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關勝會麵於兩軍陣前,一個英武絕倫,一個勇武超群,俱是上上等風流人物。


    隻見關勝身長有八尺四五,麵如塗脂,飄飄然二尺三寸美長髯,披掛著金甲綠袍,果然有其祖上八九分相似。


    劉玄向來眼熱威武雄壯好漢,又兼對關雲長頗為敬重,看了關勝此等英雄,不禁大喜道。


    “不才梁山劉玄拜見關將軍,久聞蒲東大刀關勝有其先祖威風,今日一見,真真是聞名不如見麵,見麵更勝聞名,關將軍果似天神下凡。”


    惺惺惜惺惺,英雄惜英雄。


    劉玄看關勝模樣眼熱,關勝亦是見劉玄氣質驚人,不敢托大,連忙回讚道。


    “關某不過是托祖上威名,才得了半點榮光,實在比不得劉玄頭領,能以一己之力,將一個山東煙水小寨發展到現如今這般巍峨大寨,視十數萬大軍如無物,好生教天下人震驚。”


    二人一番見禮,互相給麵子,交談些人情舊事,場麵上也算是過得去。


    不多時,說說笑笑間,劉玄已是將自己的理想誌向都道與關勝聽了。


    “......事有可為,有可不為。我等都是大好男兒,豈可荒廢本事,使得一身武藝無用武之地,又蒙蔽雙眼,放任那些貪官汙吏魚肉百姓,似那般隻會將忠義二字掛在嘴上的偽君子,劉玄向來最是厭惡。”


    “忠義絕對不是說說的,而是要親身力行做出來。”


    “孟夫子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對朝廷一姓一家那是小忠小義,隻有對天下萬千黎民百姓才是真正的大忠大義。”


    “昭烈帝一生都行善事,護萬民,這才有壽亭侯赤膽忠心擁護,便是曹孟德分千金,賞萬戶,也不曾改其誌,單因他的忠義是對天下百姓的,而不是對個人的。”


    “如今大宋這般難堪,關將軍效力於他,實為不智,望將軍好生思量!”


    劉玄一番款款之言,鞭辟入裏,直教關勝聽得入了神。


    有此獨特見解,又兼有遠大誌向,寬廣胸懷,似劉玄這等文武雙全的人物,梁山怎能不成就一番偉大事業!


    關勝已是被劉玄深深折服了,今日一見,果是不虛此行。


    反正在趙宋也混不出個名堂來,重振祖上威名遙遙無期,還不若就此跟隨劉玄,或許有朝一日能夠揚名漠北,教後世人曉得關勝從不曾敗落祖上半點威風。


    世人多為名利所累。


    關勝不怕死,他隻怕辱沒了祖上聲名。


    既是打定主意,關勝決定先讓劉玄瞧瞧他的本事,。


    學成文武藝,賣於識貨人。


    想出人頭地,就一定要有真本事,且還要有展現的機會,不然如何能夠得到重視。


    關勝態度十分謙和,毫無倨傲之色,他向劉玄輕笑道。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劉頭領果是個有才的,可光這一番說詞卻是不足以叫關某信服,還是先問問關某手中大刀,看梁山究竟是不是潛龍在淵吧。”


    聞言,劉玄亦是淡淡一笑道。


    “看來關將軍是有所決斷了,也好,真金不怕來火煉,有將軍這等武藝出眾的英雄要試試梁山深淺,瞧瞧我等梁山好漢的手段,劉玄又怎會不願!”


    “多聞梁山好漢個個是義膽包天,人人是武藝了得,能有此良機較量一番,實是關某平生之幸!”


    “能夠領教關公嫡係絕學,亦是劉玄所願耳!”


    見劉玄給足自己麵子,關勝臉色一正,直視劉玄道。


    “既是兩軍陣前邀戰,關某絕不會手下留情,可劉頭領是個真豪傑,我心下亦是佩服,便與你立下一誓。”


    “若我武藝不精,敗於梁山,這兩萬大軍連同關某在內,不須梁山再行動兵,一並悉數歸降劉頭領麾下。”


    “但若是梁山無人奈何得了關某手中大刀,那對不住劉頭領好意了,少不得兩軍還要好生做過一場。”


    關勝的這番賭誓好處全是梁山的,其中意味不明而喻。


    不外乎是關勝要展現本事,賣劉玄一個好,且借此事為梁山再次揚名,以此搏得劉玄重用罷了。


    聰明人不用說的太清楚,隻須心中懂就好。


    劉玄也不多言,直接應下後,便和關勝各自打馬回陣,準備較量武藝。


    兩軍鑼鼓喧天,軍士呐喊助威聲連綿不絕。


    關勝回到陣中,一聲令下,先鋒將郝思文當先出馬,怎見得井木犴:


    身著戰袍錦繡,七星甲掛龍鱗,千丈淩雲豪氣,一團筋骨精神,橫槍躍馬蕩征塵,四海英雄難近;天丁原是郝思文,飛馬當前出陣。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陣前顯露本事的機會,關勝自是不會隻顧自己,兩位兄弟初到戰場,也需要揚名立萬的。


    郝思文是關勝結義兄弟,當是要第一個出陣,在兩軍陣前耍些威風。


    瞧得郝思文叫陣,劉玄亦是知曉關勝打算,便向身旁諸位好漢叫道。


    “誰可上前一會?”


    唐斌自是在劉玄身旁,他和郝思文是熟識,郝思文武藝如何,他是一清二楚,為了不教郝思文落下臉麵,他本欲出戰相迎郝思文。


    卻不曾想,還不待唐斌拍馬出陣,梁山陣旗中早有鈴鑾響動,一騎好漢如風似電般躥了出去,但見:


    玉雪肌膚,芙蓉模樣,蟬鬢金釵雙壓,鳳鞋寶鐙斜踏,連環鎧甲襯紅紗,繡帶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亂砍,玉纖將猛將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當先出馬。


    扈三娘自上了梁山,一直相隨在劉玄身旁,無有建功機會,早就難耐不已,如今瞧見有個練手的機會,哪能按捺得住。


    郝思文為人向來正直謹慎,見是一員女將出陣,他也不輕視,提槍縱馬,便來廝殺。


    兩人在征塵影裏,殺氣陰中,一個使渾鐵槍,一個使日月雙刀,打得十分精彩。


    鬥到四十餘合,一丈青把雙刀分開,架掉鐵槍,撥馬便走,也不回陣,隻是繞著陣腳奔跑。


    郝思文正占上風,見扈三娘打馬繞圈,便驟馬追去。


    扈三娘早把雙刀掛在馬鞍鞽上,袍底下取出紅綿套索,上有二十四個金鉤,等郝思文駕馬來得近,她便扭過身軀,把套索望空一撒,來的十分突兀,端的教人難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宵一夢並收藏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