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過程怎樣波瀾重重曲折反複, 最後更是狼狽不堪,不過衛衍終於還是在正月十八那日踏上了去幽州的行程。


    對於這個結果, 有人喜有人憂還有些人憂喜各半,當然更多的人則是不痛不癢毫無感覺, 單單是因人而異。


    皇後謝氏本以為那人走了,皇帝陛下必不會再像月前那般繼續冷落後宮,當夜就命人小心打探皇帝陛下準備去哪宮歇息,等消息來了之後,她卻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怒。


    “陛下沒有翻任何一名妃子的牌子依然獨宿寢宮。”來報的內侍小心翼翼稟報這個他從彤史司打探來的消息,偷偷瞄了一眼皇後陰晴不定的臉色,聲音越來越低, 悄聲退後跪在暗處, 生怕一個不小心皇後的怒火就會燒到自己身上。


    皇後聽了這個消息本該喜的,自從那人上了龍榻後,逾月以來,皇帝陛下除了按例宿過她的坤寧宮外, 不曾寵幸過任何一名妃子。這從好的方麵可以說皇帝陛下就算再荒唐依然對她保持了幾分敬重, 但是從另一個方麵來說,總是讓人極端地不甘心。她想了又想,終還是讓人擺駕乾清宮。


    皇後所居的坤寧宮與皇帝所居的乾清宮雖然隻是一牆之隔,但這高高的宮牆是後宮與外廷的天塹,除了皇後之外後宮的妃嬪沒有旨意就算想來乾清宮請安亦是不可能。


    據說在前朝的時候這乾清宮也應算是後宮的一部分,但是景朝開國後,高祖為避免子孫後代耽於美色荒廢政事重蹈前朝覆轍, 特意將這乾清宮從後宮分了出去,又留下一堆祖製避免子孫後代夜夜笙歌無心朝政,後宮妃嬪不準留宿乾清宮的規矩就是從那時候而來,當然皇後依然不在此例。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祖宗家法擺在那裏,曆代繼位的君主還是能找到辦法來規避這些規矩,強勢者直接修改起居注房事存檔,懦弱者也能暗渡陳倉,妃嬪不準留宿還有未受封的宮女,身為王者就算再不濟卻絕對不會在這方麵委屈自己。


    這一代的景帝自然也是個不肯委屈自己的主,況且他的母後皇朝最有權力的女子當今太後也從來不願自己唯一的兒子在這方麵受委屈,隻要他沒有荒廢政事,對於他在這方麵的荒唐行事始終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在他實在太過胡鬧的時候才會隱諱提點幾句。


    鑒於此,年輕的皇帝陛下胡鬧的次數絕對不在少數,皇後風聞也不是一次兩次,皇後自己也不明白為何這次她總是繃緊了一根弦不肯稍有放鬆。也許,讓她內心非常不安的那些危機感,僅僅是她身為女子的第六感在作祟。


    皇後的風輦進入乾清宮的時候那裏果然還是燈火通明,出乎她意料的是,皇帝陛下真的是在忙於政事。


    “臣妾風聞陛下最近忙於政事,特地準備了一些宵夜,望陛下在操勞國事的時候也要當心龍體。”皇後請安後,接過宮女手中的冰花杏仁燕窩羹,親手捧上前去。


    “皇後有心了。”景帝離開堆滿奏折的案牘,拉著皇後在旁邊休息的榻上落座,著實溫言安撫了幾句,恍若多日前在昭仁殿的不快根本就沒有發生過一樣。不過他雖然態度溫柔語氣可親,最後依然無視皇後眼底的渴望,以夜深露重為由打發高庸送她回宮。


    這一夜,景帝起居注上的“獨宿寢宮”沒有摻雜一點水分。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如此這般過了三個晚上,連太後都被驚動了。這偌大的宮廷數萬人的心思隻圍繞著一個人轉動,這個人的一點點異動都會引發四方關注。帝王無私事,事關皇帝的時候哪怕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是國事,更何況是皇帝的房事。


