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官軍兵敗庾家疃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墨玉麒麟獸是匹千裏良駒,一時發狂跑將起來,盧俊義又不忍用強,隻能順著寶馬在戰場中衝撞起來,漸漸遠離了關勝。
關勝沒有穩贏盧俊義的把握,見盧俊義離去,他也不追。
此時宣讚飛馬近前,向關勝叫道。
“將軍,那處是官軍主將所在,可速破之!”
兩軍交戰,各憑本事。
雖然宣讚插手了二人相鬥,但他是出於好心,關勝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
見宣讚遙指聞達將旗所在,關勝點頭道。
“且隨我後,隻管廝殺開路,定要官軍一戰而潰。”
說罷,關勝持刀縱馬,飛也似向聞達殺去。
梁山五百精騎在郝思文三將的帶領下,一度在官軍陣中來去如風,進退自如,無人可擋。
官軍是野戰擺陣,沒有壕溝鹿角,又兼梁山猛地衝殺,早和官軍混作一團,使得強弩硬弓不能隨意發射,以免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隻能依靠結陣圍擋。
可大宋官軍有著畏馬如虎的習性,即便聞達再三下令,官軍雖然勉強結陣,還是被梁山一衝就垮,根本沒有抵擋的能力。
少有的幾位血性將領想領兵阻攔梁山,可他們武藝平平,隻被郝思文三將一個照麵就斬殺,餘下的官兵見狀,哪還敢阻攔梁山衝殺,紛紛望之避退。
郝思文學有兵書,頗具領兵才能,他也不朝那些亂中有序的官兵軍陣衝殺,隻一昧地驅趕潰兵。
哪處的官兵弱,他就往哪處去。
牽一發而動全身,隨著潰兵被四處驅趕,官兵陣營徹底被衝散,任由梁山軍在其中左衝右殺。
不多時,萬餘官兵陣營被梁山五百精騎衝的亂作一團,呼朋喚友,拖兄拉弟,丟盔卸甲,棄刀扔槍,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四處都是慌亂逃散的官軍。
聞達急發令旗,呼喝三軍,欲要重整旗鼓,圍殺梁山軍,可惜場麵太亂,少有人去聽他的將令。
王定是聞達、盧俊義之下的官軍首將,他見勢不妙,連忙相勸道。
“主將,我軍已散,難以再聚,賊寇猖狂,凶威匹敵,盧先鋒也不知所蹤,不若退回大寨,再作決議。”
聞達聽了,亦知頹勢難返,正欲領軍奪路而坐,卻在此時,關勝縱馬殺到。
官軍大旗顯目,雖有重重軍馬抵擋,但關勝一身傲骨,不懼刀槍,他隻望大旗而來,沿路敢阻者,皆是被他一刀解決了事。
眼見聞達在前,關勝大喝一聲道。
“嗬也!大刀關勝在此!賊將可來領死!”
話音落下,青龍偃月刀就地一掃,又有三五個官兵被關勝轟殺在地,端的是凶威赫赫。
看這紅臉賊如此了得,四下官兵皆是喪膽,不敢有攔擋之心。
一時間,關勝麵前竟是空將開來,徒留出一條道路容關勝縱馬飛馳。
關勝能和盧俊義鬥殺百合,一身武藝不需多說,聞達便知他不是關勝對手。
此時見關勝朝自己殺來,聞達心驚不已,直覺後頸一陣發涼。
幸得首將王定護在聞達身旁,他連忙抽打聞達馬匹,大叫道。
“主將速走,我來阻賊!”
隨即王定手撚長槍,喝令周邊官兵。
“但有懼賊畏退者,立斬不赦!”
能被聞達帶在身邊的官兵都是挑選出來的精銳,有王定坐鎮,他們強提勇氣,紛紛舉槍架盾,構建層層防禦,阻攔在關勝麵前。
跟隨在關勝身後的宣讚見聞達要逃,不由大怒。
王定此舉不是耽誤他建功立業嘛!
隻見宣讚橫刀取弓,在馬上彎弓搭箭,又是連珠箭射出。
這一次他兩箭連射,直朝王定要害射去,憤然間要取了王定性命。
王定隻一眼看見宣讚射箭,猝不及防下,堪堪抬手阻隔,卻被一箭射中肩膀上,一箭射中腰腹間,雖未害命,但還是吃痛叫出一聲,跌落下馬。
官兵見宣讚射術如此了得,連自家將軍都難以躲開,生死不知,好不容易提起的士氣,頓時就又落了下去。
關勝趁此良機,策馬殺向前去,馬踏盾牆,刀碎衣甲,一下就將阻攔的官軍給殺出了個缺口來。
王定緩過神來,見此情形,也不再逞英雄,他強忍痛意,翻身上馬,打馬便逃。
看自家將軍不講義氣,竟然率先逃跑了,餘下官兵哪還有抵擋的心思。
尚有顧忌的官兵轉身跟著逃,無牽無掛無顧忌的官兵則是丟下兵器,直接臨陣就地跪降梁山。
梁山僅憑五百軍馬就能打散萬餘官軍,此時不抱大腿,更待何時啊!
