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進城中的玩家如入無人之境,明軍士兵此時士氣已經完全崩潰,根本無心殺敵。
而玩家們進城之後的目標是抓獲一些明軍大官:
讓明軍害怕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們明白,和玩家作戰的話,那些個帶隊的大官們是有風險的。
很快,玩家觀察了一陣之後,目標直指史可法:
因為史可法的裝束顯然就是一個大官,而且還是一個文官:
在明廷,文官的等級是要高於武官的,於是玩家們毫不猶豫地向著史可法衝了過去。
而見到玩家們衝了過來,牟文綬趕緊帶著家丁殺了過來,阻擋玩家們接近史可法。
玩家們雖然火力凶猛,但短兵相接的本事自然不如家丁,家丁們奮力廝殺了一陣,終於讓史可法脫離了玩家的包圍。
“牟總兵,別管我了,如今兵敗,我責任重大,就讓我死在這裏吧。”
史可法悲憤不已,自己精心布置了那麽久的城防體係在玩家麵前如紙糊的一般,這令他有些難以接受。
牟文綬可不敢讓史可法死在這裏,他見史可法有些自暴自棄,也不廢話了,直接讓家丁架著史可法飛速逃跑。
牟文綬架著史可法逃跑,劉良佐就倒黴了,他成了城中官最大的家夥,於是玩家們的目標一下子就統一起來,開始四處圍堵劉良佐,於是劉良佐最終被玩家們堵在了萊陽城中。
劉良佐這家夥曆史上能剃頭,自然不是什麽堅貞不屈之輩,其弟劉良臣早在1631年(明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戰時任遊擊,就已投降清廷。
見自己已經無路可退,在為大明朝殉節和可恥的屈膝投降之間,劉良佐最終選擇了向玩家們投降,成為了玩家麾下第一個有名的曆史人物……
很快得知劉良佐投降之後,林登萬饒有興致地來到了萊陽,在萊陽見到了這個曆史上江北四鎮之一的著名貳臣。
劉良佐戰戰兢兢地看著林登萬,他小心翼翼的說道,
“這位將軍,不知怎麽稱呼?”
林登萬笑道,“叫我將軍就行,說起來劉將軍你從軍多年,正是我們急需的人才,如果你願意為我們服務的話,我們會給你相應的待遇,並且你的部隊仍歸你指揮,隻不過以後要守我們的規矩。”
劉良佐連連稱是,當然他心裏想的是將來要是事情有了變化再想辦法跳一波反正。
林登萬則心裏合計了一下,這次萊陽大勝之後登州府被玩家全部收取已經是定局,接下來就是揮師西進,一舉殲滅在黃縣附近的明軍,徹底結束這場圍剿。
於是林登萬對劉良佐說道,“劉將軍你先繼續駐紮萊陽,我們很快就會集結大軍,揮師西進,到時候你會明白你跟著我們不會錯的。”
與此同時,李文軒率領野戰軍團沿著海岸線一路掃蕩,所到之處明軍不是望風而逃就是直接投降,野戰軍團進展之神速令李文軒相當得意。
想幾個月前他還是一個沒人看得起垃圾逃兵,靠在碼頭賣力氣為生,而現在他手下有近萬人:
是的,野戰軍團的數量迅速膨脹,現在已經有近萬人了。
他所到之處以往那些以前隻能仰望的老爺們紛紛舔著臉向他示好,更有一些投機士紳試圖向他進獻美人。
想到這些日子的風光,李文軒感慨地對蘇步青和王明武說道,
“有這段風光歲月,將來就算失敗身死我也不後悔了。”
蘇步青倒是相當冷靜,他說道,“老李,現在還不是可以放鬆的時候,隻要大漢中央委員會占領整個登州,肯定會有能人前來投奔,如果我們沒有本事的話,很快就會被人擠出去的。”
李文軒沉默了一陣,隨即擺擺手,說道,“不管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另一邊,得知萊陽失陷,南直隸士兵近乎全軍覆沒之後,丁啟睿驚得當場昏了過去。
