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呼延灼領命攻梁山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俅對呼延灼慰問一番,又賞賜些禮品物事,便打發呼延灼下去休整一日,明日隨他進宮麵聖。
呼延灼出了殿司府,徑直回到東京驛站休息。
至於為什麽呼延灼不回到自家府宅。
問就一個字,沒有。
東京大,居不易。
呼延灼愛兵如子,又喜愛練兵布陣之法,家中錢財早就砸在這上麵了。
且他常年在外任職,數年以來都在汝寧州統兵,從不曾回京過,買個宅子豈不是給鬼住。
再加上呼延灼是將門出身,祖上是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讚,若是在東京買個小宅子,豈不是落自家先祖威名,教人小覷。
可要是出錢買個大府院落充麵子,沒有十幾萬貫又買不下來,真有這些錢財,呼延灼寧願貼補給軍中將士。
呼延灼務實,沒有那麽愛麵子,驛站也是個好地方嘛!
東京城好歹也是天子腳下,驛站自是要高於別處,環境待遇足矣。
呼延灼一到驛站住下,便向人打聽京中最近的大事。
人在官場,不得不察。
呼延灼可不想兩眼一黑就進宮麵聖,朝廷急旨宣他入京,必是有大事發生。
卻不曾想,近來汴梁城倒是頗為熱鬧,發生了不少大事。
一件是大相國寺中有一花和尚神力驚人,竟是將株數十年綠楊樹帶根拔起,端的是十分厲害。
一件是原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衝因犯了高俅被刺配滄州,直教人可惜如此好漢。
還有一件則是據說有異族金人進京獻寶,個個長得是凶神惡煞,茹毛飲血,野性十足,倒是向來尚禮的朝廷對金人頗為禮重,可稱奇事。
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前些時日朝會時,當朝蔡太師提出梁山一事,官家要派高太尉領兵征剿梁山,不過高太尉另舉一人領兵,有傳聞說那人是姓呼延。
東京城大人多,自是不止這些事,隻是其餘的不過是些花邊柳事,呼延灼不感興趣罷了。
花和尚神力驚人是個好漢,呼延灼好武,倒是有心想結交一番,可惜聽說此人近來不知所蹤,雲遊去了。
豹子頭林衝頗有江湖名望,一杆長槍打遍禁軍無敵手,呼延灼早有耳聞,武無第一,文無第二,他早想和林衝較量武藝,但林衝吃了官司,其中甚至牽扯到高俅,呼延灼隻能作罷,不好說些什麽。
若是林衝犯的事小,明日進宮麵聖時,他倒是可以為林衝求情,但如今是高俅將他喚入東京,還在趙佶麵前舉薦他,算來是對他有恩,呼延灼不好管這事。
至於異族金人,呼延灼有些不解,當今異族國度,他隻聽過遼人,西夏黨項人,北番人,大理人,什麽時候又多個金人了,而且朝廷還禮遇金人,其中想來另有隱情。
呼延灼是正統軍將,朝堂政治他不是很懂,想不明白的事便不作多想,隻是將此事記在心中。
梁山泊的事情,呼延灼倒是聽得不少,在山東地界鬧得沸沸揚揚,不少江湖人都傳梁山賊首劉玄是天下第一等好漢,名頭一度遮蓋過及時雨和小旋風,是當下最為出頭的江湖好漢。
可惜梁山是賊寇,將不與匪交,高太尉舉保的那人想來便是他,畢竟天下間還能有哪個呼延。
既然朝廷要他領兵征剿梁山泊,呼延灼便仔細向人打探了一番梁山消息。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呼延灼熟讀兵書,梁山能夠鬧得山東風雨不停,必是有真本事的,他雖然自信,可也不想陰溝裏翻船,落了自家先祖名聲。
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百官朝會時,高俅早早將呼延灼帶上,一同進宮,引薦呼延灼於趙佶當麵。
藝術家看呼延灼一表非俗,威武不凡,有十分顏色,更兼大宋將門之後,頓時大喜。
正是:
開國功臣後裔,先朝良將玄孫,家傳鞭法最通神,英武慣經戰陣,仗劍能探虎穴,彎弓解射雕群,將軍出世定乾坤,呼延灼威名大振。
長得好看簡直是大宋官場的門票,呼延灼外貌十分契合趙佶心中的良將模樣。
趙佶大喜之下,連檢校呼延灼武藝本事的環節都省了,直接當朝賜下寶馬一匹與呼延灼騎坐,名喚踢雪烏騅。
那馬高大雄壯,渾身墨錠似黑,四蹄雪練價白,因此名為踢雪烏騅馬,日行千裏,有傳聞是昔日西楚霸王項羽坐騎踏雪烏騅馬的後裔,毫不遜色於劉玄坐騎呼雷豹。
藝術家事務繁多,勉勵一番呼延灼後,便散朝回宮,繼續鑽研書畫修仙一事。
於是呼延灼謝恩已罷,隨高俅回到殿帥府,商議起軍剿捕梁山泊一事。
獨木難成林,單絲不成線。
呼延灼可是打聽過梁山消息,知曉梁山現在頭領眾多,當下向高俅稟報道。
“恩相,小人觀探梁山泊兵多將廣,武藝高強,不可輕敵小覷,小人乞保二將為先鋒,同提軍馬到彼,必獲大功。若是誤舉,甘當重罪。”
見呼延灼本事高強,還能如此這般謹慎用事,高俅大喜。
須知高俅早年間混跡市井,也曾做過幫閑混子,以多打少,以力壓人,都是他的常識認知。
呼延灼如今此舉,正和高俅心意,便問道。
“將軍所保誰人,可為前部先鋒?”
