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大概還記得戰後不久,該教會把來自美國堆積得像山包似的砂糖放在倉庫裏,並違反當時的法律從事黑市交易。他們意識到與其把糖分給下屬各分支機構。倒不如把一半砂糖出售給黑市生意人。把以這種方式獲得的資金用於傳教,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他們認為這樣做不是犯罪,認為在傳教上可以無視劣等國家的法律。在巴奇裏奧教會的眼裏,日本屬於劣等國家。根據振興教會和傳教優先的前提,那樣做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砂糖流通靠外行是不行的,需要有黑市專家操作。在傳教上,巴奇裏奧教會不擇手段的歷史已經很長。秘密出售砂糖,湊巧成了日本警方的偵查對象。當警方進一步搜集證據的時候,卻受到該教會信徒中間的實力人物的阻攔而偃旗息鼓了。
實力人物不是教會職員,而是日本政府高官。
順便說說依靠名門夫人傳教的方法,這也許要追溯到五百年前。回憶起戰國時期的諸侯家庭結構,就可以一清二楚。姑且不贅述該情況。
砂糖風波總算沒有給該教會添麻煩而不了了之,某信徒因此成了犧牲品。犧牲未必令人讚嘆,但是給該會歷史增加了新的篇章。但是,“專家”沒有落到那種地步。
最初,該教會打算利用他發財,可那樣的“貿易關係”有了以後難以切斷,於是該“專家”成為頗有勢力的主子。
讀者們也許能回憶起魯庫尼神父與戈魯基神父兩人當初時常外出的情景吧?他們的目的地是芝浦倉庫,監督把貨物裝上車。可也不知什麽時候有同夥了,就悄悄地站在他倆身邊,於是乎交易範圍進一步擴大,當然主要是發揮砂糖作用的時代。
當然不隻是砂糖。與戰前相同的甜羊羹、西式點心和其他各種甜昧食品,偷偷地來自著名的老店鋪。這情況也許有些讀者清楚。古裏艾魯莫教堂章到黑市交易的不隻是砂糖,交易手法也越來越巧妙,有許多是把砂糖送到點心店加工成產品後交易。採用這種方法,利潤可以大幅度增長。
最後還有一件事必須請讀者回憶。
日本戰敗後,來自美國救濟物資裏的大量衣服是以戰爭孤兒為對象的。那是眾多宗教團體籌集後發給救濟對象的。可舊衣服的襯裏和麵子之間,也許會有人猜想其中夾著什麽東西。
在那些衣服到達教堂時,便被迅速送到門窗緊閉的房間裏,悄悄解開後取出裏麵的東西再縫合後發送到被救濟對象手裏。
問題就出在那裏麵的東西,被縫在西服襯裏和麵子之間。該物品分量輕,從外表察覺不了。盡管增添那樣的麻煩,但是經濟上也是合算的。也就是說,它是高價物品。
朗卡斯特是貿易商人。如果夾在舊衣物裏的物品是他操縱的,那結果會怎樣呢?古裏艾魯莫教堂的歷任會計,為什麽要傍晚或者夜晚避開他人視線偷偷拜訪豪華公寓呢?
托魯培庫頻頓拜訪朗卡斯特。現在,他也是脫去那身黑色聖裝換上便服出門。換衣地點是江原康子的家。朗卡斯特本人決不去古裏艾魯莫教堂,雙方之間的聯繫都必須由教會派人前住。這並非他吝嗇親自去教會的體力,而是他一去教會,神父們會感到困惑。也並不僅僅是朗卡斯特和教會直接交涉,其中還有一些日本人,都是巴奇裏奧教會的信徒。
是信徒,進出教會理所當然,算不上什麽稀奇事。還有就是採用電話聯繫。
古裏艾魯莫教堂有兩部電話,一部在辦公室,一部在二樓分會長空。電話鈴一響,如果教堂裏的日本職員有跡象接電話,旁邊的托魯培庫馬上會伸出手奪走電話聽筒。
眼下,托魯培庫在用母語與電話那頭交談。一有電話,日本職員便被支得遠遠的。他用手掌在話筒口圍一個圓圈,壓低嗓音說話。有時,話裏還摻入暗號之類的單詞。
他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始終不忘與世津子之間的交往。他倆有時去樹林旁邊呼吸夜晚空氣,有時去寂靜住宅街的情人賓館幽會。情人賓館女服務員們覺得托魯培庫是精神飽滿的美國人,脾氣溫和,招人喜歡。他有時把口香糖和巧克力等分發給負責招待的女服務員。
托魯培庫和世津子在靜悄悄的房間裏有時候待上兩小時,有時待上更長時間。一般在女服務員看來,像世津子那樣跟外國人來賓館的,應該是專幹那行的,沒想到她留給女服務員們是一種少見的單純印象,始終是怯生生的,沒有那類女人專橫跋扈的態度。她在與他共度快樂時光的同時,非常難得地博得了女服務員們的好感。
他倆之間隨著幽會次數的不斷增加,愛情也逐漸升華,她對於他的愛已經發展到可以奉獻一生的地步,盡管原本就沒打算過和這樣的戀人結婚。幽會地點,有時也使用江原康子的住宅。
一天傍晚,她按照他的意思來到江原康子家,當時畢裏艾神父一個人正在伏案疾書。
“您好!神父先生。”她覺得來得不是時候,打算離開,還覺得被他看到自己與托魯培庫見麵影響不好。
“哎,你好!坐!”畢裏艾神父笑著挽留她,“江原康子就要回來了。”
