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齊州風雲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東諸州,惟以青齊二州為重。
青州屬富,齊州出士。
古往今來,齊州不知出了多少名望之士,端的是大儒之鄉。
山東曆城更是聲名遠揚,屬於齊州府治。
但凡曆城有失,齊州上下便會斷絕聯係,隻須一支偏軍,便能傳檄而下。
宋萬軍突然襲擊齊州,齊州諸城根本沒有防備。
長清城是曆城和平陰之間唯一的一座大城,亦算是城高池深,十分難打。
奈何官軍根本沒有想到梁山會襲擊齊州,隻一心將視線注意在高唐州上,畢竟梁山和童貫對決一事才是當下最大的事情。
宋萬得到劉玄的軍令,便火急命令李應輕裝出兵,急速行軍突襲長清城,以作大軍前站,他自領著後軍輜重徐徐進軍。
李應上梁山後,久不建功,今番得以跟著宋萬出陣,他當然是十分用心,但有戰事,他必衝殺在前。
宋萬能速度攻占鄆州,其中李應就出了不少的氣力。
如今又得到劉玄重要軍令突襲齊州,李應一心要打出撲天雕風頭,更是分外賣力。
李應不帶任何軍資器械,隻帶領一千精銳馬軍,人人手拿鋼槍,腰挎寶刀,攜帶有兩日糧食,便十萬火急從平陰城出擊長清城。
長清城原有官兵五千,因童貫求援齊州,齊州知府下令調走了三千,故還剩下兩千官兵作日常留守。
李應趁得夜色黑沉,人銜枚,馬裹蹄,猛地偷襲長清城。
長清城這幾日才剛剛因為高唐州大戰被調派軍力,哪裏會想到梁山還有軍馬會來攻打自己老家。
夜色突襲下,李應連戰火都沒有燃起來,便把還在熟睡中的長清城兩千官兵給包了餃子,一應俘虜在軍營大帳中。
李應來的太快太突然,好似金雕襲擊鳥雀般,十分突兀至極,城中的百姓都沒有反應過來,長清城的旗幟便由大宋變梁山。
至於長清城縣令,還算是一個為民做事的廉潔清官,勞苦一日後,夜晚都還在案牘上處理公事,便被破門而入的梁山戰兵給俘虜了,直教縣令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險些活生生氣死。
畢竟這種事情擱誰能接受得了啊!
白日還好端端的,甚至縣令都還在感慨梁山坐大,憂心童貫會兵敗高唐州,使得梁山愈發猖獗,大宋會更加不太平,百姓的日子會太難過。
結果一到晚上,童貫會怎麽樣不好說,縣令自己卻被梁山給俘虜了,這不是玩笑開大了嘛。
好在李應行事精練,那縣令也不是個愚忠的,二者好一番交談後,縣令不止接受了長清城已經被梁山占據的事實,更是還暫時為梁山管理城內相應事宜,不教百姓受易幟之亂。
梁山奪下長清城,下一步就是攻打齊州府治曆城。
曆城雖不像大名府那般堅固,但也是座堅城,平時想要拿下,非得要廢一點功夫不可。
可齊州知府為了支援童貫,一股腦的將城內一萬大軍都派了出去,僅有留下兩千官軍作日常防守。
若不是大宋多匪患,尤其以山東為重,齊州知府其實連兩千官兵都不想留。
童貫何許人也,他不止是樞密院太尉,更是趙官家的寵信愛臣,說一句簡在帝心毫不為過。
若是能搭上童貫的關係,博得童貫的一個恩情在手,日後齊州知府想升遷京官,不過是童貫在趙官家麵前一句話的事,而且此次援助童貫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梁山泊賊勢洶洶,可稱為朝廷一大禍害,幫助童貫圍剿梁山泊,一來可以掙得個為國出力的功勞,二來此事屬於國家大事,救助同僚是應當之意,任誰聽了,都隻會誇齊州知府大義為先,而不會說齊州知府諂媚宦官,有媚上貪權之嫌。
如此麵子裏子都能拿到手的好事,可不是平時能遇到的。