    夜夜笙歌荒廢朝政固然不行,勤於政事冷落後宮亦要讓人擔心。某種意義上而言,皇帝是這世上最有權力的人,也是這世上最沒有權力隨心所欲的人。


    “陛下是身體不適嗎?”太後自然知道前段時日皇帝的“勤於政事冷落後宮”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借口,但如今人都不在跟前,皇帝卻依然獨宿寢宮,由不得她不擔心。皇帝正值那方麵需求最旺盛的年紀,如此清心寡欲讓她隻能聯想到是不是身體不適。


    “母後不要擔心,朕隻是為幾件政事煩心一時提不起興致。”景帝為政事煩心是事實,對房事提不起興致也是事實,不過這兩個事實之間並無因果關係,但是他硬要將這兩個事實湊成因果論,鑒於無人是他肚中的蛔蟲,當然不會有人會跳出來反駁說不是。


    “陛下是在為恩科的事煩心?”


    “是。世族反對朕心中有數,朕沒有想到的是連寒族出身的官員也會反對。”前麵說過景帝雖然對齊遠恒本人非常看不慣,但是這不影響他思考齊遠恒此類的名士流落廟堂之外的原因,思考了兩日後他在朝會上下旨以後會試加一場麵向寒族的恩科,沒有想到此令一出就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魚躍龍門。陛下的恩科卻將他們的辛苦全部抹煞,難怪他們心裏會不平衡。這恩科曆朝都有,不過本朝隻在高祖的時候起用過。那時多年征戰,朝廷人才凋零,又兼高祖要安撫前朝舊臣才會舉辦,後來政通人和百事順暢後就棄之不用了。群臣反對自然是有反對的緣由,陛下也不要操之過急,若有空不妨去聽聽民間的聲音。”


    “母後?”景帝聽到民間這兩個字,第一個念頭就是他元宵節私自出宮的事情被太後發現了,太後此時提起是不是要找他秋後算賬?不過他仔細觀察太後的神色,又不像。


    “雖說千金之子不坐垂堂,陛下九五之尊的身份更不該以身涉險,但陛下長在深宮婦人之手,光憑暗衛的密折匯報,自己對民間諸事一無所知的話,難免會鬧‘何不食糜’的笑話。哀家以前不準陛下私自出宮是因為陛下那時候還年幼難免會偏聽偏信。現如今陛下已經長大,諸事有了自己的主張,偶爾出宮去了解一下民心民情也是很有必要的,不過萬事必須將自身的安全作為第一考量。”


    “朕明白了。”景帝恭恭敬敬地行禮告退。無論他們母子間的芥蒂到了何種程度,他的母後始終是他帝王之路上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師。


    如此這般又過了四五日,景帝接到了衛衍的請安折子,暗衛的密折也緊接著送了上來。


    衛衍的請安折子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先是躬請聖安,然後交代了一下他們已經行到何處,最後自然是躬請他在操心政事的時候不要忘記保重龍體。景帝懷疑這樣的請安折子有一個固定的格式,除了中間那段空白自填外,其他的部分都是一模一樣。這種請安折子他向來是隨意翻翻就扔到一邊,這次難得很有興致地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


