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城牆失守,天王殞命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水滸從來就不是一個好人能混下去的世道。
但凡能稱得上好漢的,哪個手中沒有幾條人命。
尤其是在綠林中廝混過的,不論是楊林,亦或是歐鵬,都不是什麽善良君子。
那是有人真殺,有仇真報,主打的就是一個狠字當頭。
江湖綠林,不狠的人早就成為別人的刀下魂、餐中食了。
歐鵬是不會胡亂殺人,但掛在他手上的人命絕對是不少的,不然黃門老大怎麽會是摩雲金翅呢。
此時歐鵬猛一發怒,大眼圓睜,三髯短須飄動,一身煞氣十分顯露,端的是:
身強力壯無賽,行時捷似飛騰,常在綠林無定所,隻把他鄉作故居;黃山首位排定,但稱綠林強人,黃州生下英雄士,摩雲金翅是歐鵬。
歐鵬多年的綠林習氣尚未改變,全然一身凶狠匪氣,甚是唬人。
徐京、項元鎮雖然以前亦是綠林中人,但他們詔安日久,早已養成官氣,強勢有餘而凶狠不足。
大名府守軍被上官罵多了,什麽樣的威逼利誘沒見過,雖然有些懼怕,但還是有所免疫。
惟有麵對歐鵬這般殺人不償命的凶狠模樣,官軍才不由得心中一顫,直感到好似回答慢了半分,他們的小命就會立刻不保。
畏威而不懷德,自古有之。
不須多言,從歐鵬周邊開始,一眾官軍慢慢放下兵刃,伏地請降,盡是高呼求饒之語。
勢頹難再挽,兵敗如山倒。
但凡有一個官兵投降,就好似在幹草堆中飄來一絲火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頃刻間便會引起連鎖反應。
李成都沒有反應過來,他透過餘光就忽然看到麾下士兵居然大多投降梁山了,且耳邊盡是降兵的求饒之語,直把李成是氣得火冒三丈,恨不得殺人立威,好收攏軍心再戰梁山。
卻不曾想在李成分神之際,張開尋得個破綻,隻將大槍攔腰一撥,便將李成腰間甲胄給劃開個豁口,滲出點點血滴。
李成受此一槍,吃痛叫道。
“賊子無恥,趁我失神,竟突下黑手,當真是賊性難改,好教人不恥!”
張開可不是沙場新手,他深知戰陣廝殺,單憑本事,哪來的什麽公平可言。
因此麵對李成的謾罵,張開是嘴上不停,手上亦不停,邊打邊答道。
“哈哈哈,枉你這廝身為大名府都監,竟是不知臨陣廝殺,最忌失神,端的是不知所謂。”
“與我一戰,竟敢分神,你莫不是在小覷我張開乎?”
“來來來,我們再戰五十回合,管教你這廝曉得我的厲害!”
張開越說手中大槍越是淩厲,槍槍不離李成中門三路,不是腰腹,便是心口,時不時就搶攻一下李成胸膛,實在是凶猛異常。
李成是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咽——有苦說不出。
他沒想到張開居然扮豬裝老虎,就憑張開這一手槍法,大名府怕是惟有玉麒麟盧俊義才能穩贏張開,便是急先鋒索超想來最多不過是和張開五五開,百十合內應是難分伯仲的。
可張開這個不要臉的,先前受高俅調令征剿梁山泊時,那是一個屁都沒有放出來,就被梁山給生擒活捉了。
若是張開征剿梁山泊時,亦是表現出這般實力,李成哪裏會貿貿然上前和張開捉對廝殺啊!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李成很想對著張開破口大罵,奈何麵對張開的猛攻,光是應對就已經教李成很是吃力了,尤其是腰腹受傷後,李成更是不敢有絲毫大意,連麾下士兵投降梁山都顧及不上,隻一心抵擋張開來勢洶洶的大槍。
屋漏偏逢連夜雨,磨難專找苦命人。
這句話用來形容李成此時的心情竟是有種莫名的恰當。
李成還在苦苦抵擋張開,城牆上的官軍卻已經都盡數降了梁山,拒不投降的官兵在大勢所趨下,不是死於刀槍之下,便是被暫時裹挾屈服。
更倒黴的是沒了官軍的防守,城外的魯智深領著軍馬輕輕鬆鬆就攀上城牆,極為順利的站在大名府城上,盡攬全城風景於目下。
此時此刻,已經可以宣告梁山占據大名府了。
李成從原來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名府都監,一下子就變成了被千軍萬馬圍困的可憐困獸。
徐京、項元鎮、歐鵬眼看正搏鬥廝殺的二人,也不上前幫忙。
自家兄弟占盡優勢,何必再強作惡人呢?
