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為抵梁山軍,李成請強援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溫都能出謀劃策了,吳用自是不能落下,他才是梁山軍師,可不能讓人專美於前。
所以在稱讚了一番楊溫後,吳用便出言補充道。
“單用楊兄弟計謀,恐難周全,不若再加上火攻如何?”
劉玄看出吳用想顯擺的心思,也不阻攔,還故作不解道。
“水火最是難防。計將安出?”
見劉玄給麵子,吳用十分欣喜道。
“天高秋寒,萬物凋零,時遷兄弟一身本事輕易便能進出大名府,何不如趁水門被破時,亂中引火,燃其要害處,使得大名府人心思亂,顧頭難顧尾。”
“到時城內亂起,守城軍士必會被分散,我軍攻城的阻力便可極大降低。”
“再有人從城內裏應外合,賺開城門,那大名府想來是唾手可得啊!”
聞聽此言,時遷亦是欣喜道。
“軍師好謀劃,我卻是正好摸清大名府內梁中書和童貫的府邸,到時我不去尋別的,專一在這兩處點火,他不想救都不行。”
堂下久不開口的石將軍石勇,也連忙起身激動道。
“軍師計策尚需人充作內應,我雖不才,但正好是大名府人士,熟知城內諸事,可請命擔負此任。”
石勇相隨劉玄進攻大名府,不是劉玄點將,而是他親自請命相隨的。
自從不小心一拳將人打死後,石勇便狼狽逃出大名府,流落江湖,十分狼狽。
如今有機會回到家鄉顯露威風,石勇哪會放過。
正是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他當日狼狽逃出大名府,如今跟著梁山打回來,不耍一耍威風,豈不是白瞎了。
至於梁山能不能打進大名府,石勇根本不擔心。
就憑坐在堂中的關勝、林衝之流的狠人,以他對大名府的了解,梁山想不打下大名府都怕是有點難哦。
更何況眼下還有他這個大名府本地人的相助,想他石勇在大名府也算是一號人物,有他充作內應,那不是手拿把掐。
聽到石勇要去當內應,劉玄對他都有點刮目相看了。
本來帶上石勇,劉玄不過是看在柴進的麵子上,再加上石勇請命相隨,劉玄不想打擊他,結果石勇還真是勇啊!
內應可不是什麽好活計,但凡要是出點意外,那就是九死一生的差事。
時遷是身手了得,擅長飛簷走壁,他要走,很難有人能留得住。
可石勇徒有一身蠻力外,武藝隻是一般般,勉強算得上三流水準,又沒有什麽別的旁門左道招式,唯一會的可能就是賭錢,他能主動請命作內應,實在是讓劉玄大感意外。
不過石勇有心做事,劉玄也不會拒絕他。
劉玄掃了一眼堂下兄弟,在楊林身上停了一下後,便點將道。
“楊林兄弟,你為人機敏,善於應對突發事件,這內應一事,還得勞煩你親走一遭啊。”
聽到劉玄話語,楊林當即起身應道。
“哥哥抬舉,楊林必用心做事,決不教哥哥失望!”
劉玄點點頭,又吩咐道。
“你三人可小心行事,但有妨礙,先以自身安危為重,大名府擇日可下,但劉玄卻不希望兄弟有所損失,還請謹記在心!”
時遷、楊林、石勇三人聽了,都大受感動,紛紛應聲稱諾,皆言必定馬到功成,管教大名府必為梁山所破。
話音落下,三人便轉身而出,馬不停蹄向大名府而去。
而劉玄也定下計策,按照吳用和楊溫所言,派楊溫和雷橫二人領軍五百前去掘駐水堤,又遣唐斌領著文仲容、崔埜、乜恭三人帶兵三千攻取元城,好阻斷元城向大名府的聯係。
至於朝城,則是派張清領著丁得孫和龔旺駐兵五千,以作梁山後路。
劉玄親領大軍三萬餘,不在朝城多作停歇,繼時遷三人一日後,便向大名府快速進軍。
卻說天王李成丟了朝城後,一路向著大名府逃去,卻不曾想,在路上竟是遇到了一隊商戶。
那隊商戶見李成披掛著官軍甲胄,本不想和李成有所瓜葛。
可李成胯下馬匹在一路疾馳後,早就累得口吐白沫,此時見有現成的馬匹,李成又哪會錯過。
李成強令商戶讓給他一匹馬,待得回到大名府他再賠給商戶。
官威大民,商戶得罪不起李成,隻好將馬匹勻給李成一匹。
得到換乘馬匹後,李成隨口問了一句商戶是哪家的,到時他好還馬。
沒曾想,商戶接下來的話竟是給了李成一個驚喜。
那商隊領頭的向李成畢恭畢敬道。
“李都監,小的是大名府東城盧員外家的商客。”
聞聽此言,李成臉色一喜,驚呼道。
“可是那槍棒橫掃北京無敵,人稱河北三絕,玉麒麟盧俊義的盧員外否?”
