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久保京介接著抄寫下麵的文件。
“關於日美情報聯絡機關(昭和二十七年六月五日)
“美國方麵主席詹森少校曾與日本方麵主席、總理廳特別調查部長川上會談數次,具體地研討了日美情報聯絡委員會的組織工作。結果由美日雙方的各委員會大致解決,作出決定,付之實施。
“由委員會決定有關日美情報聯絡的組織工作的最高方針,並監督其實際執行情況。
“幹事是代理委員會主席,通常參加委員會會議。幹事負責擬訂日美聯合委員會以及該代理委員會的議程、時間,並為其他事項進行詳細的準備。
“專門委員不另組織委員會。日美雙方的專門委員按各部門,根據委員會的決定,進行聯絡會商,執行情報聯絡工作。
“本委員會的中心工作是處理日本防衛方麵的情報。本委員會除有關國內威脅的情報外,還處理關於日本國內的美國各情報機關同日本各情報機關的聯絡事項。情報聯絡以交換情報為原則。日美聯合委員會每月舉行會議兩次到三次。本委員會著重研究保密問題。日本方麵的有關機關也製訂統一的內部規定。
“本委員會大約每月進行一次研究,由美方詳細分析遠東形勢,由日方詳細分析日共以及其他國內革命勢力的動向。主要議題由幹事會協商之。”
“(另件)會談情況
“五月二日,第一次日美聯合委員會(預備會議)。五月三日,日本方麵代理委員會聯絡會議。五月五日,日本方麵委員會聯絡會議。五月十五日,第二次日美聯合委員會會議。五月二十日,第一次日美幹事會會議。五月二十三日,第一次日本方麵委員會會議。六月十五日,第二次日美幹事會會議。六月十八日。第三次日美幹事會會議……”
“(附件)日本方麵委員會名單
“國家警察本部長官、警察預備隊長官、海上保安廳長官、外務省國際協力局長、法務廳行政長官。”
“日本方麵代理委員名單
“總理廳特別調查部長(幹事)川上久一郎、國家警察本部警備部長、警察預備隊警務局長、海上保安廳警備救難部長、特審局調查部長、外務省國際協力局次長。”
日本方麵專門委員名單
“一、關於戰略弱點:通信——郵政省官房文書科長。運輸——運輸省官房文書科長。重要產業設施——通產省企業局企業第一科長。動力設施——同上。”
“二、關於繪製地圖及收集地理資料:建設省官房文書科長。
“三、從遣返歸國者取得情報:國家警察本部警備第一科長、遣返救濟所總務科長、海上保安廳警備救難部警備科長、入國管理廳審判調查部第一科長。
“四、海上事項:海上保安廳總監部警備科長。
“五、海軍事項:海上保安廳總監部警備科長。
“六、航空事項:運輸省官房文書科長、航空廳管理科長。
“情報事項:電波管理委員會官房文書科長、郵政省官房文書科長。”
“日本方麵代理委員會聯絡會議情況
總理廳特別調查部
“本委員會就和約生效後同美國政府情報機關和美國駐軍情報機關的情報聯絡事宜,以及針對蘇聯代表機構的治安措施召開了聯絡協議會。
“地點:官邸。
“出席人:官房副長官、特別調查部長、國警警備部長、外務省國際協力局次長、警視廳警備第二部長。”
“協議結果
“當此和約即將生效之際,美國政府情報機關(民間情報教育局)以及美國駐軍情報機關(反間諜隊、空軍諜報隊、海軍諜報隊)似乎都在設立或調整情報組織。日本政府也有必要回顧過去兩國各情報機關之間分頭直接聯繫、沒有統一規定的狀態,今後加以統一。
“蘇聯對日基本政策是不直接同日本政府打交道,卻向日本國民呼籲,想借著民主民族統一戰線的成立和反美情緒的高漲,竭力減弱反蘇情緒,並直接聯繫親蘇的日本國民,取得實際成果。
“對此,日本政府有必要採取堅定不移的態度。當然,由於日本的實力,在方法手段上都受著一定的限製,對此事必須採取慎重的態度。
“蘇聯代表機構正在減少機構內的軍人,增派文職人員,歸還接收的建築物的工作也在順利進行;然而有必要逐步限製殘留人員利用一向享有的特權採取的行動。
“對於今後蘇聯人入境,蘇聯船隻進港、貨物運出以及蘇聯人在我國的活動範圍等問題,要考慮具體措施,逐漸改善法規的不完備之處;同時,隨著國家地位的變化,日本政府機關也會相應地實行強製措施,所以有必要予以研討。
“對待蘇聯以外未締結和約的各國人員,也必須考慮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不可使蘇聯有所藉口。”
