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遼地收複成功的消息來到這裏之後,祖大壽心情大好,他對吳襄說道,
“遼地收複,陳秋已無後顧之憂,接下來就是大明和大漢的對決了,這才是重頭戲啊。”
吳襄點點頭,說道,“不過天下大勢如何,已經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到時候跟著天下大勢走就是了。”
祖大壽點點頭,突然說道,“我準備去遼陽了,打了一輩子仗,是時候該休息了。”
吳襄感慨地說道,“是呀,我們是該退了。”
祖大壽和吳襄想著退休的時候,北京的崇禎帝則是相當頭疼。
崇禎十二年十二月,臨近年關之際,明軍收複遼地的消息終於傳到了北京,頓時北京上下都非常高興,對於大明朝廷來說,這是難得的好消息了。
現在的大明需要這樣的好消息來振奮人心,不然老是今天這裏丟了明天那裏降了對於明廷的威望來說傷害太大了。
而且自萬曆年間的薩爾滸開始,大明在遼地投入了海量資源,無論是錢糧還是軍隊,遼地戰事給大明上下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大明上下都期盼著能夠完成複遼大業,把海量資源從遼地解放出來。
額,不過在遊戲世界,大明的支出要比曆史上小一些,畢竟玩家們基本上都是自籌錢糧的,要是靠遼餉,玩家們根本沒錢搞東搞西。
“複遼大業成功了啊,”崇禎帝感慨地看著手中的奏章,說道,“自萬曆年間老奴發難開始,到現在都幾十年了,遼地還是被大明收複了。”
王承恩趕緊送上馬屁,“這都是陛下運籌帷幄之功。”
崇禎帝沒有回應王承恩的話,而是問了一句,“吏部和兵部那邊怎麽說?現在我大明的官還能管得了遼地嗎?”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回道,
“吏部那邊的消息是,現在遼地要設立布政使還是要恢複都司還需要陛下聖裁,至於兵部,陳秋已經很久沒有給兵部遞交文書了。”
崇禎帝無奈,兵部管不了陳秋他也知道,畢竟陳秋錢糧都是靠他自己,但吏部那些文官還是一如既往地隻會甩鍋,這令他倍感失望。
“算了,”崇禎帝擺擺手,說道,“這事先放一旁,先讓內閣把封賞方案研究出來再說。”
王承恩點點頭,接著崇禎帝又說道,“去召楊嗣昌過來,唉,現在文官之中也就楊嗣昌有用了,其他人不是誇誇其談之輩就是懦弱無能之徒。”
王承恩沒有接話,皇帝可以辱罵文官他可不行,很快王承恩就替崇禎帝召來了楊嗣昌。
楊嗣昌還是一如既往地聰明,他一下子就猜出了皇帝是要和他商討遼地的事情。
果然,崇禎帝對楊嗣昌說道,
“楊愛卿,現在遼地收複之後,朝廷該怎麽管理遼地?是恢複遼東都司,還是設立布政司?”
當然,崇禎帝沒明說的是,大明官吏很有可能完全管不了遼地,但明廷又不能和陳秋及一眾大明陣營玩家翻臉,畢竟好不容易才打敗了清軍,總不能這個時候再給自己樹立一個強敵吧?
要知道在西北的林登萬還在虎視眈眈呢…
楊嗣昌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他思考了一陣之後,說道,
“陛下,以臣之愚見,遼東都司本就是以衛所製為主導的軍政體係,現在遼地剛剛修複,當恢複遼東都司,並讓陳秋給出一眾衛所的軍官名單,朝廷直接批複即可。”
崇禎帝皺了皺眉頭,楊嗣昌這個說法等於是默認了大明朝陽管不了遼地的現狀。
崇禎帝不太甘心遼地收複了大明朝廷卻依舊管不了這一情況,但他思考了一陣之後不得不承認現在大明朝廷確實管不了遼地。
歎了口氣,崇禎帝同意了楊嗣昌的說法,接著崇禎帝又問起了關於接下來明廷的戰略規劃:
“既然現在遼地已成功收複,那接下來朝廷該把從遼地解放出來的部隊和錢糧放在哪?”
