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與衛衍之間有了這麽一個約定, 雖然景帝很篤定最後他一定能夠如願以償地讓某人心甘情願地由著他折騰,但是景帝並沒有忙著收獲成果, 而是一門心思要把衛衍養肥養壯。
就算存了要把獵物宰了吃掉的心,事前也該好吃好喝地伺候著, 養養膘,然後才能下手開動,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懂。
所以景帝當務之急就是和沈大統領就衛衍手頭的工作再次進行協商。這顯然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溝通,出乎景帝的意料,以前他好說歹說說破了嘴皮子依然甩都不甩他的沈大統領,不知道是不是早起時起得太急把腦袋磕了, 竟然變得非常好說話, 甚至連景帝提出的希望衛衍從今往後每日隻去文書庫核查半日的不合理要求,他都答應下來了。
景帝有些想不通沈大統領為什麽突然變得這麽通情達理了,就算腦袋沒磕到的話也許是他良心發現懂得為君分憂了吧。這事景帝琢磨了片刻就沒再多想,反正他的目的已經達到, 旁的都是不需要放在心頭的小事了。
然後衛衍就開始了每天上午去文書庫與紙墨文檔親熱, 下午回到宮裏被景帝當作豬一樣圈養的兩極對比非常嚴重的生活。
至於景帝自己就沒有衛衍這麽好命,他每日的行程永遠單調如下:上午有朝會的時候上朝會,無朝會的時候召集眾臣在昭仁殿議事,下午基本上用來批改奏折,間或召見召見諸如來謝恩來辭行來哭訴來找麻煩要求單獨覲見的臣子,晚上的安排要看情況,忙的時候隻能繼續與奏折為伴幾個時辰, 閑的時候就找些娛樂來消遣消遣。
不過基本上景帝閑的時候很少,那時候的朝臣書寫奏折廢話很多,除了軍國大事民生要務之外很多臣子連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上奏,而且常常引經據典洋洋灑灑離題萬裏不知所雲,有些朝臣還動不動就要顯擺顯擺文筆秀一秀書法來個萬言書,直接導致了景帝每日要批改的奏折數量著實巨大。
景帝四歲登基,十八歲親政,目前也就十九歲過半多一點點。多年的帝王教育帝王生涯早就讓他明白,一個帝王想要坐穩江山號令天下有沒有能力其實並不重要,是不是真的禮賢下臣勤政愛民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凡事要占據大義的名分,然後該做的姿態絕對要做到位。
大義這東西很玄妙。力量對比懸殊的時候很需要,大義的名分可以讓力量薄弱的一方瞬間變強。力量占了絕對優勢的時候依舊少不了,有了大義這塊遮羞布,事成善後史書記載都可以少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就好比當年他能登基就是因為他本身就代表了正統占據了大義,“逆王案”之所以這麽快就被平定,就是因為幽王不是正統沒有大義的名分。
景帝這次要清洗內務府換上自己信得過的人,一怒之下砍了那些他看不順眼的人的腦袋固然可行,但是難免會留下暴虐的惡名,而同樣是清洗換人,肅清吏治無疑就是這麽一個極為好用的大義借口。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將來在史書上這都是一個讓人不敢辯駁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至於這場清洗本來的緣由,又有誰敢來深究。
