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無常,這方變故來得太快,太措手不及。
他們七人全都心知肚明。
明何事?明淮宵才是太子妃。
她不是看不起方故煬,也不是怕落人口舌,她隻是不想把自己的餘生都傾數獻入宮圍之內。
她常初不是皇室貴胄,不奢求今生能與淮宵相守到老,也不求能為他披紅戴冠,淮宵與太子的一切糾葛,她都看得清清楚楚。
等她披了件軟毛襖坎,梳以瑤台髻,步至前廳,接連幾日睏倦的眼有些適應不了室內稍亮的強光,常初還未開口,就聽得扶笑再一聲喊:「小初。」
這聲喚,比方才扶笑喚她哥還叫人聽得難受。
他們之間的事,受牽連的不止當事人,連帶著扶笑、衛驚鴻和方杏兒,這幾日也是食不下咽,入寢難安。
扶笑伸手過來,淮宵跟著站起身。
常初不敢去看淮宵的眼,直到淮宵邁了步子走來,她才敢抬頭去看。
淮宵仍是那般雲淡風輕的模樣,眼底苦楚非常,欲意開口,卻是一言難盡。
「是我,」
常初聽到淮宵如是說,「拖累了你。」
淮宵深知,這一道聖旨婚約下來,常初便是未來的皇後,將窮極一生,把青春付與皇宮,付與聖上。
他看著眼前的常初,竟一時間再說不出話來。
天下人見他們七人輝煌,見他們七人舉世無雙,見他們歲月歡喜,各有所長,卻不見他們為皇位所縛,進退兩難。
天下是他們七人的主。
那日皇宮聖旨下來之後,方故煬和淮宵都被宮裏的人看管得緊,得知常初出逃未果後,才與常盡聯繫上,便派人接了常盡入巡捕營避避風頭。
方故煬臨去巡捕營之前,與巡捕營的馬車一同來將軍府接常盡,見到了在府門口,落了一身霜雪的常初。
那日皇城絳雪生涼,常初身著霞銀綃紗長衣,衣擺綴有她甚喜的銀鈴,端站於將軍府前,腰間別一三尺青鋒,像極雪中一朵玉芙蓉。
將馬蹄止於石階之下,方故煬解了手中韁繩,翻身下馬,一襲暗紅披風在身後被雪映襯得艷絕非凡,氣勢淩人。
腳踏一雙夾金紋線錦靴,方故煬手心覆上腰間長劍,麵朝常初,拾級而上。
雪紛紛如飛花般地墜,天陰冥冥。
方故煬張開雙臂,眉眼間淨是化不開的愁緒,頭一次將這個伴他多年的女孩兒深擁入懷。
他欠她太多。
常初反手抱住他,將臉埋入方故煬懷中,嘆息般的,搖了搖頭。
常盡一身戎裝,玄甲鐵鎧,威風凜凜,麵上卻是化不開的冰棱。
他剛提了那把尚方□□出府,見此場景,停下了腳步。
方才在院裏,常盡直直地給了方故煬一拳,後者硬生生悶著扛了下來。
兩人赤目相對,喘著粗氣,一句話也說不出,隻顧著將手中的武器握得緊。
常盡麵目鐵青,冷聲道:「方故煬,你欠了常初。」
「我知曉。」
太子低聲地答。
那日方故煬自府上將常盡接到,常初見二人坐於馬上,一披風一玄甲,一冷一熱,好似幼時颯慡威風。
常初心情頓時大好,跟著小跑數步,一邊跟著那兩匹馬兒走,一邊喊:「故煬,往後多日不得見,其餘事務,可交與我們來辦,你和我哥哥,放心地去!」
一入巡捕營便是千斤重擔壓身,見他們的機會少了,見淮宵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方故煬自是清明,便伸手去拍拍常盡的肩膀,側過臉來,對著常初回道:「我會照顧好你哥哥,你也照顧好你自己。」
馬上的常盡忽覺鼻酸,強忍了回去,拉著韁繩,試圖讓馬兒走得慢些。
常盡說:「等事辦妥,我們回來接你,接你嫂嫂,接淮宵,接驚鴻,還要接杏兒!」
皇宮那邊皇帝的意思是如何,尚且無力改變,但他隻有助太子將一切糟糕情況變得更好,盡量力挽狂瀾。
常初是走不了了,這婚也不知能否有所轉機,一切定論,都掌握在皇宮之中。
常盡忘不了前一晚上,扶笑難得示弱,在他懷裏流了淚來,說想不通皇帝作何想法,定要將二人拆散開來,這世間萬事,不就求一個情深意切,兩兩相對麽?