    至於暗衛的密折就有趣得多了,比如說衛衍如何在船艙裏麵躲了兩日才敢出來見人,比如說衛衍一天吃幾頓飯,比如說衛衍何時歇息何時起床等等此類瑣事不一而足。


    高庸送茶進來的時候遠遠就瞧見了主上嘴角的笑意,悄聲把茶盞放到他的手邊又退了出去。主上心情變好,身邊伺候的人也就鬆了一口氣。


    有了太後的支持,景帝的出宮遊玩順便考察民情就方便了不少,雖然沈莫沈大統領依然沉著他的黑鍋臉,這個不許那個不準列了一大堆規矩,景帝當著沈大統領的麵當然一一答應,不過一轉身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這日沒有朝會,景帝在午前就帶著人出宮了,身邊除了幾個貼身侍衛外沒有閑雜人等,在京城各處晃了晃了解一下民生民情後決定找個地方用午膳。京城最好的酒樓當數醉仙居,不過這幾日會試將近,京城裏麵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州府的考生,茶樓酒肆皆是濟濟滿堂,那大冬天裏滿場亂撲騰的折扇晃得皇帝陛下頭暈,便舍了這些熱鬧的地方一門心思要找個安靜的所在。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街頭晃蕩了半天直晃蕩到饑腸轆轆的一行人終於在某個巷子的深處找到了一家安靜的茶館。這家茶館隱在巷子深處,門麵不大,裏麵占地倒不小,布置也頗為典雅有趣,竟然生生用人工之力在裏麵布置出了一個江南園林的格局,除了大堂雅間外,院中的廊下亭台中也隱隱安排著座位。


    茶館雖不賣酒菜好歹賣些點心,景帝挑眼看了看,裏麵不算嘈雜,便不再挑剔率先入內。可惜他們來得不巧,院中的座位與雅間均已客滿,隻剩樓上的大堂還有些座位。


    樓上比樓下要安靜許多,靠窗的地方更是沒幾個人,除了樓上的茶要比樓下貴十文外,天氣尚冷也是原因之一。落座後,景帝要了一壺“明前茶”,又要了幾碟各色點心。待茶點上來,左右試過後,他嚐了嚐,“明前茶”倒是真的是“明前茶”,可惜是去年的,不過這裏的點心做得還不錯,不比宮中的禦廚手藝遜色,等衛衍回來後不妨帶他過來嚐嚐。


    樓上雖說安靜,到底還是茶館,比不得他身邊這幾桌個個說話悄聲細語,唯恐驚動了主座上的皇帝陛下,漸漸地各處的聲音便傳進了景帝的耳中。眼看著隨侍身邊的左右臉色越來越白,景帝倒是笑了起來。


    這茶館很是有趣,不過若是有了非議朝政的罪名,不知道還能不能開得下去?


    右方一桌幾位書生正在討論景帝前幾日提出的恩科一事。


    “說是說得好聽,由地方上舉薦有賢能之人參加恩科,誰賢能誰不賢能還不是當官的說了算,到最後恐怕又是人情開道銀子鋪路。”書生甲忿然。


    “兄台此言甚是。那些貪官連會考都有空子鑽能發考試財,碰上這樣的機會還不是大撈一把。”書生乙附和。


    “一開始大概不會這麽糟,不過長此以往肯定避免不了。況且這恩科對於辛辛苦苦考上了官學的生員不公啊。”書生丙感慨。


    “那位果然還是太嫩……”書生丁做了總結。


    聽著這席話,再細細辨別,這茶館中的茶客口中個個離不開國事朝政,今日陪著景帝出行的眾人大冬天裏麵冒熱汗,不在皇帝這桌的還敢用衣袖偷偷擦擦,在皇帝這桌的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麽表情自處了。


    這是什麽地方?這些人又是吃了什麽熊心豹子膽竟敢妄談國事非議朝政?而且還是當著皇帝陛下的麵批評皇帝陛下的舉措?難道就不怕皇帝陛下勃然大怒之下血流成河?


    <a id="ads" href="http:///"></a>


    隨侍眾人戰戰兢兢,不知情的茶客依然在那裏洋洋灑灑指點江山揮斥方遒,那個被批得一無是處的人倒是老神在在悠然品茶。


    齊遠恒從雅間出來就看到了那幾桌人,旁邊眾人的難看臉色與中間那人的悠然自得如此明顯的對比第一時間落入了他的眼中。他心底暗呼一聲“麻煩”,召來跑堂吩咐了幾句,整了整衣裳走上前去。


    這家茶館其實開了已有一段時日,一開始其主人隻是想弄個地方方便至交好友聚會,故找了個巷子深處的清靜之地,卻不料無心插柳柳成蔭,漸漸地此處稍有了點名氣,成了京都文人雅士聚集的一個所在。前段時日因為裏麵翻新,有大半年的時間都在歇業,卻不料年後才開張數日就迎來了眼前的“煞星”。