至於姿態,禮賢下臣的姿態景帝一向做得很到位,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麵對衛衍。在衛衍麵前他就是懶得裝,把自己最惡劣的一麵表現給他看,衛衍再乖順再服從也沒用,反正他就是忍不住要去欺負他,而且欺負的時候從不手軟,當然欺負過頭了又忍不住要去哄他,這種莫名其妙的心態,他自己都弄不明白。
最後說到勤政愛民,勤勉之君的稱號景帝自覺受之無愧,反正該做的事他一件都沒偷懶過,而且就算是偷懶開溜的時候,對外的說法依然是他在忙於政事,這個姿態絕對是一等一的勤政
<a id="ads" href="http:///"></a>
至於愛民嘛,這個並不是由景帝一個人說了算,通常勤政就已經算是愛民的一部分,但是作為君王景帝在為國為民發生衝突的時候肯定會選擇為國,所以這愛民隻能是順便的,是與其他事情不矛盾的時候才能首要考慮的,因此厚著臉皮自己給自己冠上愛民的稱號景帝免不了有些心虛。
不過隻要了結了此次的采選事件,景帝覺得自己還是當得起愛民這兩個字的,事態發展至此,其實事情的起因是什麽已經不重要了,反正結果最重要。
衛衍堅持認為內務府的折子沒有錯,那是因為衛衍一直站在為國的立場上為皇室延綿在考慮,隻要讓衛衍站到為民的立場上,馬上就能讓他自己乖乖認錯。所以對於此事,景帝一點都不著急,始終忙於養肥衛衍的工作。
為了能夠隨時隨地監督衛衍的養肥過程,景帝特地命人將昭仁殿內他日常辦公用的那個居室隔出了一間內室,召見外臣的時候他就使用外室,平時批改奏折則在內室。內室布置得奢華舒適,極盡享受之極至。每日到了午後,景帝苦命地與他那堆小山般高的奏折搏鬥,衛衍則好命地躺在他的身邊歇午覺。
這樣的日子才過了兩三日,景帝的心裏就極度不平衡。他累死累活幹得頭痛手痛,衛衍卻優哉遊哉地呼呼大睡,如此強烈的對比引起他心頭壓抑不住的憤恨,免不了要動手動腳折騰來折騰去,直接導致了他批改奏折的效率幾近於無。
折騰了幾日後,景帝就發現,這麽下去也不是辦法。批改奏折這活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後日的話隻會越積越多,積多了景帝就要被衛衍埋怨。
“臣早就說過了不可以,懇請陛下以後莫要胡鬧。”每次白日裏耽擱了時辰,結果必須挑燈夜戰批改堆積下來的奏折時,衛衍都要這麽一本正經地勸諫他。
“這是朕一個人的錯嗎?你睡得這麽舒服,朕卻沒得睡,這種事放你身上你能忍嗎?”聽他這麽說,景帝立即氣憤地反問道。
若不是衛衍的日子過得太舒適,引得他嫉妒萬分,他會去鬧騰衛衍結果耽誤了正事嗎?這是誰的錯還需要多說嗎?反正不管怎麽說,自認自己很委屈很難受的皇帝陛下是絕對不承認他有錯的。
麵對他的犀利反問,衛衍隻能無言以對。這讓他說什麽才好,明明是皇帝硬逼著他睡覺,結果皇帝又要來妒忌他睡覺,這事要怎麽整皇帝才會滿意?
見衛衍被他問得無話可說閉嘴不言再也不敢吭聲,景帝的心情忍不住飛揚起來。
不過這麽白日鬧騰,晚上辛苦的日子,顯然與他一開始要養肥衛衍的大計不符合。
所以景帝痛定思痛以後,終於與衛衍商量出了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
那就是,用過午膳兩人一起散個步消消食,然後就一起膩著歇午覺,起來後又一起用過點心,最後景帝正式開工幹活,衛衍則坐在旁邊幫著他幹活。
因為很多奏折廢話太多,景帝常常會隨手把看了前麵十行還沒看出到底要幹嘛的奏折扔給衛衍看,他自己繼續看下一本。
兩個人一起工作的效率的確高了許多,但是讓衛衍幫忙幹活,好像還是有違景帝一開始準備把衛衍當豬圈養的目的,所以景帝苦惱一夜後第二日上朝的時候就下了一道旨意,更改了景朝自高祖沿襲下來的奏折封麵製度,要求朝臣們軍國大事民生要務以紅封上奏,請安折子賀表折子以黃封上奏,言官以藍封上奏,其他折子則以素封上奏,而且軍國大事民生要務須言簡意賅廢話少說,三行之內不見主題的退回重寫,三個月內改不過來的全部罰俸罰薪。