呼延灼連忙回道。
“小人舉保陳州團練使,姓韓名滔,原是東京人氏,曾應過武舉出身,使一條棗木槊,人呼為百勝將軍,此人可為正先鋒。”
“又有一人,乃是潁州團練使,姓彭名玘,亦是東京人氏,乃累代將門之子,使一口三尖兩刃刀,武藝出眾,人呼為天目將軍,此人可為副先鋒。”
“此二人武藝不俗,不弱於我,兼習有兵法戰陣,一心立誌報國,必能除賊建功,以報恩相。”
大宋冗官嚴重,部門眾多,光是軍事一方就有樞密院,三衙,兵部等部門,各有統屬,分管不同。
樞密院總理全國軍務,有發兵之權,而無統兵之重。
三衙掌禁軍諸軍,有統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
兵部則是主管民兵、弓手、廂軍、蕃兵、剩員,武士校試武藝,即是武舉,以及少數民族官封承襲等事。
此三方交錯,權利互有糾葛。
呼延灼出了殿司府,徑直回到東京驛站休息。
至於為什麽呼延灼不回到自家府宅。
問就一個字,沒有。
東京大,居不易。
呼延灼愛兵如子,又喜愛練兵布陣之法,家中錢財早就砸在這上麵了。
且他常年在外任職,數年以來都在汝寧州統兵,從不曾回京過,買個宅子豈不是給鬼住。
再加上呼延灼是將門出身,祖上是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讚,若是在東京買個小宅子,豈不是落自家先祖威名,教人小覷。
可要是出錢買個大府院落充麵子,沒有十幾萬貫又買不下來,真有這些錢財,呼延灼寧願貼補給軍中將士。
呼延灼務實,沒有那麽愛麵子,驛站也是個好地方嘛!
東京城好歹也是天子腳下,驛站自是要高於別處,環境待遇足矣。
呼延灼一到驛站住下,便向人打聽京中最近的大事。
人在官場,不得不察。
呼延灼可不想兩眼一黑就進宮麵聖,朝廷急旨宣他入京,必是有大事發生。
卻不曾想,近來汴梁城倒是頗為熱鬧,發生了不少大事。
一件是大相國寺中有一花和尚神力驚人,竟是將株數十年綠楊樹帶根拔起,端的是十分厲害。
一件是原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衝因犯了高俅被刺配滄州,直教人可惜如此好漢。
還有一件則是據說有異族金人進京獻寶,個個長得是凶神惡煞,茹毛飲血,野性十足,倒是向來尚禮的朝廷對金人頗為禮重,可稱奇事。
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前些時日朝會時,當朝蔡太師提出梁山一事,官家要派高太尉領兵征剿梁山,不過高太尉另舉一人領兵,有傳聞說那人是姓呼延。
東京城大人多,自是不止這些事,隻是其餘的不過是些花邊柳事,呼延灼不感興趣罷了。
花和尚神力驚人是個好漢,呼延灼好武,倒是有心想結交一番,可惜聽說此人近來不知所蹤,雲遊去了。
豹子頭林衝頗有江湖名望,一杆長槍打遍禁軍無敵手,呼延灼早有耳聞,武無第一,文無第二,他早想和林衝較量武藝,但林衝吃了官司,其中甚至牽扯到高俅,呼延灼隻能作罷,不好說些什麽。
若是林衝犯的事小,明日進宮麵聖時,他倒是可以為林衝求情,但如今是高俅將他喚入東京,還在趙佶麵前舉薦他,算來是對他有恩,呼延灼不好管這事。
至於異族金人,呼延灼有些不解,當今異族國度,他隻聽過遼人,西夏黨項人,北番人,大理人,什麽時候又多個金人了,而且朝廷還禮遇金人,其中想來另有隱情。
