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知柴進雖然江湖聲望很大,但劉玄更高一頭,便是拜見,也應是柴進前來梁山拜見劉玄,哪有劉玄前去拜見柴進的道理。


    以高見低,以大拜小,有違常理。


    吳用看著劉玄手中的信箋,心頭一動,向劉玄問道。


    “哥哥,可是柴進信中有事相求?”


    見在座的都是自家兄弟,劉玄也不遮掩,直言道。


    “柴進托二哥送來的書信上隻說了一件事,他欲舉莊投奔梁山,共聚大業!”


    聽得小旋風要入夥梁山泊,眾人先是一驚,後是大喜,紛紛叫道。


    “那柴進果真要上山聚義!”


    “我們梁山已經有這般大名頭了,連山東半邊天的柴大官人竟都要入夥!”


    ......


    新入夥的歐鵬、蔣敬、馬麟三人亦是震驚不已。


    他們雖是江南人士,可小旋風柴進的大名可不是僅在河北一地,便是江南各地也多聞柴進仗義疏財,扶危濟困的名頭,他算是江湖上隻在劉玄之下的大哥級好漢,無數出來混跡綠林的好漢最想認識的大哥,柴進絕對算一個。


    可如此威名赫赫的好漢都要投奔梁山,梁山果然是要做大事的。


    三人相視一眼,都覺得此番上梁山真的是上對了。


    吳用心下一陣思索,也是想明白柴進上梁山的用意。


    柴進在江湖上混的名聲再大又能如何,柴家可是在趙官家麵前留名的,柴進本事再大,名頭再響,也不能做出一番事業,入朝為官,終其一生不過是個富家翁罷了。


    可要是能夠上梁山,憑借梁山如今的聲威大勢,不說重現祖上榮光,稱宗頌祖,也能在劉玄手下混個拜將封侯,展現平生所學,留名後世。


    但凡是有眼光的,在大宋朝廷又沒有出頭之日的,不想鬧騰起來,都對不住自個,他吳用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柴進不愧小旋風之名!


    想到這裏,吳用點頭道。


    “柴大官人不止在江湖上頗具名望,更是前朝皇室後裔,他若要投山,確是要哥哥親自前往邀請,好生款待,如此方不失禮儀。不知哥哥何時出發前往滄州?”


    如今已是初秋時節,再過個兩三月,便是入冬飄雪時節,到時天氣惡劣,不利於大軍興兵,那麽柴進上山就得越快越好。


    劉玄當即說道。


    “近來山上新敗官軍,沒有一兩月時間,官府不會再派大軍前來征討,我欲早去早回,明日便走,旬日即回。”


    吳用也是覺得有理,便問道。


    “不知哥哥此行欲帶哪幾位兄弟同往?”


    聞言,武鬆挺身而出道。


    “哥哥,軍師,武二識得柴大官人莊上,不若使我相隨?”


    現在梁山和柴進有舊的唯有武鬆、杜遷二人。


    杜遷需要做的事太多了,作為劉玄親命的民事大總管,他不止要安置百姓,管理礦場,又管修路架橋,建屋搭寨,還要規劃農耕種植,教學百姓。


    畢竟劉玄取出的高產農作物,他總是第一批學習的,也是最認真的。


    如此一來,梁山除了練兵出征,真是事事離不開他。


    劉玄要去拜訪柴進,總得要帶個熟人,杜遷是不行了,那隻能是剛剛從柴進莊上離開的武鬆。


    正好武鬆有一匹柴進送的寶馬,用來趕路最是恰當。


    打定主意後,劉玄看向武鬆說道。


    “那便麻煩二哥再和我走一趟了。”


    武鬆應聲諾了。


    劉玄又點小溫侯呂方、鼓上蚤時遷二人隨行,親衛頭領扈三娘自是相隨同往。


    當日,劉玄大擺莛宴慶賀黃門山三傑和武鬆上山聚義,山上好不熱鬧。


    宴後,武鬆自回武大郎家中,武大郎又叮囑一番武鬆要用心做事,爭取早日揚眉吐氣,武鬆也是向哥哥武大郎再三保證,一定會在劉玄麾下用心辦事。


    翌日一早,劉玄五人便帶著數位親兵匆匆下山,直奔滄州而去。


    於路無話,數日之後,劉玄一行已是進入滄州地界。


    劉玄等人盡是縱馬飛馳,當日行了百八十裏,看看天色已晚,但見:


    紅輪低墜,玉鏡將明,遙觀樵子歸來,近睹柴門半掩,唧唧亂蛩鳴腐草,紛紛宿鷺下莎汀,僧投古寺,疏林穰穰鴉飛;客奔孤村,斷岸嗷嗷犬吠。


    武鬆對此地頗為熟悉,當時便向劉玄說道。


    “哥哥,天色已晚,不宜趕路,前方五七裏處有一酒店,今日便在那處歇夜可好?”


    劉玄想到隊伍中扈三娘連日趕路,不曾好生歇息過,便點頭道。


    “也好,二哥熟路,便依你的。”


    英姿颯爽的扈三娘聽到前方有酒家,喜笑道。


    “一路雖是有劉玄哥哥仙法照顧,但還是有個店家休息更為舒心,我們快快過去吧。”


    劉玄的存儲空間中有著帳篷鋪蓋,便是露宿荒郊野外,過得也是相當不錯,可住在房屋中的感覺還是不一般的。


    又行得三四裏路程,望見一座小小酒店在道路口,眾人進入店中坐下,環顧一周,看那店時,但見:


    前臨驛路,後接溪村,數株槐柳綠陰濃,幾處葵榴紅影亂,門外森森麻麥,窗前猗猗黃花,白發田翁親滌器,紅顏村女笑當壚,壁邊瓦甕,白泠泠滿貯村醪;架上磁瓶,香噴噴新開社醞。


    劉玄幾人分兩桌坐下,呂方、時遷、武鬆、扈三娘四人和劉玄同桌,幾位親兵另坐一旁。


    那酒保連忙上來招呼,上了些酒肉吃食,自去為劉玄幾人喂養馬匹。


    恰在此時,劉玄定睛看去,竟是在店中看得一個胖大和尚,身高體壯,氣勢威武,坐在椅上好似崢嶸老樹立南山,舉手投足間宛若吞天猛虎下山崗,十分凶悍,直教劉玄看得呆住了。


    才喝了碗清涼米酒解渴的扈三娘看劉玄直勾勾盯著別處,不由暗下吃醋,忿忿地轉頭也向那處看去。


    二人異樣也引得同桌的武鬆、呂方、時遷三位好漢頗為不解,俱是順著二人目光看時。


    隻見原是一位胖大和尚在那獨自吃肉喝酒,端的豪邁灑脫。


    那和尚怎生打扮?但見:


    皂直裰背穿雙袖,青圓絛斜綰雙頭,鷺鶿腿緊係腳絣,蜘蛛肚牢拴衣缽,嘴縫邊攢千條斷頭鐵線,胸脯上露一帶蓋膽寒毛,鞘內戒刀,藏春冰三尺;身旁禪杖,橫鐵蟒一條。


    真是好一個莽撞和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宵一夢並收藏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