別說是底層官兵,就是一般的軍中將領,隨著聞達逃跑後,都順從的投了梁山。
待得盧俊義轉到戰場時,見到的便是大片大片的官兵在四散逃跑,或是投身梁山,甚至跟著梁山一起追殺勸降官兵。
盧俊義還想收攏官兵再戰一場,好挽回局勢,可惜他這個新任的統製先鋒官還沒有那麽大的威望,已經被梁山打散心氣的官兵根本就沒有多少人聽他命令。
逃的逃,降的降,即便盧俊義殺人立威,官兵頂多是不降,可該跑的還是在跑。
眼見敗局已定,盧俊義別無他法,隻能收攏一部分官兵退回飛虎峪大寨。
此戰,梁山或殺或降官兵共計有三千多人,而損失不過二百,算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了。
官兵這邊可就不好了,才和梁山小隊人馬打了一陣,結果萬餘官兵竟然被梁山五百人馬給打得大敗,戰後雖然有逃散官兵陸續歸營,但合計不過五千。
至於那些缺額的,自然是趁亂溜了,或者是想等大名府戰事結束,再回到大宋繼續當兵混日子。
如此一來,一戰折損大半人馬,聞達和盧俊義都不知道怎麽回報給梁中書和童貫。
真的是太丟臉了!
可戰報不寫不行,軍中除了聞達和盧俊義,還有著大名府派來的監軍。
所以在聞達的操筆下,此戰官兵雖敗,但都是梁山太過無恥,先是關勝狡詐拖住盧俊義,後又無恥偷襲大軍,更有叛國賊將宣讚屢次放暗箭,才致使官軍小敗一場。
但雖然兵敗庾家疃,可官軍主力雖損,還能一戰,他們一定會吸取教訓,抵住梁山賊寇,不教大名府有失。
避重就輕,掐頭去尾,一封半真半假的戰報就被聞達發人送去了大名府。
關勝沒有穩贏盧俊義的把握,見盧俊義離去,他也不追。
此時宣讚飛馬近前,向關勝叫道。
“將軍,那處是官軍主將所在,可速破之!”
兩軍交戰,各憑本事。
雖然宣讚插手了二人相鬥,但他是出於好心,關勝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
見宣讚遙指聞達將旗所在,關勝點頭道。
“且隨我後,隻管廝殺開路,定要官軍一戰而潰。”
說罷,關勝持刀縱馬,飛也似向聞達殺去。
梁山五百精騎在郝思文三將的帶領下,一度在官軍陣中來去如風,進退自如,無人可擋。
官軍是野戰擺陣,沒有壕溝鹿角,又兼梁山猛地衝殺,早和官軍混作一團,使得強弩硬弓不能隨意發射,以免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隻能依靠結陣圍擋。
可大宋官軍有著畏馬如虎的習性,即便聞達再三下令,官軍雖然勉強結陣,還是被梁山一衝就垮,根本沒有抵擋的能力。
少有的幾位血性將領想領兵阻攔梁山,可他們武藝平平,隻被郝思文三將一個照麵就斬殺,餘下的官兵見狀,哪還敢阻攔梁山衝殺,紛紛望之避退。
郝思文學有兵書,頗具領兵才能,他也不朝那些亂中有序的官兵軍陣衝殺,隻一昧地驅趕潰兵。
哪處的官兵弱,他就往哪處去。
牽一發而動全身,隨著潰兵被四處驅趕,官兵陣營徹底被衝散,任由梁山軍在其中左衝右殺。
不多時,萬餘官兵陣營被梁山五百精騎衝的亂作一團,呼朋喚友,拖兄拉弟,丟盔卸甲,棄刀扔槍,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四處都是慌亂逃散的官軍。
聞達急發令旗,呼喝三軍,欲要重整旗鼓,圍殺梁山軍,可惜場麵太亂,少有人去聽他的將令。
王定是聞達、盧俊義之下的官軍首將,他見勢不妙,連忙相勸道。
“主將,我軍已散,難以再聚,賊寇猖狂,凶威匹敵,盧先鋒也不知所蹤,不若退回大寨,再作決議。”
聞達聽了,亦知頹勢難返,正欲領軍奪路而坐,卻在此時,關勝縱馬殺到。
官軍大旗顯目,雖有重重軍馬抵擋,但關勝一身傲骨,不懼刀槍,他隻望大旗而來,沿路敢阻者,皆是被他一刀解決了事。
眼見聞達在前,關勝大喝一聲道。
“嗬也!大刀關勝在此!賊將可來領死!”