呼延灼是正統軍將,朝堂政治他不是很懂,想不明白的事便不作多想,隻是將此事記在心中。
梁山泊的事情,呼延灼倒是聽得不少,在山東地界鬧得沸沸揚揚,不少江湖人都傳梁山賊首劉玄是天下第一等好漢,名頭一度遮蓋過及時雨和小旋風,是當下最為出頭的江湖好漢。
可惜梁山是賊寇,將不與匪交,高太尉舉保的那人想來便是他,畢竟天下間還能有哪個呼延。
既然朝廷要他領兵征剿梁山泊,呼延灼便仔細向人打探了一番梁山消息。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呼延灼熟讀兵書,梁山能夠鬧得山東風雨不停,必是有真本事的,他雖然自信,可也不想陰溝裏翻船,落了自家先祖名聲。
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百官朝會時,高俅早早將呼延灼帶上,一同進宮,引薦呼延灼於趙佶當麵。
藝術家看呼延灼一表非俗,威武不凡,有十分顏色,更兼大宋將門之後,頓時大喜。
正是:
開國功臣後裔,先朝良將玄孫,家傳鞭法最通神,英武慣經戰陣,仗劍能探虎穴,彎弓解射雕群,將軍出世定乾坤,呼延灼威名大振。
長得好看簡直是大宋官場的門票,呼延灼外貌十分契合趙佶心中的良將模樣。
趙佶大喜之下,連檢校呼延灼武藝本事的環節都省了,直接當朝賜下寶馬一匹與呼延灼騎坐,名喚踢雪烏騅。
那馬高大雄壯,渾身墨錠似黑,四蹄雪練價白,因此名為踢雪烏騅馬,日行千裏,有傳聞是昔日西楚霸王項羽坐騎踏雪烏騅馬的後裔,毫不遜色於劉玄坐騎呼雷豹。
藝術家事務繁多,勉勵一番呼延灼後,便散朝回宮,繼續鑽研書畫修仙一事。
於是呼延灼謝恩已罷,隨高俅回到殿帥府,商議起軍剿捕梁山泊一事。
獨木難成林,單絲不成線。
呼延灼可是打聽過梁山消息,知曉梁山現在頭領眾多,當下向高俅稟報道。
“恩相,小人觀探梁山泊兵多將廣,武藝高強,不可輕敵小覷,小人乞保二將為先鋒,同提軍馬到彼,必獲大功。若是誤舉,甘當重罪。”
見呼延灼本事高強,還能如此這般謹慎用事,高俅大喜。
須知高俅早年間混跡市井,也曾做過幫閑混子,以多打少,以力壓人,都是他的常識認知。
呼延灼如今此舉,正和高俅心意,便問道。
“將軍所保誰人,可為前部先鋒?”
呼延灼連忙回道。
“小人舉保陳州團練使,姓韓名滔,原是東京人氏,曾應過武舉出身,使一條棗木槊,人呼為百勝將軍,此人可為正先鋒。”
“又有一人,乃是潁州團練使,姓彭名玘,亦是東京人氏,乃累代將門之子,使一口三尖兩刃刀,武藝出眾,人呼為天目將軍,此人可為副先鋒。”
“此二人武藝不俗,不弱於我,兼習有兵法戰陣,一心立誌報國,必能除賊建功,以報恩相。”
大宋冗官嚴重,部門眾多,光是軍事一方就有樞密院,三衙,兵部等部門,各有統屬,分管不同。
樞密院總理全國軍務,有發兵之權,而無統兵之重。
三衙掌禁軍諸軍,有統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
兵部則是主管民兵、弓手、廂軍、蕃兵、剩員,武士校試武藝,即是武舉,以及少數民族官封承襲等事。
此三方交錯,權利互有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