
“從中國大陸歸來的、由海上保安廳派到調查部工作的某調查官,和調查部顧問、曾任參謀本部作戰指導科科長、朝鮮駐軍參謀的某陸軍軍官,實際上都是現在亡命美國的拉斯特沃洛夫的代理人。他們都嚴密地隱蔽著自己的實際身份。不容置疑,他們是拉斯特沃洛夫留在日本的諜報組織的成員。這一夥人這次乘著提出日蘇恢復邦交的機會接近花山首相一派,從事了謀略活動,這是無可掩飾的事實。”
有末晉造來訪問中久保京介,把這兩份奇怪的文件拿給他看。
“真厲害呢。”
中久保京介把兩份文件比較著閱讀。
有末晉造等他讀完,帶著往常那種象貓似的表情說:有人懷疑這兩份東西實際上都是特調部的人們寫的。”
“真的嗎?”中久保京介問道。
“誰知道呢!”有末晉造咧嘴笑著。“說實在的,我們特調部如今開演了一場有趣的戲哩。”
“是怎麽回事?”
“跟這些奇怪的文件也有關係。您聽我說吧。對啦,還不便說出這些人的真名真姓呢,因為我也在吃特別調查部這碗飯嘛。既然是同事,就不便說出姓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