可惜齊州雖然文風濃鬱,百姓多受教化,匪寇該有還是有的,世上總會有一些人天生就是要當匪寇。
所以齊州知府才在曆城留下兩千官兵以作不時之需,長清城等一眾縣城亦是如此原因,皆是留有部分官兵駐守。
但宋萬部可不止是當初出梁山時的五千戰兵。
經過月餘發展,宋萬可是從鄆州或征或降近三萬大軍,且都是挑選過的健壯好手,個個是當兵的優良種子,隻需要一番操練,雖比不上梁山戰兵那般精銳,但肯定要比大宋官兵強上不少。
宋萬自從跟隨劉玄,幹的最多的就是練兵。
對於練兵,宋萬敢說在梁山上,他絕對是排得上號的,練兵有道四字,他拿得起也背得動。
鄆州三萬新軍在宋萬的操練下,又有著五千梁山戰兵的帶頭,可謂是進步神速。
不少鄆州百姓見識到宋萬麾下的新軍,那可都是稱讚連連,直呼宋萬乃世之良將。
撲天雕李應亦是因為宋萬練兵如此了得,也對宋萬多加佩服。
本來見宋萬武藝才能皆不如自己,李應還以為是宋萬跟著劉玄早,劉玄為了照顧宋萬,且為了壓製自己,才讓宋萬作領軍主將。
可在見到宋萬帶兵謹慎,處處行軍,從未出現差錯,兼練兵有道,諸事安排甚是得宜,李應算是心服口服了。
憑宋萬這般帶兵本事,確是李應比不上的。
李應雖有本事,但那是在武藝經商上,論起帶兵打仗的本事,他接觸都沒有接觸過,頂多是和攔路強人鬥過兩場,哪裏懂得什麽實際操作,大抵是讀過兩本書,紙上談兵罷了。
宋萬則不同,他起點沒有李應高,可他在劉玄的激勵下,亦是有著一番上進心的,時不時就會和劉玄並梁山好漢學習,且梁山連連和官軍作戰,宋萬都有參與其中,更是獨自帶兵打過一些小戰,有著一定的經驗。
二人相比,自然是此時的宋萬更勝一籌。
所以李應才會盡心聽從宋萬的調遣,甘願作宋萬的先鋒攻城拔寨。
此次宋萬奉劉玄軍令突襲齊州,隻帶了兩萬大軍,其餘軍隊都留在鄆州駐守城池。
青州屬富,齊州出士。
古往今來,齊州不知出了多少名望之士,端的是大儒之鄉。
山東曆城更是聲名遠揚,屬於齊州府治。
但凡曆城有失,齊州上下便會斷絕聯係,隻須一支偏軍,便能傳檄而下。
宋萬軍突然襲擊齊州,齊州諸城根本沒有防備。
長清城是曆城和平陰之間唯一的一座大城,亦算是城高池深,十分難打。
奈何官軍根本沒有想到梁山會襲擊齊州,隻一心將視線注意在高唐州上,畢竟梁山和童貫對決一事才是當下最大的事情。
宋萬得到劉玄的軍令,便火急命令李應輕裝出兵,急速行軍突襲長清城,以作大軍前站,他自領著後軍輜重徐徐進軍。
李應上梁山後,久不建功,今番得以跟著宋萬出陣,他當然是十分用心,但有戰事,他必衝殺在前。
宋萬能速度攻占鄆州,其中李應就出了不少的氣力。
如今又得到劉玄重要軍令突襲齊州,李應一心要打出撲天雕風頭,更是分外賣力。
李應不帶任何軍資器械,隻帶領一千精銳馬軍,人人手拿鋼槍,腰挎寶刀,攜帶有兩日糧食,便十萬火急從平陰城出擊長清城。
長清城原有官兵五千,因童貫求援齊州,齊州知府下令調走了三千,故還剩下兩千官兵作日常留守。
李應趁得夜色黑沉,人銜枚,馬裹蹄,猛地偷襲長清城。
長清城這幾日才剛剛因為高唐州大戰被調派軍力,哪裏會想到梁山還有軍馬會來攻打自己老家。
夜色突襲下,李應連戰火都沒有燃起來,便把還在熟睡中的長清城兩千官兵給包了餃子,一應俘虜在軍營大帳中。
李應來的太快太突然,好似金雕襲擊鳥雀般,十分突兀至極,城中的百姓都沒有反應過來,長清城的旗幟便由大宋變梁山。
至於長清城縣令,還算是一個為民做事的廉潔清官,勞苦一日後,夜晚都還在案牘上處理公事,便被破門而入的梁山戰兵給俘虜了,直教縣令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險些活生生氣死。
畢竟這種事情擱誰能接受得了啊!
