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九紋龍大戰飛虎將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史進在山坡上領軍保護淩振,自是早早瞧見畢勝。
眼看畢勝率軍將要衝山,史進不但沒有擔憂,竟還有著幾分興奮。
九紋龍不好鬥,還叫什麽史進。
史進大馬金刀立於坡上,調派五百戰兵列成陣勢。
旌旗飄揚,刀槍簇簇,盾甲層層,好似銅牆鐵壁般,隻待畢勝來攻。
望著史進列兵陣勢,隱隱然透露著十二萬分殺氣,畢勝絲毫不敢大意。
經過和梁山數番較量,畢勝全然沒有剛出東京時的傲然心態,他已是將梁山視作最為危險的敵人。
兩軍相鬥,必先要試探一陣。
畢勝沒有急匆匆大軍壓上,而是先傳令用箭陣破襲。
隨著千百道箭雨撲麵襲來,梁山戰兵不慌不亂,直將盾牌豎起,防守的嚴嚴實實。
見暫時壓製住梁山軍馬,畢勝趁勢揮旗,傳令大軍衝殺上去。
風卷塵埃起,葉落殺氣揚。
三千羽林軍直突突向著五百梁山戰兵發起了衝鋒。
史進看在眼裏,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待得官軍將要衝到近前時,他手中令旗狠狠一揮。
隻見得戰兵瞬間向兩旁分開,露出一方空隙,其中竟是擺著三架床弩,直對著衝殺而上的官軍。
瞧著那烏黑發亮的標槍箭矢,畢勝隻覺得亡魂直冒。
高俅那廝究竟幹了什麽,他到底為梁山提供了多少利處,怎得連床弩這種殺器都有啊!
在千百步取人性命都易如反掌的床弩麵前,畢勝連麵子都顧不上了,趕忙抽打馬匹,匆匆左搖右擺躲閃起來。
不怪他如此失態,實在是床弩的威力不可小覷。
這玩意那是挨著就殘,擦著就死,任你何等本事,一個不防,都得去見祖宗。
最重要的是,梁山擺出的床弩分明是瞄準他,這叫畢勝如何不慌。
果不其然,隨著史進一聲令下,三架床弩齊齊發動。
電光火石間,三支有著四尺餘長的鋒銳槍矢飛快射出,好似流光閃過般,直射向畢勝處。
畢勝早有預料,飛馬躲閃開去,三支槍矢竟是悉數被他避開。
但沿路上數名官兵就沒有那麽好運了,都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槍矢穿過,隻噴出一口血花,便命喪黃泉。
畢勝深知床弩發射緩慢,不敢有所耽擱,連忙喝令道。
“趁床弩空隙,速速進軍!”
說罷,畢勝一馬當先,衝殺在前,欲要提振士氣。
見沒有直接將官軍領軍大將射死,且畢勝還敢帶頭衝鋒,史進心頭頓覺不悅,怒喝道。
“好賊將,安敢在我麵前逞凶!”
史進看著官軍在畢勝的帶領下已經衝殺近前,沒有絲毫猶豫,對親軍發令道。
“投擲手雷!且讓賊配軍瞧瞧我梁山利害,扔!”
得到史進下令,作為史進的三十位親軍紛紛取出一枚長柄手雷,奮力向著官軍扔出。
畢勝雖不知長柄手雷的模樣,但他早早知曉梁山有一種好似轟天雷般的火器,小巧精良,威力甚大,高唐州知州高廉便是喪命在那種火器下。
在出征梁山泊時,畢勝就已經將此事記在心中,暗暗提防。
此刻看到梁山投擲出一片黑乎乎物什,畢勝有所猜測下,不敢硬接,可見躲無可躲,索性狠下心腸,倒提方天畫戟,利用畫戟尾處小枝刺在馬臀上。
畢勝胯下寶馬受到傷害,一個激靈,頓時速度大漲,直向史進軍衝去。
隻聽得陣陣爆炸聲在身後響起,緊接著就是麾下部卒的驚呼慌亂,畢勝雖未回頭,但也知曉官軍肯定是損傷不少。
但如今畢勝已經衝殺到梁山陣前,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為了挽回局勢,他隻能奮起一股血氣,大喝一聲道。
“賊子卑劣,隻會使些旁門左道手段,可敢與我禦前飛虎大將一決生死乎!”
聽到畢勝還敢叫囂,史進這個年輕氣盛的好漢哪會忍得下。
史進提刀驟馬,搖動鑾鈴,大喝道。
“好賊將,且聞梁山九紋龍史進乎!”