剛剛攀上城牆的魯智深、鮑旭、周瑾三人中,周瑾最是氣性大。
倒不是說周瑾恨煞了李成,而是他想著新入夥梁山,需要建功獻上投名狀。
李成身為大名府都監,地位身份甚是恰當,且周瑾武藝頂多摸到二流的門檻,哪裏看得出張開已然占據上風。
周瑾隻道是梁山好漢公道慣了,不願圍攻李成,可他不一樣啊。
戰場廝殺,還管他是不是圍攻,隻要能贏就行了。
每臨戰,必當先。
急先鋒索超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周瑾可算是立功心切的典型代表,隻見到纏鬥在一起張開和李成,他二話不說就提槍衝上去。
眼看周瑾上前助陣,魯智深一摸腦袋,大笑道。
“哈哈哈,周瑾兄弟果然義氣當先,灑家沒看錯他,真是個直性子啊!”
魯智深為人灑脫爽直,梁山上的好漢大多對他是敬佩有加,劉玄更是都喚魯智深一聲魯大哥,足以證明魯智深是人品武藝兩俱佳。
最重要的魯智深還有個身份是關西五路廉訪使,亦算是朝廷官將。
故在場眾人皆是對魯智深頗為信服,見魯智深為周瑾發言,他們便壓下心中困惑,將未及喊出的話語重新咽回肚中。
張開亦是聽到魯智深的豪爽大笑,曉得周瑾不是惡意搶功,他才安下心來,默默加大加快對李成的攻勢,並對周瑾叫道。
“多謝兄弟相助。”
周瑾持槍從旁掠陣,抽空回道。
“哥哥哪的話,且看周瑾助哥哥拿下這廝,教他如何再猖狂!”
聽到張開、周瑾全然將自己視作待宰的魚肉,李成那是一個氣急,恨不得奮力一波,將羞辱自己的二人一並殺了了事。
李成好歹是大名府都監,除卻在梁中書麵前,他何曾受過如此屈辱。
奈何猛虎架不住群狼,雙拳怎敵得過四手。
別說是殺了張開、周瑾,便是連罵上一句的功夫,李成都抽不出時間來。
究其原因是張開的攻勢猛一加強,愈發有著不要命的趨勢,竟是拚著以傷換傷的架勢,張開都要刺上李成一槍。
本來麵對如此強勢的張開,李成都已經有些難以應對,更別說還有一個周瑾在旁邊虎視眈眈。
往日裏李成是看不上周瑾武藝的,休提周瑾是索超的徒弟,即便是索超本人,其武藝亦不過是和李成四六開罷了。
隻要騎著跨海白龍馬,使用緩兵之計拖到索超人疲馬累,李成相信他是有著六七成勝算的。
跨海白龍馬是李成機緣巧合下得到的絕世良駒,論品相,論能力,絲毫不下於童貫賜給盧俊義的墨玉麒麟首和梁中書借給聞達的千裏嘶風赤兔。
索超沒有寶馬,空有一身好武藝,也是奈何不得李成半點。
而周瑾不過才跟隨索超習武五七年,天資雖不是平庸,亦隻是比一般人好上一點,根本算不上是什麽習武天才,能有近二流實力,都已經是索超教導的十分用心了。
大名府別的不多,基礎武將那是一抓一大半,三流武將成批成批的從各個渠道充入大名府留守司,隻是頂尖戰力缺乏。
玉麒麟盧俊義不入軍中,大名府最強的不過是偽一流的大刀聞達和急先鋒索超罷了,其次便是二流武藝的李成和王定 ,真是稱得上一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可就是這般情況下,大名府頂尖戰力之一的索超苦熬數年,結果一個正牌軍就給打發了。
正牌軍,一個連副將都比不上的軍頭,麾下沒有從軍,大多領百人軍士任人調用。
換言之,武藝遠超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之流的索超,立功無數,軍職竟然還沒有龔旺他們高,不高就算了,差的居然還不止一截,這就很教人尋味了。
代功升職,一句話足以道出其中原由。
至於索超知道不知道,一點都不重要,區區一個正牌軍的小人物,誰又會在乎呢。
強如索超都沒有人在乎,更何況是小索超周瑾。
不過此一時非彼一時,曾經李成可以瞧不上周瑾,但現在他不得不重視周瑾,而且還得是打起十二萬分精神的重視。
李成武藝本就不如張開,腰腹間又遭了一槍,偏偏原是主場的大名府,眼下已是陷在梁山手中,四下無支援餘地,周瑾便是武藝再不濟,若此時出手襲他,李成實在是真沒有把握躲開。
更重要的是有張開這個凶猛的獨行虎在時刻欲殺他而後快,李成但露出個破綻來,怕是傷的就不止是腰腹了。
人最是擔心什麽,就會越發生什麽。
未及等李成反應過來,周瑾尋得個時機,大喝一聲。
“著!”