這道旨意一出自然引起朝臣嘩然。景朝素來用紅封上奏以示對君王的尊崇,老臣們擔心景帝這麽一改有損君王的尊嚴,不過此舉卻贏得了青年臣子們的讚同,特別是那批三月下旬才新入殿的年輕臣子,個個年輕氣盛朝氣蓬勃欲有一番大作為不願受老臣舊例節製,聞後更是盛讚吾皇英明乃景朝之福。
這一場朝中對弈,景帝略勝一籌。接下來景帝一連數日退了一批廢話連篇不知所雲的折子,當廷斥了一批用混折子封麵顏色的臣子,後來又做出了讓步,改以其他折子以緗色封麵上奏算是給拚死要維護皇室體麵君王尊嚴的老臣們一個交代,此事到此也就成了定例。
如此這般景帝的工作量明顯下降,至少有一大批折子被他歸入可看可不看隻要隨便翻翻就行的範疇,而且那些折子他都懶得自己動筆而是讓秉筆的內侍直接代勞了。
這麽一來,景帝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衛衍膩在一起,正好此時宮中來了位擅江南民間小吃的禦廚,景帝將他調入了寢宮的小廚房,每日裏除了三頓正膳以外,還加以各種小吃為佐餐,像什麽小籠包子、蔥油餅、菜包、甜豆沙包、春卷、燒餅、牛肉湯、糖粥藕等等各類小吃一路吃過去,養了足足有十數日,待景帝重新摸到了衛衍腰上多出來的一絲肉,才終覺大功告成。
衛衍閑下來的這些時日,景帝已經和他歡愛過數次,身體不像前一段日子那般饞得慌。不過因為擔心著怕累到他不敢太放縱,總是淺嚐即止,以舒解欲望為佳,最多逼出他眼角一滴兩滴的淚水,那種欺負到他眼淚汪汪哀求到嗓音沙啞的程度好久沒做了,心裏總覺得不夠盡興。現如今既然已經把衛衍養肥養壯,接下來自然是宰了吃掉打牙祭了。
景帝覺得磨快了刀直接宰了獵物吃固然可行,但是讓獵物乖乖地自動脫毛去髒煮熟躺到盤子裏送到他嘴邊來顯然更有趣。所以為了達成所願,讓衛衍自動認錯自動受罰,景帝擇日就帶他出宮了。
這些時日他怕衛衍有心理壓力影響養肥養壯的過程對此事絕口不提,好像根本就沒這回事一樣,現在當然也不會提起此次出門的目的,隻是帶著衛衍到處逛。
出去的那日沒有朝會,所以他們午前就出了宮門,午膳是在隨意居用的。
隨意居是什麽地方衛衍可能不知道,景帝可是一清二楚。在衛衍不在京城的那段時間裏,他多次出入這裏,自然知道此處的民風是多麽得彪悍。
就算以他一國之君的身份,依舊常常淪為眾人嘴邊的話題,而且這些家夥議論起來一點麵子都不肯給他,常常讓他聽得鬱悶無比。
最近采選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隨意居裏麵的人正在討論些什麽,他就算沒有安排耳目在這裏也可以猜到幾分,更何況他還安排了耳目。
一進門景帝幹脆利落地拒絕了跑堂要帶他們去雅間的好意,直接往樓下大堂裏麵一坐,隨侍的眾侍衛已經多次陪同前來早就習慣了此類情況,沒有任何反應甚至都不需要景帝招呼,其中有幾位自動上前與景帝共坐一席貼身保護,剩下幾位則迅速散開在人群裏麵占據了有利地形落座警戒,隻有衛衍是第一次陪景帝來隨意居,發現景帝竟然在大堂裏麵與百姓比鄰而坐,馬上反對:
“公子,此處不太妥當,屬下以為我們還是要個雅間為好。”
在外麵,眾侍衛都稱皇帝陛下為公子。
這裏四處是人,若有殺手刺客出現簡直是防不勝防,僅僅從安全方麵考慮,衛衍就大力反對皇帝坐在大堂裏麵的舉動。
可惜景帝不為所動,其他侍衛也沒有一個聲援他,個個仿佛習慣到天經地義,或者是因為在景帝麵前他們已經說爛了嘴皮子懶得再勸了,而且照常理推論原因很明顯肯定是後者。因為景帝聽了他的話後,在那裏笑而不語,不去理會他,開始替他們斟茶。
見此情景,衛衍沒辦法,隻能在皇帝身旁坐下來,小心翼翼地注意著四周的動靜。
“衛衍,你這個人大部分地方都不錯,但是有一點很不好。”景帝將倒好的茶盞推到衛衍麵前,對等著他下文的衛衍慢條斯理地說道,“享盡人間富貴,不知民間疾苦。從現在開始,好好了解一下民間疾苦吧。”