隻見史進從陣旗下飛馬而出,威風凜凜,氣宇超群,怎見得史進風流扮相:
頭戴明霜镔鐵盔,身披耀日連環甲,足穿抹綠雲根靴,腰係龜背狻猊帶,襯著錦繡緋紅袍,手持三尖兩刃八環刀,坐下四蹄雙翼千裏馬,端的是十分威風氣概。
畢勝在史進手中連吃大虧,早恨不得殺之。
眼下終於看到史進出戰,畢勝牙呲欲裂,虎目圓瞪,惡狠狠拍馬揮戟相迎。
二人策馬相交,各施展要命本事,使盡平昔諸般所學,不肯相饒敵方半許,正是敵手,堪描堪畫,但見:
寒光閃灼,殺氣彌漫,兩匹馬騰踏咆哮,二員將遮攔駕隔,三尖刀起,似半空飛下流星;朱畫戟輪,如平地奔馳閃電;馬蹄撩亂,鑾鈴響處陣雲飛;兵器相交,殺氣橫時神鬼懼。
二將相鬥二三十合,難分勝敗,真是棋逢敵手難藏幸,將遇良才好用功,好一般精彩廝殺。
可惜畢勝雖強,但他麾下士卒卻是不堪大用。
這邊畢勝攔架住史進,那邊官軍被手雷炸過後,本來見畢勝單騎衝陣,剛鼓起幾分士氣,結果一見梁山中出來個史進,竟是能夠和大名鼎鼎的禦前飛虎大將打個半斤八兩,他們湧起的士氣瞬間就煙消雲散了。
有一說一,畢勝身為禦前大將,在軍中的威望可謂是僅次於童貫,僅有同為大將的酆美能壓畢勝一頭。
可自來到梁山,二將就沒有展現過半分禦前大將該有的威勢。
先是被一個不知哪來的史文恭以一敵二,現在又被一個看起來就是毛頭小子的史進落了威風,畢勝這個在禁軍中威名赫赫的禦前大將真是教他們失望至極。
將是兵的膽,一個不能讓兵士信服的將領,在戰場上是很影響士氣的。
尤其是羽林軍大多是在東京當差,有的連戰場是什麽樣都不知道。
似這般軍隊,打打順風仗,欺負些老弱病殘還可以,讓他們去血戰梁山根本不可能。
五百梁山戰兵雖在人數上少於官軍,可那股凶悍氣勢遠不是羽林軍這群繡花枕頭能比的。
沒有畢勝時刻督軍,兩千餘官軍被梁山戰兵一個衝擊,直接就散作一團,四處奔逃開去。
如此一幕,觀之令人發笑。
眼看畢勝率軍將要衝山,史進不但沒有擔憂,竟還有著幾分興奮。
九紋龍不好鬥,還叫什麽史進。
史進大馬金刀立於坡上,調派五百戰兵列成陣勢。
旌旗飄揚,刀槍簇簇,盾甲層層,好似銅牆鐵壁般,隻待畢勝來攻。
望著史進列兵陣勢,隱隱然透露著十二萬分殺氣,畢勝絲毫不敢大意。
經過和梁山數番較量,畢勝全然沒有剛出東京時的傲然心態,他已是將梁山視作最為危險的敵人。
兩軍相鬥,必先要試探一陣。
畢勝沒有急匆匆大軍壓上,而是先傳令用箭陣破襲。
隨著千百道箭雨撲麵襲來,梁山戰兵不慌不亂,直將盾牌豎起,防守的嚴嚴實實。
見暫時壓製住梁山軍馬,畢勝趁勢揮旗,傳令大軍衝殺上去。
風卷塵埃起,葉落殺氣揚。
三千羽林軍直突突向著五百梁山戰兵發起了衝鋒。
史進看在眼裏,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待得官軍將要衝到近前時,他手中令旗狠狠一揮。
隻見得戰兵瞬間向兩旁分開,露出一方空隙,其中竟是擺著三架床弩,直對著衝殺而上的官軍。
瞧著那烏黑發亮的標槍箭矢,畢勝隻覺得亡魂直冒。
高俅那廝究竟幹了什麽,他到底為梁山提供了多少利處,怎得連床弩這種殺器都有啊!
在千百步取人性命都易如反掌的床弩麵前,畢勝連麵子都顧不上了,趕忙抽打馬匹,匆匆左搖右擺躲閃起來。
不怪他如此失態,實在是床弩的威力不可小覷。
這玩意那是挨著就殘,擦著就死,任你何等本事,一個不防,都得去見祖宗。
最重要的是,梁山擺出的床弩分明是瞄準他,這叫畢勝如何不慌。
果不其然,隨著史進一聲令下,三架床弩齊齊發動。
電光火石間,三支有著四尺餘長的鋒銳槍矢飛快射出,好似流光閃過般,直射向畢勝處。
畢勝早有預料,飛馬躲閃開去,三支槍矢竟是悉數被他避開。
但沿路上數名官兵就沒有那麽好運了,都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槍矢穿過,隻噴出一口血花,便命喪黃泉。
畢勝深知床弩發射緩慢,不敢有所耽擱,連忙喝令道。
“趁床弩空隙,速速進軍!”