過了良久,悠悠醒來的他顫抖著手對幕僚說道,“把招遠的部隊撤回萊州,立馬替我擬一份奏章,告知陛下,山東形勢崩壞,不能再猶豫了,必須征調安東鎮入關剿寇,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此時數次進攻黃縣都無功而返的明軍士兵早已心生退意,丁啟睿下達了撤退指令之後,在招遠的一眾明軍立刻棄了招遠,火速跑回萊州。
見明軍撤退,守在黃縣的方澤輝大喜過望,他正愁如何獲取軍功,這下不用愁了。
隨即方澤輝大手一揮,下令讓黃縣的部隊傾巢而出進攻招遠。
沒有任何意外,招遠守軍也選擇了投降,至此,整個登州府都被義軍陣營的玩家拿下。
等到林登萬和劉良佐帶著大軍來到招遠的時候,明軍已經逃之夭夭,林登萬有些遺憾沒能殲滅明軍,不過轉念一想,這些明軍必然會把玩家的威名傳播出去,對於玩家們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
登州府被玩家們拿下,這下義軍陣營的底盤瞬間擴大了不少,林登萬決定暫時先停止攻勢,他需要回登州和玩家們商量,構建一個合理的行政體係。
回到登州之後,林登萬先是在登州的校場召集了玩家,一眾士紳代表,宣布了現在的情況:
“登州府全境已經被大漢中央委員會所掌控,當然,我們的征途不會止於登州,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玩家們發出一陣歡呼,士紳們則麵露複雜之色,有的人一臉錯愕,似乎沒想到明軍這麽菜,還有的人一臉頹然,似乎是對於要長期處於玩家的控製而心生絕望,還有的人眼珠子轉來轉去,似乎在思考著能不能從玩家們身上取得利益。
林登萬可不管這些士紳是怎麽想的,他更關心的是接下來的建設以及來自海對麵的威脅: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在登州這段時間大明陣營的玩家沒有動手,但林登萬相信,以玩家的尿性,對方絕對不會放他們一直發展:
畢竟關內比關外大太多了,讓義軍陣營的玩家發育下去的話,將來的失敗者必然是大明玩家一方。
而玩家們進城之後的目標是抓獲一些明軍大官:
讓明軍害怕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們明白,和玩家作戰的話,那些個帶隊的大官們是有風險的。
很快,玩家觀察了一陣之後,目標直指史可法:
因為史可法的裝束顯然就是一個大官,而且還是一個文官:
在明廷,文官的等級是要高於武官的,於是玩家們毫不猶豫地向著史可法衝了過去。
而見到玩家們衝了過來,牟文綬趕緊帶著家丁殺了過來,阻擋玩家們接近史可法。
玩家們雖然火力凶猛,但短兵相接的本事自然不如家丁,家丁們奮力廝殺了一陣,終於讓史可法脫離了玩家的包圍。
“牟總兵,別管我了,如今兵敗,我責任重大,就讓我死在這裏吧。”
史可法悲憤不已,自己精心布置了那麽久的城防體係在玩家麵前如紙糊的一般,這令他有些難以接受。
牟文綬可不敢讓史可法死在這裏,他見史可法有些自暴自棄,也不廢話了,直接讓家丁架著史可法飛速逃跑。
牟文綬架著史可法逃跑,劉良佐就倒黴了,他成了城中官最大的家夥,於是玩家們的目標一下子就統一起來,開始四處圍堵劉良佐,於是劉良佐最終被玩家們堵在了萊陽城中。
劉良佐這家夥曆史上能剃頭,自然不是什麽堅貞不屈之輩,其弟劉良臣早在1631年(明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戰時任遊擊,就已投降清廷。
見自己已經無路可退,在為大明朝殉節和可恥的屈膝投降之間,劉良佐最終選擇了向玩家們投降,成為了玩家麾下第一個有名的曆史人物……
很快得知劉良佐投降之後,林登萬饒有興致地來到了萊陽,在萊陽見到了這個曆史上江北四鎮之一的著名貳臣。
劉良佐戰戰兢兢地看著林登萬,他小心翼翼的說道,
“這位將軍,不知怎麽稱呼?”