聲音未落地,周瑾槍已出。
李成猛一聽到周瑾大喝,心思電轉間,急忙橫槍一掃,使得個撥簾望月架勢,匆匆逼開張開,他便順勢一個懶驢打滾,抽身躲閃開去。
周瑾四平八穩腰用力,腕隨臂使多抖槍,霎時間槍影綽綽,直追著李成打去。
李成亦算是廝殺老手,無須多想,他強忍腰間疼痛,隻單手一撐,腰部轉勁,力由地起,使個滾地龍招式,躲開周瑾刺來長槍後,緊接著他腿腳用力,雙腳交叉,利用絞字固鎖,一下子別住周瑾長槍。
見狀,周瑾雙手用力,奮勁一抽,奈何李成力大,那長槍是夾得紋絲不動,周瑾根本就抽不出來。
李成還想趁勢取了周瑾性命,可惜張開長槍隨行,根本不給李成機會,連連掄槍攻向李成要害。
迫於張開攻勢,李成別無他法,隻能放棄周瑾,欲要先抵張開。
沒成想周瑾見此良機,竟是欺身而上,別槍緊跟,牢牢拖住李成身形,直教李成很是行動不便。
隻見當時獨行虎瞧得李成破綻,就一槍朝他心口搠去。
那一槍十分淩厲,端的是凶險至極。
李成腿腳被周瑾別住,根本躲閃不開身形,隻能揮槍攔擋。
奈何獨行虎凶猛豈是李成能擋。
電光火石間,李成直覺心口一疼,渾身發冷,他低頭一看,原來是張開大槍已經貫穿他的身軀,鮮血正汩汩往外流。
李成手中長槍滑落,死命地瞪大雙眼,嘴唇微動,好似要講些什麽般。
張開卻是根本不給李成回憶青春的機會,他手臂用力,飛起一腳的同時抽動長槍,直把李成給踹翻出去。
那噴湧而出的血花,一大片一大片的灑落在空中,宛若給秋冬寒日染了一道暗紅的雲輝,甚是淒美。
可惜在場眾人都是義氣當先的粗魯漢子,哪個懂得什麽悲涼傷感。
眼見李成已死,眾人都紛紛開懷大笑,誇讚張開武藝了得,周瑾勇猛搏命,直把二人說的都快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多時,幾位好漢一齊收攏軍士,占據城牆,將牢牢封死的城門挖掘開,隻待劉玄領大軍入主大名府。
梁山已經攻下水門和北段城牆的消息,好似長了翅膀一般,火速就傳遍了全城。
好不容易逃出府邸,連一口氣都不敢停歇的梁中書和童貫得知消息後,驚得是六神無主。
二人府邸距離聞達軍中是最近的,故聞達所統屬的二萬大軍已經被兩人接管。
得知梁山已經打破城池,梁中書哪還有先前那般高高在上的姿態,他焦急的向童貫詢問道。
“樞相,大名府危在旦夕,可有奇策教我守住府城乎?”