商客一臉自得道。
“沒想都監也知我家官人大名,我等正是盧員外家的商隊。”
聽到真的是盧俊義,李成那是大喜過望。
那盧俊義何許人也?有《滿庭芳》詞為證:
目炯雙瞳,眉分八字,身軀九尺如銀。
威風凜凜,儀表似天神。
義膽忠肝貫日,吐虹蜺誌氣淩雲。
馳聲譽,北京城內,元是富豪門。
殺場臨敵處,衝開萬馬,掃退千軍。
殫赤心報國,建立功勳。
慷慨名揚宇宙,論英雄播滿乾坤。
盧員外雙名俊義,河北玉麒麟。
這篇詞單道盧俊義豪傑處。
李成在大名府是常聽盧俊義威風,真是耳朵都聽出繭子了,可恨沒有機會相識而已。
眼下梁山軍馬來勢洶洶,他竟是在此處遇到盧俊義家的人,這莫不是要他尋盧俊義相助官兵。
憑盧俊義的本事,區區梁山,定不會是盧俊義的對手。
打遍河北無敵手,可不是盧俊義自稱的,那是盧俊義一槍一棒打出來的,不然盧家的商隊怎麽在河北來去自如,無人敢惹。
梁山好鬥陣廝殺,若有槍棒無對盧俊義相助,定可教梁山吃個大虧。
李成隻覺柳暗花明又一村,他本以為丟了朝城會難逃梁中書處罰,可現在隻要能引薦盧俊義為朝廷抗衡梁山,那他的罪責可就輕多了。
真是天不亡他李成啊!
所以在稱讚了一番楊溫後,吳用便出言補充道。
“單用楊兄弟計謀,恐難周全,不若再加上火攻如何?”
劉玄看出吳用想顯擺的心思,也不阻攔,還故作不解道。
“水火最是難防。計將安出?”
見劉玄給麵子,吳用十分欣喜道。
“天高秋寒,萬物凋零,時遷兄弟一身本事輕易便能進出大名府,何不如趁水門被破時,亂中引火,燃其要害處,使得大名府人心思亂,顧頭難顧尾。”
“到時城內亂起,守城軍士必會被分散,我軍攻城的阻力便可極大降低。”
“再有人從城內裏應外合,賺開城門,那大名府想來是唾手可得啊!”
聞聽此言,時遷亦是欣喜道。
“軍師好謀劃,我卻是正好摸清大名府內梁中書和童貫的府邸,到時我不去尋別的,專一在這兩處點火,他不想救都不行。”
堂下久不開口的石將軍石勇,也連忙起身激動道。
“軍師計策尚需人充作內應,我雖不才,但正好是大名府人士,熟知城內諸事,可請命擔負此任。”
石勇相隨劉玄進攻大名府,不是劉玄點將,而是他親自請命相隨的。
自從不小心一拳將人打死後,石勇便狼狽逃出大名府,流落江湖,十分狼狽。
如今有機會回到家鄉顯露威風,石勇哪會放過。
正是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他當日狼狽逃出大名府,如今跟著梁山打回來,不耍一耍威風,豈不是白瞎了。
至於梁山能不能打進大名府,石勇根本不擔心。
就憑坐在堂中的關勝、林衝之流的狠人,以他對大名府的了解,梁山想不打下大名府都怕是有點難哦。
更何況眼下還有他這個大名府本地人的相助,想他石勇在大名府也算是一號人物,有他充作內應,那不是手拿把掐。
聽到石勇要去當內應,劉玄對他都有點刮目相看了。
本來帶上石勇,劉玄不過是看在柴進的麵子上,再加上石勇請命相隨,劉玄不想打擊他,結果石勇還真是勇啊!