林登萬笑道,“叫我將軍就行,說起來劉將軍你從軍多年,正是我們急需的人才,如果你願意為我們服務的話,我們會給你相應的待遇,並且你的部隊仍歸你指揮,隻不過以後要守我們的規矩。”
劉良佐連連稱是,當然他心裏想的是將來要是事情有了變化再想辦法跳一波反正。
林登萬則心裏合計了一下,這次萊陽大勝之後登州府被玩家全部收取已經是定局,接下來就是揮師西進,一舉殲滅在黃縣附近的明軍,徹底結束這場圍剿。
於是林登萬對劉良佐說道,“劉將軍你先繼續駐紮萊陽,我們很快就會集結大軍,揮師西進,到時候你會明白你跟著我們不會錯的。”
與此同時,李文軒率領野戰軍團沿著海岸線一路掃蕩,所到之處明軍不是望風而逃就是直接投降,野戰軍團進展之神速令李文軒相當得意。
想幾個月前他還是一個沒人看得起垃圾逃兵,靠在碼頭賣力氣為生,而現在他手下有近萬人:
是的,野戰軍團的數量迅速膨脹,現在已經有近萬人了。
他所到之處以往那些以前隻能仰望的老爺們紛紛舔著臉向他示好,更有一些投機士紳試圖向他進獻美人。
想到這些日子的風光,李文軒感慨地對蘇步青和王明武說道,
“有這段風光歲月,將來就算失敗身死我也不後悔了。”
蘇步青倒是相當冷靜,他說道,“老李,現在還不是可以放鬆的時候,隻要大漢中央委員會占領整個登州,肯定會有能人前來投奔,如果我們沒有本事的話,很快就會被人擠出去的。”
李文軒沉默了一陣,隨即擺擺手,說道,“不管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另一邊,得知萊陽失陷,南直隸士兵近乎全軍覆沒之後,丁啟睿驚得當場昏了過去。
過了良久,悠悠醒來的他顫抖著手對幕僚說道,“把招遠的部隊撤回萊州,立馬替我擬一份奏章,告知陛下,山東形勢崩壞,不能再猶豫了,必須征調安東鎮入關剿寇,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此時數次進攻黃縣都無功而返的明軍士兵早已心生退意,丁啟睿下達了撤退指令之後,在招遠的一眾明軍立刻棄了招遠,火速跑回萊州。
見明軍撤退,守在黃縣的方澤輝大喜過望,他正愁如何獲取軍功,這下不用愁了。
隨即方澤輝大手一揮,下令讓黃縣的部隊傾巢而出進攻招遠。
沒有任何意外,招遠守軍也選擇了投降,至此,整個登州府都被義軍陣營的玩家拿下。
等到林登萬和劉良佐帶著大軍來到招遠的時候,明軍已經逃之夭夭,林登萬有些遺憾沒能殲滅明軍,不過轉念一想,這些明軍必然會把玩家的威名傳播出去,對於玩家們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
登州府被玩家們拿下,這下義軍陣營的底盤瞬間擴大了不少,林登萬決定暫時先停止攻勢,他需要回登州和玩家們商量,構建一個合理的行政體係。
回到登州之後,林登萬先是在登州的校場召集了玩家,一眾士紳代表,宣布了現在的情況:
“登州府全境已經被大漢中央委員會所掌控,當然,我們的征途不會止於登州,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玩家們發出一陣歡呼,士紳們則麵露複雜之色,有的人一臉錯愕,似乎沒想到明軍這麽菜,還有的人一臉頹然,似乎是對於要長期處於玩家的控製而心生絕望,還有的人眼珠子轉來轉去,似乎在思考著能不能從玩家們身上取得利益。
林登萬可不管這些士紳是怎麽想的,他更關心的是接下來的建設以及來自海對麵的威脅: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在登州這段時間大明陣營的玩家沒有動手,但林登萬相信,以玩家的尿性,對方絕對不會放他們一直發展:
畢竟關內比關外大太多了,讓義軍陣營的玩家發育下去的話,將來的失敗者必然是大明玩家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