聽到梁世傑居然還想守住大名府,將梁山軍馬趕出城去,童貫那是相當的無語。
他要是有這般能力挽狂瀾的本事,何至於前番被梁山一戰覆滅十萬大軍,致使他狼狽逃到大名府啊。
都不需要梁中書廢話,童貫亦是很不想大名府有失的好不好。
但凡能稱得上好漢的,哪個手中沒有幾條人命。
尤其是在綠林中廝混過的,不論是楊林,亦或是歐鵬,都不是什麽善良君子。
那是有人真殺,有仇真報,主打的就是一個狠字當頭。
江湖綠林,不狠的人早就成為別人的刀下魂、餐中食了。
歐鵬是不會胡亂殺人,但掛在他手上的人命絕對是不少的,不然黃門老大怎麽會是摩雲金翅呢。
此時歐鵬猛一發怒,大眼圓睜,三髯短須飄動,一身煞氣十分顯露,端的是:
身強力壯無賽,行時捷似飛騰,常在綠林無定所,隻把他鄉作故居;黃山首位排定,但稱綠林強人,黃州生下英雄士,摩雲金翅是歐鵬。
歐鵬多年的綠林習氣尚未改變,全然一身凶狠匪氣,甚是唬人。
徐京、項元鎮雖然以前亦是綠林中人,但他們詔安日久,早已養成官氣,強勢有餘而凶狠不足。
大名府守軍被上官罵多了,什麽樣的威逼利誘沒見過,雖然有些懼怕,但還是有所免疫。
惟有麵對歐鵬這般殺人不償命的凶狠模樣,官軍才不由得心中一顫,直感到好似回答慢了半分,他們的小命就會立刻不保。
畏威而不懷德,自古有之。
不須多言,從歐鵬周邊開始,一眾官軍慢慢放下兵刃,伏地請降,盡是高呼求饒之語。
勢頹難再挽,兵敗如山倒。
但凡有一個官兵投降,就好似在幹草堆中飄來一絲火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頃刻間便會引起連鎖反應。
李成都沒有反應過來,他透過餘光就忽然看到麾下士兵居然大多投降梁山了,且耳邊盡是降兵的求饒之語,直把李成是氣得火冒三丈,恨不得殺人立威,好收攏軍心再戰梁山。
卻不曾想在李成分神之際,張開尋得個破綻,隻將大槍攔腰一撥,便將李成腰間甲胄給劃開個豁口,滲出點點血滴。
李成受此一槍,吃痛叫道。
“賊子無恥,趁我失神,竟突下黑手,當真是賊性難改,好教人不恥!”
張開可不是沙場新手,他深知戰陣廝殺,單憑本事,哪來的什麽公平可言。
因此麵對李成的謾罵,張開是嘴上不停,手上亦不停,邊打邊答道。
“哈哈哈,枉你這廝身為大名府都監,竟是不知臨陣廝殺,最忌失神,端的是不知所謂。”
“與我一戰,竟敢分神,你莫不是在小覷我張開乎?”
“來來來,我們再戰五十回合,管教你這廝曉得我的厲害!”
張開越說手中大槍越是淩厲,槍槍不離李成中門三路,不是腰腹,便是心口,時不時就搶攻一下李成胸膛,實在是凶猛異常。
李成是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咽——有苦說不出。
他沒想到張開居然扮豬裝老虎,就憑張開這一手槍法,大名府怕是惟有玉麒麟盧俊義才能穩贏張開,便是急先鋒索超想來最多不過是和張開五五開,百十合內應是難分伯仲的。
可張開這個不要臉的,先前受高俅調令征剿梁山泊時,那是一個屁都沒有放出來,就被梁山給生擒活捉了。
若是張開征剿梁山泊時,亦是表現出這般實力,李成哪裏會貿貿然上前和張開捉對廝殺啊!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李成很想對著張開破口大罵,奈何麵對張開的猛攻,光是應對就已經教李成很是吃力了,尤其是腰腹受傷後,李成更是不敢有絲毫大意,連麾下士兵投降梁山都顧及不上,隻一心抵擋張開來勢洶洶的大槍。
屋漏偏逢連夜雨,磨難專找苦命人。
這句話用來形容李成此時的心情竟是有種莫名的恰當。
李成還在苦苦抵擋張開,城牆上的官軍卻已經都盡數降了梁山,拒不投降的官兵在大勢所趨下,不是死於刀槍之下,便是被暫時裹挾屈服。
更倒黴的是沒了官軍的防守,城外的魯智深領著軍馬輕輕鬆鬆就攀上城牆,極為順利的站在大名府城上,盡攬全城風景於目下。
此時此刻,已經可以宣告梁山占據大名府了。
李成從原來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名府都監,一下子就變成了被千軍萬馬圍困的可憐困獸。
徐京、項元鎮、歐鵬眼看正搏鬥廝殺的二人,也不上前幫忙。
自家兄弟占盡優勢,何必再強作惡人呢?
