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長得高大,又讀有詩書,兼武藝加身,自有文武氣質。


    扈三娘亦是個愛俏的,見了劉玄,隻覺天下男兒應是不過如此了。


    紅鸞心動不至於,但絕對是好感大生,故言語中多有嬌鶯婉轉,直教扈成聽得不自在,這哪是手持雙刀打得自己嗷嗷叫的妹子啊。


    扈成連忙出言道。


    “劉頭領,小可是扈家莊扈成,因仰仗梁山威名,故特備了些黃白之物,糧草軍資,一並送至營中,隻為結交梁山諸位好漢。”


    聽得扈成話語,劉玄思緒之間就想起了書中對扈成的描寫。


    原來是扈三娘的哥哥,那個僥幸在李逵斧下逃得一命,流落在外,終身不敢回家的苦命人。


    有點本事,但是不多,算是一個守成之人。


    想來是和書中一樣為了扈三娘這才送禮到大營中,劉玄拱手道。


    “扈家莊有名的飛天虎,劉玄多有耳聞,兄弟能闖出名頭,亦是一個好漢。劉玄在此謝過兄弟的資助了,快請坐下一同飲宴。”


    在江湖混,必須要有一技之長。


    你可以武藝不行,家貧如洗,但你不能長得沒有特點。


    渾似惡鬼模樣的杜興就是例子,他不開口,劉玄就能一眼認出他。但見:


    怪眼圓睜誰敢近,神眉剔豎果難當。


    “想來剩下的這位兄弟就是李大官人的得力助手,江湖上喚‘鬼臉兒’的杜興兄弟吧,一並請快快入座。”


    見大名鼎鼎的劉玄竟會認得自己,杜興連忙拜道。


    “杜興見過劉頭領。劉頭領慧光如炬,竟識得小人,我真是三生有幸。”


    劉玄便教請上座,三人互相謙讓,落座於右列扈太公李應後,左列盡是梁山一脈頭領。


    宋朝是左尊右卑,此地是梁山做主,自是以梁山為重。


    眾人落座飲宴一番,劉玄半開玩笑道。


    “兩莊好漢眾多,無不是人中翹楚,不知劉玄可有機會請得上梁山一聚?”


    聞聽此言,席間李應等人霎時安靜了下來。


    劉玄繼續說道。


    “劉玄雖是身在綠林,但是所言所行無不是為了天下斯民,尋常綠林好漢,聚在山林,追求的無不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過上獨善其身的快活日子。但這貪官汙吏遍布世道,惡人頑賊亂打亂殺,百姓苦之久矣。”


    宋萬早在劉玄的影響下沒了匪性,亦是出言說道。


    “哥哥說的極是,若不是被惡人所害,我等還不俱是良民,又有哪個生來願做草寇,宋萬就是受不了那些賊廝鳥的盤剝,這才落了草。幸得劉玄哥哥點悟,常做好事,才博得了善名。”


    餘下梁山頭領亦是說盡心中苦事,感歎世道不易。


    劉玄待眾人烘托起氣氛,輕咳一聲,緩緩道。


    “撲天雕李應官人,習得一身好武藝,縱橫三府十四城,難逢敵手,難道隻是為了做一個任憑小吏欺淩的鄉野村翁?”


    “鬼臉兒杜興兄弟,我聽過你的故事,在這以貌取人的世道,你屢被官府嫌棄,權貴厭惡,出頭無路下,這才做起了行商賤役,可天道無常,若不是李官人相助,怕是早就流落綠林了,你真的甘心嗎?”


    “扈太公年紀頗大,能夠賺下如此家業已是不易,可若不是那祝彪無端出言惡了梁山,亡於我手,扈家莊的下場可想而知。常言:不進不取,必遭敗退。扈太公認為扈家莊真的再無發展的地步了?真的沒有再對扈家莊有所覬覦的人了?”


    說到這裏,劉玄耍了個手段,掛起羊頭賣狗肉。


    “劉玄狂言,世間沒有永遠的賊子,亦沒有永遠的官,梁山今日在世人的眼中是匪,可絕不會是一輩子的匪。”


    “隻要是上了梁山的兄弟,我劉玄必會待其以誠,日後少不得共同富貴,揚名天下。”


    ......


    劉玄的雞湯量不大,但很管飽,直說得廳中梁山眾人目露精光,嗷嗷叫喚,暢遊在劉玄編織的美好藍圖中。


    這番話可不隻是說給梁山眾人的,劉玄看著陷入沉思的李應等人,漸漸不言。


    李應人到中年,隻想做一個富家翁,是他願意的嗎?


    顯然不是,不然他吃飽了撐的冬練三伏,夏練九伏,學得一身本事幹嘛?


    更何況他還學有經書,寫得好字,是個文武雙全的豪傑。


    隻因有宋一朝,惟身家清白的人才能入仕當官,可什麽樣的人才算是身家清白呢?


    很簡單,隻要你祖上有人當過官,或者你沒有從事過賤業、沒有犯過罪和身體健全就行。


    聽起來簡單,才是最不簡單的。


    大宋立國日久,眾所周知有著冗官、冗費、冗兵的問題,這種情形下,你祖上沒有當過官的就比較稀奇了。


    數遍宋朝科舉出身的官員,哪個不是有著當過官的親戚。


    而且你沒有個當官的祖宗,哪有家產支持你讀書參加科舉,就算你僥幸苦讀考上了,沒有官場上的人脈,都別想能夠有所成就,這輩子混個八品以下的官就是你的頂點了。


    最坑的是,你想老老實實的從底層做起,為後代子孫打下基礎,人家不讓啊。


    一道科舉人員審察程序下來,監察的官員一看,你隻是個世代農民出身的,馬上就把你給刷了。


    那些真正底層起家的,都是從開國時期才能混起來,其餘的就一個字,免談。


    李應是莊戶出身,又繼承了家裏的買賣,有著商人的身份,可謂是把上升的渠道堵的死死的。


    商人是不能參加科舉的,這是重農抑商政策下的鐵律。


    那麽李應還有出人頭地的法子嗎?


    有,那就是當兵。


    可時人有句話: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宋朝對武將軍士的掌控欲已經達到了變態的地步,但凡從軍的,都要在臉上或身上刺青,以此辨別身份。


    水滸中武將出身的好漢哪個不是帶著一身刺青,花和尚魯智深就是最出名的,一個‘花’字訴盡一切。


    且當時罵人最恨的話,竟是‘賊配軍’三字,可想而知當兵這條出路是有多麽讓人絕望。


    李應好歹也是家有餘財,在大環境如此惡劣下,想不開了才會去當兵搏出路。


    前途晦暗的他,恐怕是一眼就看盡了將來,才會安心做一個鄉野間的土財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宵一夢並收藏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最新章節