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五搬出蔡太師的名頭,濟州府尹和東昌府尹自是同意出兵征討梁山。


    濟州由永安軍都指揮使陳思平領軍六千,從東麵挺進梁山泊。


    東昌府由兵馬都監提轄官張清領兵四千往梁山泊北麵來。


    朱富剛從牢房中放出來,得知蔡五因生辰綱一事聯動兩州軍馬征討梁山,急忙派手下機靈心腹回梁山報信。


    劉玄帶著大軍回山後,論功行賞,安排諸位好漢,各安其事。


    武藝不俗的鐵棒欒廷玉是目前梁山除劉玄外唯一的馬戰高手,劉玄將他分到馬軍中暫居百將,輔助劉玄掌管五百馬軍,職低權重。


    摔跤小能手沒麵目焦挺與打虎將李忠一樣任軍中教頭,教習戰兵拳腳。


    氣質彪悍的草裏蛇韓伯龍,劉玄考察一番,發現他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善使一根哨棒,二三十人不在話下,武藝比李忠高一些,但比不上青眼虎李雲,算是三流中等人物,安排在步軍營中給宋萬當個副將綽綽有餘。


    梁山現在愈發興盛,戰兵陸續補充到了五千人,劉玄總領全軍,親率五百馬軍。


    雲裏金剛宋萬作為梁山元老,最早跟隨劉玄,在劉玄的指導下,武藝和兵法頗有精進,掌管步軍操練諸事,每一個梁山士卒都經過他的基礎訓練,算是勞苦功高,自領一營人馬,下轄一千五百人,李忠焦挺等人為副將。


    立地太歲阮小二性格謹慎,略有計謀,守金沙灘大寨,訓練梁山水軍,控製蓼兒窪等梁山正麵進出水道,麾下領一千水軍。


    短命二郎阮小五喜動不喜靜,劉玄讓他領一千水軍日夜巡視八百裏水泊,四處建立險惡水寨,截斷水上商道,收取過路費,活閻羅阮小七為副將輔佐,專一幹些雜事暗事。


    要知道梁山水泊八百裏不是虛的,範圍極廣,水係眾多,連接南北,下至金陵建康,上至東京汴梁,都有水道可達。


    古代商人行商不過隻有兩種出行,陸運和水運,可沒有空運這個說法。


    梁山所處的巨野澤水係四通八達,就是天然的一個商道,往來商船不在少數,沒道理劉玄會憑白放棄這樁送上門來的買賣。


    軟弱可欺的大宋官府都能收稅,兵強馬壯的梁山難道就不能收點保護費了。


    烈日高懸,天氣悶熱,直教人好生無趣。


    事業逐漸走上正軌的劉玄,再也不用像之前那般忙碌,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閑,在炎炎夏日搞些研究。


    梁山將作坊,一座單立出來的水泥矮房處。


    活潑好動,喜好獵奇的阮小七滿臉笑意朝劉玄走來,手中小心翼翼的提著一袋五七斤重的晶體,向正在桌前忙碌的劉玄說道。


    “哥哥,按你教的法子,兄弟們瀝濾完硝礦石後,曬出的硝晶果然比消石好多了,你快看看,又白又亮的。”


    聞言,劉玄一喜,忙接過阮小七手中的布袋,打量起來,心中暗道:過濾這個方法真是百試百靈。


    一硝二硫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


    劉玄怎麽可能會放過火藥這個大殺器,隻是前期梁山又窮又弱,他沒有時間慢慢搞而已。


    宋朝有運用火藥在軍事的例子,《武經總要》和《夢溪筆談》都有記載火器的製作和運用方法,可惜士農工商的等級製度深深抑製了火藥在軍事上的發展。


    開發火藥運用是需要技術科研人才的,但這類人在古代的地位就很難受,他們屬於匠人,比上不足,比下更不足。


    工資低,福利少,風險高,地位還尷尬,朝廷不重視,百姓不推崇,這擱誰身上受得了。


    最要命的是科研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出的,耗時耗力,工匠有心研究,也沒有資金支持,官府又不會養著,而且時常還要給你搞點事,火藥能夠發展起來才是有奇跡。


    北宋時期組建的火器營,那是曆經了幾百年的成果,可實戰威力多的不說,一句冷兵器時代足以說明一切。


    劉玄從係統中得到齊魯礦產資源圖冊後,就有了搞炸藥的想法。


    正好八百裏巨野澤中的一座孤島上,有著一個很小的硝石礦,小到挖幹都隻提煉了不到十斤的硝石晶。


    要弄人的火藥可不是這個加一點,那個加一點,就能完成的,一個不小心,你連煙花都搞不出來。


    劉玄再是無知,也知道礦石肯定是不能直接用的,必須經過提煉才行,又挖又煉的,足足數月,才挖空那座硝石礦。


    古代挖采技術實在太落後,不過幸好終於是將硝石晶搞出來了,用的自然是老辦法,打碎,過濾,曬太陽,結晶,屢試不爽。


    至於古代明明有硝石,也就是阮小七口中的消石,劉玄為何不直接用。


    那是因為這是在北宋,硝石是用作藥材的,就那些要命的落後工藝,製出的硝石純度可想而知,火藥威力不足的原因就有這方麵,而且價格貴,數量少,又是一定意義上的軍用物資,民間留存的根本不夠。


    就算劉玄將附近州府的硝石都購買一空,提煉後也是杯水車薪。


    當然蚊子腿也是肉,劉玄也沒有放過現成的硝石來源,早讓朱貴兄弟聯係人定期收購附近州府的硝石儲存起來,以作使用。


    如今亦算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看著劉玄將自己帶到將作坊後山的平地上,阮小七四處張望一周,隻覺空氣悶熱,帶有乏意,不由問道。


    “劉玄哥哥,你不是說這硝石晶比消石更好,那啥純度高,能讓人上癮呐。這裏連桶水都沒有,哥哥說的驚喜我看是......”


    阮小七雙手一擺,斜著眼撇著嘴,學了個一無所有的作樣,頗有些賤賤的感覺。


    劉玄看他這副吊樣,氣笑一下,戲謔道。


    “小七,你是沒水不能活,我什麽時候講過驚喜和水有關了。還有,你少看點文工團的演出,學不到好的,性子倒是愈發乖張,怪模怪樣的,我得讓蕙娘和大嫂限製你看戲的次數了。”


    聞言,阮小七連忙麵色一改,故作可憐道。


    “哎呀,哥哥不講道理,哪能這樣子,那孫大聖三顧白娘子的戲份可比下水有意思多了,小七現在是隻有看戲的愛好,一次也不能少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宵一夢並收藏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