剛剛攀上城牆的魯智深、鮑旭、周瑾三人中,周瑾最是氣性大。
倒不是說周瑾恨煞了李成,而是他想著新入夥梁山,需要建功獻上投名狀。
李成身為大名府都監,地位身份甚是恰當,且周瑾武藝頂多摸到二流的門檻,哪裏看得出張開已然占據上風。
周瑾隻道是梁山好漢公道慣了,不願圍攻李成,可他不一樣啊。
戰場廝殺,還管他是不是圍攻,隻要能贏就行了。
每臨戰,必當先。
急先鋒索超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周瑾可算是立功心切的典型代表,隻見到纏鬥在一起張開和李成,他二話不說就提槍衝上去。
眼看周瑾上前助陣,魯智深一摸腦袋,大笑道。
“哈哈哈,周瑾兄弟果然義氣當先,灑家沒看錯他,真是個直性子啊!”
魯智深為人灑脫爽直,梁山上的好漢大多對他是敬佩有加,劉玄更是都喚魯智深一聲魯大哥,足以證明魯智深是人品武藝兩俱佳。
最重要的魯智深還有個身份是關西五路廉訪使,亦算是朝廷官將。
故在場眾人皆是對魯智深頗為信服,見魯智深為周瑾發言,他們便壓下心中困惑,將未及喊出的話語重新咽回肚中。
張開亦是聽到魯智深的豪爽大笑,曉得周瑾不是惡意搶功,他才安下心來,默默加大加快對李成的攻勢,並對周瑾叫道。
“多謝兄弟相助。”
周瑾持槍從旁掠陣,抽空回道。
“哥哥哪的話,且看周瑾助哥哥拿下這廝,教他如何再猖狂!”
聽到張開、周瑾全然將自己視作待宰的魚肉,李成那是一個氣急,恨不得奮力一波,將羞辱自己的二人一並殺了了事。
李成好歹是大名府都監,除卻在梁中書麵前,他何曾受過如此屈辱。
奈何猛虎架不住群狼,雙拳怎敵得過四手。
別說是殺了張開、周瑾,便是連罵上一句的功夫,李成都抽不出時間來。
究其原因是張開的攻勢猛一加強,愈發有著不要命的趨勢,竟是拚著以傷換傷的架勢,張開都要刺上李成一槍。
本來麵對如此強勢的張開,李成都已經有些難以應對,更別說還有一個周瑾在旁邊虎視眈眈。
往日裏李成是看不上周瑾武藝的,休提周瑾是索超的徒弟,即便是索超本人,其武藝亦不過是和李成四六開罷了。
隻要騎著跨海白龍馬,使用緩兵之計拖到索超人疲馬累,李成相信他是有著六七成勝算的。
跨海白龍馬是李成機緣巧合下得到的絕世良駒,論品相,論能力,絲毫不下於童貫賜給盧俊義的墨玉麒麟首和梁中書借給聞達的千裏嘶風赤兔。
索超沒有寶馬,空有一身好武藝,也是奈何不得李成半點。
而周瑾不過才跟隨索超習武五七年,天資雖不是平庸,亦隻是比一般人好上一點,根本算不上是什麽習武天才,能有近二流實力,都已經是索超教導的十分用心了。
大名府別的不多,基礎武將那是一抓一大半,三流武將成批成批的從各個渠道充入大名府留守司,隻是頂尖戰力缺乏。
玉麒麟盧俊義不入軍中,大名府最強的不過是偽一流的大刀聞達和急先鋒索超罷了,其次便是二流武藝的李成和王定 ,真是稱得上一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可就是這般情況下,大名府頂尖戰力之一的索超苦熬數年,結果一個正牌軍就給打發了。
正牌軍,一個連副將都比不上的軍頭,麾下沒有從軍,大多領百人軍士任人調用。
換言之,武藝遠超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之流的索超,立功無數,軍職竟然還沒有龔旺他們高,不高就算了,差的居然還不止一截,這就很教人尋味了。
代功升職,一句話足以道出其中原由。
至於索超知道不知道,一點都不重要,區區一個正牌軍的小人物,誰又會在乎呢。
強如索超都沒有人在乎,更何況是小索超周瑾。
不過此一時非彼一時,曾經李成可以瞧不上周瑾,但現在他不得不重視周瑾,而且還得是打起十二萬分精神的重視。
李成武藝本就不如張開,腰腹間又遭了一槍,偏偏原是主場的大名府,眼下已是陷在梁山手中,四下無支援餘地,周瑾便是武藝再不濟,若此時出手襲他,李成實在是真沒有把握躲開。
更重要的是有張開這個凶猛的獨行虎在時刻欲殺他而後快,李成但露出個破綻來,怕是傷的就不止是腰腹了。
人最是擔心什麽,就會越發生什麽。
未及等李成反應過來,周瑾尋得個時機,大喝一聲。
“著!”