楊嗣昌知道崇禎帝這是明知故問了,眼下大明的強敵自然是盤踞河南和陝西的大漢了。
在楊嗣昌看來,漢軍實在太強了,連陳秋都很難說穩贏,其他明軍就更拿林登萬他們沒啥辦法了。
於是楊嗣昌說道,“臣建議派遣軍隊進入四川,消滅盤踞在四川的流寇。”
崇禎帝隨即看了楊嗣昌一眼,接著問道,
“還是要調關外的軍隊嗎?”
崇禎帝對於關內的軍隊已經失望透頂,在他眼中,關內軍隊就是純廢物,完全指望不上。
但楊嗣昌卻認為不能隻依靠關外軍隊,他說道,
“陛下,大明不可萬事皆賴關外軍隊,臣覺得可以繼續盧象升在河南的那醫藥,即購買先進火器,再雇傭教官訓練關內的軍隊,假以時日,必然能練出一支強軍。”
崇禎帝聞言有些猶豫一下,說道,“如今複遼大業已成,天下人都等著取消遼餉,那樣朝廷的錢糧可能不太夠。”
楊嗣昌心道除了真的需要交稅的那些個農民想要取消遼餉,其他地主,官員怎麽可能願意取消遼餉?
一筆遼餉從農民手中到達大明國庫,這一路上經過多少環節,多少人指著遼餉撈銀子,怎麽可能願意就這樣取消遼餉?
於是楊嗣昌給崇禎帝提了個建議,說道,“現在遼地收複之後,遼餉繼續征收確實不合適,不過,眼下朝廷還是缺少錢糧,那就隻能暫時苦一苦百姓了。”
頓了頓,楊嗣昌接著說道,“陛下,臣建議取消遼餉的時候,開征練餉,用以為朝廷訓練軍隊。”
崇禎帝還是有些猶豫,他說道,“那樣會不會大失人心?這個時候百姓們都期望能夠少交一些賦稅的。”
楊嗣昌斟酌了一下,說道,“陛下,肯定會有一小部分刁民看不懂大局而對朝廷有所怨言,不過臣相信大明大多數民眾還是知道體諒朝廷的難處的。”
崇禎帝歎了口氣,說道,“那就暫累百姓幾年,等大明中興之後朝廷再補償百姓這幾年的付出。”
“遼地收複,陳秋已無後顧之憂,接下來就是大明和大漢的對決了,這才是重頭戲啊。”
吳襄點點頭,說道,“不過天下大勢如何,已經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到時候跟著天下大勢走就是了。”
祖大壽點點頭,突然說道,“我準備去遼陽了,打了一輩子仗,是時候該休息了。”
吳襄感慨地說道,“是呀,我們是該退了。”
祖大壽和吳襄想著退休的時候,北京的崇禎帝則是相當頭疼。
崇禎十二年十二月,臨近年關之際,明軍收複遼地的消息終於傳到了北京,頓時北京上下都非常高興,對於大明朝廷來說,這是難得的好消息了。
現在的大明需要這樣的好消息來振奮人心,不然老是今天這裏丟了明天那裏降了對於明廷的威望來說傷害太大了。
而且自萬曆年間的薩爾滸開始,大明在遼地投入了海量資源,無論是錢糧還是軍隊,遼地戰事給大明上下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大明上下都期盼著能夠完成複遼大業,把海量資源從遼地解放出來。
額,不過在遊戲世界,大明的支出要比曆史上小一些,畢竟玩家們基本上都是自籌錢糧的,要是靠遼餉,玩家們根本沒錢搞東搞西。
“複遼大業成功了啊,”崇禎帝感慨地看著手中的奏章,說道,“自萬曆年間老奴發難開始,到現在都幾十年了,遼地還是被大明收複了。”
王承恩趕緊送上馬屁,“這都是陛下運籌帷幄之功。”
崇禎帝沒有回應王承恩的話,而是問了一句,“吏部和兵部那邊怎麽說?現在我大明的官還能管得了遼地嗎?”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回道,
“吏部那邊的消息是,現在遼地要設立布政使還是要恢複都司還需要陛下聖裁,至於兵部,陳秋已經很久沒有給兵部遞交文書了。”
崇禎帝無奈,兵部管不了陳秋他也知道,畢竟陳秋錢糧都是靠他自己,但吏部那些文官還是一如既往地隻會甩鍋,這令他倍感失望。
“算了,”崇禎帝擺擺手,說道,“這事先放一旁,先讓內閣把封賞方案研究出來再說。”
王承恩點點頭,接著崇禎帝又說道,“去召楊嗣昌過來,唉,現在文官之中也就楊嗣昌有用了,其他人不是誇誇其談之輩就是懦弱無能之徒。”
王承恩沒有接話,皇帝可以辱罵文官他可不行,很快王承恩就替崇禎帝召來了楊嗣昌。
楊嗣昌還是一如既往地聰明,他一下子就猜出了皇帝是要和他商討遼地的事情。
果然,崇禎帝對楊嗣昌說道,
“楊愛卿,現在遼地收複之後,朝廷該怎麽管理遼地?是恢複遼東都司,還是設立布政司?”