就算存了要把獵物宰了吃掉的心,事前也該好吃好喝地伺候著, 養養膘,然後才能下手開動,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懂。
所以景帝當務之急就是和沈大統領就衛衍手頭的工作再次進行協商。這顯然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溝通,出乎景帝的意料,以前他好說歹說說破了嘴皮子依然甩都不甩他的沈大統領,不知道是不是早起時起得太急把腦袋磕了, 竟然變得非常好說話, 甚至連景帝提出的希望衛衍從今往後每日隻去文書庫核查半日的不合理要求,他都答應下來了。
景帝有些想不通沈大統領為什麽突然變得這麽通情達理了,就算腦袋沒磕到的話也許是他良心發現懂得為君分憂了吧。這事景帝琢磨了片刻就沒再多想,反正他的目的已經達到, 旁的都是不需要放在心頭的小事了。
然後衛衍就開始了每天上午去文書庫與紙墨文檔親熱, 下午回到宮裏被景帝當作豬一樣圈養的兩極對比非常嚴重的生活。
至於景帝自己就沒有衛衍這麽好命,他每日的行程永遠單調如下:上午有朝會的時候上朝會,無朝會的時候召集眾臣在昭仁殿議事,下午基本上用來批改奏折,間或召見召見諸如來謝恩來辭行來哭訴來找麻煩要求單獨覲見的臣子,晚上的安排要看情況,忙的時候隻能繼續與奏折為伴幾個時辰, 閑的時候就找些娛樂來消遣消遣。
不過基本上景帝閑的時候很少,那時候的朝臣書寫奏折廢話很多,除了軍國大事民生要務之外很多臣子連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上奏,而且常常引經據典洋洋灑灑離題萬裏不知所雲,有些朝臣還動不動就要顯擺顯擺文筆秀一秀書法來個萬言書,直接導致了景帝每日要批改的奏折數量著實巨大。
景帝四歲登基,十八歲親政,目前也就十九歲過半多一點點。多年的帝王教育帝王生涯早就讓他明白,一個帝王想要坐穩江山號令天下有沒有能力其實並不重要,是不是真的禮賢下臣勤政愛民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凡事要占據大義的名分,然後該做的姿態絕對要做到位。
大義這東西很玄妙。力量對比懸殊的時候很需要,大義的名分可以讓力量薄弱的一方瞬間變強。力量占了絕對優勢的時候依舊少不了,有了大義這塊遮羞布,事成善後史書記載都可以少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就好比當年他能登基就是因為他本身就代表了正統占據了大義,“逆王案”之所以這麽快就被平定,就是因為幽王不是正統沒有大義的名分。
景帝這次要清洗內務府換上自己信得過的人,一怒之下砍了那些他看不順眼的人的腦袋固然可行,但是難免會留下暴虐的惡名,而同樣是清洗換人,肅清吏治無疑就是這麽一個極為好用的大義借口。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將來在史書上這都是一個讓人不敢辯駁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至於這場清洗本來的緣由,又有誰敢來深究。
至於姿態,禮賢下臣的姿態景帝一向做得很到位,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麵對衛衍。在衛衍麵前他就是懶得裝,把自己最惡劣的一麵表現給他看,衛衍再乖順再服從也沒用,反正他就是忍不住要去欺負他,而且欺負的時候從不手軟,當然欺負過頭了又忍不住要去哄他,這種莫名其妙的心態,他自己都弄不明白。