    齊遠恒一邊走一邊心頭苦笑,覺得茶館的主人該去廟裏燒香拜佛才行,不過想去燒香拜佛也要過了眼前的這一關才行。齊遠恒不是傻子,那日初見就明了這位“王公子”必是身份尊貴,雖換了衣衫隱了身份,但那氣勢那神情以及雖然盡力掩飾但是言語間總是命令口吻的習慣卻不是能輕易改去,況且能讓衛衍在整個燈會上始終用身體擋著人流護著安全的會是什麽人不用多說他就明白了。


    那日一時興起,與他針鋒相對了幾句,在燈會上猜燈謎的時候也是就當不曉得他的身份沒有讓他幾分,原以為不會有再見的時候,沒想到才短短數日又能碰頭,隻能說是人算不如天算。


    此人這麽麻煩的身份,他一路走來,又細聽了幾句眾人在議論的話題,齊遠恒隻覺得一個頭有兩個大。若不是他與茶館的主人有幾分交情,若不是這個地方待著比較逍遙適意,若不是怕眼前的這位主一怒之下後果堪憂,他真的不想去趟這番渾水。


    走到半道,他拉住了一名跑堂,在他頭旁耳語了幾句,才放他離開。


    等到茶館主人接到跑堂來報,匆匆趕過來的時候,齊遠恒已經以主人的身份與他口中那位尊貴的客人寒暄上了。兩人之間的寒暄如果一定要算寒暄的話旁人也指摘不出什麽不妥,隻不過熱絡的口氣中卻字字珠磯句句機鋒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一個說“您貴人事忙今日駕臨小店實在是蓬蓽生輝三生有幸”,言下之意卻是俺們廟小接待不起您這尊大神您打哪兒來的還是回哪兒去吧。


    一個回“酒香不怕巷子深貴店聲名在外今日慕名而來細品之下果然有趣”,先不說那“聲名在外慕名而來”是怎麽一回事,單就這“有趣”二字便是赤/裸/裸的威脅。


    景朝對民間的言論壓製雖不是很嚴苛,隻是但凡開門做生意的店家一般都會本著小心駛得萬年船的原則,為免哪天“禍從口中”要求客人們在店堂裏麵“莫談國事”,像眼前這座茶館這般,座中客人口中個個離不開國事朝政而且吵得不比廟堂上各臣工遜色的地方的確當得起“有趣”這兩個字。


    若是別人說“有趣”,齊遠恒可以打著哈哈陪著笑臉說“有趣”,但是眼前的這位主說“有趣”,他可不敢真的當作是“有趣”,妄談國事非議朝政就景律而言算不上什麽重罪,但是國事朝政總免不了要牽扯到坐在至高處的這位主,若不慎被按個“大不敬”的罪名可就真的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景帝這“有趣”兩字一出,就讓齊遠恒倍感頭痛,略想了想才接過他的話頭。


    “敝店是茶館,既然是茶館茶水多自然口水也多。再說升鬥小民淺薄愚見登不得大雅之堂不過這一心為國為民的滿腔熱情想來以今上的聖明亦能理解我等草民這番苦心。”說完,齊遠恒就當不知道眼前之人的身份,向著皇城那個方向拱了拱手,以示對提到今上表示恭敬,“民間有雲,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些愚見雖說是浪費口水的淺薄之見,不過若有一星半點的愚見能夠上達天聽為今上采用亦是我朝之福。”


    “齊大居士是想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吧。”景帝挑著眉頭直接幫他補全了他未說完的話。齊遠恒的話雖然聽起來很是婉轉動聽實際上卻挖好了坑等著他去跳。這話的意思仔細辯駁不就是他若聖明自然能夠體會他們這些升鬥小民憂國憂民的苦心,他若不能體會,自然是因為他不夠聖明。


    衛衍家的這位“遠恒哥哥”,套路不是一般的深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景帝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言非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言非默並收藏景帝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