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隨身空間:官家娘子種田 作者:簡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是雅妹細緻,這個問題我一直都沒考慮到。明日我便去找幾個合用的人調教起來。”
“蘇大哥,這些人以後是要常駐飛狐縣的喔。”
“這個不用擔心,我會安排好。”就契約的問題,雙方很快便談妥。黎如晦又拿過一大疊紙遞給他。
“這是?”蘇陌接過厚厚一疊紙,滿頭問號。
“蘇大哥,這是我們關於建作坊做的企劃書。你有時間再慢慢看。”
“蘇兄,我小妹說了,要辦一個有規模的作坊就必須要事先做好調查和規劃。這可是她花了不少時間寫的企劃書。你以後也是我們的股東,可得好好了解了解。”
“雅妹是從哪裏學來這些東西的。”他可從來沒碰到過這麽有趣又認真的女孩。
“她這小腦袋啊,就會想一些我們都想不到的東西。”
兩人又是狠狠的贊了黎雅一番。誇讚的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這是前世留下來的習慣,每次做事都要預先計劃一番。她不喜歡突然的手忙腳亂。
“走,黎兄,雅妹,我帶你們去參觀我的工作間。去年給你們研製的機子,我回到家以後又做了一台,還改進了部分功用。你們且來看看。”
這還能說什麽,完全就是找對人合股了。水泥作坊有蘇陌加入,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蘇大哥待你下次來到飛狐縣,我還想麻煩你做一個機子呢?”
“什麽機子,你說來聽聽。”蘇陌很感興趣。
“是打穀子用的機子。回頭我給你畫個圖,你看看能不能做出來。”
“打穀子用的機子?”蘇陌被她吊起了胃口。催促道:“走,你直接到我工作間畫出來罷。”
“蘇兄,這打穀子的機子你若能研製出來,這可是了不得的事。”
“二哥說的對,這機子蘇大哥若做出來。單開一個店鋪專門賣這種機子也能賺翻。”
蘇陌隻對研製機子感興趣,至於做生意什麽的他完全沒細胞。可黎家兄妹倆天生有這份商業敏銳度。
“蘇大哥,倘若你真的研製出來。咱們要不再合作開一個專門賣打穀機的鋪子。如何?”
“我不懂這些,但聽你們這麽一說,覺得可行。再說這也是為民有利的事。何樂不為呢。”
“好,就這麽說定了。我要提前跟蘇大哥簽契約。”
“小丫頭,倘若真做出來,圖紙你提供的,咱倆本就是一樣的功勞。何必簽什麽契約。”
“那不一樣,你才是出大力的人。我隻是畫了個圖紙而已。”關鍵是這圖紙也不是她原創的。受之有愧啊。
“行了,你倆說這些還為時尚早。”
三人來到蘇陌的工作間。蘇陌所說的磨粉機子赫然擺在眼前。
這機子可比飛狐縣那幾台更複雜功能更多。黎雅和黎如晦兄妹倆圍著機子轉了好幾圈。嘴裏不停的發出讚嘆。
“蘇大哥,你實在太牛了。”黎雅想,他要是生在現代,一定是個科學狂人。什麽諾貝爾獎都不在話下。
蘇陌很謙虛的笑笑,一邊為她們講解新增加的功用。
參觀完磨粉機子,蘇陌有些迫不及待地領黎雅來到書案前。
“雅妹,你就坐在這裏好好畫。我且帶你哥哥去看看別的。”
“去吧,去吧。我一會兒就畫好。”打穀機的原理可比磨粉機要簡單多了。
黎雅憑著前世的記憶將最原始的腳踏打穀機原模原樣畫了出來。
待蘇陌和黎如晦回到她身邊時,她早已畫好圖紙攤在桌上等墨幹。
蘇陌不負他科學狂人的稱號。馬上跑到書案前,拿起畫紙細細研究起來。
半響,才贊道:“果然巧思,這東西我以前怎沒想到呢。”
黎雅想說,你一個從不下田的大少爺自然不會突然想到去做打穀機的。
“如何,蘇大哥能做出來麽?”
蘇陌看著圖紙回道:“可以做出來,這機子要比磨粉機簡單很多。”說著他逕自拿起筆唰唰又添了幾筆。隨興沖沖拿給黎雅看。
“雅妹,你看看這樣改裝如何?”