“有關總理廳特別調查部的若幹意見(對美國中央情報局機構的探討並且與之作比較研究)”
“‘總理廳特別調查部’是從橫的方麵把各情報機關聯結起來的紐帶,並把各機關提供的情報綜合後再加以評價,然後分發給各機關。它起的是潤滑油的作用,使各單位相互之間的聯絡和調整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現在再來看看美國政府的情報機構:為了對付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日益激烈的共產黨攻勢,必須把情報機構統一起來。於是,統一的情報機構——中央情報局就在一九四七年成立了。看到中央情報局的成立經過及其發展,客觀條件雖然完全不同,但是可以對照地聯想到總理廳特別調查部的成立及其發展。
“隨著日本治安情況的惡化,根據治安措施,有關方麵提出了統一政府情報的強烈要求,結果成立了總理廳特別調查部。該部職責為收集並調查有關政府重要設施的情報,並與各有關行政機關進行聯絡和調整,現已開始辦公。
“現在蘇聯、中共等極權主義國家正以日本為對象,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等方麵展開激烈的和平攻勢,搜集情報在那裏被列為最重要的工作。在中共,政府外交部莫如說是受黨的社會部的領導;在蘇聯,內務部與外交部也互為表裏通力協作。中蘇兩國的目的都是盡量做好情報工作。
“就這樣,不論極權主義國家還是民主主義國家,各國政府都巧妙地靈活運用雙重組織(既並立又統一)的情報機關,發揮其效果。在日本,我們當然需要注意防止濫設情報機構。至於如何使已成立的各機關發揮特長,相互關係順暢,調整各機關間的分工以提高工作效率等問題,則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發揮匠心,創造辦法。”
“電波情報關係聯絡會議(昭和二十七年九月十日)
“地點:總理廳特別調查部部長室。
“會談內容:
“1在中央設立用密碼通信的強大情報機關。
“關於日美情報聯絡機關(昭和二十七年六月五日)
“美國方麵主席詹森少校曾與日本方麵主席、總理廳特別調查部長川上會談數次,具體地研討了日美情報聯絡委員會的組織工作。結果由美日雙方的各委員會大致解決,作出決定,付之實施。
“由委員會決定有關日美情報聯絡的組織工作的最高方針,並監督其實際執行情況。
“幹事是代理委員會主席,通常參加委員會會議。幹事負責擬訂日美聯合委員會以及該代理委員會的議程、時間,並為其他事項進行詳細的準備。
“專門委員不另組織委員會。日美雙方的專門委員按各部門,根據委員會的決定,進行聯絡會商,執行情報聯絡工作。
“本委員會的中心工作是處理日本防衛方麵的情報。本委員會除有關國內威脅的情報外,還處理關於日本國內的美國各情報機關同日本各情報機關的聯絡事項。情報聯絡以交換情報為原則。日美聯合委員會每月舉行會議兩次到三次。本委員會著重研究保密問題。日本方麵的有關機關也製訂統一的內部規定。
“本委員會大約每月進行一次研究,由美方詳細分析遠東形勢,由日方詳細分析日共以及其他國內革命勢力的動向。主要議題由幹事會協商之。”
“(另件)會談情況
“五月二日,第一次日美聯合委員會(預備會議)。五月三日,日本方麵代理委員會聯絡會議。五月五日,日本方麵委員會聯絡會議。五月十五日,第二次日美聯合委員會會議。五月二十日,第一次日美幹事會會議。五月二十三日,第一次日本方麵委員會會議。六月十五日,第二次日美幹事會會議。六月十八日。第三次日美幹事會會議……”
“(附件)日本方麵委員會名單
“國家警察本部長官、警察預備隊長官、海上保安廳長官、外務省國際協力局長、法務廳行政長官。”
“日本方麵代理委員名單
“總理廳特別調查部長(幹事)川上久一郎、國家警察本部警備部長、警察預備隊警務局長、海上保安廳警備救難部長、特審局調查部長、外務省國際協力局次長。”
日本方麵專門委員名單
“一、關於戰略弱點:通信——郵政省官房文書科長。運輸——運輸省官房文書科長。重要產業設施——通產省企業局企業第一科長。動力設施——同上。”
“二、關於繪製地圖及收集地理資料:建設省官房文書科長。