她躊躇起來,一來與托魯培庫約會的時間快到了,二來擔心聽諾約會地點不是在這裏而走散。可是,又覺得一見到畢裏艾神父就馬上離開也許會被誤解,於是勉強留下。
他們認為這樣做不是犯罪,認為在傳教上可以無視劣等國家的法律。在巴奇裏奧教會的眼裏,日本屬於劣等國家。根據振興教會和傳教優先的前提,那樣做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砂糖流通靠外行是不行的,需要有黑市專家操作。在傳教上,巴奇裏奧教會不擇手段的歷史已經很長。秘密出售砂糖,湊巧成了日本警方的偵查對象。當警方進一步搜集證據的時候,卻受到該教會信徒中間的實力人物的阻攔而偃旗息鼓了。
實力人物不是教會職員,而是日本政府高官。
順便說說依靠名門夫人傳教的方法,這也許要追溯到五百年前。回憶起戰國時期的諸侯家庭結構,就可以一清二楚。姑且不贅述該情況。
砂糖風波總算沒有給該教會添麻煩而不了了之,某信徒因此成了犧牲品。犧牲未必令人讚嘆,但是給該會歷史增加了新的篇章。但是,“專家”沒有落到那種地步。
最初,該教會打算利用他發財,可那樣的“貿易關係”有了以後難以切斷,於是該“專家”成為頗有勢力的主子。
讀者們也許能回憶起魯庫尼神父與戈魯基神父兩人當初時常外出的情景吧?他們的目的地是芝浦倉庫,監督把貨物裝上車。可也不知什麽時候有同夥了,就悄悄地站在他倆身邊,於是乎交易範圍進一步擴大,當然主要是發揮砂糖作用的時代。
當然不隻是砂糖。與戰前相同的甜羊羹、西式點心和其他各種甜昧食品,偷偷地來自著名的老店鋪。這情況也許有些讀者清楚。古裏艾魯莫教堂章到黑市交易的不隻是砂糖,交易手法也越來越巧妙,有許多是把砂糖送到點心店加工成產品後交易。採用這種方法,利潤可以大幅度增長。
最後還有一件事必須請讀者回憶。
日本戰敗後,來自美國救濟物資裏的大量衣服是以戰爭孤兒為對象的。那是眾多宗教團體籌集後發給救濟對象的。可舊衣服的襯裏和麵子之間,也許會有人猜想其中夾著什麽東西。
在那些衣服到達教堂時,便被迅速送到門窗緊閉的房間裏,悄悄解開後取出裏麵的東西再縫合後發送到被救濟對象手裏。
問題就出在那裏麵的東西,被縫在西服襯裏和麵子之間。該物品分量輕,從外表察覺不了。盡管增添那樣的麻煩,但是經濟上也是合算的。也就是說,它是高價物品。
朗卡斯特是貿易商人。如果夾在舊衣物裏的物品是他操縱的,那結果會怎樣呢?古裏艾魯莫教堂的歷任會計,為什麽要傍晚或者夜晚避開他人視線偷偷拜訪豪華公寓呢?
托魯培庫頻頓拜訪朗卡斯特。現在,他也是脫去那身黑色聖裝換上便服出門。換衣地點是江原康子的家。朗卡斯特本人決不去古裏艾魯莫教堂,雙方之間的聯繫都必須由教會派人前住。這並非他吝嗇親自去教會的體力,而是他一去教會,神父們會感到困惑。也並不僅僅是朗卡斯特和教會直接交涉,其中還有一些日本人,都是巴奇裏奧教會的信徒。
是信徒,進出教會理所當然,算不上什麽稀奇事。還有就是採用電話聯繫。
古裏艾魯莫教堂有兩部電話,一部在辦公室,一部在二樓分會長空。電話鈴一響,如果教堂裏的日本職員有跡象接電話,旁邊的托魯培庫馬上會伸出手奪走電話聽筒。
眼下,托魯培庫在用母語與電話那頭交談。一有電話,日本職員便被支得遠遠的。他用手掌在話筒口圍一個圓圈,壓低嗓音說話。有時,話裏還摻入暗號之類的單詞。
他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始終不忘與世津子之間的交往。他倆有時去樹林旁邊呼吸夜晚空氣,有時去寂靜住宅街的情人賓館幽會。情人賓館女服務員們覺得托魯培庫是精神飽滿的美國人,脾氣溫和,招人喜歡。他有時把口香糖和巧克力等分發給負責招待的女服務員。
托魯培庫和世津子在靜悄悄的房間裏有時候待上兩小時,有時待上更長時間。一般在女服務員看來,像世津子那樣跟外國人來賓館的,應該是專幹那行的,沒想到她留給女服務員們是一種少見的單純印象,始終是怯生生的,沒有那類女人專橫跋扈的態度。她在與他共度快樂時光的同時,非常難得地博得了女服務員們的好感。
他倆之間隨著幽會次數的不斷增加,愛情也逐漸升華,她對於他的愛已經發展到可以奉獻一生的地步,盡管原本就沒打算過和這樣的戀人結婚。幽會地點,有時也使用江原康子的住宅。
一天傍晚,她按照他的意思來到江原康子家,當時畢裏艾神父一個人正在伏案疾書。
“您好!神父先生。”她覺得來得不是時候,打算離開,還覺得被他看到自己與托魯培庫見麵影響不好。
“哎,你好!坐!”畢裏艾神父笑著挽留她,“江原康子就要回來了。”
她躊躇起來,一來與托魯培庫約會的時間快到了,二來擔心聽諾約會地點不是在這裏而走散。可是,又覺得一見到畢裏艾神父就馬上離開也許會被誤解,於是勉強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