黎雅一看,差點驚掉下巴,這是天才麽。他竟然自主在機子兩側加了兩個傳動輪。
“這樣改裝的話,腳踩踏起來會更方便,更省力。”
“我也是這麽想的。”
原本畫圖紙的時候,考慮到很多原因,黎雅沒將傳動輪畫上去,卻不想有人早早就想到了這一步。
“蘇大哥,我覺得你一定能把打稻機做出來。我已經可以想見,未來我們會有大把大把的錢可以賺。”這種機子直接有利於農業,相信上位者也會關注到。到時候他們可得把飛狐縣的某位皇帝兒子給拉下水才行。那傢夥雖然窮的要死,但他的名頭很好用。即便以後京城裏有人要打他們的主意,也不至於明搶吧。
來了一趟蘇家,收穫頗豐。待黎家兄妹倆告辭出來,已是晚間十分。
第九十六章 大紅包,快快長大
飛狐縣的百姓保住了今年的糧食,免遭遊牧族搶奪。是以,今年春節大夥兒過得最豐足。
早在過年前一個月,全縣的人就開始準備起來。為了慶祝今年的大豐收,也為了感謝第七軍的守護。縣裏百姓一致決定大家一起過年。
雖說飛狐縣人口少,可到底是一個縣的人,聚在一起也是烏泱泱一片,哪能一起過年。於是縣裏就建議大夥,按村來算,且有村長帶頭組織。各村的百姓一聽,也是個道理,就按著縣裏的意思辦了起來。
衙門自大年廿八開始就放年假。忙碌了一整年的公人各自領了賞錢回家。年假對黎崇文來說,有跟沒有一樣,他還是每天都處理公務。
飛狐縣的人把黎家人當救世主一樣尊敬。是以,除夕前幾天就有不少村的村長來家裏邀請他們去圍宴。文氏想到家裏還有兩個孩子未歸家,就沒應承下來。
除夕前一天,飛狐縣下屬的幾個村的百姓早早就忙碌起來。有祠堂的村就選在祠堂裏辦大桌,沒祠堂的就選塊大的空地上麵搭架子辦桌。場地規整搬桌子放凳子的粗重活計就交給男人們做,而女人們則早早的趕去定縣採買食物。這些辦桌的食材一半有村裏人從家裏籌集出來,還有一半就去定縣買來。這錢麽自然也是大夥兒東湊西湊擠出來的。
除夕那天天還沒亮,飛狐縣的男人、女人、孩子已睡不著,早早的起床來到集會地等村長安排活計。大傢夥一起過年這是從來就沒有過的事,人人都興致勃勃好不熱鬧。
反而是黎家,一派的安靜,沒有半點過年的喜慶。文氏帶著黎瓊在家裏安靜的擇著菜。家裏缺了兩個人,文氏就懶懶的,連做飯的勁兒都沒有。時不時看看門外,盼望著小兒子和小女兒能趕緊回家來。
“娘,娘好消息。”黎靜言快步走來,臉上滿是笑容。“娘,您可以大操大辦起來咯,二弟和小妹快到家了。”
“蘇大哥,這些人以後是要常駐飛狐縣的喔。”
“這個不用擔心,我會安排好。”就契約的問題,雙方很快便談妥。黎如晦又拿過一大疊紙遞給他。
“這是?”蘇陌接過厚厚一疊紙,滿頭問號。
“蘇大哥,這是我們關於建作坊做的企劃書。你有時間再慢慢看。”
“蘇兄,我小妹說了,要辦一個有規模的作坊就必須要事先做好調查和規劃。這可是她花了不少時間寫的企劃書。你以後也是我們的股東,可得好好了解了解。”
“雅妹是從哪裏學來這些東西的。”他可從來沒碰到過這麽有趣又認真的女孩。
“她這小腦袋啊,就會想一些我們都想不到的東西。”
兩人又是狠狠的贊了黎雅一番。誇讚的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這是前世留下來的習慣,每次做事都要預先計劃一番。她不喜歡突然的手忙腳亂。
“走,黎兄,雅妹,我帶你們去參觀我的工作間。去年給你們研製的機子,我回到家以後又做了一台,還改進了部分功用。你們且來看看。”
這還能說什麽,完全就是找對人合股了。水泥作坊有蘇陌加入,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蘇大哥待你下次來到飛狐縣,我還想麻煩你做一個機子呢?”
“什麽機子,你說來聽聽。”蘇陌很感興趣。
“是打穀子用的機子。回頭我給你畫個圖,你看看能不能做出來。”
“打穀子用的機子?”蘇陌被她吊起了胃口。催促道:“走,你直接到我工作間畫出來罷。”
“蘇兄,這打穀子的機子你若能研製出來,這可是了不得的事。”
“二哥說的對,這機子蘇大哥若做出來。單開一個店鋪專門賣這種機子也能賺翻。”
蘇陌隻對研製機子感興趣,至於做生意什麽的他完全沒細胞。可黎家兄妹倆天生有這份商業敏銳度。
“蘇大哥,倘若你真的研製出來。咱們要不再合作開一個專門賣打穀機的鋪子。如何?”