聲音未落地,周瑾槍已出。
李成猛一聽到周瑾大喝,心思電轉間,急忙橫槍一掃,使得個撥簾望月架勢,匆匆逼開張開,他便順勢一個懶驢打滾,抽身躲閃開去。
周瑾四平八穩腰用力,腕隨臂使多抖槍,霎時間槍影綽綽,直追著李成打去。
李成亦算是廝殺老手,無須多想,他強忍腰間疼痛,隻單手一撐,腰部轉勁,力由地起,使個滾地龍招式,躲開周瑾刺來長槍後,緊接著他腿腳用力,雙腳交叉,利用絞字固鎖,一下子別住周瑾長槍。
見狀,周瑾雙手用力,奮勁一抽,奈何李成力大,那長槍是夾得紋絲不動,周瑾根本就抽不出來。
李成還想趁勢取了周瑾性命,可惜張開長槍隨行,根本不給李成機會,連連掄槍攻向李成要害。
迫於張開攻勢,李成別無他法,隻能放棄周瑾,欲要先抵張開。
沒成想周瑾見此良機,竟是欺身而上,別槍緊跟,牢牢拖住李成身形,直教李成很是行動不便。
隻見當時獨行虎瞧得李成破綻,就一槍朝他心口搠去。
那一槍十分淩厲,端的是凶險至極。
李成腿腳被周瑾別住,根本躲閃不開身形,隻能揮槍攔擋。
奈何獨行虎凶猛豈是李成能擋。
電光火石間,李成直覺心口一疼,渾身發冷,他低頭一看,原來是張開大槍已經貫穿他的身軀,鮮血正汩汩往外流。
李成手中長槍滑落,死命地瞪大雙眼,嘴唇微動,好似要講些什麽般。
張開卻是根本不給李成回憶青春的機會,他手臂用力,飛起一腳的同時抽動長槍,直把李成給踹翻出去。
那噴湧而出的血花,一大片一大片的灑落在空中,宛若給秋冬寒日染了一道暗紅的雲輝,甚是淒美。
可惜在場眾人都是義氣當先的粗魯漢子,哪個懂得什麽悲涼傷感。
眼見李成已死,眾人都紛紛開懷大笑,誇讚張開武藝了得,周瑾勇猛搏命,直把二人說的都快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多時,幾位好漢一齊收攏軍士,占據城牆,將牢牢封死的城門挖掘開,隻待劉玄領大軍入主大名府。
梁山已經攻下水門和北段城牆的消息,好似長了翅膀一般,火速就傳遍了全城。
好不容易逃出府邸,連一口氣都不敢停歇的梁中書和童貫得知消息後,驚得是六神無主。
二人府邸距離聞達軍中是最近的,故聞達所統屬的二萬大軍已經被兩人接管。
得知梁山已經打破城池,梁中書哪還有先前那般高高在上的姿態,他焦急的向童貫詢問道。
“樞相,大名府危在旦夕,可有奇策教我守住府城乎?”
聽到梁世傑居然還想守住大名府,將梁山軍馬趕出城去,童貫那是相當的無語。
他要是有這般能力挽狂瀾的本事,何至於前番被梁山一戰覆滅十萬大軍,致使他狼狽逃到大名府啊。
都不需要梁中書廢話,童貫亦是很不想大名府有失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