當然,崇禎帝沒明說的是,大明官吏很有可能完全管不了遼地,但明廷又不能和陳秋及一眾大明陣營玩家翻臉,畢竟好不容易才打敗了清軍,總不能這個時候再給自己樹立一個強敵吧?
要知道在西北的林登萬還在虎視眈眈呢…
楊嗣昌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他思考了一陣之後,說道,
“陛下,以臣之愚見,遼東都司本就是以衛所製為主導的軍政體係,現在遼地剛剛修複,當恢複遼東都司,並讓陳秋給出一眾衛所的軍官名單,朝廷直接批複即可。”
崇禎帝皺了皺眉頭,楊嗣昌這個說法等於是默認了大明朝陽管不了遼地的現狀。
崇禎帝不太甘心遼地收複了大明朝廷卻依舊管不了這一情況,但他思考了一陣之後不得不承認現在大明朝廷確實管不了遼地。
歎了口氣,崇禎帝同意了楊嗣昌的說法,接著崇禎帝又問起了關於接下來明廷的戰略規劃:
“既然現在遼地已成功收複,那接下來朝廷該把從遼地解放出來的部隊和錢糧放在哪?”
楊嗣昌知道崇禎帝這是明知故問了,眼下大明的強敵自然是盤踞河南和陝西的大漢了。
在楊嗣昌看來,漢軍實在太強了,連陳秋都很難說穩贏,其他明軍就更拿林登萬他們沒啥辦法了。
於是楊嗣昌說道,“臣建議派遣軍隊進入四川,消滅盤踞在四川的流寇。”
崇禎帝隨即看了楊嗣昌一眼,接著問道,
“還是要調關外的軍隊嗎?”
崇禎帝對於關內的軍隊已經失望透頂,在他眼中,關內軍隊就是純廢物,完全指望不上。
但楊嗣昌卻認為不能隻依靠關外軍隊,他說道,
“陛下,大明不可萬事皆賴關外軍隊,臣覺得可以繼續盧象升在河南的那醫藥,即購買先進火器,再雇傭教官訓練關內的軍隊,假以時日,必然能練出一支強軍。”
崇禎帝聞言有些猶豫一下,說道,“如今複遼大業已成,天下人都等著取消遼餉,那樣朝廷的錢糧可能不太夠。”
楊嗣昌心道除了真的需要交稅的那些個農民想要取消遼餉,其他地主,官員怎麽可能願意取消遼餉?
一筆遼餉從農民手中到達大明國庫,這一路上經過多少環節,多少人指著遼餉撈銀子,怎麽可能願意就這樣取消遼餉?
於是楊嗣昌給崇禎帝提了個建議,說道,“現在遼地收複之後,遼餉繼續征收確實不合適,不過,眼下朝廷還是缺少錢糧,那就隻能暫時苦一苦百姓了。”
頓了頓,楊嗣昌接著說道,“陛下,臣建議取消遼餉的時候,開征練餉,用以為朝廷訓練軍隊。”
崇禎帝還是有些猶豫,他說道,“那樣會不會大失人心?這個時候百姓們都期望能夠少交一些賦稅的。”
楊嗣昌斟酌了一下,說道,“陛下,肯定會有一小部分刁民看不懂大局而對朝廷有所怨言,不過臣相信大明大多數民眾還是知道體諒朝廷的難處的。”
崇禎帝歎了口氣,說道,“那就暫累百姓幾年,等大明中興之後朝廷再補償百姓這幾年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