白日還好端端的,甚至縣令都還在感慨梁山坐大,憂心童貫會兵敗高唐州,使得梁山愈發猖獗,大宋會更加不太平,百姓的日子會太難過。
結果一到晚上,童貫會怎麽樣不好說,縣令自己卻被梁山給俘虜了,這不是玩笑開大了嘛。
好在李應行事精練,那縣令也不是個愚忠的,二者好一番交談後,縣令不止接受了長清城已經被梁山占據的事實,更是還暫時為梁山管理城內相應事宜,不教百姓受易幟之亂。
梁山奪下長清城,下一步就是攻打齊州府治曆城。
曆城雖不像大名府那般堅固,但也是座堅城,平時想要拿下,非得要廢一點功夫不可。
可齊州知府為了支援童貫,一股腦的將城內一萬大軍都派了出去,僅有留下兩千官軍作日常防守。
若不是大宋多匪患,尤其以山東為重,齊州知府其實連兩千官兵都不想留。
童貫何許人也,他不止是樞密院太尉,更是趙官家的寵信愛臣,說一句簡在帝心毫不為過。
若是能搭上童貫的關係,博得童貫的一個恩情在手,日後齊州知府想升遷京官,不過是童貫在趙官家麵前一句話的事,而且此次援助童貫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梁山泊賊勢洶洶,可稱為朝廷一大禍害,幫助童貫圍剿梁山泊,一來可以掙得個為國出力的功勞,二來此事屬於國家大事,救助同僚是應當之意,任誰聽了,都隻會誇齊州知府大義為先,而不會說齊州知府諂媚宦官,有媚上貪權之嫌。
如此麵子裏子都能拿到手的好事,可不是平時能遇到的。
可惜齊州雖然文風濃鬱,百姓多受教化,匪寇該有還是有的,世上總會有一些人天生就是要當匪寇。
所以齊州知府才在曆城留下兩千官兵以作不時之需,長清城等一眾縣城亦是如此原因,皆是留有部分官兵駐守。
但宋萬部可不止是當初出梁山時的五千戰兵。
經過月餘發展,宋萬可是從鄆州或征或降近三萬大軍,且都是挑選過的健壯好手,個個是當兵的優良種子,隻需要一番操練,雖比不上梁山戰兵那般精銳,但肯定要比大宋官兵強上不少。
宋萬自從跟隨劉玄,幹的最多的就是練兵。
對於練兵,宋萬敢說在梁山上,他絕對是排得上號的,練兵有道四字,他拿得起也背得動。
鄆州三萬新軍在宋萬的操練下,又有著五千梁山戰兵的帶頭,可謂是進步神速。
不少鄆州百姓見識到宋萬麾下的新軍,那可都是稱讚連連,直呼宋萬乃世之良將。
撲天雕李應亦是因為宋萬練兵如此了得,也對宋萬多加佩服。
本來見宋萬武藝才能皆不如自己,李應還以為是宋萬跟著劉玄早,劉玄為了照顧宋萬,且為了壓製自己,才讓宋萬作領軍主將。
可在見到宋萬帶兵謹慎,處處行軍,從未出現差錯,兼練兵有道,諸事安排甚是得宜,李應算是心服口服了。
憑宋萬這般帶兵本事,確是李應比不上的。
李應雖有本事,但那是在武藝經商上,論起帶兵打仗的本事,他接觸都沒有接觸過,頂多是和攔路強人鬥過兩場,哪裏懂得什麽實際操作,大抵是讀過兩本書,紙上談兵罷了。
宋萬則不同,他起點沒有李應高,可他在劉玄的激勵下,亦是有著一番上進心的,時不時就會和劉玄並梁山好漢學習,且梁山連連和官軍作戰,宋萬都有參與其中,更是獨自帶兵打過一些小戰,有著一定的經驗。
二人相比,自然是此時的宋萬更勝一籌。
所以李應才會盡心聽從宋萬的調遣,甘願作宋萬的先鋒攻城拔寨。
此次宋萬奉劉玄軍令突襲齊州,隻帶了兩萬大軍,其餘軍隊都留在鄆州駐守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