內應可不是什麽好活計,但凡要是出點意外,那就是九死一生的差事。
時遷是身手了得,擅長飛簷走壁,他要走,很難有人能留得住。
可石勇徒有一身蠻力外,武藝隻是一般般,勉強算得上三流水準,又沒有什麽別的旁門左道招式,唯一會的可能就是賭錢,他能主動請命作內應,實在是讓劉玄大感意外。
不過石勇有心做事,劉玄也不會拒絕他。
劉玄掃了一眼堂下兄弟,在楊林身上停了一下後,便點將道。
“楊林兄弟,你為人機敏,善於應對突發事件,這內應一事,還得勞煩你親走一遭啊。”
聽到劉玄話語,楊林當即起身應道。
“哥哥抬舉,楊林必用心做事,決不教哥哥失望!”
劉玄點點頭,又吩咐道。
“你三人可小心行事,但有妨礙,先以自身安危為重,大名府擇日可下,但劉玄卻不希望兄弟有所損失,還請謹記在心!”
時遷、楊林、石勇三人聽了,都大受感動,紛紛應聲稱諾,皆言必定馬到功成,管教大名府必為梁山所破。
話音落下,三人便轉身而出,馬不停蹄向大名府而去。
而劉玄也定下計策,按照吳用和楊溫所言,派楊溫和雷橫二人領軍五百前去掘駐水堤,又遣唐斌領著文仲容、崔埜、乜恭三人帶兵三千攻取元城,好阻斷元城向大名府的聯係。
至於朝城,則是派張清領著丁得孫和龔旺駐兵五千,以作梁山後路。
劉玄親領大軍三萬餘,不在朝城多作停歇,繼時遷三人一日後,便向大名府快速進軍。
卻說天王李成丟了朝城後,一路向著大名府逃去,卻不曾想,在路上竟是遇到了一隊商戶。
那隊商戶見李成披掛著官軍甲胄,本不想和李成有所瓜葛。
可李成胯下馬匹在一路疾馳後,早就累得口吐白沫,此時見有現成的馬匹,李成又哪會錯過。
李成強令商戶讓給他一匹馬,待得回到大名府他再賠給商戶。
官威大民,商戶得罪不起李成,隻好將馬匹勻給李成一匹。
得到換乘馬匹後,李成隨口問了一句商戶是哪家的,到時他好還馬。
沒曾想,商戶接下來的話竟是給了李成一個驚喜。
那商隊領頭的向李成畢恭畢敬道。
“李都監,小的是大名府東城盧員外家的商客。”
聞聽此言,李成臉色一喜,驚呼道。
“可是那槍棒橫掃北京無敵,人稱河北三絕,玉麒麟盧俊義的盧員外否?”
商客一臉自得道。
“沒想都監也知我家官人大名,我等正是盧員外家的商隊。”
聽到真的是盧俊義,李成那是大喜過望。
那盧俊義何許人也?有《滿庭芳》詞為證:
目炯雙瞳,眉分八字,身軀九尺如銀。
威風凜凜,儀表似天神。
義膽忠肝貫日,吐虹蜺誌氣淩雲。
馳聲譽,北京城內,元是富豪門。
殺場臨敵處,衝開萬馬,掃退千軍。
殫赤心報國,建立功勳。
慷慨名揚宇宙,論英雄播滿乾坤。
盧員外雙名俊義,河北玉麒麟。
這篇詞單道盧俊義豪傑處。
李成在大名府是常聽盧俊義威風,真是耳朵都聽出繭子了,可恨沒有機會相識而已。
眼下梁山軍馬來勢洶洶,他竟是在此處遇到盧俊義家的人,這莫不是要他尋盧俊義相助官兵。
憑盧俊義的本事,區區梁山,定不會是盧俊義的對手。
打遍河北無敵手,可不是盧俊義自稱的,那是盧俊義一槍一棒打出來的,不然盧家的商隊怎麽在河北來去自如,無人敢惹。
梁山好鬥陣廝殺,若有槍棒無對盧俊義相助,定可教梁山吃個大虧。
李成隻覺柳暗花明又一村,他本以為丟了朝城會難逃梁中書處罰,可現在隻要能引薦盧俊義為朝廷抗衡梁山,那他的罪責可就輕多了。
真是天不亡他李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