“三、從遣返歸國者取得情報:國家警察本部警備第一科長、遣返救濟所總務科長、海上保安廳警備救難部警備科長、入國管理廳審判調查部第一科長。
“四、海上事項:海上保安廳總監部警備科長。
“五、海軍事項:海上保安廳總監部警備科長。
“六、航空事項:運輸省官房文書科長、航空廳管理科長。
“情報事項:電波管理委員會官房文書科長、郵政省官房文書科長。”
“日本方麵代理委員會聯絡會議情況
總理廳特別調查部
“本委員會就和約生效後同美國政府情報機關和美國駐軍情報機關的情報聯絡事宜,以及針對蘇聯代表機構的治安措施召開了聯絡協議會。
“地點:官邸。
“出席人:官房副長官、特別調查部長、國警警備部長、外務省國際協力局次長、警視廳警備第二部長。”
“協議結果
“當此和約即將生效之際,美國政府情報機關(民間情報教育局)以及美國駐軍情報機關(反間諜隊、空軍諜報隊、海軍諜報隊)似乎都在設立或調整情報組織。日本政府也有必要回顧過去兩國各情報機關之間分頭直接聯繫、沒有統一規定的狀態,今後加以統一。
“蘇聯對日基本政策是不直接同日本政府打交道,卻向日本國民呼籲,想借著民主民族統一戰線的成立和反美情緒的高漲,竭力減弱反蘇情緒,並直接聯繫親蘇的日本國民,取得實際成果。
“對此,日本政府有必要採取堅定不移的態度。當然,由於日本的實力,在方法手段上都受著一定的限製,對此事必須採取慎重的態度。
“蘇聯代表機構正在減少機構內的軍人,增派文職人員,歸還接收的建築物的工作也在順利進行;然而有必要逐步限製殘留人員利用一向享有的特權採取的行動。
“對於今後蘇聯人入境,蘇聯船隻進港、貨物運出以及蘇聯人在我國的活動範圍等問題,要考慮具體措施,逐漸改善法規的不完備之處;同時,隨著國家地位的變化,日本政府機關也會相應地實行強製措施,所以有必要予以研討。
“對待蘇聯以外未締結和約的各國人員,也必須考慮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不可使蘇聯有所藉口。”
“有關總理廳特別調查部的若幹意見(對美國中央情報局機構的探討並且與之作比較研究)”
“‘總理廳特別調查部’是從橫的方麵把各情報機關聯結起來的紐帶,並把各機關提供的情報綜合後再加以評價,然後分發給各機關。它起的是潤滑油的作用,使各單位相互之間的聯絡和調整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現在再來看看美國政府的情報機構:為了對付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日益激烈的共產黨攻勢,必須把情報機構統一起來。於是,統一的情報機構——中央情報局就在一九四七年成立了。看到中央情報局的成立經過及其發展,客觀條件雖然完全不同,但是可以對照地聯想到總理廳特別調查部的成立及其發展。
“隨著日本治安情況的惡化,根據治安措施,有關方麵提出了統一政府情報的強烈要求,結果成立了總理廳特別調查部。該部職責為收集並調查有關政府重要設施的情報,並與各有關行政機關進行聯絡和調整,現已開始辦公。
“現在蘇聯、中共等極權主義國家正以日本為對象,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等方麵展開激烈的和平攻勢,搜集情報在那裏被列為最重要的工作。在中共,政府外交部莫如說是受黨的社會部的領導;在蘇聯,內務部與外交部也互為表裏通力協作。中蘇兩國的目的都是盡量做好情報工作。
“就這樣,不論極權主義國家還是民主主義國家,各國政府都巧妙地靈活運用雙重組織(既並立又統一)的情報機關,發揮其效果。在日本,我們當然需要注意防止濫設情報機構。至於如何使已成立的各機關發揮特長,相互關係順暢,調整各機關間的分工以提高工作效率等問題,則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發揮匠心,創造辦法。”
“電波情報關係聯絡會議(昭和二十七年九月十日)
“地點:總理廳特別調查部部長室。
“會談內容:
“1在中央設立用密碼通信的強大情報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