最後說到勤政愛民,勤勉之君的稱號景帝自覺受之無愧,反正該做的事他一件都沒偷懶過,而且就算是偷懶開溜的時候,對外的說法依然是他在忙於政事,這個姿態絕對是一等一的勤政
<a id="ads" href="http:///"></a>
至於愛民嘛,這個並不是由景帝一個人說了算,通常勤政就已經算是愛民的一部分,但是作為君王景帝在為國為民發生衝突的時候肯定會選擇為國,所以這愛民隻能是順便的,是與其他事情不矛盾的時候才能首要考慮的,因此厚著臉皮自己給自己冠上愛民的稱號景帝免不了有些心虛。
不過隻要了結了此次的采選事件,景帝覺得自己還是當得起愛民這兩個字的,事態發展至此,其實事情的起因是什麽已經不重要了,反正結果最重要。
衛衍堅持認為內務府的折子沒有錯,那是因為衛衍一直站在為國的立場上為皇室延綿在考慮,隻要讓衛衍站到為民的立場上,馬上就能讓他自己乖乖認錯。所以對於此事,景帝一點都不著急,始終忙於養肥衛衍的工作。
為了能夠隨時隨地監督衛衍的養肥過程,景帝特地命人將昭仁殿內他日常辦公用的那個居室隔出了一間內室,召見外臣的時候他就使用外室,平時批改奏折則在內室。內室布置得奢華舒適,極盡享受之極至。每日到了午後,景帝苦命地與他那堆小山般高的奏折搏鬥,衛衍則好命地躺在他的身邊歇午覺。
這樣的日子才過了兩三日,景帝的心裏就極度不平衡。他累死累活幹得頭痛手痛,衛衍卻優哉遊哉地呼呼大睡,如此強烈的對比引起他心頭壓抑不住的憤恨,免不了要動手動腳折騰來折騰去,直接導致了他批改奏折的效率幾近於無。
折騰了幾日後,景帝就發現,這麽下去也不是辦法。批改奏折這活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後日的話隻會越積越多,積多了景帝就要被衛衍埋怨。
“臣早就說過了不可以,懇請陛下以後莫要胡鬧。”每次白日裏耽擱了時辰,結果必須挑燈夜戰批改堆積下來的奏折時,衛衍都要這麽一本正經地勸諫他。
“這是朕一個人的錯嗎?你睡得這麽舒服,朕卻沒得睡,這種事放你身上你能忍嗎?”聽他這麽說,景帝立即氣憤地反問道。
若不是衛衍的日子過得太舒適,引得他嫉妒萬分,他會去鬧騰衛衍結果耽誤了正事嗎?這是誰的錯還需要多說嗎?反正不管怎麽說,自認自己很委屈很難受的皇帝陛下是絕對不承認他有錯的。
麵對他的犀利反問,衛衍隻能無言以對。這讓他說什麽才好,明明是皇帝硬逼著他睡覺,結果皇帝又要來妒忌他睡覺,這事要怎麽整皇帝才會滿意?
見衛衍被他問得無話可說閉嘴不言再也不敢吭聲,景帝的心情忍不住飛揚起來。
不過這麽白日鬧騰,晚上辛苦的日子,顯然與他一開始要養肥衛衍的大計不符合。
所以景帝痛定思痛以後,終於與衛衍商量出了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
那就是,用過午膳兩人一起散個步消消食,然後就一起膩著歇午覺,起來後又一起用過點心,最後景帝正式開工幹活,衛衍則坐在旁邊幫著他幹活。
因為很多奏折廢話太多,景帝常常會隨手把看了前麵十行還沒看出到底要幹嘛的奏折扔給衛衍看,他自己繼續看下一本。
兩個人一起工作的效率的確高了許多,但是讓衛衍幫忙幹活,好像還是有違景帝一開始準備把衛衍當豬圈養的目的,所以景帝苦惱一夜後第二日上朝的時候就下了一道旨意,更改了景朝自高祖沿襲下來的奏折封麵製度,要求朝臣們軍國大事民生要務以紅封上奏,請安折子賀表折子以黃封上奏,言官以藍封上奏,其他折子則以素封上奏,而且軍國大事民生要務須言簡意賅廢話少說,三行之內不見主題的退回重寫,三個月內改不過來的全部罰俸罰薪。
這道旨意一出自然引起朝臣嘩然。景朝素來用紅封上奏以示對君王的尊崇,老臣們擔心景帝這麽一改有損君王的尊嚴,不過此舉卻贏得了青年臣子們的讚同,特別是那批三月下旬才新入殿的年輕臣子,個個年輕氣盛朝氣蓬勃欲有一番大作為不願受老臣舊例節製,聞後更是盛讚吾皇英明乃景朝之福。
