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蔡京雖看不起高俅,但梁山壯大終是不利於朝廷統治,畢竟他的身家富貴都是依托大宋。


    梁山動搖朝廷根基,就是動搖他的權勢。


    且梁山此前還奪取過梁中書進獻給他的生辰綱,如此算來,蔡京和梁山亦是有仇。


    於是,蔡京便差當日府內幹事,前去請樞密院官員,急來商議軍情重事。


    不多時,東廳樞密使童貫引著三衙太尉及院下官將,一並都到蔡府節堂參見蔡京。


    童貫雖是宦官出身,但他生得體貌魁梧,腮下生有胡須,皮骨堅硬如鐵,穿戴十分講究,外人看去一點不像宦官,又兼他好使錢財,時常結納宮中人物,使得人人都為他說好話,因此深得趙佶寵愛。


    但蔡京權勢滔天,幾任宰相,便是同為六賊之一的童貫在地位上都低他一等。


    所以蔡京一發人邀請,都做到樞密使的童貫還是帶著人前來參見蔡京。


    不過蔡京做人有一套,他和童貫閑敘一番,便請童貫一並上坐,沒有絲毫輕視童貫宦官的身份。


    蔡府節堂內,二人左右高坐,三衙太尉左右分坐,各級將官站立在下。


    過得片刻,蔡京把濟州危急之事,備細說了一遍,發問道。


    “如今將思計策,用何良將,可退賊兵,以保城郭,為朝廷解憂?”


    蔡京說罷,眾官互相廝覷,各有懼色,心下揣測不定。


    梁山軍馬雖未親眼所見,但一聽就不是個好惹的,連高俅統領十四萬大軍,各路節度使都不是對手,他們哪有什麽主意應對。


    出頭的椽子先爛。


    光是呼延灼的連環馬,他們都頗為忌憚,如今還是少說少做為好,要不然日後但凡出點差錯,受寵的高俅沒什麽事,他們這些拉來頂包的可就慘了。


    在官場上混,機靈是最重要的。


    可惜總有愣頭青看不清其中局勢。


    隻見那步司太尉背後走出一人,乃是衙門防禦使保義,姓宣名讚,掌管兵馬操練諸事。


    此人生的麵如鍋底,鼻孔朝天,卷發赤須,彪形八尺,使得一口鋼刀,武藝頗為出眾。


    先前宣讚因對連珠箭贏了番將,受一位王爺欣賞武藝,得以招做女婿,沒曾想郡主嫌他醜陋,懷恨而亡,故此人稱其為醜郡馬。


    宣讚也是個倒黴的,他因為武藝受王爺欣賞,結果郡主亡故後,王爺就厭惡了他,不再有所親近。


    那童貫是個阿諛諂佞之徒,見王爺厭煩宣讚,便與他不能相下,常有嫌疑之心。


    偏偏童貫又是宣讚的上官,縱是宣讚再有武藝,也不得重用,隻做得個兵馬保義使,渾噩度日。


    宣讚有心建功立業,早就受夠這種鹹魚日子,日夜都想出人頭地,一展心中鴻鵠之誌。


    現下聽到梁山做大,高俅戰局不利,蔡京有心另調能將去增援高俅征剿梁山,宣讚當時就忍不住了,心下自忖道:


    好男兒怎可虛度光陰,當一刀一槍搏出個前程來,此番便是良機,若是錯過,何時才能出頭!


    宣讚也不想為何其他官將都不出言,他傻乎乎地挺身而出道。


    “梁山猖獗,小將願為太師分憂!”


    聽得終於有人請命,蔡京連忙看去,頓時被宣讚的相貌嚇了一跳,怎見得宣讚模樣:


    卷蹜短黃須發,凹兜黑墨容顏,睜開怪眼似雙環,鼻孔朝天高仰麵。


    宣讚這比豬八戒他二姨還磕磣的模樣,直教蔡京差點嚇得一口氣沒喘上來。


    幸得蔡京有著數十年的養氣功夫,才沒有在眾官麵前出洋相。


    蔡京連忙端起茶杯,輕抿幾口,才稍稍緩過神來。


    童貫見是宣讚出言,滿是嫌棄的掃了一眼,心中暗道:果是這個不知事的,真是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難怪會氣死郡主,惹人生厭。


    可好不容易有人出頭,為了自己的麵子,童貫還是說道。


    “太師,此人乃是衙門兵馬防禦保義使宣讚,善射連珠箭,慣使鋼刀,確是有幾分勇力。”


    大宋選人的一個標準就是容貌,蔡京自是不能免俗。


    雖然宣讚身形健壯,又有童貫為其說話,但蔡京實在是有些不能接受宣讚的長相。


    有這等醜陋相貌的,便是有武藝,想來也不會太好,即使真的武藝過得去,怕是也是一個莽夫,難堪大用。


    不過宣讚想出力,蔡京還是不會拒絕的,索性就將宣讚暫且充作先鋒,留待使用,又繼續問道。


    “可還有幹將請命?”


    聽得蔡京錄用自己,宣讚大喜,又見無人請命,他連忙說道。


    “稟複太師,小將當初在鄉中,有個相識,必可助太師一臂之力。”


    聞言,堂下眾官麵色不變,但都在心中嗤笑,為宣讚的舊相識默哀三息。


    此番前去增援高俅的差事,肯定是出力不討好的,若是征剿梁山有功,那也是高俅的功勞,可要是征討不利,絕對會被高俅拿來頂罪。


    畢竟高俅是趙佶寵臣,他們這些官場老油條,對其中厲害看得是一清二楚,也就宣讚這個愣頭青才會傻乎乎接下差事,還舉薦同鄉相識一起來背鍋,真是讓他們想笑。


    蔡京倒是對宣讚來了興趣,他想聽聽就憑宣讚這副德性還能夠舉薦誰,便故作喜色問道。


    “不知將軍舉薦何人?”


    宣讚看不出眾人心思,隻一臉興奮回道。


    “此人家傳甚是不凡,乃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嫡派子孫,姓關名勝,其生得相貌與祖上雲長十分相似。”


    “他幼讀兵書,深通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使得一口青龍偃月刀,人稱為大刀關勝,現任蒲東巡檢,屈在下僚。”


    “此人向來有誌向,報國安民,開疆展土,若以禮幣請他,拜為上將,必然可以掃清水寨,殄滅狂徒,乞取鈞旨。”


    不聽不知道,聽了嚇一跳。


    不止是蔡京都對宣讚有些刮目相看,就連童貫等人也是不禁打量起宣讚來。


    宣讚這個長得醜的,居然還能認識關羽後人。


    不過想到二人是同鄉,眾人也就理解了。


    出門在外,隻要是同鄉,都可以說是相識,這是大宋潛規則,不少人都是這樣幹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宵一夢並收藏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