話音落下,青龍偃月刀就地一掃,又有三五個官兵被關勝轟殺在地,端的是凶威赫赫。
看這紅臉賊如此了得,四下官兵皆是喪膽,不敢有攔擋之心。
一時間,關勝麵前竟是空將開來,徒留出一條道路容關勝縱馬飛馳。
關勝能和盧俊義鬥殺百合,一身武藝不需多說,聞達便知他不是關勝對手。
此時見關勝朝自己殺來,聞達心驚不已,直覺後頸一陣發涼。
幸得首將王定護在聞達身旁,他連忙抽打聞達馬匹,大叫道。
“主將速走,我來阻賊!”
隨即王定手撚長槍,喝令周邊官兵。
“但有懼賊畏退者,立斬不赦!”
能被聞達帶在身邊的官兵都是挑選出來的精銳,有王定坐鎮,他們強提勇氣,紛紛舉槍架盾,構建層層防禦,阻攔在關勝麵前。
跟隨在關勝身後的宣讚見聞達要逃,不由大怒。
王定此舉不是耽誤他建功立業嘛!
隻見宣讚橫刀取弓,在馬上彎弓搭箭,又是連珠箭射出。
這一次他兩箭連射,直朝王定要害射去,憤然間要取了王定性命。
王定隻一眼看見宣讚射箭,猝不及防下,堪堪抬手阻隔,卻被一箭射中肩膀上,一箭射中腰腹間,雖未害命,但還是吃痛叫出一聲,跌落下馬。
官兵見宣讚射術如此了得,連自家將軍都難以躲開,生死不知,好不容易提起的士氣,頓時就又落了下去。
關勝趁此良機,策馬殺向前去,馬踏盾牆,刀碎衣甲,一下就將阻攔的官軍給殺出了個缺口來。
王定緩過神來,見此情形,也不再逞英雄,他強忍痛意,翻身上馬,打馬便逃。
看自家將軍不講義氣,竟然率先逃跑了,餘下官兵哪還有抵擋的心思。
尚有顧忌的官兵轉身跟著逃,無牽無掛無顧忌的官兵則是丟下兵器,直接臨陣就地跪降梁山。
梁山僅憑五百軍馬就能打散萬餘官軍,此時不抱大腿,更待何時啊!
別說是底層官兵,就是一般的軍中將領,隨著聞達逃跑後,都順從的投了梁山。
待得盧俊義轉到戰場時,見到的便是大片大片的官兵在四散逃跑,或是投身梁山,甚至跟著梁山一起追殺勸降官兵。
盧俊義還想收攏官兵再戰一場,好挽回局勢,可惜他這個新任的統製先鋒官還沒有那麽大的威望,已經被梁山打散心氣的官兵根本就沒有多少人聽他命令。
逃的逃,降的降,即便盧俊義殺人立威,官兵頂多是不降,可該跑的還是在跑。
眼見敗局已定,盧俊義別無他法,隻能收攏一部分官兵退回飛虎峪大寨。
此戰,梁山或殺或降官兵共計有三千多人,而損失不過二百,算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了。
官兵這邊可就不好了,才和梁山小隊人馬打了一陣,結果萬餘官兵竟然被梁山五百人馬給打得大敗,戰後雖然有逃散官兵陸續歸營,但合計不過五千。
至於那些缺額的,自然是趁亂溜了,或者是想等大名府戰事結束,再回到大宋繼續當兵混日子。
如此一來,一戰折損大半人馬,聞達和盧俊義都不知道怎麽回報給梁中書和童貫。
真的是太丟臉了!
可戰報不寫不行,軍中除了聞達和盧俊義,還有著大名府派來的監軍。
所以在聞達的操筆下,此戰官兵雖敗,但都是梁山太過無恥,先是關勝狡詐拖住盧俊義,後又無恥偷襲大軍,更有叛國賊將宣讚屢次放暗箭,才致使官軍小敗一場。
但雖然兵敗庾家疃,可官軍主力雖損,還能一戰,他們一定會吸取教訓,抵住梁山賊寇,不教大名府有失。
避重就輕,掐頭去尾,一封半真半假的戰報就被聞達發人送去了大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