說罷,畢勝一馬當先,衝殺在前,欲要提振士氣。
見沒有直接將官軍領軍大將射死,且畢勝還敢帶頭衝鋒,史進心頭頓覺不悅,怒喝道。
“好賊將,安敢在我麵前逞凶!”
史進看著官軍在畢勝的帶領下已經衝殺近前,沒有絲毫猶豫,對親軍發令道。
“投擲手雷!且讓賊配軍瞧瞧我梁山利害,扔!”
得到史進下令,作為史進的三十位親軍紛紛取出一枚長柄手雷,奮力向著官軍扔出。
畢勝雖不知長柄手雷的模樣,但他早早知曉梁山有一種好似轟天雷般的火器,小巧精良,威力甚大,高唐州知州高廉便是喪命在那種火器下。
在出征梁山泊時,畢勝就已經將此事記在心中,暗暗提防。
此刻看到梁山投擲出一片黑乎乎物什,畢勝有所猜測下,不敢硬接,可見躲無可躲,索性狠下心腸,倒提方天畫戟,利用畫戟尾處小枝刺在馬臀上。
畢勝胯下寶馬受到傷害,一個激靈,頓時速度大漲,直向史進軍衝去。
隻聽得陣陣爆炸聲在身後響起,緊接著就是麾下部卒的驚呼慌亂,畢勝雖未回頭,但也知曉官軍肯定是損傷不少。
但如今畢勝已經衝殺到梁山陣前,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為了挽回局勢,他隻能奮起一股血氣,大喝一聲道。
“賊子卑劣,隻會使些旁門左道手段,可敢與我禦前飛虎大將一決生死乎!”
聽到畢勝還敢叫囂,史進這個年輕氣盛的好漢哪會忍得下。
史進提刀驟馬,搖動鑾鈴,大喝道。
“好賊將,且聞梁山九紋龍史進乎!”
隻見史進從陣旗下飛馬而出,威風凜凜,氣宇超群,怎見得史進風流扮相:
頭戴明霜镔鐵盔,身披耀日連環甲,足穿抹綠雲根靴,腰係龜背狻猊帶,襯著錦繡緋紅袍,手持三尖兩刃八環刀,坐下四蹄雙翼千裏馬,端的是十分威風氣概。
畢勝在史進手中連吃大虧,早恨不得殺之。
眼下終於看到史進出戰,畢勝牙呲欲裂,虎目圓瞪,惡狠狠拍馬揮戟相迎。
二人策馬相交,各施展要命本事,使盡平昔諸般所學,不肯相饒敵方半許,正是敵手,堪描堪畫,但見:
寒光閃灼,殺氣彌漫,兩匹馬騰踏咆哮,二員將遮攔駕隔,三尖刀起,似半空飛下流星;朱畫戟輪,如平地奔馳閃電;馬蹄撩亂,鑾鈴響處陣雲飛;兵器相交,殺氣橫時神鬼懼。
二將相鬥二三十合,難分勝敗,真是棋逢敵手難藏幸,將遇良才好用功,好一般精彩廝殺。
可惜畢勝雖強,但他麾下士卒卻是不堪大用。
這邊畢勝攔架住史進,那邊官軍被手雷炸過後,本來見畢勝單騎衝陣,剛鼓起幾分士氣,結果一見梁山中出來個史進,竟是能夠和大名鼎鼎的禦前飛虎大將打個半斤八兩,他們湧起的士氣瞬間就煙消雲散了。
有一說一,畢勝身為禦前大將,在軍中的威望可謂是僅次於童貫,僅有同為大將的酆美能壓畢勝一頭。
可自來到梁山,二將就沒有展現過半分禦前大將該有的威勢。
先是被一個不知哪來的史文恭以一敵二,現在又被一個看起來就是毛頭小子的史進落了威風,畢勝這個在禁軍中威名赫赫的禦前大將真是教他們失望至極。
將是兵的膽,一個不能讓兵士信服的將領,在戰場上是很影響士氣的。
尤其是羽林軍大多是在東京當差,有的連戰場是什麽樣都不知道。
似這般軍隊,打打順風仗,欺負些老弱病殘還可以,讓他們去血戰梁山根本不可能。
五百梁山戰兵雖在人數上少於官軍,可那股凶悍氣勢遠不是羽林軍這群繡花枕頭能比的。
沒有畢勝時刻督軍,兩千餘官軍被梁山戰兵一個衝擊,直接就散作一團,四處奔逃開去。
如此一幕,觀之令人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