“我不懂這些,但聽你們這麽一說,覺得可行。再說這也是為民有利的事。何樂不為呢。”
“好,就這麽說定了。我要提前跟蘇大哥簽契約。”
“小丫頭,倘若真做出來,圖紙你提供的,咱倆本就是一樣的功勞。何必簽什麽契約。”
“那不一樣,你才是出大力的人。我隻是畫了個圖紙而已。”關鍵是這圖紙也不是她原創的。受之有愧啊。
“行了,你倆說這些還為時尚早。”
三人來到蘇陌的工作間。蘇陌所說的磨粉機子赫然擺在眼前。
這機子可比飛狐縣那幾台更複雜功能更多。黎雅和黎如晦兄妹倆圍著機子轉了好幾圈。嘴裏不停的發出讚嘆。
“蘇大哥,你實在太牛了。”黎雅想,他要是生在現代,一定是個科學狂人。什麽諾貝爾獎都不在話下。
蘇陌很謙虛的笑笑,一邊為她們講解新增加的功用。
參觀完磨粉機子,蘇陌有些迫不及待地領黎雅來到書案前。
“雅妹,你就坐在這裏好好畫。我且帶你哥哥去看看別的。”
“去吧,去吧。我一會兒就畫好。”打穀機的原理可比磨粉機要簡單多了。
黎雅憑著前世的記憶將最原始的腳踏打穀機原模原樣畫了出來。
待蘇陌和黎如晦回到她身邊時,她早已畫好圖紙攤在桌上等墨幹。
蘇陌不負他科學狂人的稱號。馬上跑到書案前,拿起畫紙細細研究起來。
半響,才贊道:“果然巧思,這東西我以前怎沒想到呢。”
黎雅想說,你一個從不下田的大少爺自然不會突然想到去做打穀機的。
“如何,蘇大哥能做出來麽?”
蘇陌看著圖紙回道:“可以做出來,這機子要比磨粉機簡單很多。”說著他逕自拿起筆唰唰又添了幾筆。隨興沖沖拿給黎雅看。
“雅妹,你看看這樣改裝如何?”
黎雅一看,差點驚掉下巴,這是天才麽。他竟然自主在機子兩側加了兩個傳動輪。
“這樣改裝的話,腳踩踏起來會更方便,更省力。”
“我也是這麽想的。”
原本畫圖紙的時候,考慮到很多原因,黎雅沒將傳動輪畫上去,卻不想有人早早就想到了這一步。
“蘇大哥,我覺得你一定能把打稻機做出來。我已經可以想見,未來我們會有大把大把的錢可以賺。”這種機子直接有利於農業,相信上位者也會關注到。到時候他們可得把飛狐縣的某位皇帝兒子給拉下水才行。那傢夥雖然窮的要死,但他的名頭很好用。即便以後京城裏有人要打他們的主意,也不至於明搶吧。
來了一趟蘇家,收穫頗豐。待黎家兄妹倆告辭出來,已是晚間十分。
第九十六章 大紅包,快快長大
飛狐縣的百姓保住了今年的糧食,免遭遊牧族搶奪。是以,今年春節大夥兒過得最豐足。
早在過年前一個月,全縣的人就開始準備起來。為了慶祝今年的大豐收,也為了感謝第七軍的守護。縣裏百姓一致決定大家一起過年。
雖說飛狐縣人口少,可到底是一個縣的人,聚在一起也是烏泱泱一片,哪能一起過年。於是縣裏就建議大夥,按村來算,且有村長帶頭組織。各村的百姓一聽,也是個道理,就按著縣裏的意思辦了起來。
衙門自大年廿八開始就放年假。忙碌了一整年的公人各自領了賞錢回家。年假對黎崇文來說,有跟沒有一樣,他還是每天都處理公務。
飛狐縣的人把黎家人當救世主一樣尊敬。是以,除夕前幾天就有不少村的村長來家裏邀請他們去圍宴。文氏想到家裏還有兩個孩子未歸家,就沒應承下來。
除夕前一天,飛狐縣下屬的幾個村的百姓早早就忙碌起來。有祠堂的村就選在祠堂裏辦大桌,沒祠堂的就選塊大的空地上麵搭架子辦桌。場地規整搬桌子放凳子的粗重活計就交給男人們做,而女人們則早早的趕去定縣採買食物。這些辦桌的食材一半有村裏人從家裏籌集出來,還有一半就去定縣買來。這錢麽自然也是大夥兒東湊西湊擠出來的。
除夕那天天還沒亮,飛狐縣的男人、女人、孩子已睡不著,早早的起床來到集會地等村長安排活計。大傢夥一起過年這是從來就沒有過的事,人人都興致勃勃好不熱鬧。
反而是黎家,一派的安靜,沒有半點過年的喜慶。文氏帶著黎瓊在家裏安靜的擇著菜。家裏缺了兩個人,文氏就懶懶的,連做飯的勁兒都沒有。時不時看看門外,盼望著小兒子和小女兒能趕緊回家來。
“娘,娘好消息。”黎靜言快步走來,臉上滿是笑容。“娘,您可以大操大辦起來咯,二弟和小妹快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