常盡答,倘若一日待你為人母,便能知曉皇帝的心情。
思緒迴轉了些,常盡回過頭去,長街幾裏,大雪鋪地,馬蹄腳印深深淺淺,道路盡頭的常初還在追,身後將軍府上的家丁也追得莽撞,常盡忍不住大喊一句:「回去罷!」
常初朝前一步沒收住,跌跌撞撞,又乖乖停了腳步,立於雪地中,滿目冰涼。
常盡回過頭去看方故煬,見他的手仍緊緊摁住自己的劍鞘,正在朝皇宮的方向遠眺了去。
方故煬眼底一片深淵,再不是常盡看得清的池潭。
常盡忽然頓悟。
世間愛恨嗔癡,眾生藜藿皆明白,唯他們堪不得破。
天下山川,盡數忽作老蒼。
第39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太子和常盡一去不久,皇城連日鵝毛大雪。
民間都傳道瑞雪兆豐年,太子大喜,公主大喜,西征凱旋,這應當是個好兆頭。
世事紛雜,宮裏宮外又混沌著過了幾日,淮宵一直在太子府待著,一顆心都給揉化成了渣滓。
他自認從小閱遍群書,習兵馬千帆,為遼東鶴,踏遍了山河紅塵,足尖惹了蕭瑟……
卻是,獨獨看破不破一個情字。
今晨起,冬山如睡,雲迷霧罩,太子府上下都似籠了層看不見的陰鬱。
淮宵每日照例在房中坐著等,還不等太子宮中的人傳話而來,他就聽到太子暗衛的傳喚,說是這邊倒是率先收到了北國的線報。
前來報信的人一身風塵僕僕,撲倒在太子府長階之下,氣息不絕如帶,一雙枯瘦的手攥緊了淮宵的衣袂翩躚。
說北國內亂有難,皇儲被殺。
溫長佑親自以血作書,來大裕求他回國登基。
這封信,並不長,隻寥寥數語,卻看得淮宵麵上已是槁木死灰,一雙手不住地發抖。
這一來,是非要回去不可。
……
「玉轡紅纓,的確是適合你。」
扶笑莞爾,將手上一點胭脂水粉交予身旁侍候的侍女手中,伸出手端住常初的下巴頦兒左瞧右看,又抹了片抹額點於她溫婉眉心,端詳了一番這從小看到大的俏麗臉龐,喃喃道:「這般照花棲脂,可是皇城好品……」
一係列變故,磨得常初近日性格淡漠不少。
她抬手把扶笑的手握於掌心,冰涼的溫度刺得扶笑一抖。
兩人之間一如往常,隻是這常小姐性子變了不少,身後將軍府上的侍女也明明白白,見自家小姐久久未回應扶笑,不怎言語,也是怕得站定腳跟,紋絲不動。
隻聽得常初垂下眼眸來,淡淡地答:「你愛說笑。」
「哪兒的說笑?」
扶笑抽出手來,取了些玉麵芙蓉粉,往手背上一抹,覺著這成色還算滿意,用描筆順著常初的唇形上了丹色:「等你成親那日,我來給你畫個,芙蓉映月……」
他們七人全都心知肚明。
明何事?明淮宵才是太子妃。
她不是看不起方故煬,也不是怕落人口舌,她隻是不想把自己的餘生都傾數獻入宮圍之內。
她常初不是皇室貴胄,不奢求今生能與淮宵相守到老,也不求能為他披紅戴冠,淮宵與太子的一切糾葛,她都看得清清楚楚。
等她披了件軟毛襖坎,梳以瑤台髻,步至前廳,接連幾日睏倦的眼有些適應不了室內稍亮的強光,常初還未開口,就聽得扶笑再一聲喊:「小初。」
這聲喚,比方才扶笑喚她哥還叫人聽得難受。
他們之間的事,受牽連的不止當事人,連帶著扶笑、衛驚鴻和方杏兒,這幾日也是食不下咽,入寢難安。
扶笑伸手過來,淮宵跟著站起身。
常初不敢去看淮宵的眼,直到淮宵邁了步子走來,她才敢抬頭去看。
淮宵仍是那般雲淡風輕的模樣,眼底苦楚非常,欲意開口,卻是一言難盡。
「是我,」
常初聽到淮宵如是說,「拖累了你。」
淮宵深知,這一道聖旨婚約下來,常初便是未來的皇後,將窮極一生,把青春付與皇宮,付與聖上。
他看著眼前的常初,竟一時間再說不出話來。
天下人見他們七人輝煌,見他們七人舉世無雙,見他們歲月歡喜,各有所長,卻不見他們為皇位所縛,進退兩難。
天下是他們七人的主。
那日皇宮聖旨下來之後,方故煬和淮宵都被宮裏的人看管得緊,得知常初出逃未果後,才與常盡聯繫上,便派人接了常盡入巡捕營避避風頭。
方故煬臨去巡捕營之前,與巡捕營的馬車一同來將軍府接常盡,見到了在府門口,落了一身霜雪的常初。
那日皇城絳雪生涼,常初身著霞銀綃紗長衣,衣擺綴有她甚喜的銀鈴,端站於將軍府前,腰間別一三尺青鋒,像極雪中一朵玉芙蓉。
將馬蹄止於石階之下,方故煬解了手中韁繩,翻身下馬,一襲暗紅披風在身後被雪映襯得艷絕非凡,氣勢淩人。
腳踏一雙夾金紋線錦靴,方故煬手心覆上腰間長劍,麵朝常初,拾級而上。
雪紛紛如飛花般地墜,天陰冥冥。
