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呂方識李雲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下同名同姓之人不知凡幾。
李雲自上梁山後,並無顯聖人前,青眼虎的旗號連朱貴都比不上,所以他想來大抵是沒人認識的,便索性報了真名。
可李雲卻哪知呂方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呂方一聽李雲名字,頓時大驚,喝道。
“你怎是哪的販酒客商,莫不是梁山青眼虎!”
李雲急忙故作震驚道。
“甚麽青眼虎?我是東溪村的李雲,關這青眼虎有何幹係!”
見李應真似不知青眼虎,呂方懷疑的看著李雲說道。
“梁山泊名傳山東,你若是本土鄉人,怎的會不知道梁山上有一個青眼虎李雲?”
李雲心思急轉,恍然大悟道。
“我自是知曉梁山,可隻聽聞過梁山的好漢有那什麽劉玄、杜遷、宋萬的,何曾聽過有青眼虎一號好漢,怕不是小官人你誤聽誤信了。”
呂方祖貫是潭州人士,地處洞庭湖以南,是真正的南方人,可他仔細打聽過梁山,對於梁山上的出名好漢如數家珍,但確是如李雲所想,他的名號事跡並不出眾,呂方一時間竟有些相信李雲的話。
一個鄉野走商不清楚梁山上的每個好漢,這是人之常情。
但呂方心思活絡,還是詢問道。
“你不知青眼虎,卻知梁山杜遷是何道理?”
須知杜遷自劉玄上山後,一直掌管內務民事,不曾下山揚名,若不是混跡江湖專門打聽過梁山的,普通人根本就不會知道杜遷。
李雲久在梁山,摸著天杜遷坐的梁山第二把交椅,他亦是一時順嘴習慣性的就報出了杜遷名號,哪想到此中緣由。
幸虧李雲歪打錯著的將自己說成是東溪村人,他連忙回道。
“小官人有所不知,我是東溪村人,村裏有一個晁保正,他是個奢遮的好漢,專一搭濟鄉人,救苦救難,好結交天下好漢,習得十分武藝,故人都喚他做托塔天王的便是。”
“東溪村有他照應,梁山感他是個真正的好人,便不曾打擾,晁保正亦是隻求護得鄉裏周全,多與我等言說梁山好漢,好叫我等村戶識得好漢尊名,免的一處不慎招惹梁山,惹惱梁山好漢得了禍事。”
“我適才所說的就是梁山的三位當家,事關性命,哪能不記得清楚。”
晁蓋如今和梁山交情日深,多有往來,雖沒有攤在明麵上,但混江湖綠林的誰人不知晁蓋和梁山有著暗地裏的關係。
呂方哪曾想過李雲會認識晁蓋,急忙熱情說道。
“托塔天王晁蓋!兄弟你說的可真是力能托塔鎮妖魔,仁義名傳山東府的晁蓋晁保正!”
見呂方對晁蓋一副崇拜已久的模樣,李雲點頭道。
“是哩。小官人可是認得晁保正?”
呂方目光熱切道。
“托塔天王的大名山東地界何人不知,都說他是個豪爽奢遮,重情重義的好漢子,我平生最敬好漢,可我無緣相見,隻是神往不得相識。”
年少意氣的呂方此時哪還忍得住,連忙朝李雲說道。
“李雲哥哥,你既是認得晁天王,就別在小弟麵前裝弄了,江湖上誰不知晁天王和梁山朱貴哥哥的關係,且哥哥這番模樣,雙睛碧綠須鬢赤,虎形般般氣質脫俗,必是梁山青眼虎李雲無疑。”
聽到呂方竟是對自己這般了解,李雲頓知早被呂方看破,適才不過是多加確定而已。
隻見呂方不抽刀相向,態度良好,李雲急忙製住欲要上前動武的幾個心腹,渾身氣勢一變,不再似此前那般樸實獻媚,而是神情自若,精光奕奕,自有一番氣勢朝呂方抱拳道。
“叫兄弟見笑了,枉某家自詡裝扮得當,不曾想兄弟慧眼識人,竟一眼就看穿我的身份。近來梁山諸事不斷,這才不直言相告,正如兄弟所言,行走江湖,謹慎為重,還望兄弟切勿見怪!”
“梁山青眼虎李雲見過呂方兄弟。”
見李雲不再遮掩,呂方心中大喜,連忙回禮說道。
“果是梁山李雲哥哥,小弟呂方見過哥哥尊顏!”