這一場朝中對弈,景帝略勝一籌。接下來景帝一連數日退了一批廢話連篇不知所雲的折子,當廷斥了一批用混折子封麵顏色的臣子,後來又做出了讓步,改以其他折子以緗色封麵上奏算是給拚死要維護皇室體麵君王尊嚴的老臣們一個交代,此事到此也就成了定例。
如此這般景帝的工作量明顯下降,至少有一大批折子被他歸入可看可不看隻要隨便翻翻就行的範疇,而且那些折子他都懶得自己動筆而是讓秉筆的內侍直接代勞了。
這麽一來,景帝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衛衍膩在一起,正好此時宮中來了位擅江南民間小吃的禦廚,景帝將他調入了寢宮的小廚房,每日裏除了三頓正膳以外,還加以各種小吃為佐餐,像什麽小籠包子、蔥油餅、菜包、甜豆沙包、春卷、燒餅、牛肉湯、糖粥藕等等各類小吃一路吃過去,養了足足有十數日,待景帝重新摸到了衛衍腰上多出來的一絲肉,才終覺大功告成。
衛衍閑下來的這些時日,景帝已經和他歡愛過數次,身體不像前一段日子那般饞得慌。不過因為擔心著怕累到他不敢太放縱,總是淺嚐即止,以舒解欲望為佳,最多逼出他眼角一滴兩滴的淚水,那種欺負到他眼淚汪汪哀求到嗓音沙啞的程度好久沒做了,心裏總覺得不夠盡興。現如今既然已經把衛衍養肥養壯,接下來自然是宰了吃掉打牙祭了。
景帝覺得磨快了刀直接宰了獵物吃固然可行,但是讓獵物乖乖地自動脫毛去髒煮熟躺到盤子裏送到他嘴邊來顯然更有趣。所以為了達成所願,讓衛衍自動認錯自動受罰,景帝擇日就帶他出宮了。
這些時日他怕衛衍有心理壓力影響養肥養壯的過程對此事絕口不提,好像根本就沒這回事一樣,現在當然也不會提起此次出門的目的,隻是帶著衛衍到處逛。
出去的那日沒有朝會,所以他們午前就出了宮門,午膳是在隨意居用的。
隨意居是什麽地方衛衍可能不知道,景帝可是一清二楚。在衛衍不在京城的那段時間裏,他多次出入這裏,自然知道此處的民風是多麽得彪悍。
就算以他一國之君的身份,依舊常常淪為眾人嘴邊的話題,而且這些家夥議論起來一點麵子都不肯給他,常常讓他聽得鬱悶無比。
最近采選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隨意居裏麵的人正在討論些什麽,他就算沒有安排耳目在這裏也可以猜到幾分,更何況他還安排了耳目。
一進門景帝幹脆利落地拒絕了跑堂要帶他們去雅間的好意,直接往樓下大堂裏麵一坐,隨侍的眾侍衛已經多次陪同前來早就習慣了此類情況,沒有任何反應甚至都不需要景帝招呼,其中有幾位自動上前與景帝共坐一席貼身保護,剩下幾位則迅速散開在人群裏麵占據了有利地形落座警戒,隻有衛衍是第一次陪景帝來隨意居,發現景帝竟然在大堂裏麵與百姓比鄰而坐,馬上反對:
“公子,此處不太妥當,屬下以為我們還是要個雅間為好。”
在外麵,眾侍衛都稱皇帝陛下為公子。
這裏四處是人,若有殺手刺客出現簡直是防不勝防,僅僅從安全方麵考慮,衛衍就大力反對皇帝坐在大堂裏麵的舉動。
可惜景帝不為所動,其他侍衛也沒有一個聲援他,個個仿佛習慣到天經地義,或者是因為在景帝麵前他們已經說爛了嘴皮子懶得再勸了,而且照常理推論原因很明顯肯定是後者。因為景帝聽了他的話後,在那裏笑而不語,不去理會他,開始替他們斟茶。
見此情景,衛衍沒辦法,隻能在皇帝身旁坐下來,小心翼翼地注意著四周的動靜。
“衛衍,你這個人大部分地方都不錯,但是有一點很不好。”景帝將倒好的茶盞推到衛衍麵前,對等著他下文的衛衍慢條斯理地說道,“享盡人間富貴,不知民間疾苦。從現在開始,好好了解一下民間疾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