方故煬張開雙臂,眉眼間淨是化不開的愁緒,頭一次將這個伴他多年的女孩兒深擁入懷。
他欠她太多。
常初反手抱住他,將臉埋入方故煬懷中,嘆息般的,搖了搖頭。
常盡一身戎裝,玄甲鐵鎧,威風凜凜,麵上卻是化不開的冰棱。
他剛提了那把尚方□□出府,見此場景,停下了腳步。
方才在院裏,常盡直直地給了方故煬一拳,後者硬生生悶著扛了下來。
兩人赤目相對,喘著粗氣,一句話也說不出,隻顧著將手中的武器握得緊。
常盡麵目鐵青,冷聲道:「方故煬,你欠了常初。」
「我知曉。」
太子低聲地答。
那日方故煬自府上將常盡接到,常初見二人坐於馬上,一披風一玄甲,一冷一熱,好似幼時颯慡威風。
常初心情頓時大好,跟著小跑數步,一邊跟著那兩匹馬兒走,一邊喊:「故煬,往後多日不得見,其餘事務,可交與我們來辦,你和我哥哥,放心地去!」
一入巡捕營便是千斤重擔壓身,見他們的機會少了,見淮宵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方故煬自是清明,便伸手去拍拍常盡的肩膀,側過臉來,對著常初回道:「我會照顧好你哥哥,你也照顧好你自己。」
馬上的常盡忽覺鼻酸,強忍了回去,拉著韁繩,試圖讓馬兒走得慢些。
常盡說:「等事辦妥,我們回來接你,接你嫂嫂,接淮宵,接驚鴻,還要接杏兒!」
皇宮那邊皇帝的意思是如何,尚且無力改變,但他隻有助太子將一切糟糕情況變得更好,盡量力挽狂瀾。
常初是走不了了,這婚也不知能否有所轉機,一切定論,都掌握在皇宮之中。
常盡忘不了前一晚上,扶笑難得示弱,在他懷裏流了淚來,說想不通皇帝作何想法,定要將二人拆散開來,這世間萬事,不就求一個情深意切,兩兩相對麽?
常盡答,倘若一日待你為人母,便能知曉皇帝的心情。
思緒迴轉了些,常盡回過頭去,長街幾裏,大雪鋪地,馬蹄腳印深深淺淺,道路盡頭的常初還在追,身後將軍府上的家丁也追得莽撞,常盡忍不住大喊一句:「回去罷!」
常初朝前一步沒收住,跌跌撞撞,又乖乖停了腳步,立於雪地中,滿目冰涼。
常盡回過頭去看方故煬,見他的手仍緊緊摁住自己的劍鞘,正在朝皇宮的方向遠眺了去。
方故煬眼底一片深淵,再不是常盡看得清的池潭。
常盡忽然頓悟。
世間愛恨嗔癡,眾生藜藿皆明白,唯他們堪不得破。
天下山川,盡數忽作老蒼。
第39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太子和常盡一去不久,皇城連日鵝毛大雪。
民間都傳道瑞雪兆豐年,太子大喜,公主大喜,西征凱旋,這應當是個好兆頭。
世事紛雜,宮裏宮外又混沌著過了幾日,淮宵一直在太子府待著,一顆心都給揉化成了渣滓。
他自認從小閱遍群書,習兵馬千帆,為遼東鶴,踏遍了山河紅塵,足尖惹了蕭瑟……
卻是,獨獨看破不破一個情字。
今晨起,冬山如睡,雲迷霧罩,太子府上下都似籠了層看不見的陰鬱。
淮宵每日照例在房中坐著等,還不等太子宮中的人傳話而來,他就聽到太子暗衛的傳喚,說是這邊倒是率先收到了北國的線報。
前來報信的人一身風塵僕僕,撲倒在太子府長階之下,氣息不絕如帶,一雙枯瘦的手攥緊了淮宵的衣袂翩躚。
說北國內亂有難,皇儲被殺。
溫長佑親自以血作書,來大裕求他回國登基。
這封信,並不長,隻寥寥數語,卻看得淮宵麵上已是槁木死灰,一雙手不住地發抖。
這一來,是非要回去不可。
……
「玉轡紅纓,的確是適合你。」
扶笑莞爾,將手上一點胭脂水粉交予身旁侍候的侍女手中,伸出手端住常初的下巴頦兒左瞧右看,又抹了片抹額點於她溫婉眉心,端詳了一番這從小看到大的俏麗臉龐,喃喃道:「這般照花棲脂,可是皇城好品……」
一係列變故,磨得常初近日性格淡漠不少。
她抬手把扶笑的手握於掌心,冰涼的溫度刺得扶笑一抖。
兩人之間一如往常,隻是這常小姐性子變了不少,身後將軍府上的侍女也明明白白,見自家小姐久久未回應扶笑,不怎言語,也是怕得站定腳跟,紋絲不動。
隻聽得常初垂下眼眸來,淡淡地答:「你愛說笑。」
「哪兒的說笑?」
扶笑抽出手來,取了些玉麵芙蓉粉,往手背上一抹,覺著這成色還算滿意,用描筆順著常初的唇形上了丹色:「等你成親那日,我來給你畫個,芙蓉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