二人一番見禮,李雲不禁詢問呂方為何如此肯定自己是梁山的,呂方亦是道出原由。
原來呂方因販生藥到山東,消折了本錢,不能夠還鄉,又兼和買主交惡,本想索性一了百了殺盡買主一家,奪取錢財快意恩仇後,到時權且舍棄清白身家,拉著同夥鄉人一道找處險峻山嶺落草為寇,隻待日後大赦再返回鄉去。
誰知那買主竟和當地縣令狼狽為奸,早有串通,更是個心思歹毒遠勝常人的,不待呂方行事,便買通縣令將呂方一夥構陷罪名,欲致呂方於死地。
幸得呂方手下一人常在城中市坊酒樓玩耍,偶然聽得那買主和縣中機密在酒樓相商此事,便回告呂方。
事態緊急,呂方也顧不得多想,隻能草草收拾行裝逃脫出城。
呂方是不欲放過那歹毒買主的,可惜那人亦知呂方等人凶惡,一直躲在城中,還向官吏使了不少銀兩,教城中衙役官差日夜巡視,更張貼文書緝捕呂方等人。
呂方無法,隻能先帶人離開縣城地界,逃往他城,眼見已是沒有機會報仇,呂方隻能暫罷此事,本想隨意找處山頭落草。
聽得附近有處對影山,兩山一般形勢,端的險惡,是個強人去處。
若是此前,呂方可能也就在對影山落草,但見識到了官吏的黑暗和世道不公,且聽聞州內有一處梁山泊,梁山好漢專門打抱不平,替天行道,懲惡除強,事事皆和呂方心意,他哪能按捺得住,便帶著人手一並朝梁山過來。
梁山地跨兩州,分別是濟州和鄆州,之前活動的主要領域是在濟州,包括鄆城縣在內。
惟有的一次對鄆州的活動,就是祝家莊一事,祝家莊在獨龍崗,獨龍崗屬於東昌府管轄,東昌府亦是屬於鄆州治下,隻是東昌府發展的好,有點類似於縣升府,但仍歸鄆州管理。
同為府,濟州府是濟州的老大,東昌府隻是鄆州治下的一個大城。
但不可否認的是梁山確實人多勢眾,稱得上山東綠林第一大寨,附近州縣都有傳播梁山威名。
梁山可以是濟州治下,也可以是鄆州治下,就看誰比較負責而已。
李雲自上梁山後,並無顯聖人前,青眼虎的旗號連朱貴都比不上,所以他想來大抵是沒人認識的,便索性報了真名。
可李雲卻哪知呂方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呂方一聽李雲名字,頓時大驚,喝道。
“你怎是哪的販酒客商,莫不是梁山青眼虎!”
李雲急忙故作震驚道。
“甚麽青眼虎?我是東溪村的李雲,關這青眼虎有何幹係!”
見李應真似不知青眼虎,呂方懷疑的看著李雲說道。
“梁山泊名傳山東,你若是本土鄉人,怎的會不知道梁山上有一個青眼虎李雲?”
李雲心思急轉,恍然大悟道。
“我自是知曉梁山,可隻聽聞過梁山的好漢有那什麽劉玄、杜遷、宋萬的,何曾聽過有青眼虎一號好漢,怕不是小官人你誤聽誤信了。”
呂方祖貫是潭州人士,地處洞庭湖以南,是真正的南方人,可他仔細打聽過梁山,對於梁山上的出名好漢如數家珍,但確是如李雲所想,他的名號事跡並不出眾,呂方一時間竟有些相信李雲的話。
一個鄉野走商不清楚梁山上的每個好漢,這是人之常情。
但呂方心思活絡,還是詢問道。
“你不知青眼虎,卻知梁山杜遷是何道理?”
須知杜遷自劉玄上山後,一直掌管內務民事,不曾下山揚名,若不是混跡江湖專門打聽過梁山的,普通人根本就不會知道杜遷。
李雲久在梁山,摸著天杜遷坐的梁山第二把交椅,他亦是一時順嘴習慣性的就報出了杜遷名號,哪想到此中緣由。
幸虧李雲歪打錯著的將自己說成是東溪村人,他連忙回道。
“小官人有所不知,我是東溪村人,村裏有一個晁保正,他是個奢遮的好漢,專一搭濟鄉人,救苦救難,好結交天下好漢,習得十分武藝,故人都喚他做托塔天王的便是。”
“東溪村有他照應,梁山感他是個真正的好人,便不曾打擾,晁保正亦是隻求護得鄉裏周全,多與我等言說梁山好漢,好叫我等村戶識得好漢尊名,免的一處不慎招惹梁山,惹惱梁山好漢得了禍事。”
“我適才所說的就是梁山的三位當家,事關性命,哪能不記得清楚。”
晁蓋如今和梁山交情日深,多有往來,雖沒有攤在明麵上,但混江湖綠林的誰人不知晁蓋和梁山有著暗地裏的關係。
呂方哪曾想過李雲會認識晁蓋,急忙熱情說道。
“托塔天王晁蓋!兄弟你說的可真是力能托塔鎮妖魔,仁義名傳山東府的晁蓋晁保正!”
見呂方對晁蓋一副崇拜已久的模樣,李雲點頭道。
“是哩。小官人可是認得晁保正?”
呂方目光熱切道。
“托塔天王的大名山東地界何人不知,都說他是個豪爽奢遮,重情重義的好漢子,我平生最敬好漢,可我無緣相見,隻是神往不得相識。”
年少意氣的呂方此時哪還忍得住,連忙朝李雲說道。
“李雲哥哥,你既是認得晁天王,就別在小弟麵前裝弄了,江湖上誰不知晁天王和梁山朱貴哥哥的關係,且哥哥這番模樣,雙睛碧綠須鬢赤,虎形般般氣質脫俗,必是梁山青眼虎李雲無疑。”
聽到呂方竟是對自己這般了解,李雲頓知早被呂方看破,適才不過是多加確定而已。
隻見呂方不抽刀相向,態度良好,李雲急忙製住欲要上前動武的幾個心腹,渾身氣勢一變,不再似此前那般樸實獻媚,而是神情自若,精光奕奕,自有一番氣勢朝呂方抱拳道。
“叫兄弟見笑了,枉某家自詡裝扮得當,不曾想兄弟慧眼識人,竟一眼就看穿我的身份。近來梁山諸事不斷,這才不直言相告,正如兄弟所言,行走江湖,謹慎為重,還望兄弟切勿見怪!”
“梁山青眼虎李雲見過呂方兄弟。”
見李雲不再遮掩,呂方心中大喜,連忙回禮說道。
“果是梁山李雲哥哥,小弟呂方見過哥哥尊顏!”
二人一番見禮,李雲不禁詢問呂方為何如此肯定自己是梁山的,呂方亦是道出原由。
原來呂方因販生藥到山東,消折了本錢,不能夠還鄉,又兼和買主交惡,本想索性一了百了殺盡買主一家,奪取錢財快意恩仇後,到時權且舍棄清白身家,拉著同夥鄉人一道找處險峻山嶺落草為寇,隻待日後大赦再返回鄉去。
誰知那買主竟和當地縣令狼狽為奸,早有串通,更是個心思歹毒遠勝常人的,不待呂方行事,便買通縣令將呂方一夥構陷罪名,欲致呂方於死地。
幸得呂方手下一人常在城中市坊酒樓玩耍,偶然聽得那買主和縣中機密在酒樓相商此事,便回告呂方。
事態緊急,呂方也顧不得多想,隻能草草收拾行裝逃脫出城。
呂方是不欲放過那歹毒買主的,可惜那人亦知呂方等人凶惡,一直躲在城中,還向官吏使了不少銀兩,教城中衙役官差日夜巡視,更張貼文書緝捕呂方等人。
呂方無法,隻能先帶人離開縣城地界,逃往他城,眼見已是沒有機會報仇,呂方隻能暫罷此事,本想隨意找處山頭落草。
聽得附近有處對影山,兩山一般形勢,端的險惡,是個強人去處。
若是此前,呂方可能也就在對影山落草,但見識到了官吏的黑暗和世道不公,且聽聞州內有一處梁山泊,梁山好漢專門打抱不平,替天行道,懲惡除強,事事皆和呂方心意,他哪能按捺得住,便帶著人手一並朝梁山過來。
梁山地跨兩州,分別是濟州和鄆州,之前活動的主要領域是在濟州,包括鄆城縣在內。
惟有的一次對鄆州的活動,就是祝家莊一事,祝家莊在獨龍崗,獨龍崗屬於東昌府管轄,東昌府亦是屬於鄆州治下,隻是東昌府發展的好,有點類似於縣升府,但仍歸鄆州管理。
同為府,濟州府是濟州的老大,東昌府隻是鄆州治下的一個大城。
但不可否認的是梁山確實人多勢眾,稱得上山東綠林第一大寨,附近州縣都有傳播梁山威名。
梁山可以是濟州治下,也可以是鄆州治下,就看誰比較負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